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新AR/VR專利提出「帶固定焦距透鏡的變焦頭顯」解決方案

2020-10-03 映維網

映維網 2020年09月28日)困擾現代VR頭顯的一個重大挑戰是視覺調節衝突。在現實世界中,人眼可以自然地對焦一個對象,而世界的其他元素則脫離焦點。VR/AR的問題是,無論你在VR世界中看向何方,你都只是盯著固定的屏幕,亦即看著相同的距離。換句話說,視覺調節(彎曲眼睛晶狀體以聚焦不同距離的對象)永遠不會改變,但視覺輻輳(眼睛向內旋轉以將每隻眼睛的視圖重疊成一個對齊圖像)卻會出現,從而導致視覺輻調節衝突。

視覺輻調節衝突容易造成用戶產生眼睛疲勞,噁心,頭暈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行業廠商紛紛嘗試的一個主要解決方案是能夠相應地改變焦距的變焦式頭顯。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日前公布的一份專利申請,微軟曾為AR頭顯構思了一種名為「Varifocal Display With Fixed-Focus Lens(帶固定焦距透鏡的變焦頭顯)」的解決方案。

近眼顯示系統一般採用與固定光焦透鏡串聯的可調諧透鏡,從而支持可調諧透鏡在有限的操作條件範圍內使用。潛在的性能優化取決於實現,包括更大的孔徑、更優的調製傳遞函數(MTF)和更低的功耗。對於HoloLens等透明實現,近眼顯示系統包括互補的固定光焦可調透鏡對,從而允許外部圖像能夠不加修飾地和不失真地傳遞給用戶。

如上圖所示,近眼顯示系統#10A包括配置成發射顯示光的顯示投影儀#16。顯示投影儀包括由一個或多個發光器#20照明的高解析度空間光調製器(SLM)#18。發光器可以包括發光二極體(LED)或雷射二極體,並且SLM可以包括諸如矽上液晶(LCOS)或數字微鏡陣列。SLM和顯示投影儀的發光器操作地耦合到顯示控制器#22。顯示控制器控制SLM的光導向像素元件矩陣,致使SLM調製從發光器接收的光,從而形成所需的顯示圖像。

通過在時間上和空間方面控制光調製,顯示控制器可以允許顯示投影儀投影顯示圖像(即視頻)的同步序列。在上圖的示例中,顯示圖像由來自SLM的反射形成。在其它示例中,可通過其他技術進行實現。

近眼顯示系統#10A同時包括至少一個光波導#24,其配置成接收來自顯示投影儀#16的顯示光,並將顯示光釋放到觀察者#O。這裡的觀察者是指佩戴了近眼顯示系統的用戶#14的光學有利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觀察者#O可以對應於用戶的瞳孔位置。

光波導#24包括入射光柵#26和出射光柵#28。入射光柵#26是衍射結構,其配置成接收顯示光並將顯示光耦合到光波導中。在耦合到光波導後,顯示光通過全內反射(TIR)從光波導的正面#30F和背面#30B穿過光波導。出射光柵#28是一種衍射結構,其配置成能夠在觀察者#O的方向從光波導中可控地釋放傳播的顯示光。所以,出射光柵包括一系列強度不同的光提取特性。出射光柵的光提取特性可以在顯示光通過光波導傳播的方向上由弱到強排列,從而允許顯示光在出射光柵的長度上以均勻的強度釋放。這樣,光波導#24能夠擴大顯示投影儀#16的出射光瞳,從而填充或稍微填充用戶#14的視窗。

由近眼顯示系統#10A形成的每個顯示圖像是指在觀察者#O前面的預定距離Z.sub.0呈現的虛擬圖像。距離Z.sub.0同時稱為顯示圖像的焦平面深度。在一些近眼顯示系統配置中,Z.sub.0值是顯示投影儀#16、入射光柵#26、出射光柵#28和/或其他光學元件設計參數的固定函數。基於所述的永久性結構,焦平面可以定位在一個期望的深度,如無窮遠,300釐米,或200釐米等。

採用固定焦平面的立體近眼顯示系統呈現的虛擬圖像可以被用戶感知成位於固定焦平面前面或後面的受控可變距離。這種效果可以通過控制左右立體圖像的對應像素水平視差來實現。具體請參照下圖。

圖3包括左右圖像幀#32L和#32R。它們彼此重疊。右圖像幀包裹右顯示圖像#34R,左圖像幀包裹左顯示圖像#34L。當通過立體近眼顯示設備同時查看,左右顯示圖像可以作為虛擬圖像對用戶顯示。在圖3中,虛擬圖像呈現了每個單獨渲染的可視中心的可視平面。

