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容量大小和智力無關? 研究顯示極地人腦容量最大

2021-01-08 東方網

人的腦容量與緯度密切相關。(Gettyimages 提供)

  最新研究表明,極地附近的人腦容量最大、視力更好——

  科學家們發現,原來腦容量大小、視力好壞跟你生活在什麼緯度有關。按照他們的研究,極地附近生活的人有福啦!

  腦容量會隨著緯度發生變化

  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生活在不同緯度的人的腦容量大小、眼睛瞳孔大小有較大差異。生活在地球極地附近的人腦容量最大、眼睛最大。雖然他們的腦容量確實更大些,但這並不是說腦容量越大越聰明。大眼睛能夠接收更多的光線,大的瞳孔能夠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光照較少的高緯度地區的生活環境——極地光線弱,尤其是漫長的冬季裡陽光的照射更是罕見。而生活在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人們則剛好相反,光線太強,因此這種差異效應在這兩個地區特別明顯。

  這份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上的最新研究報告介紹,極地的人們的大腦容量和大眼睛能使他們更好地吸納陽光,「明辨」周圍事物。牛津大學認知與進化人類學中心的負責人鄧巴(Robin Dunbar)說,生活在北極圈的人的眼球比生活在赤道上的人的眼球要大五分之一,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們的視力比生活在其他地區的人都要好,這是由環境決定的,在較低的光照水平下,他們需要和在熱帶地區光線強的情況下一樣,獲得清晰的視野。

  研究中,鄧巴和同事皮爾斯(Eiluned Pearce)測量了從12個不同地區收集來的55個頭骨,主要側重於眼睛容積和腦容量的檢測。這些頭骨大都是生活在200年前的人們的頭骨。經過對比發現,緯度高低與人的腦容量和眼睛大小是密切相關的。研究者們基於現有數據,提出了「五分之一」這個概念,也就是說,人們的腦容量隨著緯度的變化在20%腦容量之內浮動。

尼安德特人復原像。(資料圖片)

  腦容量大小和智力無關

  科學家們很快指出,腦容量大小和智力無關。皮爾斯說,我們試著證明腦容量的不同,並不是說在高緯度地區生活的人們的智力更高,而是腦容量的大小與視力好壞有著必然的聯繫,他們對眼睛視力的要求致使腦容量變大。研究認為,這或許正是因為大腦的視覺中心因窺視帶變寬變大造成的結果。因為要處理低光線下的圖景顯示及周圍環境圖景的微小細節顯示,人腦必須進行更加複雜、更加精細的處理。在光線很強的地方,人們看東西不需很費力就能看得非常清楚,而光線很弱的南北極圈,自然需要一雙獨一無二的大眼睛。這種緯度效應其實早在鳥類身上就發生,但在人類身上還是第一次發現。

  同時,這也解開了為什麼尼安德特穴居人(距今大約20萬~3萬年的古人類)有如此大的腦容量的謎團。在考慮氣候、脂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之後,研究人員最終認為是光線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

