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LPC2292控制器和CAN現場總線實現電力電纜溝道監測系統的設計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基於LPC2292控制器和CAN現場總線實現電力電纜溝道監測系統的設計

陳東,孫萬榮,胡方 發表於 2020-12-14 10:27:40

1 引言

城市高低壓輸電電纜人地率已成為城市管理水平的標誌之一。城市輸配電電纜近年正逐漸從架空線改為電力電纜,電纜溝道作為電纜線路的通道,其建設速度逐年加快,建設裡程逐年遞增,以後更會大規模展開。

研製一套電纜溝道檢測系統,採用現代化的設備和手段對電纜溝道環境和電纜運行狀態進行實時傳輸,全程監測,狀態顯示,臨界報警,預測提示,事件分析統計等,通過此設備使電纜溝道的管理由人工周期巡檢,事後補救式轉變為全程實時監測、人工周期維護和事件應急反應處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將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患於未然,降低事故發生率和人員成本,提高供電質量,增加經濟效益。這裡基於LPC2292控制器和CAN現場總線技術,考慮經濟、實用因素,提出並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性價比高、擴充靈活、通用性強的分布式電纜溝道監測系統。

2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設計的是一種分層(級)式分布多CPU結構形式的電力電纜溝道監測系統。該監測系統按照結構功能可分為3個層次,分別為:下位機信號採集層;上位機數據處理層:網絡通訊服務層。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1)下位機信號採集層控該層制器件是LPC2292,其內嵌有ARM7微處理器。並在此器件上移植μC/OS-II作業系統。該層主要職責:當有小偷進入溝道,下位機產生預警信號給上位機,即防盜功能;以及具備防潮,防爆,防毒等功能,所以該層還具有採集監測信息的傳感設備,包括:溫度傳感器,防盜傳感器,水位傳感器等。

(2)上位機數據處理層 上位機是CAN總線與IP網之間的連接設備,該層的控制器件也是LPC2292。不過在這層不接傳感器,而是網絡連接模塊、液晶接口、鍵盤、以及CAN通信模塊。除了與下位機之間進行CAN通信有關功能外,還將從下位機得到的電力溝道信息顯示在LCD上,可通過鍵盤設置系統參數。還需將CAN總線上所有監測點傳來的檢測信號按照時間先後順序組織成IP包,在IP鏈路暢通時發送給中心的通訊伺服器。

(3)網絡伺服器層 主要由網絡通信伺服器和數據伺服器組成。將電纜溝道信息、傳感器信息、位置信息和報警信號等進行整理、存儲、並按照業務邏輯和要求的格式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數據複合,然後以WEB的方式發布給授權管理系統的人員和供電局各級領導,完成系統的管理和維護等,包括資料庫伺服器,GIS系統,應用伺服器,管理機等。

3 系統硬體設計

下位機系統設備硬體組成如圖2所示:控制器件LPC2292,CAN通信模塊,JTAG,Flash,SRAM存儲器,電源模塊,電流轉電壓模塊,傳感器及接口電路,上位機系統設備硬體組成與下位機類似。

3.1 LPC2292簡介

控制系統核心控制器件採用LPC2292微處理器,該處理器內部集成了2個CAN控制器,其主要特性:支持實時仿真和跟蹤的16/32位ARM7TDMI-STM CPU;對代碼規模有嚴格控制的應用可使用16位Thumb模式,將代碼規模降低超過30%,性能的損失卻很小;LPC2290具有144引腳封裝,極低的功耗、多個32位定時器、8路1O位A/D轉換器、2路CAN、PWM通道以及多達9個外部中斷。LPC2292不但具有了主控制器的作用,同時還作為CAN的節點控制器,與網絡中的其他節點實現數據傳輸與交換。

3.2 CAN接口電路

CAN接口電路是整個電路進行CAN通信的關鍵,其硬體電路如圖3所示,由ARM微控制器LPC2292、CAN總線收發器TJA1050T、高速光耦6N137和電源隔離模塊B0505S等組成。其中引腳P0.23 RD2和引腳P0.24 TD2是LPC2292的CAN控制模塊的收發引腳。

