新賽季:酒店連鎖三巨頭錦江、首旅如家、華住風雲再起

2021-01-09 驅動中國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蜂鳥智遊 2019-04-23/20:12 訪問量:


文,蜂鳥智遊/郭育姍

近兩年來國內酒店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及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和OTA平臺的入局,酒店行業有可能會隨時重新洗牌。

因此就連有著連鎖酒店「三巨頭」之稱的錦江、首旅、華住都必須時刻打起精神以免不小心「出局」,同時也意味著這是一個全新賽季的開始。

三家巨頭該如何「應戰」?

錦江:一心要混「海外圈」

3月29日,錦江股份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已經開業的酒店合計達到 7443 家,其中新開業酒店 1243家。

當然,高增長的擴張速度都有賴於錦江集團的不斷投資和併購,自2014年開始收購盧浮集團和全資子公司盧浮酒店集團後一躍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酒店集團,而後又瘋狂把鉑濤集團、麗笙以及維也納酒店收入囊中。這一次財報中顯示的合併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8.21%,也主要是這幾家酒店品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等所致。

在一步步的收購中,錦江也坐上了全球第二酒店集團的寶座,而錦江也不再滿足國內中高端酒店市場,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想要在「海外圈」中混出更大的名氣。

2019年3月鉑濤集團旗下麗楓酒店走出國門,在印尼的首個項目亮相,正式進入印尼市場,這也是鉑濤海外發展的重要裡程碑。而在這之後鉑濤在海外市場也將會遍地開花,如即將登陸韓國的「非繁城品」和已經落地的創新品牌--喆啡酒店。

並且據了解,目前,鉑濤集團在海外地區已開業及進入籌建階段的酒店已超過20家,遍及東南亞及歐洲各戰略核心城市。在未來幾年內全球各個國家都將能夠看到鉑濤旗下各個品牌的身影。

事實上,錦江在海外市場早就有所布局,只不過從這一次收購麗笙以及鉑濤酒店高調進軍海外市場的行為可以看出,錦江不僅在國內中端酒店市場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而且還想成為海外中高端酒店市場的開拓者,並利用自身不斷增長的酒店品牌在這個新賽季中拔得頭籌。

首旅如家:要用創新來「致富」

如何在競爭對手層出不窮的中高端酒店市場中繼續擴張市場,擴大集團版圖這個方面上,與通過進軍海外中高端市場來擴張市場的錦江國際不同,首旅如家更傾向於用創新的酒店形式來鞏固在國內連鎖酒店的地位,並加快向高端酒店市場發展的腳步。

以經濟連鎖型酒店起家的首旅如家,自2016年首旅和如家合併重組後,一路高歌猛進。現已擁有和頤至尊、如家精選與如家商旅等中高端品牌,運營約600餘家中高端酒店。在新一輪的酒店品牌大作戰中,首旅如家也看出了自身在高端酒店市場上的短板,於是一場與國際知名高端酒店品牌--凱悅的聯姻在今年2月份誕生了。

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首旅如家這次與凱悅的聯姻也不同於其他酒店集團把一個國際品牌拿過來管理或者做特許經營,而是與凱悅一起合作,針對中高端市場創新性開發一個新的酒店品牌。

屆時依靠首旅如家在國內中端酒店市場多年累積下的用戶資源以及對國內消費者偏好的挖掘和探索,再加上凱悅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個新的酒店品牌足夠給酒店行業帶來一定的危機。

除此以外,這些年來首旅如家一直在探索新的酒店形式,試圖把人們的生活方式融入酒店中,如旗下的YUNIK HOTEL就是一個立足於多元化社交且年輕化的酒店品牌,可以讓年輕人享受到電音派對、黑科技電競和世界盃之夜等,以及郊野休閒度假品牌「如家小鎮鄉野趣樂部」可以在太湖邊打造房車、木屋、貨櫃等新奇住宿體,讓顧客享受到了具有大自然風味的住宿體驗。

