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久,鞋盒論塵囂日上,不過這個鞋盒應該不是真的說「鞋盒」吧,最多指比較廉價的機箱。有幾十元機箱、有拆機機箱、也有支架(沒有機箱),蘿蔔白菜吧,我個人選購機箱從最初的只要兼容越便宜越好的想法,已逐步過渡到不光能用還要好用最好挺漂亮。
體驗平臺:
AMD2700(舊)
微星B450戰斧(舊)
安鈦克 Antec NE550金牌全模組
九州風神(DEEPCOOL)玄冰400雙刃
九州風神(DEEPCOOL)玄冰50
選這款電源的原因在於7年換新質保、金牌轉換效率和全模組設計。
全日系電容讓輸出更穩定,更耐用,即使供電環境複雜也能遊刃有餘的應對。雖然標稱的金牌轉換效率而在實際應用中,50%負載情況下轉換效率堪比白金。
靜音設計、智能調節轉速,低功耗低轉速,日常使用時做到音量最低,側面全進風進風多,出風快,在高功率時,散熱往往是決定一臺電源壽命的關鍵點。配合機箱底部防塵網設計最大程度隔絕灰塵,不過對於任何電子設備定期吹掃都是延長壽命的有效方法,既然選了它就好好好愛護,才能更好的為自己服務。
全模組設計可以最大程度上優化走線,省去不必要的線材做到儘可能精簡。比如今天裝機要用到CPU、主板、SATA*2(4塊硬碟),顯卡共計5組,不需要的就收到包裝盒裡備用就可以了。完全沒必要在機箱裡各種藏掖。
頗具性價比的4熱管散熱器,56片等間距鰭片,提供更多熱量交換面積,輔以雙PWM調節雙風扇設計,讓散熱更徹底。
主流平臺兼容性良好
Intel:LAG1151/1150/1155/1136,對新增的10代U亦提供支持。
AMD:AM4/AM3+/AM3/AM2+/AM2/FM2+/FM2/FM1
不管是新平臺裝機,還是老平臺維護都在可選範圍內。
CTT(半包裹)熱管設計,讓純銅熱管直接與CPU接觸,兼顧成本和導熱效果,二者平衡的目的是花少量的錢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超平鏡面僅需少量矽脂即可與CPU外殼契合。讓熱量傳導更流暢。
頂蓋黑化工藝略顯沉穩,待裝機後我們實測散熱效果。
關於矽脂,散熱器自帶熱即可。假如有需求還可以更換其他導熱係數更高的產品。
九州風神(DEEPCOOL)玄冰50
因為不相信「鞋盒論」,所以選機箱一定要選擇顏值高、散熱好、結實耐用的,玄冰50正好符合這幾個要求。
始於顏值
要說顏值,即使再好的鋼琴烤漆也不如鋼化玻璃來的實在,鏡面效果、超平、通透可以更好的展現內在美,顯卡狀態、散熱器燈效、散熱風扇燈效、主板燈帶燈效都可以完美展現,隨著音樂跟著節奏閃動的燈光特效更好的烘託了氛圍。
精於散熱
整機散熱規劃合理,前部兩側隱藏式格柵進氣,並支持360水冷冷排安裝或者部署3個120/140mm風扇。個人建議作為進氣端。
頂部散熱支持280/240/120水冷或散熱風扇,並設計有磁吸式防塵網,有效隔絕灰塵並易於清理,髒了溼布擦拭或水洗(晾乾後回裝)都可以做到乾淨如初。可作為進氣端也可以作為出風端。
後部支持120水冷/風冷,雖然散熱面積不大,但是散熱孔足夠多,個人建議作為出風端(作為進氣端對灰塵防護有壓力,需要加防塵網)
前置玻璃面板拆裝簡單,取下後即看到標配的3把ARGB風扇,支持與主板神光同步(5V接口)。機箱更是配備了控制器,最多支持5把風扇同時擴展,強力散熱的同時亦能打造唯美動感機箱少不了燈光絢麗的美!
側面鋼化玻璃採用打孔加4顆螺絲固定,全部採取了減震措施,及時搬動也不用擔心損壞(長途物流震動產品已然完好)。
九州風神(DEEPCOOL)玄冰50機箱最大支持EATX主板,並向下兼容,不管是MATX還是ATX抑或ITX板型均可以使用,只需要按需調整螺絲柱位置即可。
整機配備硬碟位6個,支持4個2.5寸硬碟、2個3.5寸硬碟。對於擴展倉庫盤較多的朋友十分友好。2.5寸硬碟2個快捷安裝,2個正常安裝,簡直就是閒置硬碟的好去處。
背部頂端配備了風扇神光控制器,對於不支持神光控制的主板提供多種色彩調節,配合隨機附帶的一拖5風扇hub,一樣可以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電源位下置並提供減震和可清洗防塵墊,確保電源穩定運行並延長壽命。
首先安裝散熱器,給CPU均勻塗滿矽脂。刮平並儘可能薄,這是因為矽脂只是作為CPU和散熱器底座的接觸劑,多了反而效果差,而且溢出容易汙染CPU邊角和底座,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新手不知道散熱器孔是否對應的可以暫時從正面簡單測試下是否對正。然後從主板背面插入,放好墊片,擰緊固定螺絲。
特別提示:緊固螺絲擰多少?擰到螺絲刀無法用力。
風扇的固定是採用彈簧卡口,拆裝簡單。玄冰400雙刃兩風扇順向安裝,假如你只想裝一個另一個用來填補機箱後部缺少的風扇也是不錯的選擇,那散熱效果受影響麼?請等待最後的溫度測試。
在主板上機箱安裝前需要完成安裝的有:CPU、散熱器、內存、M.2固態硬碟。
注意主板擋片要提前安裝到機箱上,一般ATX主板是9顆螺絲,MATX主板是6顆螺絲固定。
顯卡安裝時,需要拆掉擴展槽位置的擋板,並扣掉對應位置的擋片。這裡要注意因為擋片是斷點設計,拆的時候注意不要碰到旁邊主板上的元器件。
把顯卡插到主板上對應的插槽後,用螺絲固定,並回裝擋板就完成了顯卡安裝。
電源的安裝非常簡單,接線過程主要是考慮走線並做好綁紮。好在機箱背部空間夠用,在走線的時候順著綁紮好就行了。
1,從前向後(推薦)
相對傳統的方式,僅使用標配風扇,這也是我採用的方式,最簡單也最划算。
2,強力散熱
增加頂部風扇1到2把。向下吹的原因是因為後部散熱孔較多,增大進風量讓出風量被動增大,畢竟機箱不是密封的空間,進多就出多,帶走更多熱量。
適合頂置240水冷的風向,冷排風必須向外吹,CPU熱量直接散到機箱外,機箱內熱量大幅降低。
前置360水冷的風向冷排風向外吹,頂部風扇風向向內、向外差別不大。但是後置風扇建議加裝防塵措施。
我採用的第一種散熱方式。前進後出,未加裝更多散熱硬體。
前置風扇多種顏色切換,而且前面板玻璃通透,晶瑩剔透讓色彩更好的展現。
室溫30℃情況下,待機溫度CPU36℃,其他各硬體均在35℃上下。
娛樂大師溫度壓力測試:CPU溫度在44℃左右徘徊,其他各部件溫度均較低。
整體跑分239966,屬於一般中等水平。
一臺機器的跑分是對於硬體能力的檢驗,而測試的溫度則是對機箱散熱能力,風道構建是否合適的直接體驗。這臺機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很流暢的,沒有過熱,也沒有死機情況的出現。
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後方直接留言點評,我們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