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盟軍「談虎色變」的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2021-01-04 騰訊網

圖註:戰爭模擬遊戲《戰爭雷霆》裡的虎式坦克

作者:薩沙1921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最為優秀的重型坦克,也是創造了無數最優秀坦克團隊的載體。它的誕生和裝備德軍現役部隊,給英美法蘇各國裝甲兵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恐懼,一時間「小心前方有老虎出沒」這句話成為盟軍裝甲兵的口頭禪!下面就聽老薩來說一說。

二戰時期的坦克大體可以分為三類,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輕型坦克主要起到偵查,警戒和打擊戰場次要目標的作用,在整個裝甲作戰中處於配角的位置。輕型坦克的防禦和攻擊力較差,但機動性優 秀。而中型坦克則是各國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主要打擊敵方坦克,工事,炮兵陣地,殺傷敵軍有生力量等。中型坦克一般防禦力和攻擊力遠比輕型坦克要強,機動性上比輕型坦克遜色,也不算弱。

總之,一個國家裝機部隊的實力絕大部分取決於 中型坦克的性能和數量。除了這兩種坦克以外,還有一種重型坦克。這種坦克在戰場上主要作用打擊對方坦克,堅固工事等等,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搜索和殲滅,是裝 甲部隊相當重要的打擊力量。重型坦克一般攻擊力和防禦力很強,機動性較差,它是裝甲部隊中的火力支柱。

在二戰初期,重型坦克並不受重視。

以歐洲最為強大的德國裝甲部隊來說,由於閃電戰的特性,德軍高層對輕型和中型坦克比較重視,他們開發了1,2,3,4型坦克。其中1,2型是輕型坦克,都具有極佳的機動性。3,4型是中型坦克,它們的機動性也很好,攻擊力和防禦力也不弱於當時英美法的中型坦克。

德軍對於重型坦克卻並不重視!這主要是德軍裝甲部隊進行閃電戰時,經常需要獨立突入敵人後方上百百公裡,進行兩一何為。德軍裝甲部隊,對機動性的要求很高。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重型坦克的機動性肯定是很差的,無法跟隨閃擊戰中的輕型中型坦克一起作戰,那麼開發這樣的重型坦克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德軍早在1930年開始研究裝備重型坦克的可行性,但直到1937年才正式啟動了重型坦克的研究計劃,進展卻極為緩慢,這主要還是高層不重視的結果。

波蘭戰役中,德國裝甲部隊在2周內擊潰波蘭的百萬大軍。勝利如此輕鬆,德國軍方高層認為現有的輕型中型坦克的組合,似乎已經完全可以應付戰場的需要了。那還要開發重型坦克幹什麼呢?

可惜戰爭有著自己的規避,永遠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想當然而有所改變。

之後的法蘭西戰役,英法聯軍給德國人好好的上了一課。法蘭西戰役以英法的慘敗告終,在在實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遭遇了英法數百輛重型坦克(其實在之後看,他們也不過算是較重的中型坦克)。英國的瑪蒂爾達2型坦克和法國的Char B1坦克的厚重裝甲,給德國坦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實戰中,德軍輕型中型坦克根本無法擊毀這兩種坦克。在幾次遭遇戰中,德國坦克都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最終還是靠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88毫米高射炮平射將它們擊毀擊傷。

法蘭西戰役讓德國人意識到,重型坦克也有著存在的意義,尤其對於防禦作戰意義更為巨大。

由此德國人開始加快了重型坦克的研究計劃。

在1939年,元首希特勒責令軍方讓保時捷,戴姆勒·奔馳,MAN等著名坦克製造商提供自己的方案。

當時的要求是必須裝備一門75毫米長管火炮(此時德軍最優秀的四型坦克還是75毫米短管火炮),重量在35噸左右。保時捷,戴姆勒·奔馳,MAN公司經過1年多的研究工作,分別在1941年初提出了自己的重型坦克方案。

出乎希特勒預料的是,德國又再一次遭遇了蘇聯重型坦克暴風驟雨般的衝擊。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蘇德戰爭爆發。戰爭開始德軍橫掃了蘇聯邊防軍,幾個月內造成蘇軍約400萬人的慘重損失。作戰似乎一帆風順,德軍坦克部隊卻遭遇到了兩種可怕的蘇軍坦克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火力防禦力和機動性都遠遠超過德軍現役坦克,給德軍2,3,4型坦克造成了極大的殺傷。相比起來,最讓德軍頭疼的卻是KV1和KV2重型坦克。

大家都知道,德軍3型中型坦克的37毫米和50毫米短管火炮無法擊穿T-34任何角度的裝甲,4型中型坦克在升級前的75毫米短管主炮之前,僅能擊穿T-34的後方裝甲,或者在極近距離擊穿T-34的側面裝甲。

德軍尚且無法對付T-34重型坦克,那麼面對裝甲防禦能力幾乎是T-34一倍的KV重型坦克就更是無能為力了。

蘇軍坦克兵不喜歡故障極多,機動性差,維修困難的KV坦克,實戰中它仍然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延遲了德軍的進攻步伐。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蘇聯第三機械化軍第2裝甲師的1輛KV2型坦克擋住了德國第六裝甲師整整48小時。在立陶宛前線,這輛KV2重型坦克是自願留下殿後,阻擋德軍的推進步伐。它滿載彈藥埋伏在多比薩河的一座橋上,等待德軍的到來。

6月24日清晨,德軍先頭部隊遭遇了這輛KV2型坦克,被擊毀了12輛卡車。雙方遭遇之後,德軍在兩天內先後發到了五次進攻,第一次使用6門37毫米反坦克炮,結果發射7次全部擊中KV2坦克,卻只擊落了一些炮塔上的油漆,反而被KV2擊毀了其中的4門。第二次使用一門88毫米高炮偷襲,卻還沒等高炮架設起來就被一炮打翻,牽引車也被擊毀。德軍88毫米高炮架設需要一段時間,這能時間內極容易遭到打擊。

第三次一支12人精銳的工兵部隊乘夜色對KV2實行了爆破,並且使用了二倍的炸藥包。KV2用機槍猛烈掃射工兵部隊,他們只得在較遠距離進行爆破,爆破以後居然連坦克履帶也沒被炸壞。

第四次德軍使用6輛捷克35(t)輕型坦克,佯攻吸引KV2的注意力(期間多發37毫米炮彈擊中KV2,沒有造成任何破壞),然後秘密架設了一門88毫米高炮。在KV2和6輛德軍坦克對射的時候,88毫米高炮連射5發,其中的2發將其擊穿。KV2坦克雖然已經冒煙。當德軍士兵逼近他的時候,發現炮塔還在轉動。

第五次,德軍步兵敲開KV2的頂蓋,向裡面扔了幾顆手雷,才將全部成員炸死。此時該師的大部分兵力已經被這輛KV2阻擋了48個小時之久。

KV型坦克的強悍防禦力,確實給德軍造成極大的威脅。也就是該KV2被擊毀的同一天,德軍也和蘇聯第2裝甲師的主力部隊在另一座橋附近激戰,將其擊退。此戰蘇軍遺留下29輛KV坦克,事後分析大部分都是因機械故障才放棄的。其中一輛KV坦克四周裝甲,被各種反坦克炮擊中多達70發,導致該坦克瞄準裝置,履帶大面積受損而被迫放棄,卻居然沒有1發擊穿其裝甲!!!這讓德國人驚嘆不已!