而在這些創新的生活方式住宿體驗背後,是首旅如家想要打造吃、住、行、遊、購、娛「生態圈」的藍圖。「如旅隨行」APP的落地正是這個藍圖的切入點,他將有效提高首旅如家的品牌核心競爭優勢和格局。

華住:做全球最大最好的酒店集團

與錦江和首旅如家的客房數量比起來,華住稍遜一籌,但在業績上卻絲毫不遜色。

根據華住集團公布的未經審計的2018全年財報顯示,2018年華住旗下所有酒店總營業額增長23%,逆勢上揚。在新開門店的數量上華住也十分給力,根據財報顯示目前已開業4230家酒店的同時,還尚有1105家酒店正在籌建中,佔已開業酒店26%,創歷史新高。

高增長的背後一定是某種戰略上的成功帶來的,其中的功臣肯定少不了華住的中流砥柱漢庭酒店,尤其在經過新一輪的產品和服務上的升級後,漢庭給華住帶來的效益又大幅度提升。但高速發展起來的全季酒店業績也十分能「打」,2018年華住世界大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季的RevPAR(平均客房收益)為304元,已經位於行業前列。

近兩年,華住也依靠著全季酒店的高速發展和收購的高端品牌花間堂,以及經營雅高旗下品牌美居、宜必思酒店,增強了中高端酒店市場的布局,為他全面出擊中高端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全新零售品牌「客聽」的問世,又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而且作為全季酒店4.0版本的一部分,「客聽」將傳統酒店接待、等候、洽談的大堂功能,轉變成為一個「書店+咖啡館+零售」複合式功能的「城市第三空間」、「公共大堂」,這不僅是對全季酒店的賦能,將來「客聽」模式成熟後,也將為旗下的更多酒店品牌來賦能。

當然,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酒店,華住的目標一直都是做國際化的酒店大集團。

去年年底全季第一家酒店順利出海落地新加坡,踏出了海外市場擴張的第一步,但是這只是華住的邁向國際大舞臺的一個小腳步。在華住創始人季琦自己的創業隨筆《創始人手記》中談到,華住酒店集團國際化的發展路徑,應當從新加坡建立總部,然後進軍亞洲其他市場,再到歐洲,最後是美國。

當然在更早之前華住就一直在人員架構上為國際市場做準備,從近期華住宣布的兩項高層任命來看,華住集團有可能將要加速推進海外市場的擴張。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三個「小霸王」進退兩難

在國內中高端酒店市場已經硝煙瀰漫的情況下,海外的中高端酒店市場似乎連「空氣」都是香甜的。

因此諸如錦江國際或是華住這樣的大集團想要走出國門也不足為奇,然而在「走出去」的途中他們顯然也遭遇了不小的尷尬。

錦江和華住都是以經濟型連鎖酒店起家的,旗下的酒店品牌在國際上的品牌知名度、認可度和影響力都微乎其微,缺乏競爭力,這也讓他們在出海選擇的國家和地區上受到了限制,只能先從與國內生活差異不大或華人居多的亞洲國家入手。

當然,即使這樣,這條路仍然不好走,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來自國際品牌酒店的壓力。

近年來國際品牌酒店不只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同樣也已經開始爭奪東南亞市場。如凱悅已經開始深耕印度市場,截至2018年12月,凱悅集團公布其已在印度開設28家酒店,約有7,000間客房,今年將在印度市場中預計再增加1,000間客房,除此之外,萬豪、洲際等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在東南亞的布局也不少,所以本土酒店的海外之行在這些國際酒店品牌面前壓力不言而喻。

其次是,這些本土酒店集團雖然規模較大,但在酒店的運營管理方面國內的酒店集團均存在明顯不足,這讓他們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上都十分吃虧。最為典型的莫過於近來在酒店行業中頻發的用戶信息數據洩露以及「衛生門」事件,均都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在這些事件中錦江、首旅、華住都無一倖免,同時,華住旗下的桔子水晶酒店又因審核機制的不完善,在三八婦女前夕陷入了低俗營銷的風波中。

