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大家最熟悉的網盤應該就是百度網盤了,2TB的容量留住了很多用戶,儘管沒有會員的用戶會吐槽他那緩慢的速度,但他的七億註冊用戶也是他的資本;但最近阿里雲網盤上線,是否會給網盤界帶來新的改變;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2013年8月,中國網盤行業正經歷一場「空間大戰」,金山快盤、360雲盤、百度網盤、騰訊微雲紛紛以免費送儲存空間為亮點,吸引用戶使用自己的網盤產品,最終,360雲盤以「永久無限空間」結束了這場大戰。
誰知道僅僅隔了3年時間,註冊用戶數超過1.6億的360雲盤便發布了「停止個人云盤服務」公告,「永久無限」成空談;與360雲盤同時陷入網盤倒閉潮的還有迅雷快盤、UC網盤、金山快盤、新浪微盤等。
2016年年底,騰訊微雲亦發布公告稱,普通用戶的免費存儲容量調整為10GB,從10TB縮小到10GB,騰訊微雲免費用戶的儲存空間縮小了1000多倍。
當其他競爭對手逐漸退出個人免費網盤市場後,市場只剩下百度網盤一家獨大,註冊用戶超過7億,市佔比超過80%;7月底,業界傳出消息稱,百度網盤將分拆上市,市場估值近400億元。
百度網盤上市,本是一出網盤行業的「劇終」季,但沒想到網盤行業再起波瀾,橫空殺出一個阿里雲網盤,百度網盤還能坐穩嗎?百度網盤危險了嗎?
一、阿里雲網盤上線七麥數據顯示,7月24日,阿里雲網盤APP正式在蘋果官方應用商店APP Store上線,其應用描述提到:阿里雲網盤是阿里雲團隊傾情打造的智能雲存儲產品,為C端用戶提供可靠安全的存儲備份及智能相冊等服務,會員用戶可享受5G極速下載。
不過,該APP僅上線一天之後就從APP Store下線了,官網也處於網絡不穩定情況,站長工具顯示,阿里雲網盤域名創建於2019年11月8日。
根據Tech星球報導,阿里雲網盤免費儲存空間為1000GB,需要邀請碼才能註冊。
從APP截圖來看,阿里雲網盤與騰訊微雲的相似性更高,與百度網盤反倒有些差異;百度網盤不只是提供照片、文件的上傳儲存,還包括百度網盤內容商城、通訊錄儲存、卡包等功能,阿里雲網盤提供的功能沒這麼全面。
二、對百度網盤的衝擊初代版本的阿里雲網盤在功能的全面性以及覆蓋面上遜色於百度網盤,但這並能代表百度網盤能一直坐擁這方面的優勢;隨著阿里雲網盤相關功能的完善和產品迭代,阿里雲網盤的後勁很難說。
對於外界來說,阿里雲網盤上線所傳遞出的信息比較複雜,特別是對百度網盤的衝擊。
首先,用戶多了一個可選項;當金山快盤、360雲盤、騰訊微雲三大競爭對手退隱後,百度網盤的優勢很明顯,它是免費儲存空間最多的網盤(2TB),騰訊微雲的10GB空間完全沒法兒跟百度網盤比;唯一能與百度網盤PK的網盤產品是115,但它的知名度卻不如百度網盤,不過115倒也依靠一波忠實用戶活得有聲有色。
阿里雲網盤的上線,讓用戶能夠在使用網盤的過程中多一個可選項,百度網盤不再是用戶的唯一選項,至於能否搶走百度網盤的市場份額,要看阿里雲網盤怎麼做。
其次,用戶需要有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
儘管百度網盤坐擁網盤行業絕對NO.1位置,但很大程度上跟市場的競爭度低有關;其他網盤產品要麼倒閉,要麼限制免費用戶儲存空間,百度網盤很快建立優勢地位。
百度網盤的用戶體驗沒有做到滿分。
百度網盤的7億註冊用戶中,大部分是免費用戶,這些用戶雖然是典型的「白嫖」群體;但他們依然對產品有著高要求,百度網盤對免費用戶下載限速問題就遭到用戶的吐槽。
百度網盤曾在去年回復稱:「如果百度網盤將下載速度完全開放將會有更大的帶寬成本支出,所以我們將這項對非會員做了限制,是為了控制整個產品的運營成本,幫助產品更長久的活下去。」百度網盤的回應很實際,可「白嫖」慣了的用戶對此並不滿意。
用戶想要在手機上將視頻上傳到百度網盤中,也需要會員才能使用該功能。
毫無疑問,用戶對用戶體驗比百度網盤更好的期盼有很長時間,阿里雲網盤的推出,滿足了用戶的期盼心理。
最後,阿里雲所帶來的信任度。
