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採購困難,新加坡發種子鼓勵民眾在家種菜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臺18日報導,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當天啟動「食用園藝計劃」,鼓勵民眾在家種菜,並將為感興趣的民眾免費提供蔬菜種子。

項目一期將提供約15萬包蔬菜種子,後期可視民眾參與程度增加發放量。可選的種子包括小白菜、芥藍、黃瓜、西紅柿等,這些蔬菜既是廣大民眾愛吃的常見品種,同時也具有種植方便、生長迅速的特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長期待在家裡,採購遇到困難,因此民眾對在家種菜的興趣明顯提升。為幫助沒有經驗的人種好菜,政府還將提供網絡培訓材料,讓菜鳥迅速成長為種菜高手。

報導稱,目前新加坡90%的食品需要進口,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30%的食品需求由本國滿足的計劃。「食用園藝計劃」有望為提高新加坡食品自給率做出貢獻。(汪品植)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抗疫有「妙招」,啟動一項新計劃,為民眾提供網絡培訓材料
    在整個疫情爆發過程當中,新加坡國內的疫情狀況一直都處於十分平緩的狀態,並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很大程度上來看,這也充分表明了新加坡的抗疫力度已經充分落實到了實處。那麼,為了順利戰勝新冠病毒,新加坡到底準備了什麼「小妙招」呢?根據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臺的報導內容顯示,近期,新加坡已經正式啟動了「食用園藝計劃」,這很顯然是新加坡針對疫情限制措施,而採取的一項全新政策。
  • 居家避疫期間 美國加州種花種菜的華人增多
    ,多地都採取鼓勵居家避疫的措施。為了減少出門買菜、和人群接觸的次數,不少華人開始在家種菜。甚至一些以往連花花草草都不願照顧的年輕人,也開始學著經營園藝,原因除了在家無聊以外,不少人也覺得可降低去超市的次數。  微信上有數百群員的南加園藝群的群主Jennifer表示,確實近期種菜的人更多了,她還轉發一篇貼文表示「一場疫情,讓我們發現了有塊菜地的重要性」。
  • 美媒:居家避疫期間 美國加州種花種菜的華人增多
    【來源: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多地都採取鼓勵居家避疫的措施。為了減少出門買菜、和人群接觸的次數,不少華人開始在家種菜。甚至一些以往連花花草草都不願照顧的年輕人,也開始學著經營園藝,原因除了在家無聊以外,不少人也覺得可降低去超市的次數。
  • 新加坡金管局鼓勵民眾使用電子紅包 換新鈔需網上預約
    中國僑網1月1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新加坡民眾若要到銀行換新鈔,需先上網預約,殘障者和60歲及以上人士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1日發文公告,鼓勵國人在來臨新年使用電子紅包,除了有助減少換新鈔的人龍,也更環保。
  • 新加坡幣星(BitSG):疫情下新加坡團隊實行分布式辦公 持續推動區塊...
    新加坡幣星(BitSG):疫情在12月初就開始出現,後來的2個月大家看到了疫情恐怖的蔓延,在這裡,中心化的信息傳播渠道以及信息高度集中化的弱點在這次的疫情中廣泛被披露,如果當時病情的傳染性能第一時間發掘,同步,宣傳以及管控,比如醫院可以把病人病情信息上鏈,共享信息,分布式保存及更新。
  • 新加坡:旅遊業遭疫情重創,努力鼓勵國內遊
    新加坡:旅遊業遭疫情重創,努力鼓勵國內遊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露 2020-09-16 17:24 來源:澎湃新聞
  • 阿里雲在疫情期間對新加坡中小企業進行支持!
    由於採取了COVID-19阻斷措施,阿里雲注意到對雲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新加坡的中小企業(SME)。阿里雲表示,需求激增超過50%,反映了新加坡在緊縮期間總體移動性陷入停滯之時,企業迫切需要採用技術來持續運營。‍
  • 新加坡留學| 小學種花?中學種菜?新加坡的學生在學校都在幹什麼?
    不不不 這是新加坡雲錦中學(Spectra Secondary)的天台果菜園。 這個174平方米的小菜園,在2014年12月設立,先後共種了70多種可食用植物。
  • 2020年新加坡國慶禮包受歡迎,分發首日民眾領取近30萬國慶禮包
    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昨天早上親自到白沙伊萊雅民眾俱樂部分發禮包。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 「 今年的國慶碰上疫情期間,很不一般,但也能讓我們展現對新加坡的愛和社區精神。所以請大家來領取禮包,驕傲地張掛我們的國旗,展示我們能一同渡過難關。
  • 疫情期間新加坡補貼怎麼領,最多能領9000塊!
