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廣大基層鄉鎮地區人口眾多,醫療水平有限,群眾防控意識相對較弱,防控形勢嚴峻,能否守住基層這片戰場,關係基層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一場治理能力大考驗,也是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關鍵。
在張家港市,許多基層黨員幹部自覺擔當,創新工作方法,奔走在戰「疫」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廣大群眾的平安健康,為承受著孤獨、焦慮、痛苦與掙扎之中的基層群眾帶來信念與力量。
奔走宣傳,私家車改裝「宣傳車」
農村老年人不看手機怎麼辦?村裡缺少公務宣傳車輛怎麼辦?農村信息傳播不暢,防控信息傳達受限,病例報告可能會出現不及時的現象。
在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豐村,一輛由私家車改裝的疫情宣傳車,最近成了村民微信朋友圈裡的「網紅」。這輛私家車的主人,就是該村黨總支副書記施春華。
施春華給車子貼上了標語,在引擎蓋上裝上兩個小喇叭,有空就開著這輛「改裝車」在村裡轉悠。「勤洗手,戴口罩,沒事少往人堆裡跑」小喇叭裡的防疫知識,就這樣響徹永豐村的每個角落。
為了加大宣傳力度,永豐村在2個室外顯示屏和2個室內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宣傳標語,並利用村民微信群及時發布疫情宣傳內容,發放宣傳資料,將防疫信息和科普知識及時傳遞給每一位村民。
「網紅」改裝車
春節期間,多數農村都有走親訪友、文藝演出等活動,人員聚集程度高,很容易爆發聚集性群體疫情。
張家港冶金園(錦豐鎮)光明村主任倪春軍同志放棄春節休假,每天早出晚歸,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讓更多的老年人增強對疫情的重視度,他親自開車在全村範圍內循環播報疫情情況和防控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識。春節期間,他發現有一戶村民想要集中辦酒席,他就上門做思想工作,跑了一趟又一趟,直到把主人家的工作做通,獲得了理解,成功勸退酒席。
力保生產,黨員志願者變身「包裝工」
蘇州樂天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是張家港市一家專業生產口罩的民營企業,為滿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需要,企業決定春節期間繼續加班加點生產。但畢竟大部分員工在節前就已經放假回家,企業產能難以釋放,特別是最後的包裝工序,必須要有工人手工完成。
正在企業一籌莫展時,1月26日,來自張家港市南豐鎮機關和村(社區)40名青年黨員志願者來到該公司,義務當起了「包裝工」。
「雖然我們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衝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但我們也想為疫情防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張家港市南豐鎮人大辦主任鄔明霞說。此次南豐鎮共有200餘名黨員志願者,在春節期間,主動放棄休息,每天40人輪流到企業「上班」,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該公司總經理張文說,有了志願者們的幫忙,企業現在每天的口罩出貨量可以達到30萬片。「我們決定將春節期間所有生產的口罩全部捐贈出去,守護在春節期間依然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們。」張文說。
企業已經為當地醫療、環衛、公安等一線人員送去了30萬片口罩。當前,企業正努力通過各種方式號召職工儘早返回工作崗位,儘快將產能恢復至每天50萬片,以全力支援疫區防護工作。
幹群同心,小家共護大家平安
阻擊疫情,沒有任何人是旁觀者。
張家港冶金園(錦豐鎮)福利村黨總支副書記蔣正華在得知村裡有人家要辦喪事,連午飯也顧不上吃,匆匆的趕過去。一番溝通下來,桌數從十幾桌減少到兩桌。接著,他又趕到月初從湖北返回張家港的一名新市民住所,仔細叮囑詢問出門有沒有戴口罩?身體如何?食物是否充足?
和堅守在戰「疫」第一線的蔣正華一樣,前幾天,女兒蔣珊作為張家港市首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啟程奔赴抗疫前線。「不舍是真的,擔心也是真的,但我們都是共產黨員,要衝鋒在前。有了大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平安。」蔣正華說。
右為福利村黨總支副書記蔣正華帶隊走訪宣傳
而在張家港冶金園(錦豐鎮)星火村也發生著令人感動的事情,傳遞著「港城」人民齊心協力戰「疫」的信念與力量。
該村書院片9組的村民許燕悄悄送來了10瓶84,兩瓶75%的醫用酒精和400隻口罩,她將物資放在村部門口,然後轉身離開。她給包片幹部發微信時說:「物資放樓下大廳了,酒精是配置的,在有效期內,沒有了就跟我講。」面對村幹部的付錢提議,許燕回覆:「不收錢,你們基層工作人員非常辛苦,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短短的對話,讓大家覺得連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幹勁十足。
「群眾就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有了他們這個冬天不再冷,這個疫情不可怕。」星火村黨總支書記毛虎說,「面對疫情,群眾給了我們很大依靠、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撐,我們有信心,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