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由於技術不成熟,所以不得不選擇購買其他國家的造車技術,或是選擇模仿其他國家的造車技術。但這麼做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單單依靠模仿成不了大事,而且也會讓車企走入絕境,後來又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看到了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紛紛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發動機,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車以後發展的希望。但是在這裡也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國產發動機上會有發動機蓋板,而合資車上卻沒有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來跟大家講一講發動機蓋板的作用,其實它就處在發動機上方,當把發動機蓋板放下之後就可以保護髮動機,不讓灰塵進入發動機中。所以發動機蓋板的作用還是很不錯的,為什麼合資車沒有發動機蓋板?難道是因為製造發動機蓋板需要花錢,而合資車為了節省這部分錢把發動機蓋板給取消掉了嗎?其實並不是,合資車這麼做也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首先就是設計問題,不同的車型在製造汽車的時候也會有設計上的偏差,合資車製造發動機艙的時候已經規劃好了空間。雖然所有的空間都能夠得到利用,但是導致發動機並不平坦,有的地方會高出一塊也有的地方會低出一塊,所以無法製造發動機蓋板,否則會大量佔用發動機艙內的空間。國產車的發動機有蓋板,而合資車卻沒有?內行人:你是真的不懂車!合資車的設計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直接取消掉了發動機蓋板,因為設計結構的不同,所以國產車保留了發動機蓋板,合資車取消了發動機蓋板。
雖然發動機蓋板能夠保護灰塵,但是會導致發動機無法散熱,所以這也正是合資車取消發動機蓋板的原因之一。對於維修工而言,他們更喜歡修理合資車的發動機,並不是因為合資車的發動機故障率低,而是因為合資車缺少了發動機蓋板,在修理的時候只需要打開引擎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發動機的內部結構。但如果修理的是一輛國產車,打開引擎蓋之後還要打開發動機蓋板,將非常的麻煩,所以維修工更加喜歡修理合資車。
而且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最為看重一款車的內部空間,如果空間大,無論是行駛的車主還是乘坐的乘客都會非常舒適,許多合資車取消發動機蓋板,正是為了把發動機艙內的空間利用最大化,把所有的空間都省出來添加到駕駛空間中。部分合資車的空間會有一定程度的加大,其實本田在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本田的發動機艙內也沒有發動機蓋,本田正是把這部分的空間節省下來給了駕駛空間。
以上就是給大家講的原因,其實看到這裡你們也不要覺得國產車有了發動機蓋就不是一件好事情,發動機如果進入了大量的灰塵會對發動機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所以國產車製造出發動機蓋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發動機。如果你們希望能夠讓發動機得到更好的保護可以購買一款國產車,但如果你們希望發動機能夠得到更好的散熱效果測試,可以購買一款合資車,所以買車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選擇。好了,今天的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你們更加喜歡國產車還是合資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