此後一系列作戰中,德軍對於KV坦克這種裝甲極厚的陸地巡洋艦,幾乎沒有什麼辦法,依靠坦克對付它完全是天方夜譚。

蘇軍在明白這種情況以後,更肆無忌憚的使用這種坦克。由於蘇聯前線後勤已經陷入極大的混亂中,很多坦克彈藥嚴重不足。一些KV坦克在打光了攜帶少量彈藥以後,居然仍然繼續衝擊德軍的反坦克炮陣地,將一門門的反坦克炮壓毀。如此囂張的戰術,自然是讓驕傲的德國人無法忍受。

KV重型坦克的成功讓德軍高層如夢初醒,也讓希特勒非常震怒。獨裁者怒斥德國的將軍們忽視重型坦克的研究工作,導致現在德軍裝甲部隊的被動。

希特勒在1941年下令,必須立即研究出重型坦克,該坦克必須有超越KV坦克的性能,可以有效擊毀所有蘇軍現役坦克。希特勒還提出,現有75毫米火炮不能符合戰場的要求,而需要使用在蘇德戰爭反坦克威力最大的88毫米高炮作為坦克主炮。於是早期重型坦克計劃被推翻,重新開始研究工作。

需要說明的是,德國坦克設計師的工作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他們很快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前完成了整車的設計。當天參與展示樣車的為保時捷公司和亨舍爾公司,MAN公司被淘汰出局(不過MAN公司設計的豹式坦克也中標了),槍炮大王克虜伯公司根據兩家公司的車體設計炮塔。

問題來了!由於初期車體為75毫米火炮設計,現在增加到88毫米以後,重量增加很多,現有車體承受不了這樣的重量,導致機械故障很多。

兩家公司的樣車4月17日送到拉斯登堡車站以後,曾經被迫自行行駛11公裡到達希特勒的指揮部狼穴。就這短短11公裡的路程,這兩輛樣車就出了數次故障,急壞了隨車的工程師們。

好在4月20日的表演還相當不錯,希特勒經過仔細研究以後,認為保時捷公司的樣車設計不符合實戰對重型坦克的要求,它的機動性太差,反應太慢。

亨舍爾公司的設計雖有缺陷,卻比較符合德軍的需要。經過和德軍高層的研究以後,7月他們採用了折中的方案,使用了亨舍爾公司的樣車車體,炮塔則用保時捷公司的,實際上炮塔是由克虜伯公司設計,就等於將保時捷公司踢出局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時的希特勒表現的還是比較實際的。保時捷公司的老闆費迪南.保時捷(發明著名的甲殼蟲汽車的人)是他私人的好友,希特勒卻沒有採用保時捷的設計。私人感情是私人感情,公事是公事嗎!

保時捷公司對結果極為不滿,他們之前認為自己的產品非常優秀,肯定會中標,所以提前生產了90輛車體,為將來的大規模生產做準備。結果卻沒有中標,這些車體就等於浪費了。好在保時捷公司還算精明,它們用著90輛車體做成了之後也極為有名的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不過這又是另外一篇文章的內容了。

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也叫做象式),這也是德軍中一款極可怕的武器。他可以在28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蘇聯T-34坦克的主裝甲,或在30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美軍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由於其威力巨大,居然成為德軍坦克殲擊車的代名詞。蘇軍士兵對德軍威力較強的坦克殲擊車,一律稱為費迪南!

1941年7月亨舍爾公司的樣車VK4501(H)被德軍正式採用,命名為Panzerkampfwagen 6 Ausf. E,又稱為虎式1型坦克。

1941年就已經定型,虎式坦克的生產需要非常複雜的製造工藝,流程眾多,還需要很多精密加工工具和技術高超的工人。加上樣車自身就有很多問題,直到在1942年8月才開始以較大的數量生產。

虎式坦克可謂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重型坦克,是重型坦克界的奔馳寶馬!

火力上,它裝備一門88毫米36 L/56,這種炮來源於威力巨大的德軍88毫米高射炮。該炮使用碳化鎢心穿甲彈時,可在1000米上擊穿厚達140毫米的裝甲,在1500米和2000米距離上分別擊穿125毫米,110毫米裝甲。

當年坦克的有效射程一般是在1000米左右,大部分在幾百米內。虎式坦克卻可以在1500米到2000米距離上準確擊中敵人。沒有一種盟軍坦克可以抵禦它的打擊,即使蘇聯裝甲最厚的KV2重型坦克也不行。

該火炮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的德國卡爾蔡司TFZ 9b 瞄準器,精準度非常驚人。在一次試射時,坦克在1000米的距離外開火,而連續5發落在一個長寬0.4米的目標上,約是一個電腦機箱側面大小。這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驚人的。當時坦克一般至少2.5米高3米寬。

1944年7月,第506重型坦克營第三連的虎式坦克在3,900米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這是遠超過火炮射擊極限的驚人成績,足以體現火炮和瞄準系統的優秀性能。

二戰中,使用過虎式坦克的德國裝甲兵都對虎式的火炮系統讚賞有加,認為它和黑豹一樣是一個非常穩定精確的射擊平臺,是絕佳的坦克殺手!