另一方面,一心一意想進軍海外的錦江國際,為了進一步加固「護城河」,填補錦江在海外中高端市場的短板,收購了國際知名酒店品牌麗笙。但也因為錦江在國際上的美譽度、知名度和酒店運營管理上有所欠缺,所以能否把麗笙這個國際知名的高檔酒店集團運營起來對錦江來說還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即使收購了麗笙,但這是「護城河」還是「臭水溝」還有待驗證。

如果無法提高集團的運營管理水平,被後來者追上亦或被收購的那一天遲早會到來。

最後是,想要在創新上打出一片天地的首旅如家顯然也不會順利。他打造的生態圈「如旅隨行」APP實際上和OTA的業務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而在攜程、同程、飛豬等平臺在旅遊出行服務全方位的覆蓋下,如何讓更多用戶選擇該APP並讓這個「生態圈」成長起來,明顯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錦江及華住在這個問題上也有著相同的困擾,他們都各自擁有自己的酒店預訂系統,華住更是在去年全面叫停了各大OTA所有非直連(未經過集團)進行的合作,並且也放言永遠以自有渠道為主。

從中也可以看出酒店集團想要擺脫OTA「自立門戶」的心不僅蠢蠢欲動,甚至已經在行動了,但OTA的影響力根本不可忽視,何況酒店集團發力旅遊服務,想要建立自有主流渠道來增強品牌影響力,面對的不僅是來自OTA的壓力和同行之間的競爭,更重要的還有來自掌握著海量數據和高科技技術的網際網路企業。

總體來看,雖然錦江、首旅、華住都是以經濟連鎖酒店起家,相互之間明爭暗鬥在所難免,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成長的路上遇到的困難、阻礙以及挑戰也是相似的,在這些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面前,他們「握手言和」共同對抗「敵人」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首發蜂鳥智遊,公眾號ID:fengniaozy

贊(0)

