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高,產業鏈公司掀起上市潮

2020-11-24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截至10月底,國內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六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量更是節節攀高。

在汽車市場需求回暖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等重磅政策落地之際,證券市場的改革降低了國內汽車產業鏈企業股權融資門檻,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掀起上市潮。

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高

10月份,我國汽車市場整體形勢延續了Q3的快速回暖趨勢。近日,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5.2萬輛和257.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9%和0.1%,同比分別增長11.0%和12.5%。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六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但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便是新能源汽車。根據乘聯會數據,10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3.4萬輛,同比增長112.0%,環比增長21.0%,增長勢頭勁猛。

從細分能源類型來看,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1萬輛和1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4%和115.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萬輛和2.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6.7%和63.7%;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輛和79輛,同比分別增長1.3%和4.0%。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萬輛和90.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71.9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萬輛和18.1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7輛和658輛。

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純電動車型的產銷增長是主要驅動力。國內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的銷量8成左右。

純電動汽車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一位車企資深人士表示,「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方面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線相關。」他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此前,在電池續航能力較低且成本較高、充電樁尚未普及等背景下,從傳統燃油汽車過渡到油電混合的混合動力汽車成為眾多車企的折中之舉。不過, 隨著近年來電池成本降低、續航能力提高以及充電樁的鋪設,從混動汽車往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條件已具備。

另一方面,與汽車產業鏈中處於主導地位的整車企業密切相關。在特斯拉的「鯰魚效應」之下,國內的傳統造車集團以及造車新勢力紛紛加大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今年在美股上市後,藉助資本力量解決資金難題,推動了生產和研發,在美股上市的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今年汽車銷量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其中,理想ONE是前十月新能源中大型SUV的累計銷量冠軍。據統計,今年前十個月累計賣出22160輛,且領先對手的優勢相當大,第二到第四名的蔚來ES8、保時捷卡宴E-Hybrid、特斯拉Model X四款車前十個月累計上險量總和都不如理想ONE一款車上險量高。

產業鏈公司掀起上市潮,合計募資近785億元

儘管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表現強勁,但其實自2018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持續低迷,加之產業鏈競爭日益加劇,即使是細分領域成長起來的零部件龍頭企業,也同樣出現現金流趨緊等問題。

此外,隨著2019年補貼大幅退坡的新政實施,從去年7月起,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下滑,加上年初疫情衝擊致開局不利,直至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連降9個月。不少車企在Q1出現大幅虧損,其中,包括曾名噪一時的眾泰汽車去年巨虧111.9億元,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造車新勢力博郡汽車、賽麟汽車等也遭遇嚴重的經營困境,多重因素加速行業洗牌。

好在隨著國內證券市場改革深入,企業的股權融資門檻降低,上市成為國內汽車產業鏈解決資金困局的重要手段。

據集微網統計,今年截至11月20日,汽車產業鏈已有38家產業鏈公司申請A股IPO。其中,20家企業位於科創板,16家位於創業板,2家位於主板,從分布來看,推行註冊制後,產業鏈公司更傾向於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

從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以來至今,38家申請IPO的公司已有21家首發過會,擬募資金額合計近420億元。21家企業中,吉利汽車、孚能科技、海目星、科威爾及先惠技術等13家位於科創板,翔豐華、科翔電子、松原股份和凱龍高科等6家位於創業板。

此外,除了終止上市的天科合達之外,產業鏈中仍在排隊IPO的企業(已預披露)有16家,預計募資合計近360億元。16家企業中,6家位於科創板,擬募資合計約63.34億元。10家位於創業板,擬募資合計約296.66億元。

從募資金額來看,吉利汽車、東風汽車、大運汽車等三家整車企業募資金額高達465.91億元,在整個產業鏈募資金額中佔比近6成。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來,一方面,今年來,整車企業上市募資的動作變得更活躍;另一方面,整車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處於核心主導地位不變。

據了解,去年全年汽車產業鏈中只有15家企業首發過會,擬募資合計約111.22億元。15家企業中,7家位於科創板,主要涉及動力電池領域。目前,2019年過會的15家企業均已上市,實際募資合計約119.52億元。