戰鬥中,已經壓制德國坦克2年之久的T-34坦克終於遇到了對手。虎式坦克火炮巨大的威力輕鬆擊穿T-34坦克正面裝甲,引爆其內部彈藥,將整個炮塔都被巨大的爆炸力掀掉,飛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稱,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

威力和高精度成為虎式坦克最大的殺手鐧,也是它最顯著的特點。

防禦上,虎式坦克沒有採用類似於黑豹坦克和 虎王坦克的傾斜裝甲,而是採用了傳統的德軍垂直裝甲。可以說,虎式坦克的裝甲是傳統德國垂直裝甲製造的頂峰之作。這種經過精細軋制的由鎳合金鋼作成的金屬 板,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

虎式坦克的生產商在44年向軍方建議:為節省工時,加快坦克生產速度,必須改為鑄造鋼工藝。陸軍經過仔細研究,以必須保證裝甲質量為理由,否決了這一建議。

結果就是裝甲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是德國坦克中最為優秀的裝甲。

它的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有135毫米厚,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炮塔的四邊接近垂直,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幾乎相等,使得要從正面貫穿虎式坦克的炮塔幾乎是不可能。當時也沒有一款盟軍坦克可以有效擊穿其正面裝甲,甚至想在較遠距離擊穿側面裝甲也有極大的難度。

虎式坦克的防禦能力在當時來說,超越了KV型坦克,成為世界第一。

虎式坦克的防禦並不比黑豹坦克強太多,卻因為虎式坦克側面和後部裝甲也較厚,實戰中仍然具有極強的防禦能力。而黑豹坦克側面裝甲比較薄,存在被擊毀的可能性。

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蘇德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蘇軍裝備大量反坦克槍)、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無法繼續作戰,但乘員毫髮無傷,戰鬥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裡回後方修理。

虎式坦克主炮威力很大,對於重型坦克來說,火炮威力是極為重要的。由於火炮堪稱所向披靡,德軍二戰中最厲害的坦克王牌,幾乎都是駕駛虎式坦克。

機動性上,以當時的技術來說,強調了火力和防禦力,就不可能兼顧機動性。虎式坦克由於採用厚重的裝甲和沉重的大口徑火炮炮塔,全重高達56噸,是4型坦克的兩倍。這個重量讓當時任何一種發動機和承載系統都不堪重負,更別說虎式坦克早期使用的21升 12汽缸 梅巴赫HL210 P45汽油引擎的650匹馬力。

早期虎式坦克的最高公路速度為45公裡,實際越野最高時速僅有20到30公裡。由於油耗高達每百公裡800升,虎式坦克的最大行程也僅有120公裡。

著名的電影《坦克大決戰》中,德軍在阿登戰役最後因為燃料不足丟下了大量的虎式坦克,這不是虛構的。由於虎式坦克需要的汽油量極大,德國控制的油田又基本被盟軍轟炸,被迫靠繳獲敵軍的燃料才能作戰。

單靠繳獲想維持虎式坦克這樣的吃油機器,根本是不可能的,最終扔掉坦克也是必然的。

虎式坦克太重,導致機械故障很多,且戰場維修非常困難,必須採用專門的重型維修車輛。普通維修車輛是根本無法拖動的。在通常情況,一輛虎式坦克需要3輛18噸Sdkfz9半履帶牽引車牽引。而如果用一輛虎式去牽引,往往牽引的虎式自己也會不堪負重被搞癱,必須用兩輛虎式才能牽引的動。這在戰場上談何容易!

在1944年5月23日到25日,第508重坦克營第3連失去了全部16輛坦克中的15輛,大多都是屬於機械故障而損失。由於德軍缺少更多的牽引車輛,只能將一些出故障的虎式坦克扔在了戰場上。

除此以外,虎式坦克的重量太大,一般橋梁無法承受,所以虎式坦克在河流較多的區域行進非常困難。

貌似虎式坦克機動性較差,不過相對當時世界其他重型坦克來說,虎式坦克的機動性還算可以,強於黑豹坦克,虎王坦克以及蘇聯的KV和史達林系列重型坦克。

由於虎式坦克在攻擊力、防禦力、機動性上有明顯的短板,那麼對於虎式坦克的使用,是需要仔細斟酌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如果把它當做閃電戰的支柱,需要和3,4型坦克一樣長途奔襲,那麼虎式坦克低下的機動力和頻繁的機械故障讓它根本無法勝任。恐怕還沒到戰場,一部分虎式坦克就要壞在路上。同時巨大的油耗和車身的重量,對後勤部門以及戰場的道路都有相當的要求。

萬幸的是,希特勒對其定位總體還是成功的。他把虎式坦克定做坦克和堅固工事的摧毀者,一般用於最需要反坦克火力和打擊敵方堅固防禦陣地支援火力的戰線上。

虎式坦克一般被編成獨立的重型坦克營,供集團軍或者軍獨立使用,其中優先供給黨衛軍部隊。

虎式坦克先後編組了11個重坦克營,3個獨立的黨衛隊裝甲大隊。重坦克營最初裝備27輛虎式坦克,後來則增添到50輛,還配以一些3,4型坦克以及半履帶裝甲車作為輔助車輛。

這樣的使用方法就現在看來是非常實際的,也讓虎式坦克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虎式坦克的機動性在當時來說還是不錯的,尤其在防禦戰中它的機動性完全可以滿足要求。相比機動性極差的虎王式坦克,虎式坦克的綜合性能明顯高出一籌。

虎式坦克第一次參戰是在1942年9月23日列寧格勒戰役。這批虎式坦克屬於初期型號,故障極多。在希特勒限時完成若干輛虎式坦克的命令下,德國生產廠家和設計師害怕坐牢,於是拼命搶工期。一些設計上的問題沒有時間修改方案然後實施,居然全部直接在生產線上修改。

這對於一項要求嚴謹,精確和強調按計劃做事的德國人來說,自然是被逼出來的。這樣一來,初期的虎式坦克有大大小小的故障也就是情理之中。

第502重裝甲營的第一連重坦克連4輛虎式坦克在列寧格勒附近作戰,主要是實驗性質。結果還沒趕到前線,在行駛中就有2輛坦克因為機械故障癱在路上,只有2輛趕到了戰場。

這2輛坦克在通過列寧格勒附近的一個小型沼澤時候,全部被淤泥陷住動彈不得。蘇軍隨即調動重炮對其轟擊,將2輛坦克全部擊傷。德軍維修人員冒著炮擊的危險修好了其中1輛,但有1輛陷入太深,實在無法拖動,只能將其爆破摧毀,最後為蘇軍繳獲。

這次繳獲大大震驚了蘇聯人,讓他們立即對所有的T-34坦克進行升級,並且加速研發了史達林IS系列重型坦克以及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虎式坦克第二次參戰是1943年的北非,此次的戰績卻相當不錯。北非沙漠的開闊地形讓虎式坦克的火炮威力和防禦力的強大發揮無疑。