LPC229內部集成的兩路CAN控制器,符合CAN規範CAN2.0B,ISO11898-1標準。總線數據波特率均可達1 Mb/s,可訪問32位的寄存器和RAM。

收發器TJA1051T是CAN協議控制器和物理總線之間的接口,與ISO11898標準完全兼容,CANH和CANL理想配合,可使電磁輻射減到更低。LPC2292的CANH和CANL分別通過高速光耦6N137與TJA1050T的RXD和TXD相連。光耦電路所採用的兩個電源必須完全隔離,電源的完全隔離採用小功率電源隔離模塊B0505S,電路雖較複雜,但提高了節點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4 模擬傳感器接口電路設計

甲烷,一氧化碳傳感器,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均屬於模擬傳感器,模擬類傳感器原理相似,這裡只介紹溫度傳感器。常用模擬傳感器有兩線制和三線制,區別是:三線制,兩根接電源線,其中一根接正電源,一根接地,另一根是信號線輸出電流信號。而兩線制,一根線接正電源,另一根用作信號輸出線也輸出電流信號。系統採用溫度傳感器是兩線制。兩線制和三線制基本原理相同,只是連接方法不同。

系統模擬傳感器都採用線性輸出,這使得電壓轉換成真實值的計算變得很容易。只需選兩點試驗溫度,同時測出此時電壓值,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就能列出測量電壓與溫度的關係。水位,甲烷等其他模擬傳感器使用方法一樣。其電路連接如圖4所示。

CON8插座是模擬傳感器的連接插座,24 V用於給模擬傳感器供電,信號輸出引腳直接連接到運放LF347輸入引腳。溫度傳感器輸出與被測溫度成線性的4~20 mA的電流信號。所以系統採用射隨器,先讓電流流過125 Ω電阻到地,將4~20 mA電流信號轉換成相對應0.5~2.5 V電壓。電壓輸入信號經過射隨器,運放輸出的電壓信號大小不變,直接連接到LPC2292的A/D引腳。這樣下位機將數字、模擬傳感器各種信號經A/D轉換器轉換採集後,打包通過CAN總線直接上傳到上位機,上位機再通過數值轉換,就可得到溝道中各種信息真實值。這種電流轉換電壓設計不僅簡單,而且精度高,穩定性好。

5 CAN通信軟體設計

設計選用μC/OS-II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來實現CAN通信,在LPC2292上移植成功後,可用作為內核來編寫監控系統的控制軟體。

5.1 運行μC/OS-II作業系統

工程的CAN實現主要通過建立兩個任務來實現,即CAN發送任務和CAN採集任務。在主函數main中先利用OSInit()初始化μC/OS-II作業系統,建立一個信號量並把信號計數器清零,然後利用OSTaskCreate()創建第一個任務Tasksend(),再通過OSStart()啟動作業系統的多任務調度機制,開始運行系統的主要應用程式。主函數代碼如下:

5.2 數據的收發

接收數據可採用查詢方式或中斷方式。為了提高效率,數據接收採用中斷方式。兩個任務中,設置任務Tasksend()的優先級最高,任務Taskrev()的優先級次高。任務Tasksend()主要負責初始化CAN,初始化定時器0,初始化VIC,建立信號量用於任務Taskadrev()與中斷通信並建立新的任務Taskrev(),並處理採集數據。任務Taskadrev()一直處於等待信號狀態,一旦從中斷得到信號,立刻採集數據,並通過郵箱將採集到數據指針發給任務Tasksend()。

