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當得一剎那時間行。即能遍至一切諸佛前故。」
一剎那時間就可以遍至一切諸佛前,這隻有心地才能夠達到。以心之光明見一切諸佛,以心之光明遍至一切諸佛之前。這是般舟裡特有的一種境界,沒有到彼佛剎而能與其佛交流、交融、交匯。
「復云何當得住此佛剎。遍見一切十方諸佛。聽聞正法。供養眾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而亦未舍此世界身。亦無生彼諸佛國土。惟住此土。見餘世界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
「云何當得住此佛剎」,住在這個地方。「遍見一切十方諸佛」,能夠遍見十方一切諸佛,能夠聽聞一切諸佛正法,供養眾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他沒有得到出世的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這兩個通都沒得到,六通沒得,五通也沒得,也沒有捨棄此世界的色身,還是這個色身,也沒有生彼諸佛國土,也沒有到那個佛的國土上去出生,也沒有飛至彼國土,「惟住此土。見餘世界諸佛世尊」,住在此土即能見其餘佛剎十方諸佛、一切諸佛,一切佛剎之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
這是最後一問,那麼這一百二十二問就概略地講完了。一百二十二項功德利益,殊勝不殊勝啊?(大眾:殊勝!鼓掌)那麼,究竟、圓滿、殊勝、方便、善巧、根本、內在、具足一切、圓滿一切,這就有個詳細的解釋,對於我們講「現生見佛,當生成就,得佛授記,得無生法忍」有這樣一個圓滿的、系統的、微細的、周到的、深刻的解釋。
通過這樣一百二十二問,你就能廣闊自己的心胸,深入挖掘自己的心胸,讓自己具有嶄新的盡虛空遍法界的時空觀,讓自己的心地處於非常的高度,以此高度發無量菩提心,發莊嚴大誓,立堅固之信、不退之信,得種種不可思議功德,自得廣大神通妙用。那麼戒是佛法之根本,戒是生命之根本。
這是講一百二十二問,一百二十二項的功德利益。我們主要是通過此一個圓滿的功德利益的一個初步的解釋,生堅固信,生不退信,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
恭錄於《賢護經》學講記
拜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請他們加持我勇猛精進,直證菩提早度眾生
跟著身體節奏心裡默念佛號,訓練任何時候自覺呼吸念佛的習慣
念佛的時候體證呼吸的節點共振,節奏與呼吸合一
訓練零散念佛金剛念佛的心,修行降伏急躁心,難就變得容易
師父的法如同阿彌陀佛的無量光,讓我感受到心在極樂體證節奏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