    疫情期間新加坡補貼怎麼領,最多能領9000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新加坡推出了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短期援助基金、疫情薪金補貼計劃、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但這些錢怎麼領呢?直接上乾貨——短期援助基金有怎樣的領取條件?
  • 通訊:疫情下「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助力當地民眾克服困難
    新華社塞拉耶佛12月4日電通訊:疫情下「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助力當地民眾克服困難新華社記者新冠疫情在歐洲多地持續蔓延,嚴重衝擊當地社會經濟,也給正在建設中的「一帶一路」項目帶來很多現實困難:人員、材料、設備進場難
  • 七成新加坡人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
    原標題:七成新加坡人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 來源:聯合早報《聯合早報》1月5日報導:一項調查顯示,七成新加坡消費者在冠病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並以信用卡和借記卡作為主要無現金支付工具。大華銀行(UOB)周一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網上購物是數碼支付轉變的重要推動力,疫情期間使用數碼支付的本地消費者之中,網上購物者便佔86%,他們當中有73%表示增加使用數碼支付。相較之下,非網上購物者之中也有53%表示增加使用數碼支付。58%受訪者表示更頻繁使用信用卡和借記卡,比率高於移動銀行軟體(47%)和電子錢包(34%)。
  • 佛山發通告,疫情防控期間鼓勵錯峰上下班
    羊城晚報訊 記者鄭誠報導:2月10日,佛山部分企業復工復產,面對流動人口增多的局面,當天,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鼓勵錯峰上下班等事項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要求,鼓勵各企業採取錯峰返崗措施,非關鍵崗位人員可延後返崗,態度鮮明地規勸仍滯留在疫情重點地區的員工暫緩返回佛山。
  • 疫情之下,自家後院養雞種菜漸成趨勢,是倒退還是進步?
    這一轉變從2020年春天開始的花園材料,包括花園土、種子、菜苗、園藝工具等相關物資的供不應求,到夏天的建築用各種木材短缺就可見一斑。疫情下 自給自足漸成趨勢。自己種菜作為有著5千年歷史的農耕文明後裔,華人是出了名的愛種菜,走到哪裡就把菜種到哪裡,有院子的利用庭院種,沒院子的用花盆在陽臺上也能種,而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買菜的次數,更已經在華人社區蔚然成風的庭院種植提供了更大的動力,還有人嫌自家菜園太小,特意去申請了社區菜園。
  • 疫情防控期間,在家辦公工資怎麼算?企業可以適度降薪嗎?
    近期,為防控疫情,多地推遲復工,不少企業也鼓勵員工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的確是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也打亂了企業既有的生產經營規劃。同時有不少人擔心在此期間工資是如何計算的?被隔離了是否還能領工資?待崗期間工資怎麼發?在家上班工資怎麼算?一、春節延長假上班,工資怎麼算?
  • 疫情買不到菜?看看450萬人圍觀的「我在陽臺種菜吃」!
    " 疫情期間,大家都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也因為這樣,買菜吃飯成了大難題。。。 但也有稍微幸運的一群人,不愁沒菜吃, 因為,他們在陽臺種菜吃!
  • 疫情期間,深圳人工資這麼發!
    為最大限度遏制疫情蔓延提供信息依據,保障乘客健康、安全出行。乘客上車只需要直接掃描,車內二維碼登記即可同步乘車信息。每次乘車時,使用微信掃描 " 登記二維碼 ",進入深圳通小程序,輸入手機號進行登記。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春節延長了假期。現在已開始了復工,很多小夥伴有點納悶:被隔離了還能領工資嗎?待崗期間工資怎麼發?在家上班工資咋算?這些日子的工資應該怎麼算呢?明確了!疫情期間,工資這麼發!在我國法律規定中,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工作日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 新加坡實行居家學習政策期間,家長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王乙康表示,在阻斷措施推行期間,教學時間減少,進度緩慢,加上學生第三學期假期被延長,導致學習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因此教育部將繼續對教學計劃做出一些調整。新加坡教育部的大致考量是減緩教學進度,減少學生壓力,讓師生都能適應疫情下的特殊學習狀態。具體舉措包括假期提前、縮短教學內容、減少考試內容。
  • 新加坡人力部:公司不讓員工在家辦公?重罰!
    新加坡政府也是這樣呼籲僱主讓符合條件的員工在家工作但是,並不是所有公司都積極響應最近,新加坡人力部大刀闊斧直接出了個新政規定升級,加強法律管制確保僱主務必遵守這項措施!新加坡本地感染病例在昨天,再一次超越境外病例辦公室更是病毒傳播的地方之一在家辦公勢在必行!
  • 新加坡允許公眾疫情期間懸掛國旗
    &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4月25日,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發表聲明稱,經總統哈莉瑪許可,政府已修改懸掛國旗的相關條例,允許公眾從即日起在住家外懸掛國旗至新加坡國慶慶祝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