基於μC/OS-II的CAN接收數據、發送數據任務流程圖如圖5,6所示。

6 結語

以ARM7TDMI內核的嵌入式微控制器LPC2292作為主控制器、CAN總線作為數據傳輸方式通信的嵌入式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CAN通信的優良可靠性也成為影響系統性能的關鍵。以LPC2292為開發平臺,並且在成功地移植μC/OS-II的基礎上,研究CAN通信軟體設計。實驗結果說明該系統設計可行,並且滿足了快速、準確、多信息量的要求。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纜監測數據傳輸系統分析與設計
    電纜線路是重要的輸電方式,對電纜線路進行監測是保證電纜線路正常工作的重要的條件,研究人員利用嵌入式系統設計了電纜監測數據傳輸系統。該系統以CAN通信和嵌入式乙太網絡技術為核心,實現了對電纜及其溝道的實時監測、狀態顯示及預報警功能,對降低電纜溝道事故發生率、提高供電質量及節約供電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 基於控制器局部網CAN總線實現大型電機狀態監測系統的設計
    基於控制器局部網CAN總線實現大型電機狀態監測系統的設計 何效洲,盧博友 發表於 2020-12-18 10:23:23 引言 發電機組和電動機組是電能生產和應用的基本裝備
  • 基於CAN總線和單總線的在線式防誤閉鎖系統設計
    本系統取消了電腦鑰匙和機械鎖具,可實現操作票的逐項開放和閉鎖。在線式五防系統充分利用已完成綜自改造的變電站可全站監控的特點,多數的開關和刀閘的狀態可在線監控,但在實際的五防改造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有少量變電站未實現刀閘電動操作和接地樁的監測等,實際上,對於這些手動操作設備,可以使用電磁鎖來實現狀態監測。
  • 基於CAN總線的分布式監控系統設計
    傳統的鍋爐監控系統在測量手段和使用的傳感器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以溫度檢測為例,早期採用的熱電偶電橋法,測試過程複雜;而採用集成的半導體模擬溫度傳感器需要大量的傳輸電纜,成本高且不易維護。監控CAN節點為智能型的監控模塊,以單片機為核心,主要負責對現場的環境參數和設備狀態進行監測,對採集來的數據進行打包處理並將處理過的數位訊號通過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送入CAN總線;對系統中各個承壓鍋爐的壓力與溫度進行測量。一般情況下,智能監控節點會把監控數據進行存儲,定期上傳給上位機,並可接受上位機的輪詢。若超出正常工作範圍,則告警,同時把數據實時向上位機報告。
  • 基於SCSI總線控制器和單片機實現圖像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基於SCSI總線控制器和單片機實現圖像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 曾巒;熊偉;趙忠 發表於 2020-07-01 08:00:00 引言 目前
  • 基於CAN總線接口和模塊控制器實現組合工具機電控通信系統的設計
    基於CAN總線接口和模塊控制器實現組合工具機電控通信系統的設計 姜江;吳長奇;王 發表於 2020-04-05 09:00:00 一、引言 現代組合工具機裝備了大量的電子設備來滿足加工精度
  • 基於CAN控制器P8xC591和傳感器實現車窗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
    在充分研究有關CAN總線在汽車電子系統中的應用和電動車窗防夾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基於CAN總線的轎車車窗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實現車窗在正常工作模式下防夾控制功能和緊急情況下(異常工作模式)快速升降車窗控制功能。
  •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李炳宇,梁正峰,趙 發表於 2020-12-04 09:55:04 1 引言 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 基於無線技術的電纜接頭溫度監測系統終端設計
    它位於各電纜接頭處採集溫度數據和電纜電流數據,通過近距離微功耗無線技術將分接箱中的測量數據匯集於位於分接箱底部的數據集中器,再上傳至監控中心的PC,實現了城市供電電纜分接箱電纜接頭運行溫度和電流的低成本在線可靠監測。
  • 什麼是CAN總線,CAN總線的優勢和特點