對於圖4,每個可視平面的可視中心#i包括與左右顯示圖像的每個像素(X.sub.i,Y.sub.i)相關聯的深度坐標#Z.sub.i。所需深度坐標可模擬如下:首先,選擇到立體近眼顯示系統的焦平面F的距離Z.sub.0。如上所述,Z.sub.0可以設置成無窮遠,300釐米,或200釐米等。或者說,光學系統可以配置有電子可調的光焦度,以允許Z.sub.0根據虛擬圖像的距離範圍動態變化。

一旦設定了到焦平面的距離Z.0,可視中心#i的深度坐標Z就因而確定。這是通過在左右顯示圖像中調整與可視中心#i相關聯的兩個像素相對於各自圖像幀的位置視差來實現。在圖4中,右圖像幀中與可視中心#i相對應的像素表示為R.sub.i,左圖像幀的像素則表示為L.sub.i。正的位置視差致使可視中心#i出現在焦平面F的後面;負的位置視差致使可視中心#i出現在焦平面F的前面。最後,如果左右顯示圖像為疊加,亦即無視差,R.sub.i和L.sub.i重合,這時可視中心#i直接位於焦平面。

在上述方法中,尋求在左右顯示圖像的對應像素之間引入的位置視差是指水平視差,即平行於觀察者瞳孔間軸的視差。

如上文所述,近眼顯示系統可以結合立體視差的適當控制來實現變焦控制。對於微軟構思的解決方案,近眼顯示系統包括可變光焦度的變焦透鏡#38。變焦透鏡配置成響應於聚焦偏置而改變從光波導#24釋放的顯示光的會聚。顯示控制器#22配置成控制聚焦偏置,從而致使顯示光成像到被用戶感知成位於固定焦平面前面或後面的受控可變距離。

對於變焦透鏡#38,其可包括可操作地耦合到顯示控制器#22的透射式LCSLM。圖5是一個LCSLM配置示例。LCSLM#40包括夾在透明電極塗層#44A和#44B之間的一層向列相LC#42。每個透明電極塗層可包括布置在透明介質基板#46之上的高摻雜半導體材料(例如,錫氧化物)。電極塗層#44A可跨越基板,但電極塗層#44B可被分割,從而形成單個微電極#48並由顯示控制器#22獨立尋址。

通過可控地改變施加在每個微電極的偏壓,顯示控制器可以控制每個微電極和電極塗層44A之間的電場矢量。電場矢量影響位於微電極和電極塗層之間的空間中的LC分子的取向,進而影響光的相位延遲。通過這種方式,LCSLM#40的整個物理孔徑的相位延遲分布就可以編程和重新編程成所需的數值,從而模擬示例性折射透鏡的光學功能,亦即通過立體視差的適當控制來實現變焦控制。

在其他示例中,變焦透鏡#38可以基於替代技術,例如使用電潤溼、彈性膜或機械驅動透鏡來代替上述基於LC的變焦透鏡。

相關專利:Varifocal Display With Fixed-Focus Lens

名為「Varifocal Display With Fixed-Focus Lens」的微軟專利申請最初在2019年3月提交。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份專利,尚不確定微軟是否會或將於何時商業化所述的發明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 Reality Labs的顯示系統研究總監道格拉斯·蘭曼(Douglas Lanman)在今年1月的EI2020大會表示,經過五年的努力,Facebook已經在技術層面解決了視覺輻輳調節衝突,但不確定何時能以實惠的成本推向大眾消費者。

