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2021-01-05 語嫣然的暖心故事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嚴肅規矩著稱,相對於西方人的浪漫熱情來說顯得十分保守。

然而在古人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一些突破世俗的愛情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

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

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古人對天空中的星星進行研究,然後加以想像行成的情感故事。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可能之前的年代也有記載,只不過時間太久,資料遺失,後人很難考證了。

古人的世界科技並不發達,很難探尋地球以外的世界。

雖然他們不能像現代人一樣進入太空,但對星星的崇拜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

幾千年前中國的農耕業和紡織業都在飛速地發展,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也脫離不開那些年的時代背景。

天上有兩顆星,被當時的古人分別被命名為牽牛星和織女星,在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兩側,還分布著兩顆較小的星星,仿佛是一家四口的模樣。

充滿崇拜與想像力的古人,堅信人死之後的靈魂會飛上天空化作星星,這四顆星也許就是哪個地方的一家人在天空中的樣子,於是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開始有了雛形。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被記載的文獻是《詩經小雅大東》,書中寫道:「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織女星像分開兩隻腳,一天七次行進,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

描述天體運行的史書《史記天官書》中寫道:「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

文中提到的「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一顆大星,左右分別是兩顆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叫天孫星,故事中織女是天帝孫女的說法也有了原型。

牛郎星和織女星遙遙相望,被古人想像成了一對夫妻,為後期愛情故事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記載了一首很美的詩歌: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曹丕所著《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漢代末年戰亂頻繁,很多年輕的男子都被迫走上戰場,戰死殺場的人比比皆是。即使最後能活著回來,也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

戰場上不能帶妻攜子,分離和思念在那些年變成常態。此時「牽牛星」和「織女星」已經被描述成了一對很久不見的夫妻,寄託了古人的相思之情。

而七夕節和牛郎織女故事的聯繫,也是古人對自然崇拜的產物。

古人崇拜數字「七」,天上最亮的北鬥七星在那個時代成為人們指路與辨別方向的最好的標尺。

七夕節這一天,本來是有很多習俗。

據說,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朝王建有詩云:「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後來關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情節是這樣的。

傳說牛郎是個窮苦的放牛娃,養了一頭會說人話老牛。

有一天,老牛告訴牛郎說,有七個仙女將要到池塘裡洗澡,你偷偷把那件粉紅色的衣服藏起來,然後你就會有媳婦了。

牛郎按照老牛的話藏起了仙女的衣服,仙女因為找不到衣服無法回到天庭,於是便和牛郎留在人間生活。(按照現代人的理解,牛郎的做法不被認可,太歧視女性了)

牛郎耕田放牛,織女紡紗織布,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然而就仙女在為牛郎生下兩個孩子之後,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庭。

老牛告訴牛郎用自己的皮披在他的身上,他就可以飛去天庭追媳婦去了。

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孩子飛上天空,卻被王母娘娘用一條銀河阻擋了去路。

於是,牛郎和織女只能遙遙相望,每到七夕這一天有喜鵲飛上天空搭成鵲橋,兩個人才能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相關焦點