實戰中,6輛虎式坦克在凱瑟林山口的法爾德小道戰鬥中,輕鬆擊毀15輛美軍坦克,其中一輛M4謝爾曼在2.7公裡外被虎式坦克一炮擊毀,這是極為驚人的數字。

3個月後虎式坦克再次出擊,11輛老虎配合再次擊毀美軍35輛坦克,其中大部分是M4謝爾曼。由此直到北非德軍向盟軍投降,北非參戰的33輛虎式坦克一共擊毀盟軍坦克150輛,僅有1輛被英軍大口徑反坦克炮擊毀。這還是因為該坦克的車長冒然打開車蓋伸出頭去觀察,被一發英軍邱吉爾坦克發射的炮彈擊中炮塔炸傷了頭部,其他坦克成員也有傷亡,被迫放棄了這輛坦克。

希特勒對於虎式坦克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它下令後方大量生產。沒想到,虎式坦克的最大問題就猙獰的表現出來。它的結構太複雜了,生產工時高達25到30萬,造價也高達15萬美元。這個工時是蘇聯T-34坦克的幾十倍。當然德國對於工時的計算方法和蘇聯有所不同,但西方專家估算,生產一輛虎式至少相當於生產10輛T-34!

這個成績還是亨舍爾公司才能達到的,因為亨舍爾公司本來就是生產諸如鐵路機車和大型起重機械的公司,換成其他公司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工時。

虎式坦克的加工要求非常高,龐大車身的焊接,炮塔和懸掛系統的切割、製作以及磨光都必須在允許的極小誤差範圍之內,然後才是最終複雜的組裝工作,這樣的工序和要求所花費的時間自然不可能低。

虎式坦克最大缺點是結構複雜,這種坦克如果打局部戰爭絕對是沒有對手,但打二戰這種動輒數十萬軍隊混戰的世界大戰,它就不行了。數量上的缺陷讓這些老虎對付不了十幾倍數量的敵軍坦克。

從1942年8月開始,德軍坦克生產廠商費勁了力氣,只能達到每月25輛的產量,甚至直到1944年4月才可以每月生產104輛。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一共僅生產了1355輛虎式坦克。

而蘇聯的IS史達林2型重型坦克,僅僅在一年內就生產了近4000輛,更先進的IS史達林3型重型坦克也在一年內生產了2300多輛。也就是說,同一時間蘇聯重型坦克生產能力是德國人的5,6倍。如果在加上T-34坦克在幾年內生產的5萬3000多輛,等於虎式坦克要和60倍的蘇軍中型重型坦克作戰。

如果加上美軍的5萬輛M4謝爾曼坦克,光是美蘇的中型重型坦克數量不下虎式坦克的100多倍。這實在是讓德國人極為無奈的數據,想在這種戰爭中獲勝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虎式坦克的優點很明顯,防禦能力強大,攻擊力超強,缺點也很明顯,它的機動性很差,反應也慢。炮塔通過引擎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由於炮塔太重,旋轉一圈需要1分鐘時間,而利用坦克成員通過手搖的方法來大角度旋轉炮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坦克成員的手動操作,只能用在炮塔需要微量調整射角的時候!一旦坦克的引擎熄火,炮塔就無法轉動,就等於無法作戰了。而美國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炮塔僅用10秒鐘就可以轉一圈。

如果讓虎式坦克用於進攻作戰,那麼它起到的作用有限。為什麼如此先進的黑豹坦克,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仍然損失了不少?是因為黑豹坦克完全用於進攻作戰!黑豹正面裝甲很厚,側面和後面甚至頂部裝甲和履帶的防禦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在進攻作戰中必然遭到全方位的打擊,有較大的損失也是正常的。

實戰中,虎式坦克的戰績貌似明顯優於黑豹坦克,甚至德軍中最有名的四個戰果超過100輛坦克超級坦克王牌,使用的都是虎式坦克。

這主要是對虎式坦克的使用,正好滿足了性能的需求,可以揚長避短的發揮威力。

虎式坦克大規模用在戰場上時,德軍已經接受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慘敗,開始被迫處於戰略防禦狀態。

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還獲得了而一場勝利,就是哈爾科夫反擊戰。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揮了哈爾科夫反擊戰,他的部隊裝備有一個虎式坦克重坦克營的黨衛軍第二裝甲軍擔當主力,這個營的三個坦克連分別配屬給最精銳的希特勒衛隊師、帝國師和骷髏師。

此役黨衛軍第二裝甲軍幾乎是獨力全殲了波波夫機動軍團 (Mobile Group Popov) 。此戰蘇軍此役損失約24萬人,坦克大炮損失無數,德軍僅僅傷亡5萬左右,一下子阻擋了蘇軍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奮勇進攻的勢頭。

此次一次戰鬥中,2輛虎式坦克向兩公裡以外的蘇軍一個坦克集群猛烈開火,當場擊毀16輛T-34/76坦克,追擊過程中又擊毀18輛蘇軍坦克。僥倖逃脫的T-34/76坦克手向後方報告,遇到了德軍一種可怕的新式坦克攻擊。

虎式在蘇德戰場投入最多的一次戰役是庫爾斯克會戰,此次戰役中虎式使用了200多輛。希特勒為了等待黑豹坦克,虎式坦克以及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達到足夠的數量,人為延遲了戰役的時間。結果等到戰役開始的時候,蘇軍已經建立了複雜嚴密的防禦陣地,並且集中了相當於進攻德軍3倍數量的兵力,2倍數量的坦克,3倍數量的火炮。

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虎式坦克表現平平。一來這種進攻作戰中,虎式坦克的機動性差,反應能力慢,機械故障多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並不能有效發揮自己的威力。二來面對蘇軍這種強度的防禦陣地,就算現在的美軍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來打,恐怕也不可能獲得好的成績。

此次,參戰的200輛虎式坦克損失近半,大部分並不是被敵方坦克擊毀,而是各種其他反坦克武器破壞的,比如反坦克地雷!蘇軍在德軍可能進攻的地域每平方英裡埋設了2400枚反坦克地雷和數不清的反步兵地雷,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埋設的4倍。德軍工兵部隊無法排除如此多的地雷,虎式坦克在這些地雷陣上損失很大,黑豹坦克的損失也大。如果繞過這些雷區,就又落到蘇軍反坦克炮和大口徑榴彈炮的火力範圍。

除此以外,蘇軍還有大量的大口徑反坦克炮(每公裡上有24門),訓練有素的反坦克步兵(這種反坦克小分隊在近距離對坦克的威脅極大),以及隱藏在陣地後的大量蘇軍坦克。

此時的蘇軍已經吸取了哈爾科夫反擊戰慘敗的教訓,他們對於虎式坦克在較遠距離並不開火,因為一旦開火就會暴露目標,馬上就會被虎式坦克射程遠,精度高的88毫米坦克炮定位消滅掉!蘇軍反坦克炮等到虎式坦克開到其陣地前幾百米,才猛烈開火。76毫米反坦克炮,122毫米榴彈炮等火炮在這種距離威力還是極大的。