另外,蘋果和Valve等廠商同樣有申請一系列的變焦實現專利。


原文連結:https://yivian.com/news/78491.html

相關焦點

  • Facebook已收購新加坡VR變焦頭顯技術廠商Lemnis
    針對這個問題,團隊開始專注於解決困擾現代VR頭顯的一個重大挑戰:視覺輻輳調節衝突。為了應對這一挑戰,Lemnis Technologies開發了一種硬體+軟體解決方案的變焦原型Verifocal。拉豐特在2018年曾表示原型可以提供25釐米到無限遠的焦距。他當時解釋道:「我們的設備沒有固定數量的焦平面。結果是焦距可以流暢變動,可以覆蓋整個視覺調節範圍。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研發的變焦軟體引擎將分析場景,並利用眼動追蹤器輸出和用戶視力參數來估計最佳焦點。
  • 搭載LiDAR傳感器,蘋果液體調焦AR/VR透鏡專利獲批
    近期,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蘋果一項關於AR/VR頭顯的新專利,專利中描述了一種基於液體調焦的AR/VR透鏡系統,還提到採用該系統的AR/VR頭顯將搭載一顆LiDAR 3D傳感器。,其描述了一種半反半透式光學方案,特點在於通過液體夾層來控制透鏡間距,來達到變焦或是屈光調節的效果。
  • 英偉達AR眼鏡專利提出視力矯正解決方案
    蘋果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在探索不同的光學解決方案,而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日前公布的一份專利申請,英偉達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可以直接將矯正鏡片集成到AR頭顯。專利主要描述了一種集成了視力矯正鏡片的增強現實顯示器。其中,視力矯正鏡片是根據用戶的視力參數進行配製。英偉達認為,這種定製方式可以免除眼鏡的形狀參數考量,從而幫助優化AR頭顯系統的整體重量與尺寸。
  • 蘋果新AR眼鏡專利為近視用戶提出『磁吸夾卡式醫學鏡片』解決方案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廣州客 在為未來頭顯和眼鏡解決醫學鏡片使用問題方面,今年公布的相關蘋果專利數量尤為突出。 在今年2月初,映維網分享了名為《蘋果新AR專利為『遠近視、散光、老花眼』提出輔助透鏡解決方案》的文章,在3月分享了名為《蘋果最新AR/VR專利提出『可更換透鏡』頭顯解決方案》 的文章。
  • 結合眼球追蹤技術,Lemnis研發變焦顯示VR解決方案
    當今大多數AR/VR頭顯都存在一種叫做vergence-accommodation(視覺輻輳調節衝突)的技術難題,由於屏幕距離我們的眼睛只有幾英寸,導致光線都是從同一個角度發射到我們的眼睛,這與眼睛的聚散度相衝突,也就是當我們的雙眼旋轉聚焦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兩隻眼睛之間的相對角度會出現差異。
  • 蘋果新專利曝光:未來AR/VR頭顯也搭載LiDAR雷射雷達
    近期,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蘋果一項與AR/VR頭顯相關專利,專利中描述的頭顯採用基於液體調焦的透鏡系統,還搭載了一顆LiDAR 3D傳感器。蘋果在專利中寫道,頭顯設備通常使用固定形狀和特徵的透鏡,無法調整也意味著難以對不同用戶的視覺效果進行優化。因此,提出了一種半反半透式光學方案,使用動態液體夾層來控制透鏡間距,達到調焦的效果,不僅可以讓你眼前的畫面更清晰,也可以用於屈光調節。
  • 蘋果新申請『視力校正光學系統』AR/VR專利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顏昳華映維網在今年年初曾分享過兩份與未來頭顯相關的蘋果透鏡系統專利。所述發明技術都是為了支持存在遠近視、散光、老花眼等視力問題的用戶群體,這樣用戶在使用設備的時候就無需穿戴日用眼鏡。日前,美國專利商標局又公布了一份與之相關的專利申請。
  • 微軟新AR/VR專利提出了「觸覺手套」解決方案模擬打字、籤名觸感
    針對這種情況,社區正在研究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力反饋手套。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日前公布的一份名為「Natural Interactions With Virtual Objects And Data Through Touch」的專利申請,微軟同樣在探索相關的技術發明。
  • VR年度透鏡排行|更輕,更薄才能滿足用戶需求
    Valve一直在與專注於研發OLED和LCD顯示屏的頭顯廠商進行談判,希望通過提供「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來確保硬體能夠提供最佳的體驗。微軟:研發新平面透鏡技術,旨在實現HoloLens輕型化可完全獨立使用,無需線纜連接、無需同步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的微軟HoloLens一經推出就在業內掀起一場旋風,其性能、價格都被人議論紛紛。