  • 大家現在都過七夕,卻忘記了牛郎和織女那細思極恐的故事
    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七月初七,儼然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有伴侶的想著如何送出讓對方心儀的禮物,應該怎麼度過這個七夕節;單身狗則一邊吃著檸檬一邊網上衝浪;但是大家好像都忘了牛郎織女之間細思極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七夕節的由來:天上的仙女織女與凡間的窮小子牛郎相愛了,在他們幸福生活並且有了一雙兒女之後,他們之間的事情被天帝知曉,天帝勃然大怒派王母娘娘前來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牛郎帶著孩子乘著自家老牛的一隻牛角一路跟到天上,被王母娘娘隨手一揮形成的銀河阻止了,從此牛郎與織女只能隔江相望。他們之間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喜鵲自發地用身體為他們搭起一座橋,讓他們相會。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你們知道是誰嘛?
    一段愛情故事都會讓後人刻骨銘心,然後傳成某種象徵的意義。在古代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那種美好,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總是讓我們回味無窮。以至於出現在現在的教科書裡面。相傳有這麼一個愛情故事,牛郎和織女,他們兩個情投意合,青梅竹馬,無奈的是在天庭是不允許戀愛的,王母娘娘心疼自己的孫女,便把牛郎貶下界,讓牛郎在人間生活,以便了斷織女的心,而織女在天庭做著衣服,稱之為《天衣》,也叫做天意,織女不懂王母的心思,一心想著牛郎,整日愁眉苦臉的,天天盼著牛郎,希望王母大發慈悲,讓牛郎早日回到天庭,有一天織女的好姐妹們想去人間玩耍,王母心情正好,於是就同意了她們,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100字  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 掌門道:「七夕話牛郎」,男人骨子裡的幻想,是愛情還是不齒?
    文丨二指禪掌門今天是七夕節,大小群裡基本都是這個話題。看了很久,看到一個全新的觀點:中國古代傳說裡大部分都是男屌絲和仙女,窮書生和女妖精;想出這個故事的,肯定是個窮屌絲。由此可以分析出,中國的男人骨子裡都幻想通過婚姻不勞而獲;除了這個,還喜歡有美麗的精怪點綴他們的生活。好犀利有沒有?作為一個男人,我看完……覺得還是有點道理啊!
  •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40字 織女是七仙女嗎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  窮苦孩子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無意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過著幸福的生活。  王母娘娘派神仙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鵲搭的橋上見織女上一面。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七夕傳說,愛情總是一路曲折,織女就曾被許配給了董永
    每逢七夕,總是會想到秦觀的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這首詞中,詩人借用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描寫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但一反常態,寫的不是戀人分別時的痛苦和難捨,而是寫出了今天的離別,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相聚,這樣充滿希望的離別。
  • 非人哉:牛郎織女愛情告急,七夕相會出事故,織女情緒失控狂織布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九月到了小玉家,一起看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直播視頻,沒錯,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經過時代的發展,牛郎織女的相會也從書本走上了電視直播,而直播也即將開始了,只見視頻中有由喜鵲鋪成的橋,也就是傳說中的鵲橋,而鵲橋上站著一個西裝革履的帥哥,手上還拿著一朵玫瑰花,這個帥哥就是傳說中的牛郎
  • 一曲鵲橋仙玉成了七夕節
    秦觀的一曲鵲橋仙,玉成了七夕節,它成為愛情的經典。這一天,凡間男男女女柔情蜜意瀰漫,而且玫瑰花、巧克力、香水隨處流光溢彩。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亦人間。天宮裡,所有的人都在莫名興奮忙碌著,隆重歡迎一年一度的七夕夜宴這一盛大節日的到來。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細思極恐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大東》《牛郎織女》是中國傳統民間神話故事,一般認為故事最早以周代《詩經·小雅·大東》的內容為雛形,歷經千年,口口相傳。與這個故事相關的重要節日便是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女兒節」。相傳七夕節晚上坐在葡萄架下,還會聽到牛郎織女互訴衷腸。
  • 七夕節來了!我們要摒棄西洋節,真正過好中國人的情人節!
    佳節是七夕,又是七月七,牛郎會織女,情深意綿綿,鵲伴相依間。今天是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七,是咱中國人的七夕節,更是中國人傳統的情人節。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傳頌著牛郎會織女的故事,昭示著中國人堅貞不渝的愛情。一些有志之士已經把七月初七定義為中國人的情人節!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介紹 牛郎織女是幾月幾日相會的日子?
    在說起七夕節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覺得陌生,這個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在這個節日當中也流傳著一些故事,那麼七夕歷史故事是什麼呢?關於七夕來歷典故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百家講壇》主講人李任飛談七夕:牛郎織女傳說寄託著人們的精神和...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七夕節起源於上古,在西漢時期開始普及。宋元之際,七夕節慶發展到鼎盛狀態,每年臨近七夕,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直到今天,七夕依然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
  • 巴基斯坦商人中國「七夕」告白:「我願做你一輩子的牛郎」
    難掩激動心情的胡瑪捧著玫瑰問丈夫:「你是牛郎,那我是什麼?」於是,阿巴斯在護士的複述和翻譯下,很認真地向驚訝中的妻子講述了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阿巴斯說,他與胡瑪結婚21年了,婚後感情很好。每年有兩個節日對他來說很重要,一個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另一個就是胡瑪的生日。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中國,能趕上中國的七夕節,感覺非常幸運。」
  • 「七夕」是古代情人節嗎?不好意思,這是女孩乞巧「購物節」
    農曆七月七日,被稱為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因此很多人認為「七夕」是中國情人節。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雖然詩中提到了織女「報章」、牽牛「服箱」,但這也只是就這兩顆星的名稱而產生的聯想,真正將天空星辰變成唯美的民間愛情故事,一直等到漢代,方才出現鵲橋相會的說法。唐韓鄂《歲華紀麗》提到:「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此時,織女已經不再是一個星座,而變成仙女,演繹出一場悲歡離合,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 姥爺給我講的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牛郎是村裡給他起的外號,原本他有大名的,叫的習慣了就慢慢把他的大名忘記了。牛郎家沒有了父母,還有哥哥和嫂子,嫂子要鬧分家。晚上睡覺時,老牛託夢給牛郎,分家時你只要我就行,就這樣,牛郎在分家時和哥哥嫂子說,我就要這一頭老牛,嫂子看著牛很老了也不能幹活了,就給了牛郎了,從此老牛和牛郎相依為命。
  • 你好,我是織女,這裡有你的七夕禮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它的起源呢,就跟我們熟悉的織女的傳說有關了。民間傳說中,織女最初是織布的,向來是心靈手巧的代名詞,所以拜她自然不足為奇了。古代的七夕節,僅限於未婚女性過節,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們聚會,互相切磋女紅技巧,聚餐玩耍。
  •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018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星期幾
    七夕是幾月幾日呢?2018年七夕牛郎織女來相會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8年七夕情人節時間及七夕活動習俗,預祝大家七夕節日快樂哦!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來歷
    誰曾想到,一個很普通的七夕節居然過出了春節的感覺,昨晚每家飯店都是滿課 ,想吃上一餐,對不起,請排隊半小時以上,浪漫是需要時間的,同樣,恢復營業的影院也是一票難求,估計這和疫情那麼久,終於找到一個年輕人對口的節日了,不消費一下豈不是浪費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