另外蘇聯步兵也是攜帶著反坦克槍,反坦克手榴彈,炸藥包,集束手榴彈,甚至燃燒瓶埋伏在碉堡戰壕中,一旦虎式坦克到了極近距離就立即衝鋒上去。當然,這種打法必然遭受極重的傷亡,以蘇軍第3反坦克旅為例,僅僅一天之內就幾乎全軍覆沒,其中一個主力營在消滅了17輛德軍坦克裝甲車以後,僅有3人倖存。

而蘇軍的坦克集群也正確使用了戰術,他們一旦遭遇虎式,蘇聯坦克就立即高速衝鋒,逼近德軍幾百米甚至幾十米後開火。在這種近距離內,蘇制坦克還是有可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的!

此種作戰傷亡也極重,平均損失至少5,6輛坦克才能擊毀一輛德軍的虎豹式坦克。

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損失的坦克數量為德軍的4倍,士兵損失數量也有2.5倍(蘇軍損失80多萬人,德軍為30萬人)。

實際戰鬥中打的更為慘烈,這種激烈到瘋狂的戰鬥中,連虎式坦克也無法從容招架。俄軍第18坦克軍第181坦克旅第2營遭遇了德軍虎式坦克營,營長史可布利金上尉(Captain Skripkin)發出了跟我來的命令後,便指揮著他的KV1重型坦克全速衝向德軍。這輛KV1的第一發炮彈擊中了一輛虎式坦克的側面。但炮彈被防禦力很強的虎式裝甲被彈飛,同時另一輛虎式坦克也擊中了KV1,88毫米火炮的巨大威力,頓時讓該KV坦克燃燒了起來。俄軍駕駛及無線電手合力將負傷的史可布利金上尉拖出KV1,將他抬到一處彈坑中。這時一輛虎式坦克向他們衝了過來,駕駛尼可拉耶夫(Nikolayev)立刻奔回燃燒的KV1,將它發動後全速撞上迎面而來的那輛虎式坦克,一陣大爆炸之後,兩輛車都陷入了熊熊的火海中。

像這種慘烈的戰鬥不斷地在上演,炮聲、槍聲、爆炸聲和哀號聲處處可聞。坦克組員僥倖的從燃燒的坦克爬出後,往往被迫拿起步槍手槍像步兵一樣的作戰,有時雙方的坦克兵甚至用匕首激烈肉博。

庫爾斯克會戰中,虎式坦克仍然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戰役結束後,朱可夫元帥親自參觀蘇軍繳獲的一輛虎式坦克。在了解它的優秀性能後,朱可夫對部下將軍們說:坦率的說,希特勒認為依靠這種坦克可以獲得戰役的勝利,是完全有理由的!

如果說在蘇德戰場上,虎式坦克還用於進攻作戰,在西線戰爭則是完全處於防禦狀態。

納粹最著名的一張宣傳照,鋼鐵死神魏特曼中尉。再強大的老虎,落在海裡也會被鯊魚吃掉。魏特曼和他的虎式坦克最終被盟軍的空軍擊毀,當時盟軍在西線已經完 全掌握了制空權。下面是魏特曼的坦克,炮管上的線有粗有細,粗的一圈代表擊毀敵軍10輛坦克,細的一圈代表擊毀敵軍1輛坦克,只有擊毀敵軍坦克數量在10 輛以上才有資格標註。

到了1944年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更是被迫在東西兩線防禦,顧此失彼,狼狽不堪。

諾曼第戰役中,德軍通常是三、四輛虎式坦克為 一組,各自依託地形隱蔽,等到盟軍坦克接近以後突然開火,以交叉火力殺傷敵軍,同時互相掩護,一旦得手迅速轉移陣地,再選擇其他的伏擊地點。這種戰術不需 要長途奔波,避免了引擎過熱的問題,又可以充分發揮虎式坦克的遠程火力和官兵的戰術素養。

在這種防禦戰中,虎式坦克就發揮它巨大的威力,以著名的小村血戰,黨衛軍第101重裝甲營的鋼鐵死神魏特曼中尉(有138輛坦克的擊毀戰績,陣亡前是德軍第四號坦克王牌),在波卡基村利用虎式坦克強大的88毫米火炮,在隱蔽情況下進行近距離硬碰硬的強攻和從隱蔽地域的偷襲,一戰擊毀了27輛英軍坦克和大量裝甲車,卡車等。

戰鬥中,虎式坦克88火炮威力巨大,射擊精確,對於英軍坦克完全是一炮一個,根本不用打第二炮。

而虎式坦克的超強防禦能力,也是魏特曼勝利的重要原因。小村的近距離作戰中,魏特曼的坐車曾經兩次在極近距離被敵方坦克擊中。一次被克倫威爾坦克在幾十米距離上擊中,沒有穿透。另一次被螢火蟲坦克的76毫米長管火炮,也在幾百米的距離上擊中。但都沒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如果不是虎式坦克防禦力這麼強,魏特曼恐怕在這兩次炮擊的時候就死了,也不會有之後的戰績。

而另外一個坦克王牌,國防軍第502重裝甲營的奧託﹒卡爾尤斯(有178輛坦克的擊毀戰績,德軍一號坦克王牌)也和魏特曼非常類似。他在馬利諾沃村和戰友科舍爾配合,用兩輛虎式坦克擊毀了蘇軍47輛坦克和大量裝甲車,其中包括至少17輛IS史達林2型重型坦克。

戰鬥中卡爾尤斯和戰友科舍爾的兩輛虎式坦克,在村中突然和15輛IS2重型坦克遭遇,它們中的一半正在熱車啟動,另一半正在準備合圍過來。兩輛虎式坦克立即炮擊,蘇軍坦克也立即還擊。結果卡爾尤斯和戰友科舍爾的2輛虎式坦克在短短的1分鐘內,擊毀了13輛防禦能力極強的IS2重型坦克,等於兩人每10秒鐘擊毀一輛,這也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當時的坦克還是需要人力裝填彈藥的,僅僅這樣的裝填時間就接近5、6秒鐘。而IS史達林2型坦克射速太低,火炮準確度也不高,完全不是虎式坦克的對手。