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汽車產業鏈IPO的企業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募資金額方面,都遠超去年的規模,這說明了證券市場深化改革,降低了國內汽車產業鏈企業股權融資門檻,加之新能源汽車銷量和行業景氣度的節節攀高,可以預見,從今年起,越來越多的汽車產業鏈公司將掀起上市熱潮。(校對/Arden)

相關焦點

  • 「車」勢洶洶:募資額超880億,58家汽車產業鏈公司排隊IPO
    汽車銷量和行業景氣度節節攀高,產業鏈企業迎來更為廣闊的創新發展機遇。風口財經梳理發現,截至12月10日,今年汽車產業鏈公司已有58家產業鏈公司申請A股IPO,掀起產業鏈上市潮。超96%的產業鏈公司選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復甦勢頭強勁,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
  • 新《規劃》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迎新機遇
    《規劃》有望進一步優化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環境,推動產業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政策推動以及整車廠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加上特斯拉示範效應等多因素帶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有望持續完善,產品競爭力持續加強。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新升溫,「三好」標準挑選優質公司
    目前,電動車在全球汽車銷量的滲透率僅個位數,未來滲透率必然大幅提高,這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走向黃金時期。新能源汽車的長期銷量潛力大,但是投資者一定要仔細篩選競爭格局好、產品壁壘較高的細分環節。長期看,只有這些少數優質公司,才能充分享受行業紅利,並且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再次,估值高的原因是市場看好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的巨大潛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勢必會誕生數個新的巨頭公司。所以對這個板塊的高估值可以提高容忍度。
  • 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80萬輛 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在近期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受益於歐洲排放標準的落實,預計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0%,超過80萬輛。從最新公布數據來看,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兩個月保持高增長,其中法國6月增幅同比更是超過了200%。  今年以來,中國和歐洲之間系能源汽車跨國、跨區域供應鏈的全面布局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為中國的鋰電等供應打開了一片新的市場,相關上市公司有科達利、璞泰來等已打入全球供應鏈的細分產業鏈龍頭。
  • 新能源產業鏈上遊黑馬股,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業績營收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和新車的銷量已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已經在有限的區域和特定的場景中實現了商業應用,並且充電和交換服務的便利性得到了顯著提高。有關計劃指出,經過15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優質品牌力爭具有國際競爭力。
  • 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半年亮點頻現
    營收集體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9.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5%和37.4%。車企銷量下滑,營收集體承壓。廣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約為256.4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9.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3.1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52.87%。
  • 新能源之:新能源全車(特斯拉)及零部件等全產業鏈(重磅三)
    特斯拉核心供應商+特斯拉高鎳電池材料個股+新能源客車+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核心個股+汽車零部件核心個股+汽車零部件全產業鏈個股+汽車輕量化核心個股+燃料電池+......5、五、新能源客車1、宇通客車:新能源客車龍頭企業,2016年銷量新能源客車2.69萬輛(總量第二、客車類第一);規模、銷量業績在客車行業位列第一
  •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三季報業績增長18.74%,充電樁龍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繼續大漲,可以說是最近幾個月提到最多的方向,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整車、零部件、動力電池都已經出現爆炒,我認為這個領域最後的投資機會將在充電樁。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然而卻忽視了充電樁的重要性,你要知道如果新能源汽車充不了電,那就是一個廢品如果你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但是不能快速找到充電的地方,你還想要這輛車嗎,可以說現在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充電問題,如果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想上去,就得擴大充電樁, 解決人們充電難的問題!
  • 推動農村新能源汽車普及,零跑汽車亮相新能源汽車下鄉海口站
    【2020年10月23日】2020年10月23日~25日,中國新能源汽車下鄉海口站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意在促進海南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加速農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級。零跑汽車為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自山東青島站的啟動儀式起,便積極參與未曾缺席,踐行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極致體驗的智能電動汽車,加速電動車普及的企業使命。
  • 公司是汽車熱管理零部件龍頭,已切入大眾MEB產業鏈
