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你不是個臭打遊戲的,或者對顯示器不感興趣的話,以下的內容可以忽略了
前段時間我寫了許多關於我折騰DIY顯示器的經驗分享,在講到驅動板的時候扯到了Freesync這個概念,這一期我們來淺談一下顯示器的G-sync和Freesync
G-sync和Freesync都是顯卡幀率對顯示器刷新率的優化方案,具體優化表現在解決畫面撕裂、卡頓、延遲等問題
對於日常使用電腦來辦公和看視頻的朋友來說基本沒有影響,但對於遊戲玩家,特別是玩3A的FPS玩家來說,應該關注一下
要想講G-sync、Freesync,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垂直同步
如果說GPU是一位的無情的大於60hz的畫師,那顯示器就是畫師的助手,替畫師檢查一下有沒有出現某些需要馬賽克的內容並展現給我們看
一般情況下,60hz的助手一秒能重複60次工作流程,不能多不能少,想要變多,行,得加錢!畫師可不管啊,就硬畫
助手跟不上畫師的效率,一下子看兩張,看多了就眼花繚亂了嘛,把這一幀的上半部分和下一幀的下半部分混合在一起就給我們看,這就是撕裂
所以我們經常能在一些遊戲的設置菜單裡看到垂直同步這個選項
助手跟畫師說你等我一下,我檢查完這一幀的最後一個像素我就「吱」一聲(垂直同步信號),吱完你再畫下一張,畫師畫完就會等待吱吱吱
打開垂直同步可以保證屏幕上每一幀都是完整的圖像,但同時也會帶來兩個問題:
G-sync可以看作垂直同步的plus版
畫師畫完一幀,立刻交給中間緩衝區,然後繼續畫下一幀,就不等吱一聲才開始畫了
而這次畫師有更高的權力,它控制著顯示器的刷新,有新幀的時候繪製完立刻進行刷新,沒有就不刷新,直接消除了撕裂。也沒有延遲和卡頓了
使用G-sync需要有NVIDIA的授權,才能使用G-sync晶片,其顯示效果基本不受顯示器其他因素的影響。
由於授權費昂貴,因此支持G-sync的顯示器價格也普遍較貴
Freesync也是為了解決顯示器刷新率和顯卡幀率的同步問題。但是與G-sync有不小的區別
Freesync是一個開源的技術,取決於廠家的設計和顯示器的參數,相比於G-sync對特定接口的限制,Freesync所有使用DP及HDMI2.1接口的設備都能使用
由於Freesync不需要經過按摩店(AMD)授權,導致市場上魚龍混雜,許多色彩響應時間等都堪憂的面板都能支持Freesync,讓某些商家也有忽悠小白的底氣
現在10系列之後的N卡已經推出了一個G-sync兼容技術(即兼容支持Freesync),也就是網上所說的N卡能使用Freesync了
目前我使用的是1660s和我之前自己diy的便攜顯示器,顯卡是支持G-sync compatible的
而在顯示器設置菜單裡也能找到Freesync選項,所以應該也是支持的
只需要打開顯示器的Freesync選項和NVIDIA控制面板裡的Gsync compatible就行了
注意必須要使用DP接口或者HDMI2.1才能在NVIDIA控制面板裡找到設置G-sync
因為我的另一個有DP接口的顯示器沒在身邊,就拿網上的圖片用一下好了,反正設置也蠻簡單的
而對於我這塊60hz的便攜顯示器(顯卡幀率大於顯示器刷新率的情況下),我只在設置裡將垂直同步設置為Fast-sync模式,可以有效解決撕扯和延遲問題
以上僅是我的部分認識,由於精力和設備有限,無法提供更多我親自體驗Gsync和Freesync後的感受分享,僅提供一些理論認識上的參考。如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在下面問答裡留言,正好也試試公眾號的新功能
往期分享:
黑蘋果食用反饋
好用的電腦快捷鍵分享
我把光貓改成橋接模式,網速從0.2Mbps直升150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