期間,卡爾尤斯的虎式坦克也被蘇軍坦克擊中,僅僅打壞了三個負重輪,不影響行駛。

可以說,如果沒有虎式坦克如此強大的火炮,如此優秀的防禦力,讓卡爾尤斯開著3型,4型坦克衝進去,恐怕早就被打成肉醬了。

虎式坦克給東西兩線的盟軍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作戰模式。英美法蘇經過對繳獲虎式坦克的研究,發現了驚人的結果。

英美法蘇沒有一款中型重型坦克可以有效對付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能夠在1600米內有效擊毀蘇軍的T-34,KV坦克,美軍的M4謝爾曼,英軍的邱吉爾坦克。而T-34/76和KV1型坦克的76.2毫米主炮無論在任何距離無法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但可以在逼近300到500米的地方擊穿虎式坦克的側面裝甲。

M4謝爾曼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在任何距離不可能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但可以在極近距離擊穿虎式坦克的側面裝甲。

英國邱吉爾坦克的57毫米火炮則連虎式坦克的側面裝甲也擊不穿。

虎式坦克出現以後,盟軍迫於現實的壓力,立即對自身的坦克全面升級,並且研發新的坦克。

T-34全面換裝85毫米主炮,也只能在500米距離上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M4謝爾曼坦克換裝75毫米長管火炮後,可以在300米距離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

而虎式坦克的主炮可以在1600米上擊毀這些坦克,自身防禦力又遠遠超過這些坦克。也就是說,只要虎式坦克有備而來,沒有被這些盟軍坦克伏擊,盟軍坦克向擊毀它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衝。用幾輛坦克換一輛,一旦遭遇虎式坦克立即四面包圍上去,全力逼近虎式坦克,在300、400米距離上將其擊毀。

這樣在實戰中有談何容易,即使能夠成功,虎式坦克在被擊毀之前也可以擊毀數輛盟軍坦克。

更慘的是,德軍坦克兵早就在蘇德戰場上殺成了老油子,單輛虎式坦克作戰情況不可能存在,往往都是多輛坦克配合作戰。幾輛坦克配合作戰,可以擊毀大量盟軍坦克,而盟軍衝鋒的坦克也很難逼近虎式。

除了對自己坦克的升級外,蘇聯人趕忙推出了自己的史達林IS2重型坦克,SU152自行反坦克炮。

英國人則推出了自己的M4螢火蟲坦克,美國人緊急研發了M26潘興重型坦克。

遺憾的是,這些坦克都有自己的問題。美國的M26潘興重型坦克研發遲緩,到大量部屬的時候二戰已經結束,根本沒有起到作用;蘇聯的史達林IS2重型坦克的122毫米巨炮,雖然理論上可以1000米上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但該坦克反應力很差,一分僅能發射2發炮彈,整個坦克也僅裝載28發炮彈,實際很難和虎式坦克對抗。

奧託﹒卡爾尤斯和科舍爾兩輛虎式能在一分鐘內擊毀13輛IS2坦克,也是因為蘇聯人反應太慢。

而SU152自行反坦克炮的性能比IS2坦克還要差,機動性差,反應極慢,載彈量僅有20枚。

而英國人螢火蟲坦克的17磅長管炮,理論上可以在1000米上擊穿虎式坦克正面裝甲。不過,螢火蟲為M4謝爾曼坦克改裝而成,防禦能力和虎式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級。魏特曼在波卡基村戰鬥中,輕鬆擊毀多輛螢火蟲,一炮下去螢火蟲立即四分五裂。而螢火蟲的第一發射擊被虎式裝甲彈飛,第二發才擊毀了魏特曼坐車的履帶。

簡單來說,如果是單挑,英美法蘇沒有一種型號坦克能夠是虎式的對手,虎式在性能上具有極大的優勢。最弱的機動性在防禦戰中也可以接受,由此虎式在西線東線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比較優秀的德國坦克車組使用虎式坦克都具有擊毀敵軍10輛坦克以上的戰績,這是當時絕無僅有的,也足以體現虎式坦克的優秀性能。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虎式坦克的外形稜角分明,高大威猛,極具威懾力,讓任何人望而生畏。據說希特勒和他的軍械部長斯佩爾其實都是建築機械藝術的崇拜者,對於有美觀的殺人武器特別欣賞,這也是他們對虎式坦克如此重視的原因。

盟軍在實戰中吃了虎式的大苦頭,對其非常敬畏。庫爾斯克會戰中,進攻的蘇軍坦克往往看到虎式坦克以後就趕忙後撤,等待IS2重型坦克上來才敢和其作戰。

蘇聯坦克手恐懼的回憶道:

1944年俄軍坦克車組的報告,一輛虎式坦克出現在林子外一面開炮一面前進。它已經在200—600米之間的距離上摧毀了我們6輛T-34坦克。我們向它發射了大約20—30發 反坦克炮彈,但是在虎式坦克的厚裝甲面前全都被反彈了。我們不得不呼叫空中支援擊退德軍坦克,虎式坦克撤回林子裡離開戰場。

1944年俄軍近衛部隊的一位指揮官的聲明,這位軍官後來因為這份報告表現的怯懦而被史達林下令槍斃。我們新型的史達林坦克似乎比德國虎式坦克更好。萬一德國人出動虎式坦克,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派遣我的T-34坦克進入戰場,除非至少有兩輛史達林坦克…

1944年俄軍反坦克營營長的報告,一輛虎式坦克出現在我軍陣地附近。我們營使用反坦克炮向它射擊十幾次。但是沒有任何一次打擊是有效的,在另外兩輛德軍坦克加入後,他們摧毀了我們炮兵陣地上的所有火炮,我們被迫放棄陣地全部撤退…

小心,前方有老虎出沒!這是盟軍坦克手的口頭禪!

