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通訊員 王相國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兩周年。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兩年來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1792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超過149萬輛次。
兩年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超過149萬輛次
「逆勢」增長,貨運「動脈」始終暢通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站長何鋒稱: 「隨著粵港大灣區建設發展,相關便利化舉措陸續出臺,越來越多貨車選擇在港珠澳大橋通行。」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全國出入境人員整體數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港珠澳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基層設施,出入境貨車數量逆勢增長,成為連通粵港澳三地的「民心」橋。據統計,2020年1月-9月,查驗出入境貨車數量11萬輛次,同比增長61%,日均達400輛次,是開通首日的17倍。其中,9月28日、29日,口岸貨車均達到1400輛次,連續兩天突破單日最高紀錄。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得益於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24小時通關模式和便捷的通關環境,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疫情期間我們對港鮮活產品供應從未中斷。」珠海市海淼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說,今年該公司通過大橋出口的水產品超過500噸,出口收入1億元,同比增長98%。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為發揮好港珠澳大橋樞紐作用,確保香港至粵西唯一貨運「動脈」始終暢通,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復工復產,港珠澳大橋邊檢站不斷強化車道警力配置,尖峰時段及時加開通道;主動加強與聯檢單位溝通協調,快速解決司機「掃碼」問題,提升通關效率;認真落實國家移民管理局「十條措施」,在珠海邊檢總站的統一部署下開通「綠色通道」為運輸抗疫物資、進出口商品和鮮活農產品的車輛提供便捷高效的通關服務。據統計,疫情期間,該站為運送防疫物資車輛提供快速通關便利300餘次,惠及防疫物資總金額超過5300萬元,有力促進了三地人員、貿易和民心加速融合互聯互通。
路暢人旺,人員流通往來自由便利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開通初期吸引了全國各地旅客前來「圓夢」,出入境旅客異常火爆。珠海口岸客流呈現超預期翻倍增長趨勢,開通不足兩周,日客流量突破5萬人次。2019年春節期間,客流再次大幅增長,日均客流達8萬人次,單日客流量更是創下11.3萬人次的最高紀錄。為了確保口岸安全順暢,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堅持極限用警,通過機關下沉一線、執勤隊跨班次支援、跨科隊互備、跨分工互助等方式,有效實現人員流通和往來的自由化、便利化。
今年7月24日,粵澳逐步恢復兩地牌客車正常往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出現大幅增長,多次刷新出入境車輛單日查驗最高記錄,其中,9月30日查驗車輛近6000輛次,創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以來單日驗放量最高紀錄。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共檢查車輛3.1萬輛次,日均3800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港珠澳大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創新引領,新型查驗模式深化協作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相關負責人稱,大橋開通兩年來,港珠澳大橋邊檢站以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陳出新,讓這座跨越三個地區、兩種制度的大橋變得更加暢通。
針對口岸開通後出現的跨境學童群體,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推出一套創新做法,根據乘車學童定人、定車的特點,形成了「資料錄入、專人專座、雙崗聯動、整車提交」的查驗模式,學生不用下車即可完成查驗工作,大大縮短查驗時間,該站已累計為2萬人次跨境學童提供幫扶。在不斷創新服務舉措的同時,該站主動協調內地和港方有關單位,建立口岸緊急救援機制,為各查驗大廳配備輪椅、急救包等便民設施,開通以來累計為175人次危重傷病旅客提供便利。
出入境貨車只需「停一次車,提交一次資料」,即可完成查驗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作為科技創新運用的實踐高地,口岸出入境客車、貨車全部實行「一站式」自助查驗,只需「停一次車,提交一次資料」,即可完成查驗;在珠澳方向,有全國率先實施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查驗模式,旅客在同一查驗大廳,通過一次排隊,接受一次集中檢查,最快20秒就可完成內地與澳門雙方邊檢查驗手續……
兩年來,新型查驗模式累計驗放出入境人員超過320萬人次。巨量人流和滾滾車流的背後,是不斷深化的粵港澳三地跨境協作。港珠澳大橋邊檢站通過警務聯絡官機制,強化與澳方的勤務協作和處突聯動,建立了一整套涵蓋業務流程、設備維護、突發情況處置等環節的工作規範體系;加強了與香港工作互通、執法互助,實現了節假日客流車流的提前預警。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黃鐵安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羅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