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娛樂財報:盈利的可持續難題

2021-01-12 劉曠

近日,貓眼娛樂發布了截止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貓眼娛樂總營收42.67億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13.6%,毛利為26.5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2.8%,全年盈利4.59億人民幣,這是貓眼娛樂在持續六年虧損後的首次年度盈利。

2018年,貓眼力壓群雄,成為國內最大的國產電影主控發行方,這一年也是外界給予貓眼期望最大的一年,結果貓眼還是沒能在虧損的道路上剎住車,繼續血虧1.38億人民幣。

就在外界對貓眼再次失去信心的時候,去年上半年,貓眼卻迎來了其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據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貓眼淨利潤為人民幣2.57億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3.80億人民幣,總營收為人民幣19.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7%。

貓眼一直被認為是一家依靠賣電影票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公司,因此外界戲謔地給它貼了個「票販子」的標籤。貓眼為了擺脫外界對它這種不友好的認知,近幾年通過探索新業務、調整產業布局來減少其對票務服務的依賴。

此次貓眼的盈利與其近年來在業務調整方面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全文娛戰略的調整成效顯著,為其實現扭虧盈奠定了基礎。

不過,貓眼自身業務調整之外,外部競爭和疫情引起的行業黑天鵝事件,給貓眼在未來的財務業績中增加了不確定因素,這也給貓眼之後的持續盈利增加了難度。

全文娛戰略成效顯著

去年7月,貓眼娛樂在北京舉行「2019貓眼全文娛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發布貓眼全文娛戰略「貓爪模型」。

由最初的文娛票務平臺升級為包括票務、產品、數據、營銷和資金五大領域在內的綜合文娛服務平臺,服務於現場娛樂、短視頻、視頻、電影、文娛媒體、劇集、音樂、藝人KOL等全文娛產業鏈。

此次貓眼的戰略調整布局是在票補時代終結、整個行業服務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不得不做出的關鍵選擇。從貓眼最新發布的財報可看出,在此戰略布署下,不僅貓眼的營收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還實現了首次的年度盈利。

財報顯示,2019年貓眼娛樂在線票務業務收入穩中有升的同時,在整體收入中佔比從2018年的60.7%降至54%,娛樂內容服務、廣告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明顯提升,分別達到32.7%和13.3%。

按照2019年全年電影票務總交易額統計,貓眼已是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貓眼通過專業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開拓市場增量,針對用戶習慣和用戶偏好完善產品體驗,增加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將更多的觀眾帶入影院,提升電影票務運營效率。

2019年,中國現場娛樂票務總市場份額較2018年基本持平,貓眼總交易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5.1%。貓眼為觀眾提供售票、出票、智能入場等全流程服務,在現場娛樂票務市場中承擔更重要的角色,貓眼作為票務總代理角色的項目場次數年同比增長超過8倍,出票量年同比增長9倍,表現強勁。

在電影的發行、宣傳、出品方面,2019年度由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共14部,票房達到人民幣74億元。在貓眼深度參與並助力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在2019年全國票房排名前三十的影片中,國產片總計18部,其中由貓眼主控發行、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的影片總計12部。

貓眼參與的影片在各個檔期表現優異,其中,《來電狂響》為元旦檔票房冠軍,《反貪風暴4》為清明檔票房冠軍,《最好的我們》為端午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為國慶檔票房冠軍。

2019年,貓眼的廣告服務及其他收入取得了大幅提高,比去年同期增長39.7%,這得益於貓眼營銷平臺和資金服務平臺的持續建設。貓眼深化了更加豐富的娛樂整合營銷策略,進一步充分覆蓋社交、電商、生活消費等所有場景的6大流量入口(微信、QQ、美團、大眾點評、貓眼、格瓦拉)。

