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退市新規一手註冊制改革 打造資本市場高質量「出入口」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安寧

2020年最後一天,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退市新規正式落地。這也意味著,2021年,在退市新規的「過濾」下,不斷優化的市場生態將更加「宜居」。

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配套規則(合併簡稱「退市新規」)。

筆者認為,這次退市新規特點鮮明,在借鑑吸收科創板、創業板退市改革試點經驗的同時,加強與註冊制改革的協同,通過對退市指標的完善、優化,強化了退市制度的「組合拳」效應,標誌著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的退市制度改革再上新臺階,開啟新發展格局。

首先,退市制度改革與註冊制改革「並駕齊驅」成為「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基礎制度建設的兩大關鍵抓手。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證監會舉辦的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表示,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必然要求暢通入口和出口兩道關,因此,在穩步推行註冊制、拓寬前端入口的同時,健全退市機制、暢通出口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必然要求。

退市新規吸取前期科創板、創業板先行先試的制度設計經驗,契合註冊制改革理念,建立了與「入口多元」相匹配的「出口暢通」設計,實現了退市制度改革與註冊制改革「並駕齊驅」的新發展格局。

其次,退市制度改革不僅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落實資本市場「零容忍」的重要內容之一,「十四五」時期,退市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作用將更加突出。

此次發布的退市新規亮點之一,就是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將造假年限由3年減少為2年;將造假比例由100%降至50%;造假金額合計數由10億元降為5億元;同時新增營業收入指標。這是在原有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標準基礎上的補充完善,將與此前認定標準共同組成更為完善、嚴密,更具威懾力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強化警示和出清作用。

雖然退市並不是資本市場懲戒違法行為的唯一手段,但是,通過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體系的完善,充分利用誠信檔案、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刑事追責、集體訴訟等多種工具,在儘量減小投資者損失的前提下,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體化追責,將成為「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落實「零容忍」的多元化「工具箱」。

此外,退市制度改革有助於進一步提高上市質量,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

2020年10月9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

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年均退市率仍然偏低,一些已經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公司長期滯留資本市場,嚴重製約資源配置效率;一些嚴重違法違規的公司沒有及時出清,擾亂了市場秩序。因此,加快出清這類公司有助於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筆者認為,「退」是為了更好的「進」,退市制度改革與註冊制改革互相配合,將共同打造資本市場高質量的「出口」和「入口」。