蘇軍如此,英美軍隊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和蘇聯坦克手一樣,對虎式坦克有著很多恐怖的回憶。

1943年北非美國裝甲團指揮官的報告,我們的坦克編隊在200—800碼之間的距離上同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通過不斷的射擊對方的履帶打停了其中一輛虎式坦克。這是在反覆射擊對方甚至 是在很近的距離上擊中對方上部裝甲都沒有效果後取得的戰果。虎式坦克摧毀了我們8輛M4坦克迫使我們撤退。在我們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 向我們開炮……

1944年在諾曼第英國人報告,我們的指揮官確定一個新戰術。如果德軍派一輛虎式坦克來,我們將派出8輛謝爾曼坦克迎擊它,我們認為損失其中7輛就可以消滅老虎。

1944年諾曼第英國克倫威爾坦克車組的報告,我帶著我的謝爾曼坦克編隊向隱藏的一輛虎開過去。虎式坦克退卻前摧毀了我們連7輛坦克,我們在不足100碼的距離上用穿甲彈和反坦克高爆彈不斷射擊虎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任何一發炮彈能打穿它的厚裝甲……

1944年諾曼第英軍謝爾曼坦克車組的報告,我們連同正在向我軍右翼突進的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在100—600碼的距離向虎式坦克的側裝甲發射了12枚穿甲彈,除了使其裝甲表面的漆皮 脫落以外對敵人坦克沒有造成任何有影響的傷害。在虎式坦克退出戰鬥前我們損失了4輛謝爾曼坦克和許多半履帶車。我辨別其中一輛虎是 Liebestandarte裝甲師的編號是331……

英美軍隊把坦克手對虎式的畏懼叫做虎式坦克恐懼症。有個故事在當時的盟軍中流傳,在荷蘭一個小鎮內的一堵牆上畫了一輛逼真的虎式坦克的油畫。

結果進攻該小鎮的一個連美軍士兵,以為是一輛虎式坦克埋伏在那裡等著他們。他們都嚇得不敢前進,趕忙向後方要求支援。

結果附近的英軍派出幾輛坦克趕到這裡,通過瞄準鏡發現是一副油畫。但英國人告知美軍士兵是油畫以後,美軍士兵仍然不信,還是不敢前進。英軍坦克只好一炮將牆壁轟塌,美軍才敢進入小鎮。

這種故事無法證實,多少表現了盟軍士兵對虎式的恐懼心理。

為了制止這種恐懼的蔓延,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曾經下令禁止一切報告提及虎式坦克在戰鬥中的威力。

可惜任何一種武器不可能拯救一個國家。虎式坦克作為一種重型坦克就技術上來說是相當優秀的,但4年僅僅1000多輛的產量極大限制其作用的發揮。老薩經常說,一把精良的武器可以贏得一次紳士之間的決鬥,一把粗糙但使用的武器卻可以贏得一場戰爭。

在二戰期間,如果開著一輛虎式坦克對跟任意一輛盟軍坦克單挑,恐怕是必勝無疑的。

打仗終究不是決鬥,武器除了質量以外,更要講究數量上的優勢。不錯,虎式坦克可能一次對付數量盟軍坦克,但是讓它能對抗數十倍於自己的蘇英美聯軍的坦克洪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技術上最為優秀的重型坦克,但它並不是一件可以讓德國人獲勝的優秀作品。

此前發布T-34的文章後,軍迷們已經對T-34和虎式誰更強大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口說無憑,不妨親自試試,喜歡虎式或支持T-34的玩家都來《戰爭雷霆》在庫爾斯克一較高下吧!

在本文後評論,加上#王牌虎式#標誌,小編將從加有#王牌虎式#的評論讀者中抽取30名,贈送《戰爭雷霆》不刪檔激活碼和騰訊軍事專屬禮包!在《戰爭雷霆》中加入真正的二戰戰場!

