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子,高中沒畢業,卻因校長一承諾,免試進加州理工學習

2021-01-05 史鑑滄海

我認為今天的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錢學森

1935年,錢學森赴美國留學時期,國內的科技發展技術睏乏不堪,新中國也還沒有成立。心懷鴻鵠報國志的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艱苦學習,取了航空與數學的博士學位,1947年,作為中國人的他成功擔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的主任教授。

十多年間,錢學森在美國的研究學習取得了極大進展,與此同時,新中國也在用力萌發。終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消息傳遍世界,身在美國的錢學森得知此消息後,便和他的夫人蔣英一起籌備著,希望儘早趕回祖國,想用自己所學為自己的國家效力。

因為錢學森的不屈服和必須回國的決心,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極為不滿。他們把錢學森的科研資格證書吊銷,致使不屈服的錢學森憤然離開,美國政府再次派人去海關攔截他,沒收他的所有行李,把他關進監獄裡,精神折磨他,迫害他。

機遇的種子

在美國受困期間,錢學森與當時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惺惺相惜。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而加州理工學院的校長,送給錢學森的遠不止是炭火,更是燎原的希望。校長多方奔走,為錢學森籌集了一萬五千美元的保釋金,錢學森得以脫離監獄免受牢獄之災,卻仍被各種美國特務監視,竊聽通訊。

在美國之苦,錢學森並沒有被打倒,而是更加刻苦用功,鑽研科學。除了錢學森自己頑強的精神意志支撐著,還有加州理工院長這一位知己摯友為他加油打氣,校長對他說:"不要消沉!好好工作吧。不為政府,為了孩子。將來孩子上加州理工學院學院免試。"

此時,錢學森回國茲事體大,已然成為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問題,經過中美雙方多次協商,中國作出讓步,最終在1955年,錢學森終於得以回到自己魂牽夢縈的祖國故裡。回國前,校長摯友前來送行,他說:"回去吧,好好工作,我說過的那句話還是算數的。"

就這樣,錢永剛免試進入加州理工學院的契機已經埋在土裡,等待發芽。

惺惺相惜,誠不欺人

有人問,那錢永剛是拼爹嗎?並不是的。他出生於1948年,在他18歲的時候,正值1966年,本來應該參加高考的他,卻因為當時的時局原因,被迫去當兵,耽誤了上大學的機會。

9年後,動蕩結束,高考體制恢復,他毅然向上級申請報名,家風良好,從小成績優秀的他,自然是考上了。

在大學裡,他年齡最大,卻沒有因為年紀大而有所鬆懈,大學畢業時,他已經34歲。但他沒有因為年齡的關係而放棄學習,在38歲自費公派,來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直到40歲終拿下學位。

一直以來,錢永剛的學習成績都在學校名列前茅,拋開"錢學森長子"的光環,他依然是校園裡最刻苦,最拔尖的好學生。

好成績和好基礎是他繼續深造的動力源泉。他的目標,也正是從前父親學習並且執教過的加州理工學院。入學註冊前,他並沒有參加考試,這是錢永剛教授往後在訪談中提到的。但至於這個是不是因為當年老校長在錢學森落難之時的承諾,就不得而知了。但我相信是的,惺惺相惜必定以誠待人。

大器晚成

錢永剛於1986年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習,時年38歲。但錢學森與錢永剛兩父子不同的是,錢學森38歲之時,已經是加州理工學院的航天系教授和主任,而錢永剛卻只是一名勤懇求學的學子。

但相同的是,錢學森與錢永剛兩父子都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打好了如脊梁一般剛強的知識基礎,他們兩父子也同樣選擇了學成歸國的道路,將自己畢生所學和心力貢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現在的他,是國內眾多985、211重點工程院校的客座教授,經常出席各種各樣的學術講座,更是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的館長。

錢永剛之大器,是他用永不服輸的毅力換來的,大器之晚成,既是因為時代,也是因為造化。造化弄人,那些被時代耽誤的學習進程,他用心用力去補,因為學,總是永無止境的,也是等價付出便可有所收穫的公平交易。

不爭不搶,不卑不亢

從錢永剛被時代耽誤,過後又成功"逆襲"的例子來看,錢氏家族的確擁有好家風好門第,無論是科研,還是文學,或者教書育人,錢氏子孫們總能在自己的領域內鞠躬盡瘁又盡善盡美,錢永剛的堂弟錢永健,是2008年諾獎化學的得主,其餘的親戚也在科研界噹噹有名。

相比之下,錢永剛的確略微遜色,有人問過他:"如果當初你沒有跟父親回中國,或許現在你也會是世界科壇裡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你後悔當初回到中國?"錢永剛很本能地回答道:"不後悔,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回祖國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