相關焦點

  • 全面註冊制改革即將來臨 退市新規實施正當其時
    全面註冊制改革即將來臨 退市新規實施正當其時 新華社上海1月1日電 新年來臨,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開啟。
  • 推行註冊制、常態化退市、零容忍 三大關鍵詞勾勒2021年資本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昝秀麗2020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新修訂的退市規則壓軸登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迎接全面註冊制時代的資本市場在關鍵制度上的關鍵一「改」,既有力呼應了「建制度」,更堅定宣示資本市場「深改」不停步。 專家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我國資本市場建設肩負重任。
  • 推行註冊制常態化退市零容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迎接全面註冊制時代的資本市場在關鍵制度上的關鍵一「改」,既有力呼應了「建制度」,更堅定宣示資本市場「深建制度」改不停步。不停步。  專家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專家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我國資本市場建設肩負重任。展的新時期,我國資本市場建設肩負重任。
  • 註冊制穩步推進 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步入而立之年,在註冊制改革這一頂層設計的指引下,基礎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證券法律體系與時俱進,投資者保護集體訴訟制度提上議程……我國資本市場穩步站上註冊制改革的新臺階。  實行註冊制改革以後,資本市場更加生機勃勃。
  • 「中國資本市場30年」資本市場30年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資本市場通過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整個金融結構也因為直接融資比例的提升發生了質的變化,可以說,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
  • 資本市場三十年|李湛:公司債新規對資本市場產生較強示範效應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閆鵬)「2015年證監會修訂並發布的《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是我國資本市場特別值得銘記的重要事情。」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當年參與公司債新規的研討和論證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這個修訂辦法具有鮮明註冊制特徵,對資本市場形成較強創新引領示範效應。」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鄭登津、陳運森/文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同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力圖通過疏通退市通道使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系統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一手打造兩家「世界500強」!中國版稻盛和夫:中國資本市場將進入...
    其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曾一手打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媒體有「中國版稻盛和夫」稱謂;其是一位有著40年國企經歷,18年央企「一把手」經驗,多次主導國企從虧損到上市、乃至躋身行業領袖企業的資本市場老將。
  • 尚福林:註冊制改革是提升資本市場功能重要安排
    當時的經驗,對於現在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有什麼借鑑意義?  展望未來,「十四五」規劃建議已經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些頂層設計安排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新動能和新機遇?  帶著這些問題,上海證券報記者日前採訪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
  • 商業觀察 | 退市新規:怎麼辦、怎麼看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陷入「只進不出」的難局。因此,要清退低質量上市企業、淨化資本市場生態,必須從退市制度入手進行改革。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力圖通過疏通退市通道使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系統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退市新規補監管弊端成熟的資本市場必須具備完善的退市制度。
  • 從審批制到註冊制:改革正改寫資本市場的未來
    吳曉求將試點註冊制,與股權分置改革、滬深交易所設立,列為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三座豐碑」。  從上市條件到審核制度,從發行定價到持續監管,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把市場化的模樣勾勒得愈發清晰、立體。  在資本市場研究專家看來,增強包容性、降低發行門檻是註冊制改革推進市場化的重要抓手。
  • 創業板註冊制進入實操階段,資本市場如何趟過改革「深水區」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這是推進創業板註冊制基礎性制度改革的重要進展,是落實新證券法,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持續監管、交易等規則體系的重要舉措,將有效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改革行穩致遠。
  • 中國將迎來全市場註冊制
    過去30年,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多層次市場體系基本完備,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參與主體日益規範,開放水平顯著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深度發展為全面註冊制改革奠定了基礎,全面註冊制改革也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方向。二是適用法律更新完善。
  • 年內369家公司IPO募資超4500億元 退市新規為註冊制全面實施鋪路
    另外,從退市方面來看,年內已有30家公司通過多元化渠道退市,刷新歷史新高,其中16家為強制退市。近日,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市場人士認為,退市新規為註冊制全面實行鋪平道路。退市制度的完善,有助於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資本市場生態,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質量,促進市場估值更加合理,為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生態提供保障。
  • 退市新規即將徵求意見 多元標準促A股走向剛退
    摘要 【退市新規即將徵求意見 多元標準促A股走向剛退】隨著近期監管層的頻頻表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方向逐漸明朗,規則有望近期落地。
  • 年度面孔|改革旗手易會滿:打通資本市場「任督二脈」
    從新《證券法》實施,到創業板接棒註冊制改革和新三板綜合改革全面落地,再到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啟動、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等,中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不斷前進。這一年裡,易會滿足跡遍布多地,譬如曾來深出席深交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赴湖北考察調研,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商談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到延安市調研定點扶貧工作等。
  • 海通證券總經理瞿秋平:註冊制面臨三大挑戰 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中...
    瞿秋平從註冊制改革與創新資本形成的角度談了三點看法。第一,註冊制推出的意義和挑戰。過去四十年中我們國家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銀行體系的支持,而隨著經濟從高速度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我國原有的金融體系勢必要做相應的調整。
  • 退市新規來了 除了ST股這些股票也「高危」
    從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來看,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已進入「高危預警」行列。發揮市場優勝劣汰作用伴隨註冊制改革,退市改革也歷經多輪。近兩年,試點註冊制以來,面值退市逐漸成為退市主渠道,滬市已有6家公司因股價連續跌破面值而退市,不少公司徘徊在面值退市邊緣,市場化退市開始迸發出威力。深交所也先後在2012年、2014年、2018年啟動三次改革,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2019年以來,深市強制退市公司數量達到18家,退市改革成效逐漸顯現。
  • 退市新規正式出臺 組合拳打假
    2020年12月31日深夜,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臺。 圍繞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了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
  • 上交所:持續推進註冊制改革 健全退市機制
    特別是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八大任務中置頂,為我們進一步推動科創板建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期待和要求。堅守科創板定位,賦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擁有「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企業,助力科創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支持更多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把科創板打造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創新驅動戰略的主戰場。 二是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暢通資本與實體對接渠道,平衡投融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