    而且,CAN具有的完善的通信協議可由CAN控制器晶片及其接口晶片來實現,從而大大降低系統開發難度,縮短了開發周期,這些是僅有電氣協議的RS-485所無法比擬的。已形成國際標準的現場總線  另外,與其它現場總線比較而言,CAN總線是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實現、且性價比高等諸多特點的一種已形成國際標準的現場總線。這些也是目前 CAN總線應用於眾多領域,具有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 基於RS-485總線實現智能斷路器控制系統的設計
    打開APP 基於RS-485總線實現智能斷路器控制系統的設計 蔣鋒,陳建餘,鄭 發表於 2020-04-04 17:50:00
  • 基於AT89C52的CAN總線分布式測控系統的研製
    ,節點控制器把採集到的數據通過CAN適配器發送到總線,或者向總線申請數據,主機便從原來繁重的底層設備監控任務中解放出來,進行更高層次的控制和管理功能,比如故障診斷、優化協調等; 採用非破壞性基於優先權的總線仲裁技術,具有暫時錯誤和永久性故障節點的判別及故障節點的自動脫離功能,使系統其它節點的通信不受影響;同時,CAN具有出錯幀自動重發功能,可靠性高;   信號傳輸用短幀結構
  • 基於CAN總線和SAE J1939協議的汽車儀表設計
    1 CAN總線及SAE J1939協議  1.1 CAN總線及SAE J1939協議簡介  FAN100CAN總線屬於現場總線的範疇,是德國Bosch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初為解決現代汽車中眾多的控制和測試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而開發的一種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實時控制的串行通信網絡。
  • 基於4G網絡和CAN總線的遠程數據採集系統
    摘要:針對目前電傳動礦車運行環境差,數據採集困難,維護成本高的特點,設計了一種基於4G網絡和CAN總線的遠程數據採集系統。該系統採用STM32F405RGT6微控制器進行開發,主要由主控模塊、4G通信模塊、SD卡存儲模塊,CAN總線收發模塊和電源模塊組成,對各模塊的軟、硬體設計做了詳細的介紹。
  • Android系統下CAN總線驅動程序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嵌入式作業系統Android下CAN驅動程序的實現,不但需要在Linux內核中添加CAN驅動設備,還要實現Android HAL層的調用。
  • 基於 AHB 總線的高性能 SRAM 控制器設計
    文獻[3,4]中,Ra,Po 等人對 SRAM 結構進行改進以減小訪問延遲即提高穩定性;文獻[5]中,Sr 等人實現了基於 AHB-lite 協議的 SRAM 控制器,僅完成了基本功能,時序功耗面積等優化並未體現;文獻[6]中,Hu 等人同樣實現了基於 AHB 的 SRAM 控制器,與文獻[5]類似,僅關注了相關功能的實現;文獻[7,8]中,Han,Liu 等人對於基於 AHB 協議的 SRAM 進行設計
  • 基於SAE J1939協議的CAN總線汽車儀表設計
    CAN總線的通信實時性強,數據傳輸速率可高達1 Mb/s,通信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或者光導纖維,通過標準的插接件能夠方便的連接。CAN總線的數據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實時性和靈活性,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汽車總線。
  • CAN總線EV電控系統通信的原理是什麼?如何去設計?
    利用CAN總線開發的純電動車(EV)電控系統的通信網絡具有通信速率高、準確、可靠性高的特點,易於整車控制網絡的連接和管理,為傳感器信號、各個控制單元的計算信息和運行狀態的共享以及隨車或離車故障診斷等提供了基礎平臺,同時開發基於該通信網絡的控制器在線標定和實時監測系統也成為可能。
  • can總線結構和原理
    控制器區域網總線(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種用於實時應用的串行通訊協議總線,它可以使用雙絞線來傳輸信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CAN協議用於汽車中各種不同元件之間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貴而笨重的配電線束。
  • 基於CAN現場總線技術的機艙報警系統
    因為CAN協議本身沒有考慮冗餘的結構,所以各 CAN系統自行設計了冗餘方案,其中常見的做法有2 種:一種是子網中每個CAN節點都有2個CAN通信 模塊,同時鋪設2路總線,當一路總線出現故障時,自 動啟用備用總線通信;另一種是每個子網採用環形拓 撲結構,實現方法是只在CAN網橋與子網連接的一端 保留2個CAN通信模塊(主幹網可採用類似的方法) , 分別接子網總線的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