錢永剛不爭名,不奪利,不自卑也不埋怨,在國內的他雖然不如其他錢氏子弟一般風生水起,但卻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充實的生活讓他倍感輕鬆愉悅,在知己好友的支持和鼓勵下,他還保持學無止境的精神態度,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小進步。

他就是輝煌的錢氏家族裡一顆黯淡的小星,卻照亮了他自己所在的那一片天空,同樣是發光發熱,只要不卑不亢,不爭不搶,才可以領略到人生的真諦。

錢永剛有一句常常說的話,他說:"可人生是沒有如果的,這些感慨和牢騷,也就是說說而已。我現在不也挺好嘛!自己覺得日子過得挺充實。建圖書館、出書、拍片、開班、辦展覽……在辦這些事情的時候我也可以結交很多新朋友,他們給了我不少鼓勵,使我覺得自己都有小進步。"

可是人生是沒有如果的。縱然對現實和命運的捉弄感到無奈,但是要做的不是怨恨,而是在逆境中成長,像錢永剛一樣,學會如何在困難中曲曲折折地開出一朵花兒來。

花兒不需要很紅很豔,也不需要芳香逼人,我自孤芳自賞,也有別樣的快樂。同時,不得不感慨的是,成功的訣竅,除了努力和天賦,機遇也很重要。

錢學森兒子免試進入加州理工學習,只因老校長當年對錢學森的一句承諾,雖是摯友之間的一句承諾,卻促使了兩代人的成功。

文/平南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成就如何
    提起「中國飛彈之父」,世人皆知是錢學森。錢學森,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為中國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當說起錢永剛,人們卻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之子。
  • 錢學森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鄧稼先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袁老呢
    錢學森,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鄧稼先,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李四光,畢業於伯明罕大學蘇步青,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發現了沒有,袁隆平是少見的土生土長的中國科學家,畢業於西南農學院之後,並未出國深造,而是一直在國內研究水稻
  • 錢學森的霸氣瞬間:中國人怎麼造不出飛彈?難道比外國人矮一截?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上世紀50年代,飛彈作為一款新概念武器,也同樣極快地異軍突起。無論是射程數百,乃至上千、數千公裡的彈道飛彈,還是指哪打哪的反坦克、防空飛彈,這些武器一誕生就立刻改變了當時的戰場,甚至是戰略形勢。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近況如何
    《先進遺風》:「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幸運的中國擁有無數為國家無私奉獻、不辭辛勞的愛國之人,他們曾身居世界各地,在各領域取得不菲成就。若無錢學森先生,國家則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建設,更可能受到帝國主義威脅,祖國將無法達到如今實力、地位。這一切都是在錢學森先生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那麼「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98歲時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他們的近況如何呢?錢學森先生自幼聰穎,生於上海的他,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入清華並成為赴美留學生。
  • 錢學森90歲生日時,加州理工學院委託他好友送來傑出校友獎
    1911年在日本求學的錢鈞夫回國,同年的他的兒子錢學森在上海出生。錢氏是江南的名門望族,吳越錢氏之後,這個家族誕生了眾多優秀人物,錢學森就是其一。1929年,錢學森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交通大學,畢業後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求學。1935年,錢學森準備遠赴重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他準備在航空工程專業上繼續深造。
  • 高中美術班畢業後,將舉辦《藝菓子》藝術展
    謝明俊照片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介紹,首屆興華高中美術班臺灣苗慄已經完成了展覽,今年《藝菓子》是書名,在尚順娛樂世界。今年畢業班共有28名學生,他們曾在市辦展覽館展出,但今年,由於防疫工作有限,他們得以輕鬆展出,因為展覽館很小,每個學生只能展出一件作品。今年首屆興華高中國中央美術班畢業展。
  • 錢學森與工程科學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組圖
    這門學科的首倡者當推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克萊因。  以純粹數學見長的克萊因大力提倡科學與技術結合的理念,積極推進將基本科學應用到實用工程,開創出應用力學學派,並培育出普朗特、馮·卡門、鐵木辛科等工程科學翹楚,推動工程技術以空前的速度突飛猛進。上世紀二十年代,馮·卡門、鐵木辛科等把哥廷根學派的學術理念移植到美國,成為美國科技與教育界倡導理工結合的思想源泉,加州理工學院是其中的先行者。
  • 想報考鄭州小三甲高中鄭州四中天明班、錢學森班、中德班你要了解
    她擁有先進的理念、多元的學生發展平臺、教育發展的定力、特色的管理,引導學生有夢想力量、創新精神、實幹品質,取得了耀眼的高中招升學成績、較高的錄取分數線和報考的熱度。一所有歷史底蘊的學校學校創建於1938年,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 錢學森回國後,沒有再踏上美國領土一步,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然而,這一別,師生兩人再未謀面。 回國後的錢學森,馬上投入到「兩彈一星」的研究工作中。 而馮·卡門也因諸多因素,未能實現前往中國的願望。 1979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授予錢學森「傑出校友獎」,並邀請他前往美國出席宴會。