市場上流通的免費網盤產品並沒有絕跡,但它們為什麼不能對百度網盤造成衝擊呢?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百度網盤的信任度:
第一,堅持多年仍在正常運營,用戶儲存的數據無需轉移;第二,來自百度的品牌效應,大廠出品遠比小廠靠譜。阿里雲網盤不同於一些小廠出品的網盤產品,阿里雲在中國公有雲市場的地位同樣很高。
IDC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有雲模式中,阿里雲市場份額達50.7%,位居國內第一。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阿里雲業務累計營收超245億元;阿里雲在B端積累的信任度優勢,會讓C端市場也獲得先機。
總之,阿里雲網盤對百度網盤來說,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
三、百度網盤危險了嗎?來勢洶洶的阿里雲網盤是否會危及百度網盤的地位?百度網盤危險了嗎?一切言之尚早。
第一:一款尚處於測試期的產品,如果僅憑阿里巴巴這顆大樹就能打敗擁有7億註冊用戶的百度網盤,那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早就被阿里給收割乾淨;阿里巴巴的創新業務線中,也有失敗案例,比如:來往;誰也不敢打包票保證阿里雲網盤將來一定能做起來。
第二:阿里雲網盤的成長和迭代速度能否跟上來是關鍵;百度網盤推出於2012年,其經歷和迭代速度遠比阿里雲網盤更有優勢。
七麥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今,百度網盤APP iOS版更新了100多次,近1年內更新了31次;而阿里雲網盤還是1.0.0版,相對來說,百度網盤會比阿里雲網盤更加成熟。
另外,百度網盤的產品端已覆蓋PC、iPhone、Android、Linux等端點,阿里雲網盤亟需推出多個端點的產品。
如果阿里雲網盤的迭代速度過慢,其前期積累的熱度和口碑很快就會降下來。
第三:差異化戰並不好打;用戶對百度網盤的一大痛點就是下載速度受限,據tech星球的測試體驗來看,非會員狀態下,阿里雲網盤的下載速度可達10mb/s,百度網盤的下載速度為1~2mb/s。
阿里雲網盤當然可以用免費用戶下載不限速來打出差異化策略,不過,這一形式並非阿里雲網盤專屬,百度網盤也有可能將免費用戶的下載速度提起來,阿里雲很難靠這一痛點取得優勢。
阿里雲網盤APP的截圖顯示,它也提供智能相冊整理功能,百度網盤、騰訊微雲都支持這一功能。
阿里雲網盤如何解決讓用戶選它而不是百度網盤,這是一個核心問題。
第四:百度網盤的規模化優勢。網盤不是純粹的用戶型產品,一定程度上它也提供辦公和社交功能,對於被接收信息的用戶來說,他可能會更傾向於使用熟知的產品而不是陌生的新產品。
百度網盤的規模更廣,阿里雲網盤依然是「0」。
第五:百度網盤的付費模式更完善;付費並不受用戶待見,但這是任何網盤產品必須要走的一步,阿里雲網盤也不可能永遠免費。
百度方面的數據顯示,2019年百度移動產品付費用戶數突破5000萬,其中付費用戶增量首先來自於百度網盤。
去年,百度網盤還在會員的基礎上增加了單日/單次付費加速功能,顯然,百度網盤的付費模式更加完善和成熟。
儘管百度網盤的免費用戶體驗遭受詬病,但要想讓用戶從一個產品替換成另一個產品,絕非一日之功;百度網盤的7億註冊用戶也不會被瞬間給奪走,市場需要看阿里雲網盤的具體表現。
從某個程度來說,阿里雲網盤的推出,恰恰驗證了個人網盤的價值,市場不會因阿里雲網盤的加入就突然改變格局。
中國網民的付費習慣直到近幾年才逐漸形成,最初的免費烙印很難從用戶的腦海中瞬間清除;
不過,付費的浪潮已經來臨,無論用戶是否習慣,平臺也會推動用戶走向付費之路;要麼降低使用效率,要麼乖乖付費。
用戶端的聲音當然要聽,但平臺只想活下去。
有競爭才會有創新個進步,百度網盤也確實「安逸」太久。
作者: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本文由@郭靜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