《戰爭雷霆》3月18日不刪檔測試開啟!搶碼點擊:wt.qq.com

相關焦點

  • 二戰坦克之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看過美國電影《坦克大決戰》都對電影裡德軍坦克暴打美軍坦克的情景印象深刻吧,而德軍所使用的坦克就是可稱為二戰最強坦克的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也被稱為虎式坦克、虎Ⅰ坦克六號坦克,是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的一種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的設計初衷是為與蘇聯的T34相匹敵,因當時的德軍裝甲部隊中沒有一款坦克能夠和T34坦克相抗衡,於是虎式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應運而生。
  • 二戰的王者,盟軍的夢魘,德軍坦克中的惡虎——虎式重型坦克
    二戰中,最為強悍的坦克是什麼?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德國動物園裡,那只可怕的老虎。沒錯,說的就是虎式坦克。二戰中誕生了無數坦克王牌的虎式坦克,絕對是同盟國坦克手的噩夢,今天我們就看看,這隻老虎到底有多厲害。一.虎式誕生記其實如果嚴格說的話,德國重型坦克的研發,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進行了。
  • 德國最後的王牌虎式坦克
    德國可以按照已經規劃好了的道路前進,不用再跟其他國家一樣摸著石頭(這時候的鷹醬還不行沒法摸著鷹醬過河)過河。接下來就是在實戰中進行改進。在德國人的坦克強軍之路規劃中,一九三五年他們就開始進行大型拖拉機用六百馬力發動機的研製工作,為研發重型坦克的做準備。
  • 二戰時,如果日本坦克遇上德國虎式坦克,能否與之一戰?
    二戰中,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一直都是坦克中的霸主,而日軍的坦克基本上是輕型坦克,在戰爭末期吃了鋼鐵洪流的大虧,那麼一輛虎式重型坦克能對付多少輛日本坦克呢? 再來看兩者的裝甲防護,虎式重型坦克正面的裝甲厚度達160毫米,側邊的厚度高達90毫米。而日本97式坦克前防護裝甲只有僅僅25毫米,兩者若是交戰,結果就是97式坦克打虎式重型坦克不痛不癢,而97式坦克卻吃不消虎式坦克的傷害。
  • 一輛虎式最多可以單挑多少輛盟軍坦克?魏特曼、卡裡烏斯都靠邊站
    面對虎式的厚甲和88毫米主炮強大的火力,盟軍士兵尤其是裝甲兵患有嚴重的"老虎恐懼症",幾乎是"談虎色變"。根據戰後統計的結果,虎式坦克和盟軍坦克的交換比達到了1:5,也就是說每消滅1輛虎式,盟軍需要付出5輛坦克的代價。 虎式坦克在實戰中經常能做到力纜狂瀾、以一當十的作用,只要有它的出現,德軍就會士氣大振,屢屢創造以弱勝強的戰例。
  • 二戰時德軍虎式坦克所向披靡,直到碰上盟軍的「打虎」策略
    其中,擅長「閃電戰」的德軍就有一款非常出眾的坦克,它就是虎式坦克。虎式坦克是一種重型坦克,幾乎是二戰時期裝甲和火力最強的坦克。單從名字來看,老虎基本是地表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這個名稱也能讓人感受到那種不可阻擋的氣勢。從戰績來看,虎式甚至在二戰初期打出過一比一百的神奇紀錄,這在任何戰場都會令敵人驚懼。
  • 二戰時期,德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厲害?一輛就能擊潰蘇聯34輛坦克
    提到第2次世界大戰,德國之所以能夠所佔披靡,靠的就是他們當時先進的坦克裝備。而在眾多坦克之中,虎式坦克最為出名。只要虎式坦克一出現,盟軍就會高度緊張,因為要消滅一輛虎式坦克是非常困難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厲害?
  • 窮途末路下的虎王重型坦克,它的出現也向盟軍側面暴露了德國的處境
    德國坦克向來以精緻著稱,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尤為明顯,就算是已經身處弱勢,德國人也沒有放棄這份固執。其代表作就是虎王坦克,就自身實力來看,雖然缺陷還是有的,但它依舊算是二戰坦克的佼佼者。面對必敗的結局,數百輛虎王坦克開向了戰場,也著實給盟軍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 老照片:二戰時期德國的虎式坦克生產車間,看完第一張就服了!
    戰到後來,盟軍利用虎式坦克上文所述的缺點開始避開它的88毫米的主炮,轉而從側面攻擊,「宰殺老虎」的戰例開始頻繁發生。於是,德國又研製了新一代的虎式坦克——「虎王」誕生。
  • 唯一能開動的虎式坦克,當年被邱吉爾坦克兩炮炸癱,英國國王、首相...
    虎式重型坦克,二戰時期德國最富盛名的坦克之一,以高性能、高殺傷與高防禦而聞名。就拿防禦力來說,盟軍的坦克或許能夠幹掉三號、四號中型坦克,但對正面裝甲厚達102毫米的虎式重型坦克卻很難起到什麼作用。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虎式也有一些脆弱的部位,如果打得夠準,還是有些許可能打贏虎式,比如在當年的北非戰場上,就有一輛虎式被邱吉爾炸癱,成為英軍繳獲的第一輛完整虎式。
  • 虎式坦克,納粹馳騁歐洲戰場的鐵蹄
    虎式重型坦克的生產,不僅改變戰場形態,同時也成就了多位德軍名將;二戰中最為精彩的,莫過於美國謝爾曼坦克與德國虎式坦克的相愛相殺,拋開意識形態來說,德國軍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堪稱教科式的完美,先後誕生了「閃電伯爵」-曼施坦因,「裝甲怪傑」-古德裡安,「沙漠之狐」-隆美爾,後期的「防守大師」-莫德爾,還有許多德國的著名將領
  • 威風之虎 淺析:虎式重型坦克
    1942年8月29日,一種擁有厚重裝甲,強大火力,交錯負重輪的坦克出現在了鏖戰正酣的列寧格勒前線。它威力巨大,卻可靠性極低。四輛坦克中因為機械故障損失了三輛。它,就是一代名車——虎式重型坦克。
  • 唯一能動的虎式坦克在英國,虎王有能動的嗎?法國233號虎王來了
    事實上這輛131號虎式坦克並非任何電影道具也不是合成特效,而是電影狂怒的劇組,特意從英國博物館裡掏錢租來的世界上最後一輛還能開動的虎式坦克:隸屬於德國國防軍第501重裝甲營的131號虎式坦克,該車在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於北非戰場被英軍繳獲,保存程度相當完好,遂被英軍運回國用作研究而後送至博物館展出。
  • 利蘇夫之戰:德國虎式重型坦克折戟!
    文/滅霸他爸1945年1月,蘇德兩軍的裝甲部隊在波蘭境內一個名叫利蘇夫(Lisow,也譯作利索夫)的小鎮進行了一場激戰,兵力裝備均處於劣勢的蘇軍在一天之內頂住了德軍12次猛攻,取得戰鬥勝利,並擊毀了德軍35輛坦克,其中,大部分是「虎式」重型坦克
  • 二戰德國帝國裝甲師一輛福字標誌虎式坦克的傳奇故事
    作為德國黨衛軍配屬給帝國裝甲師重型SS102裝甲營序列中的第八連一輛S33編號的虎式坦克在德軍官兵們眼中並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是作為殿後作戰的德軍戰鬥群組成部分之一,作為獵殺蘇軍推進中坦克集群的一輛虎式坦克。當時戰況緊急如果沒有戰前拍攝的照片一段故事也不會浮出水面。
  • 1944年德國虎式坦克真實老照片,威風凜凜,卻難敵美、蘇兩面夾攻
    【虎式坦克在生產中】對於了解二戰的軍迷朋友來說,德國在二戰期間都用過哪些坦克大家都是了如指掌,如早期的三號、四號坦克,中後期生產的豹式、虎式、虎王坦克等。而今天要給大家展示的圖片是1944年的虎式坦克老照片。包括從工廠生產、性能測試再到作戰的照片,讓我們再重溫一下虎式坦克威風凜凜的樣子。
  • 德軍虎式、豹式讓人羨慕,盟軍一到手就罵娘,這是咋回事兒呢?
    如果要說到二戰時期的裝甲戰車,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會想到德國,尤其是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基本上這兩種坦克以出現在戰場上,那就代表著無往而不利,要知道虎式坦克在整個二戰期間,產量也只有1500多輛,但是基本上在戰場上,每一輛虎式坦克都能發揮出超越他的價值,而駕駛過虎式坦克的德軍戰士,也基本上都成為了英雄
  • 英美混血兒,唯一能與虎式「硬剛」的盟軍坦克——螢火蟲
    德軍動物園橫行二戰各大戰場,盟軍坦克在虎式恐懼症的伴隨下瑟瑟發抖,似乎每前進一步,都會被一發不知道哪裡來的88毫米炮彈送上天。除了虎式肩扛的那門毀天滅地的88炮,更重要的是虎式正面102毫米的裝甲防護,同期的謝爾曼小水管打在身上和撓痒痒一樣,正面對決,虎式完勝。但是,英國人搞出了一款坦克,終於讓瑟瑟發抖的坦克兵們撐起了脊梁骨。那就是「螢火蟲」坦克。說的簡單點,就是英國人搞出的17磅炮外加M4謝爾曼的身子。
  • 虎式重型坦克所向披靡?其風光的背後,也給德軍帶來了許多麻煩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的那些'裝甲動物園'。這些用動物名字命名的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堪稱是冠絕天下。比如許多軍迷津津樂道的虎式重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表現十分出色,一輛虎式重型坦克可以輕鬆擊毀四輛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堪稱是重型坦克中的豪傑。
  • 二戰時期,日本重型坦克超「虎」式2倍,沒上戰場成為玩具和笑話
    戰爭初期,德國依靠「閃電戰」,以及機械化部隊,創造性地將坦克組建成坦克集群,形成剛猛無比的鋼鐵洪流,橫掃歐洲戰場。特別是「虎」式坦克,更是令盟軍談「虎」色變。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服役,直至1945年德國投降,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