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出門在外,手機的電量卻好像總是不夠用,刷刷視頻聊聊天,手機電量就開始告急。手機一旦沒電,就仿佛與外界斷開了聯繫。而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煩惱。然而,前段時間 「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這一話題在微博上引起熱議,原先只要5毛、1塊每小時的共享充電寶現在要3元/小時甚至更多,網友們紛紛大呼「用不起」。
共享充電寶作為我們手機在外的「能量補給站」,在路邊店鋪、各大商場、甚至公交車站都隨處可見。記者走訪了解到,市區內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的價格有所不同,「街電」共享充電寶定價標準是每小時3 元,每日封頂30元;「來電」的每小時價格為3元,每日封頂20元;而「怪獸充電」定價則是每小時2元,每日封頂20元。
市民:最開始可能是1塊錢(每小時),現在可能要兩塊錢吧(每小時)。
市民 :價格的話,好像是1塊5半個小時,我就覺得好像稍微貴了一點,所以就自己帶充電器這樣子。
市民 :我之前借過一個,借丟了被扣了八十八還是九十多(元錢),忘記了。
市民 :我記得當時(在景區裡)好像是5塊錢一小時,就是感覺跟平時商場裡的比,就特別的貴。
手機完全充滿電一般需要2小時,若是沒有將租來的共享充電寶及時還回,可能就需要支付十幾元甚至更多的租金,使用次數多了,花在租金上的錢甚至可以買到一個全新的充電寶。
市民:畢竟它之前是虧本的,現在要掙回來,也是市場的行為。
市民:如果你自己帶充電寶的話還比較方便吧,就是如果你直接(裝)在口袋的話你就不用去借。借就要還,到時候你忘了還,或者店鋪關門的話都很麻煩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包括共享充電寶在內的多個共享經濟產品之所以會漲價,除了受用戶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維護成本的提高影響以外,也與企業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正常的漲價屬於市場行為,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策略和手段。但如果是幾個行業內的巨頭出現價格合謀的情況,就涉嫌壟斷。
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從「不看價格掃碼使用」到「精打細算按時歸還」,共享充電寶的漲價確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有市民也表示,自己會逐漸養成出門攜帶充電寶、充電線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