  • 為什麼光學透鏡是VR頭顯核心,菲涅爾透鏡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這種情況常見於當透鏡試圖糾正上述兩種失真的時候,以及試圖產生寬視場的時候。這將導致最終圖像出現網格被拉伸或擠壓的情況。2. 透鏡與VR說到透鏡,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VR頭顯,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顯示器尺寸。VR頭顯的尺寸越大,所遮擋視圖就越多,視場範圍也越廣。但如果顯示器太大,整體設備則可能過於笨重。從這個角度來看,顯示器越小越好。
  • Facebook新AR/VR專利:Pancake透鏡型顯示組件的有源對準
    來源於:映維網在沉浸式頭顯領域,不少人相信Pancake透鏡和波導是未來光學的兩個潛在解決方案,這包括Facebook Reality Labs的負責人麥可·亞伯拉什。實際上,Facebook曾提交過多項關於Pancake型透鏡和波導的專利申請。日前,美國專利商標局又公布了一份名為「Active Alignment Of Pancake Lens Based Display Assemblies(Pancake透鏡型顯示組件的有源對準)」的專利申請。
  • Magic Leap新申請變焦顯示器專利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顏昳華困擾現代VR/AR頭顯的一個重大挑戰是視覺輻輳調節衝突。在現實世界中,人眼可以自然地對焦一個對象,而世界的其他元素則脫離焦點。針對這種情況,行業廠商紛紛嘗試的一個主要解決方案是能夠相應地改變焦距或提供不同焦平面的變焦式頭顯。若熟悉Magic Leap One構造或看過映維網早前分享的文章,你應該會知道這屬於一款「雙焦顯示器」。設備堆疊了六個波導,三個RGB顏色通道各一個,可提供兩個不同的焦平面:「近焦平面」和「遠焦平面」。
  • VR瞳距電機新高地!打破VR/AR頭顯發展瓶頸期
    近幾年,隨著技術的迭代, VR頭顯的價格因素開始發生著一些積極的變化,淘寶上一搜能買到價格2000-7000元不等的PC VR頭顯,選擇的餘地大大增加,VR眼鏡方面也取得很大的進展。5G商用進程的推進,讓一度陷入沉寂的AR/VR,再一次回到大眾的視野。
  • LG申請新VR頭顯專利 將搭載觸覺反饋與6個攝像頭
    相比競爭對手三星,除了適配於LG手機的LG 360 VR頭顯,LG在VR市場並沒有進行太多的嘗試。LG一直在研發名為LG UltraGear VR頭顯,但幾個月來一直沒有聽說過有關該設備的消息。現在,LG一份新的專利申請公布了其帶有觸覺反饋和多個攝像頭的VR頭顯方案。
  • 微軟新專利:基於MicroLED的輕便型AR光學方案
    9月1日消息,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微軟一項與輕量型AR眼鏡相關專利,據悉該專利的發明者來自微軟HoloLens團隊,主要描述了一種採用MicroLED光源的微型光學方案,旨在縮減AR眼鏡的體積。據青亭網了解,市面上一些AR頭顯通常採用LCoS等微型亮度顯示模組
  • 微軟新專利:基於MicroLED的輕便型AR光學方案
    9月1日消息,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微軟一項與輕量型AR眼鏡相關專利,據悉該專利的發明者來自微軟HoloLens團隊,主要描述了一種採用MicroLED光源的微型光學方案,旨在縮減AR眼鏡的體積。據青亭網了解,市面上一些AR頭顯通常採用LCoS等微型亮度顯示模組,或是DLP投影模組,它們的特點是解析度高、色彩飽和度廣、高亮度和高對比度。但缺點是,採用LCoS或DLP技術的AR光學模組通常體積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微軟提出了一種基於MicroLED陣列的AR光學模組,特點是體積足夠小,同時也能保證優質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
  • Facebook為混合菲涅爾透鏡申請專利 這將使VR光學更加清晰
    Facebook的一項新專利剛剛浮出水面,該專利旨在通過一種新的混合菲涅爾鏡頭設計來減少這類視覺偽影。     被稱為「「Hybrid fresnel lens with reduced artifacts(減少偽影的混合型菲涅爾透鏡)」的專利文件,新透鏡創造了更大的表面區域,專用於標準的非菲涅耳類型,就像你可能在諸如Cardboard甚至三星的Gear VR等頭顯中看到的那樣,但在外圍補充以一圈圈的標準菲涅爾風格脊體。
  • Gear VR遇冷,三星轉戰VR/AR頭顯
    另外,在最近的一次關於Gear VR使用情況調查中發現,雖然三星一直以來都為Galaxy手機新用戶免費贈送Gear VR頭顯,但是該頭顯卻無法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三星已不再為Galaxy S9提供新的頭顯。
  • 蘋果最新專利:有望解決VR頭顯和矯正眼鏡的痛點
    在蘋果獲得的最新專利中,有望解決這個痛點。對於佩戴隱形眼鏡的人來說,廠商在設計 VR 頭顯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光學變形;而對於佩戴眼鏡的用戶來說,這會影響佩戴舒適感,如果摘下眼鏡獲得更舒適的頭戴式體驗,那麼必然會降低虛擬實境的視覺效果。
  • 微軟新平面透鏡技術專利發布,讓HoloLens實現輕量化
    微軟在日前公布的新專利採用了平面透鏡技術,可以讓HoloLens的構造更加輕薄。 微軟HoloLens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AR設備之一,但是它受到了視場角度的局限,在視場降低後,沉浸的體驗感受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