相關焦點

  • 看好錦江酒店,華住集團
    餐飲酒店旅遊航空運輸這些疫情期間被打趴的行業,在恢復正常後,總會迎來價值回歸,而現在疫情還在,是好的布局機會。2 這幾個行業怎麼選,公司怎麼選。必須本身也有成長空間想像空間。首先餐飲,a股沒有好的標的,好的公司比如海底撈,沒在內地上。旅遊一樣,攜程也沒上。航空,同質化競爭太激烈,而且多為國企。那隻剩下酒店了。
  • 旺季變成淡季,華住、如家等多家連鎖酒店減免管理費等,中小酒店堪憂
    連鎖酒店集團華住、綠地酒店、開元酒店等國內酒店巨頭均針對當前情況升級相關政策。多家酒店宣布,對武漢等重點地區給予住宿支持,並針對武漢以至全國旗下加盟店減半,或者免受管理費。首旅如家宣布,湖北地區特許加盟酒店:免收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的品牌使用、服務支持費;免收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的技術財務支持類費用。
  • 重磅| 首旅系攜凱悅5億元合資成立宇宿酒店,如家為控股方
    繼華住與雅高合作、錦江系收購盧浮酒店後,又一場酒店巨頭之間的資本合作開始了。2月25日下午,北京首旅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旅酒店,600258.SH)發布公告,披露其下屬全資公司與凱悅酒店集團下屬全資公司共同投資設立酒店管理公司。
  • 2018年中國連鎖酒店品牌規模排行榜:如家/漢庭/7天酒店位列前三
    2017年星級酒店總體繼續保持向上態勢。全國星級酒店平均房價為359.17元/間天,平均入住率為60.40%,同比去年上升3.50%。在2018年中國連鎖酒店品牌規模排行榜上,前30強酒店客房數量超10000間,6家酒店品牌客房數在10萬間以上。其中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旗下品牌如家酒店客房數位居榜首,全國共有2319家門店,客房數為24.12萬間。
  • 解析投資:A股兩大酒店集團巨頭:錦江VS首旅,優勢在哪?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酒店行業規模經歷了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就在2019年,我國酒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6800億。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早早使得國內形成了三大酒店集團瓜分酒店市場的局面。他們分別是在A股上市的首旅酒店、錦江酒店以及在美國上市的華住酒店。
  • 對話張曉強、孫堅:存量市場這場破局之戰,錦江、首旅如家怎麼打?
    孫堅指出,過去20年中國酒店業長足發展是事實,以錦江、首旅如家、華住為首的中國酒店集團規模大發展,為中國在全球酒店業贏得地位。「中國酒店業今天必須去正視快速發展的代價,有問題不可怕,直面問題才更重要。」
  • 華住、首旅等酒店巨頭減免加盟費 中小酒店資金鍊面臨大考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酒店行業正面臨嚴峻考驗。連鎖酒店集團華住(NASDAQ:HTHT)、首旅酒店(600258.SH)、開元酒店等國內酒店巨頭均針對當前情況升級相關政策。其中,華住宣布自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對全國範圍內旗下全部加盟店,減半收取加盟管理費。
  • 七天、如家相繼賣身,中國酒店大變局
    1連鎖酒店行業。這個行業的前三甲,分別是華住、首旅和錦江。先說華住集團,這是個美股公司,旗下酒店包括:漢庭酒店,宜必思酒店,全季酒店,海友客棧等等。別的不提,我們先來看看華住近兩年的股價表現。2012年,漢庭酒店將公司名字改為華住,五年過去了,至今已是一隻活色生香的十倍股。海外上市的華住表現出色,國內A股的首旅酒店(SH:600258)和錦江股份(SH:600754)也不遑多讓。2017年,兩家公司的漲幅分別為41.70%和38.17%,今年開年也獲得了16.75%和25.37%的累計漲幅。
  • 錦江酒店:中國最大的酒店、餐飲業上市公司之一
    近期,錦江酒店、華住集團以及首旅如家等多家酒店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出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形勢。分析多家酒店集團的財報不難發現,從營收和利潤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整體情況環比第二季度增幅明顯。
  • 36氪首發|加速發力酒店機器人市場,「優地科技」獲華住、首旅如家...
    文 | 小妍@邊界計劃編輯 | 石亞瓊36氪獲悉,服務機器人移動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地科技」繼今年6月完成億元規模B+輪融資後,於近日獲得華住集團、首旅如家酒店集團兩大酒店巨頭的戰略持股。接下來,優地科技計劃加大研發投入,全面加速酒店機器人的產品升級,搭建「硬體+軟體+服務+生態」模式,發力酒店市場的拓展及落地。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地科技」)成立於2013年3月,主要從事推動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在最後三公裡室內末端配送領域的商用落地,也是業內最早實現無人駕駛設備量產商用的企業之一。