  這次研究也證明了人及動物的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人類為了佔領高地有三種選擇,一是接受這種惡劣環境,自己去適應環境;二是改變視覺領域的大小;三是改變自身去適應環境,增加視覺領域但又保護大腦額葉部分從而增加大腦的容量。」鄧巴說。從事實來看,我們選擇了第三種,因為腦前額葉部分是智能領域,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保持智力常數,而不是為了生存犧牲它。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過去300萬年間人腦容量增加了兩倍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導 英媒稱,人類大腦進化過程可能要比此前所認為的和緩得多,研究稱人類大腦在300萬年的進化中容量增加兩倍。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21日報導,一項對來自不同人種的近100個化石的新研究發現,在過去的300萬年間,人腦容量增加了兩倍。
  • 腦容量大小和智商有關嗎?獨立思考的回答來了,一文解除你的疑惑
    一般來說,一個人腦容量較大,那麼智商也會較高,但也不是絕對的。不同物種的生理結構不同,不能根據腦袋大小直接判斷它們的聰明程度智商新定義,智商代表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競爭能力什麼是智商(智力)?,這就表明,同一物種,整體看來,真的是腦容量越大,智商越高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不同物種,不能直接地根據頭大頭小來判斷其聰明程度了腦袋大小和聰明有關係嗎?
  • 腦容量並非越大越好 智商與腦體量無關(圖)
    21世紀被稱為腦和意識的世紀,科學家依然對情緒、精神、智力等大腦高級複雜功能的認知甚少,有關「腦容量越大人越聰明」這般言之鑿鑿的定論也一直在坊間流傳。腦容量究竟是什麼?以什麼單位計算?腦容量大小真的與智商相關嗎?  顱骨內腔容量就是腦容量  顱骨內腔容量大小,即我們所說的腦容量。
  • 腦容量大讓人更聰明?
    【新華社微特稿】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腦容量與智商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關係。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顯示,腦容量大的人記憶力、邏輯性和反應能力都更佳。這個國際團隊主要成員分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和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 多少腦容量才夠智慧生命用?
    就有讀者跟我反映:以腦容量來論智力是不對的,有些人幾乎沒有大腦也擁有很高的智力,而鳥類只有核桃大小的大腦也非常聰明……等等等等非常多的證據都表明了人類的大腦多數空間是無用的,腦容量更小的生物同樣可以擁有與我們相同的甚至更高的智力。好吧,今天正好可以聊聊這個問題,我們的大腦真的很閒置嗎?是不是能開發出100%的大腦就可以達到神的領域?
  • 科學研究表明,腦容量與認知能力之間可能存在顯著聯繫
    多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腦容量和認知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聯繫。英國有一句成語叫「眉骨高的人聰明」就是來源於聰明人的物理描述,可能是由於眉骨高的人腦容量大,這源於人們長期以來對大腦大小和智力之間存在聯繫的信念。早在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種聯繫。
  • 孩子的頭圍大小和智力有關係嗎?頭圍多少算正常?醫生給出答案
    頭圍的大小和父母的遺傳以及孩子攝取的營養有關,它只能夠反映出孩子的腦部健康情況以及腦容量如何,並不能代表智商的高低。如果頭圍過大或者過小可能都和疾病有關!既然我們知道了頭圍的大小並不能代表智力的高低,那麼就應該了解頭圍真正的作用。如果孩子的頭圍大於正常範圍,或者說在短時間內增長過快,這都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現。
  • 新研究證實大腦整體代謝水平能量守恆!「腦容量不夠」是硬傷!
    北京時間8月4日,發表在《JNeurosci》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團隊使用一種測量腦細胞代謝的大腦成像方法,給出了關於「腦容量不夠」的神經生理學解釋:由於恆定且有限的能量供應,我們的大腦對一次能處理的信息量有一個上限。這項新研究發現,專注(集中注意力)可以改變大腦分配有限能量的方式。
  • 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比現代人大得多,他們更聰明嗎?
    一、腦容量?這似乎是一個可以參考分析的反響,整體而言,從臘瑪古猿到南方古猿到現代人這個過程中腦容量在不斷上升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從上圖代表人類腦容量大小的顱骨形狀來看,從LUCY開始到現代人位置,腦容量是不斷加大的,這似乎非常吻合人類智商與思維能力的提高?但種花家有一盆冷水要潑下來!
  • 想給人類祖先測智力,這方法咋樣?
    「血液流向大腦的速率」可能是比「腦容量」更好的指標。為了評估原始人類的智力,過去學界常常使用腦容量作為參考指標。近期一項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案:通過測量通往大腦的血液流速,評估大腦工作得有多麼努力。
  • 黑猩猩和人類祖先誰更聰明?科學家研究顱骨上的孔,找到新答案
