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剛剛開始日語學習的時候,總是會覺得日語語言系統非常地傷腦筋,在不同形式的單詞變化之中,會用到漢字來表達,有時候也會用到片假名來表達。那什麼時候會用到片假名表達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日語片假名的由來,在歷史中,片假名是有平安時期的佛教僧侶創立而成,使用由中國借來的漢字做拆解簡化,最終演變成用來輔助閱讀漢字內容的一種速記符號,下面是幾個字符的起源:「江」演變成「エ」 、「利」演變「リ」。
那麼如今片假名該如何被使用呢?主要有以下5種用法:
01|用來標記外來語
大家都知道片假名大多都會用來表達外來語,比如我們在菜單上經常會看到「ハンバーガー」「チーズ」「ライス」「スープ」等,他們勉強可以從英文的相似發音去猜測單詞的含義,但是有些來自於英語的文字卻被廣泛用於日本的生活中,例如「フライドポテト」「サビス」等卻不是從英文而來,還有「アルバイト」有德文變換而來,就連日本最著名的小吃「天婦羅」也來自於葡萄牙文。
02|用來表達強調
從你的菜單中往上看,我們會注意到一些廣告,甚至餐廳的名字本身也被寫成片假名。在這種情況就像英文斜體字,它主要是為了提醒什麼是最重要的。例如「クルマ」通常用漢字「車」來做表示,但在圖像上都會寫片假名來做強調醒目作用。
03|機器人、外國人等非日語的發音也會用片假名表達
除了外來的語言使用片假名標示之外,當非日本母語的說話者在說日文時,有時也會使用片假名來表示。這在強調說話者的口音和不熟悉的日語。比如聽到機器人說話,我們就會用片假名。這兩個的例子也在漫畫《宇宙兄弟》出現過。機器人助手和太空航員一起生活在一個月球基地裡時的對話,以及患有嚴重ALS(漸凍症)必須依賴語音合成器來與其他人通話的患者,都是使用片假名來表示聲音。其他更為人熟悉非人類發聲的例子包括史蒂芬·霍金和Siri。
04|擬聲語也會用片假名表達
還有些字是不需要加以說明的。像是英文中也會用到的一些狀聲詞像是「pow!」, 「bam!」, 「creeeaaakkkk」等,這些在漫畫裡都會用片假名來寫。
05|片假名也被用於注音
最後一個常見的用法是「特別標明發音」,有點像是在字典當中標示的國際音標。例如,可以在英文的上方或下方用片假名表示發音,又或者在填表格時,寫上自己的漢字名字時,也會寫上片假名,以便閱讀即發音。
最後希望我的風險能夠讓大家對日語片假名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