  • 業務恢復近八成,首旅如家打造集群發力中高端酒店市場
    記者|楊霞以連鎖經濟型商旅酒店「如家」品牌而為國內消費者所熟知的首旅如家集團,正延伸至中高端酒店市場。「從2002年到2005年,如家在經濟型酒店方面搶佔了先機,並且具有了一定規模。在從經濟型酒店到中端酒店轉換的過程中,可能過去兩年我們的步伐略微慢了一點,但未來兩年我們會加快。」
  • 華住離「全球最大酒店集團」還有多遠?
    在這一段時間裡,誕生了國內酒店的赴美上市熱潮。如家率先搶跑,2006年10月,如家正式於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緊接著,2009年,當時的7天連鎖酒店集團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在彼時名字還是漢庭連鎖酒店集團的華住,趕在「黃金十年」的尾巴上,於2010年3月掛牌上市。漢庭上市對行業所帶來的影響,亦持續了數年。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經濟型酒店迎來了一次重新排座。
  • 36氪首發 | 加速發力酒店機器人市場,「優地科技」獲華住、首旅如家兩大酒店集團戰略持股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兩大酒店巨頭的戰略持股。優地科技表示:「此次疫情之下,華住和首旅如家兩大酒店巨頭同時入股優地科技,預示著機器人在酒店市場應用已趨向成熟並出現規模化趨勢。」據了解,優地機器人進入酒店市場已有兩年多的時間,隨著智慧化和智能化在酒店行業的不斷推動,將會有更多的落地應用展開。作為此次資方之一的華住集團旗下擁有漢庭、全季、桔子、禧玥等品牌,在全國400多座城市,運營酒店6000多家。
  • 謀劃收購日本酒店,華住為何急於出海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華住收購完成德意志酒店集團後,又一次把目光瞄向境外。2019年以來,華住開始在海外「瘋狂」布局,一方面與中國遊客不斷增長的出境遊有關,另一方面,也由於國內酒店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雖然要布局日本,不過華住也面臨新的挑戰,出了要面對國際市場的大牌酒店,如何適應當地的法律也成為華住的必修課。
  • 華住酒店:酒店業的阿里巴巴還有多少增長空間?
    2002 年,在攜程運行過程中,管理團隊逐步發現連鎖經濟型酒店的巨大機遇,其中季琦作為攜程先頭兵開始探索經濟型酒店的盈利模式,之後與首旅集團合作2002年成立如家,並由季琦擔任CEO,在其帶領下,迅速將如家打造為家喻戶曉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
  • 首旅如家加快發展中高端酒店,十七大品牌亮相酒店加盟展會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9月28日至30日,2020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酒店投資加盟與特許經營系列展(以下簡稱「HFE」)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簡稱「首旅如家」)攜旗下十七大品牌亮相,涵蓋高端、中高端、中端、商旅型、賦能酒店等各個維度產品。據了解,首旅如家在國內400多個城市運營4400多家酒店。
  • 首旅、華住等頭部品牌打響存量市場爭奪戰 中小酒店被收編還是加速...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和OYO的「敗退」,令國內中小酒店市場再生變局。12月22日,首旅酒店(600258.SH)將推出艾扉酒店品牌,聚焦存量酒店市場,與華住集團(01179.HK)年內強調的下沉策略不謀而合。而高星酒店領域,洲際推出VOCO品牌,也將目標直接定在存量物業。
  • 首旅如家2017年淨利潤6.31億 如家貢獻了80%
    其中各系列明細如下:雖然穩步增長,但從行業對比來看,其業績和增速已明顯遜於華住:華住酒店全年RevPAR為180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平均房價為203元,同比增長10%,全年平均入住率為88.3%,提升3.5個百分點。2017年是首旅收購如家後第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
  • 酒店行業專題報告:Logit模型分析連鎖化空間,成長空間廣闊
    酒店集團區域分布差異大 經濟型:一二線各家齊頭並進,錦江更下沉 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方面,我們選取了國內連鎖酒店前三龍頭錦江酒店(600754 CH,增持,目標價:39.78~48.96 元)、首旅酒店(600258 CH,增持,目標價:24.25~29.10 元)和華住(HTHT US,未評級)旗下的錦江之星(含百時快捷與金廣快捷酒店,下同)、7天、漢庭、如家品牌
  • 中國最大的酒店集團:坐擁酒店8715家,超越希爾頓,全球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共有35家酒店集團進入了榜單,其中更有3家進入了全球前十位,它們分別是錦江國際集團、華住酒店集團、北京首旅如家酒店集團。而錦江國際集團更是以8715家酒店,94.17萬間客房的數量,一舉超越了老牌酒店巨頭希爾頓,排在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