    一提到聰明,我們就會想到智力,進而聯繫到大腦、腦容量、腦指數、神經元等等,但往往會忽視其他因素,比如血液。阿德萊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就將關注點放在了枕骨大孔上,並得出結論:通過枕骨大孔的血流與智力密切相關,而且根據枕骨大孔的大小,可以推測出人類祖先的智力。
  • 極地渦旋減弱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臭氧層空洞自行閉合
    【環球網科技報導】據外媒報導,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已經自行閉合。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今年3月下旬,當異常的風況連續幾周將北極上空的冷空氣困住時,臭氧層的空洞首次在北極上空打開。
  • 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中蒙古人智商(IQ)排名第五
    對此,蒙古數學教師學院院長、智力IQ中心主任、蒙古未來學研究中心主任Ts.登布日勒說:「在世界上蒙古人的大腦體積最大。正常人的智商是100,100-70之間為愚鈍,70以下是智力缺陷。 現代人類學的研究結果證明 有史以來,完全是最高智商民族在欺負其他所有民族。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蒙古人能徵服世界的原因吧!
  • 外媒:腦容量越大智商越高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家發現,嬰兒出生時頭的大小與今後的成就有密切關係,頭圍越大,腦容量越大,智商就越高。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18日報導,這一結論是根據英國生物醫學庫收集的數據得出的。
  • 科學家發現天才的秘密 腦容量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為開展研究,蘇聯甚至開設大腦研究所,研究列寧、馬雅可夫斯基、巴甫洛夫等偉人的顱內內容物。並不只有俄國人好奇,國外醫療中心,比如安大略大學,保存並研究著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腦。但是,直到現在,試圖找出影響智力因素的嘗試都是徒勞。目前已經得出的結果是,很多故去了的天才腦回比他人更彎曲。
  • 人類體型逐漸變小 腦容量也「縮水」(全文)
    現代人不但體型變小,腦容量也「縮水」。可能與生活方式改變相關。體型變化英國劍橋大學人類進化學家研究非洲、歐洲和亞洲等地出土的人類化石後,向英國皇家學會提交研究報告。進化學家馬爾塔·拉爾說,從衣索比亞出土的距今20萬年化石看,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比現代人體型更大、「更有力」;以色列山洞中出土的距今12萬至10萬年前化石顯示,那時的人比現代人更高、肌肉更多。拉爾說,生活在1萬年前的人平均體重80公斤至84公斤,現代人平均體重70公斤至80公斤。英國《每日郵報》13日引述研究報告內容報導,這種變化「引人矚目」。
  • 最晚滅絕的史前人種距今一萬年,曾經和智人一起生活
    解剖學家復原了博斯科普人的頭骨,結果發現腦容量達到了驚人的1980CC,現代智人腦容量大概1400CC。如此巨大的腦容量顛覆了古人類學者的認知,博斯科普人的腦容量大概比現代人高出30%。這種腦容量之間的巨大差異是否是個體的病變引起的呢?是否是腦積水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
  • 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方法才能鍛鍊智力,多數爸媽忽視了
    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智力水平有40%是由遺傳決定的,比如爸媽都屬於IQ>125的高智商人群,那麼他們的孩子也大概率天生聰明。編輯:邱寫寫智力伴隨我們的一生,從學生時代一直到步入社會,智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成績和排名,還會關係到我們的工作和收入。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在智力上「後浪推前浪」,實現大腦的最大程度開發。
  • 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一起來了解真相
    毫無疑問,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大腦的發育情況,大腦雖然只佔了我們身體重量的2%,但它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管是說話還是走路,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和計算,所以大腦的耗氧量,佔到了人體的25%左右。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既然智力跟大腦有關,那是不是就說明,腦袋越大的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就越好,智力就越高呢?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或者說,孩子的頭圍,跟智力真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關聯嗎?答案來了,哈佛大學發布研究成果,了解一下吧。在2018年的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體,就是孩子的頭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進行了5年之久,最終證明:新生兒的頭圍會影響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