  • 錢學森圖書館成「大中小教育」排頭兵,各地錢學森班加入「朋友圈」!
    「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的價值追求,引導大學生「領悟為學之道,秉持做人之本,樹立報國之志」,堅定其為祖國建功立業的決心。華育中學的孩子們在這裡將深入博物館的場館運營、展覽設計、現場講解,同時參與第二課堂的學習,傳承家國情懷,將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和創新課程相結合,在孩子年幼的心中建設出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不管孩子將來做什麼,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走到哪裡都懷揣一顆愛國之心,知道「根在哪裡,走向何方」。
  • 巨人肩膀,輝煌起點,國內首創——仙交大最牛班級:錢學森班!
    錢學森與母校交大的深深情誼錢學森學長是西安交通大學最受崇敬的校友,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錢學森1932年第一學期成績單原件藏於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錢學森畢業照錢學森學長一直深愛並關心母校的發展。1959年9月19日,錢學森專程從北京來到西安交通大學看望師生。
  • 臺媒談錢學森:不該放走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如果沒有錢學森,中國大陸的兩彈一星,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錢學森,他怎麼有這麼大的能耐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錢學森他到底帶出了多少的人,在美國引起了多大的一個迴響。全美國最的研究火箭發射在加州理工學院,而加州理工學院由錢學森跟他的老師卡門一起來創造的。可是這當中最為關鍵點是什麼?在過去飛彈的技術在全世界只有德國有,而去德國學習接受飛彈技術的就是卡門教授帶著錢學森一起去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關係,那就是當中有一個名字叫做馮布萊恩得教授,這個馮布萊恩是德國發展火箭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二次元」畢業典禮:遊戲裡複製整個校園...
    每年5月都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畢業季。但今年是特殊的一年,5月的校園裡空空蕩蕩,熄了燈,上了鎖,教職員工和學生都消失了。本該在5月16日舉辦的畢業典禮以及畢業季慶祝活動也全都落空。不過,疫情沒能阻止學生的創新。
  • 錢學森掙著高工資,額外收入不斷,一生卻無積蓄,他的錢花在哪裡
    章蘭娟被診斷為子宮大出血,錢均夫耗盡了全部積蓄,也沒能挽回她48歲的生命。此時,錢學森已經考取了全國僅有20個名額的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為了能夠完成博士學業,錢學森不得不兩次寫信請求清華大學延長公費期限,導師馮·卡門也為此事特意致信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好在梅貽琦對錢學森和馮·卡門的來信相當重視,他與航空系主任馮桂蓮商討後認為,以錢學森的能力,將來必定會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於是破格通過了錢學森的請求。
  • 中科院院士戴汝為:我與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
    1955年,錢學森衝破重重阻礙從美國返回新中國,到剛剛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任所長。上世紀50年代錢學森在美國期間,舉世公認他對力學及火箭技術做出了傑出貢獻。《工程控制論》一書是錢學森先生於1954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任教時用英文發表的一本專著,這本專著被公認為是自動控制與系統科學領域的經典著作之一。
  • 錢學森和蔣英相守62年,晚年蔣英卻用5個字描述錢老,令人心酸
    可是這時候錢學森的媽媽已經與蔣英培養出了感情,頗為不舍,但是最終還是顧念親生母親的感情,將蔣英送了回去。但是卻和蔣英母親做了一個約定,就是蔣英必須是她乾女兒,還必須是她兒媳婦兒。這樣,即使現在不是,蔣英長大以後還是錢家的人。後來二人相繼讀書上學,也都出國留學接受新式教育。可一個是正在麻省理工學習當時的前沿科技航空航天,一個在德國柏林音樂大學學習的音樂。
  • 這名享譽全國的「海門校長」,今天又和孩子們創造了奇蹟!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 錢學森為什麼這麼牛?
    今天林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位國之棟梁的勵志故事。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小時候的他就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學習能力,而他的嚴謹與好學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起來的。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份試卷。
  • 日本名門高中—茗溪高中首次國內招生,偏差值高達67!
    和風集團經過努力、繼千葉曉星國際好在之後、再次獲得一所日本著名名門高中的代理權!今天就給大家這所偏差值高達67的日本高中——茗溪學園。 茗溪學園是一所男女共學、初高中一體的私立學校,創立於1979年,是由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日本第一所中等教師養成學校,現在的筑波大學)的同窗會、擁有130多年歷史的「茗溪會」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