    昨天我們已經了解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具體可看《受益於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產業前景廣闊!》5.71 元,同比增長1.8%;歸母淨利潤為0.96 億元,同比增長37.3%;公司前三季度的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而同時公司的毛利率提升明顯,同比增長3.9個百分點至33%,,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司上半年銷售的部分生產線毛利率較高、及單價較高的國六發動機配套產品銷量比重上升。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股價近期漲幅巨大,股價性價比不高,接下來能否延續上漲,仍然取決於新能源汽車放量情況。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中下遊包括三電系統、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等。三電系統三電系統是指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屬於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電解液
    從產業鏈看,新能源汽車下遊產業主要是汽車整車和充電樁的生產和銷售等,中遊產業以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部件為主,上遊則主要是原材料供應公司,以鋰、鈷、鎳、石墨、稀土等材料生產為主。最近一段時間,《每日財報》持續推出新能源產業鏈的相關解析文章,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鋰電池的重要細分領域——電解液。眾所周知,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它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往返脫嵌導致外電路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而電解液就是鋰離子電池的「血液」。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及產業鏈分析
    從環保、技術與能源安全等角度出發,全球範圍內掀起汽車電動化浪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由頂層技術、上遊材料端、中遊核心裝置部件和下遊整車及後市場構成。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數量只有傳統汽車20%,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是價值所在,整車環節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傳統車企發動機技術優勢不再,傳統車企供應鏈整合優勢不再,使得我國在汽車工業方面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 極度看好新能源汽車及上下遊公司梳理
    2019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220 萬輛,市場份額大概 在 2.5%左右;也就是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會是目前的39倍左右! 2、成長性高,想像空間大 蘋果產業鏈目前成就了多支十倍牛股;電動智能車是比手機更大的市場,其主機廠及產業鏈領域將出現比智慧型手機更多或者更大體量的公司。
  • 解構特斯拉,管中窺豹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價值
    當前,在政策推動、車企加碼、科技巨頭入局等多方因素的推動下,智能汽車將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通信信息等新技術集於一身,有望成為全新的智能移動終端。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的王者,通過對其解構,從而管中窺豹,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政策、車型、電池、材料
    測算結果顯示,對於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僅為 4.51%的 C 車企來 說,其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至少為 22.32%,接近工信部要求的 25%目標值。而 Q 企業由 於其傳統能源車型的油耗實際值較高,其 2025 年雙積分達標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最小值要求 為 30%。
  • 燃油車會被新能源汽車取代嗎?
    財政更是拿出千億元的資金用於扶持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那麼在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將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首先,從銷量上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達到32.8並且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量有望達到30%,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年產直接提高了6倍,從過去年產100萬輛增長到600萬輛,增速跑贏絕大多數產品。而銷量就是市場最好的反饋,從過去新能源汽車不被接受甚至被詬病,到現在銷量的節節攀升,恰恰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各方面表現在消費者心裡還是很優秀的,畢竟汽車消費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高 帶動熱管理系統市場需求增加
    近年來,隨著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逐漸提升,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帶動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環保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超過22%,屆時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50億元,2020-2025年複合增長率在15.2%左右,由此來看,熱管理系統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 「五五購物節」成效明顯!接下來還有夜生活節、潮生活節等一大波...
    下一步,將結合「618」、父親節、端午節等重要節慶節點,推動「五五購物節」熱度不減、亮點不斷。聚焦「潮品首發」「潮秀酷炫」「潮玩首店」「 潮夜醉人」等四大板塊,將有19個本土潮牌和30餘家國潮商戶共同參與,共計首發或上新近500件單品,舉辦耐克001、海爾智家等20多家首店集中探營活動,發布「上海首發經濟活躍指數體系」。
  • 上汽銷量較春節前增長超九成,「五五購物節」促汽車消費回暖
    5月13日下午,上汽集團總裁助理蔡賓透露,藉助「五五購物節」上汽專場活動,5月1日至12日,上汽在上海地區累計收穫意向客戶8.5萬個,較去年同比增長58%;獲得現金訂單近1萬個,同比增長23%。「去年5、6月份,正值國五國六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時間窗口』臨近,是一個銷量高點,今年這兩個同比增長數字,可謂『含金量十足』。」他特別提到。同時,和今年1月上旬(春節前)相比,上汽在上海地區銷量增長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