從財報信息中可以看出,貓眼通過「貓爪戰略模型」的布局,進一步優化了在全文娛產業票務平臺、產品平臺、數據平臺、營銷平臺及資金平臺等方面的能力,加強了業務協同和價值聚合,為全文娛行業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不過,不同於票務市場僅剩淘票票一家強敵,文娛產業巨頭布局多年,騰訊的「新文創」、愛奇藝的「蘋果園生態」、阿里的「大文娛」等,都是貓眼在未來需要面對的強敵。所以,在全文娛這條路上,貓眼接下來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與淘票票仍然是一場硬仗

去年7月,在戰略升級發布會上,貓眼CEO鄭志昊宣布了對標阿里大文娛的具體方案:一是推出全文娛戰略,打造包含票務、產品、數據、營銷、資金在內的五大平臺;二是聯手騰訊啟動「騰貓聯盟」,共同打造電影行業頂級宣發體系。

藉助巨頭打巨頭,這意味著貓眼將與騰訊展開更深度的合作,而騰訊的加入也為貓眼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增加了其實力和底氣。

但阿里大文娛也並非外界盛傳的大而不強。

去年初,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被任命為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的負責人,其加強各個業務間的戰略協同意圖明顯。阿里不斷加碼大文娛領域,淘票票、大麥網、阿里影業、優酷等,在集團的意志下相互配合。

不同於阿里文娛一盤棋,儘管貓眼背後有光線、美團、騰訊這些股東的支持,但各個企業都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協同力度不如阿里文娛。

去年9月初,光線被二股東阿里減持,雙方的戰略合作協議終止,阿里高管樊路遠、邵曉鋒相繼退出光線董事局,被外界解讀為雙方關係破裂。作為光線系企業,貓眼又直接與淘票票競爭。在整個大文娛產業,未來貓眼與阿里系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今年,在前不久的支付寶改版中,支付寶將最頂端的五個入口分別給了餓了麼、口碑、飛豬、淘票票和市民中心,幾乎囊括了阿里旗下最為核心的「吃喝玩樂」服務。而將早前版本中的轉帳、信用卡還款、充值中心、餘額寶這四個最純粹的「支付功能」的優先級放到次要位置。

儘管此次支付改版瞄準的主要是本地生活服務,但這也無形中給貓眼帶來壓力。一是優化升級後的支付寶將淘票票放在頂端,這無疑給淘票帶來了更大流量入口,這對貓眼的在線票務是一種威脅;二是支付寶這次的改版對貓眼的兩大股東美團和騰訊在某些方也帶了來衝擊,這也會間接對貓眼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阿里大文娛包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大麥網等業務版塊。其中,阿里影業的業務板塊包括網際網路宣發、綜合開發、內容製作等,與現階段的貓眼基本一致。

根據此前阿里影業發布的年度財報顯示,阿里影業總營收為人民幣30.34億元,同比增長9%,淨虧損從此前的12.45億元收窄至2.54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0億元,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所以,貓眼直面對抗淘票票,這註定是一場硬仗。不過眼下在疫情影響下的貓眼,可能更關注的是能否持續盈利的問題,因為這才是決定它是否能保持持久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持續盈利仍然是道難解題

眾所周知,貓眼娛樂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都處於虧損狀態,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與2017年貓眼淨虧損額分別達到12.97億元、5.08億元、7610萬元。根據去年年初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虧損規模達到了1.38億元,同比擴大82%。

去年上半年貓眼雖然盈利了,但7月份的全文娛戰略肯定會進一步刺激到對貓眼的資金需求。並且隨著貓眼在電影製作領域的加碼,持續盈利或許對貓眼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影視創作是需要通過作品來實現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流行周期、市場生命周期、關注群體規模,但這些要素卻是很難估計的動態類別。

此外,電影投資一直都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三高」行業。一則貓眼進一步進軍電影業,能不能掙到錢很難說,因為電影行業中的不可控因素實在是太多;二則多年虧損的貓眼,手頭並不是那麼充裕,而電影內容製作又是一個燒錢的生意。

除了加碼電影製作對貓眼的持續盈利有負面影響外,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也必然會對其持續盈利帶來負面影響。資料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貓眼票務平臺春節檔退票金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整體收益也出現了下滑。

如今,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影視行業受此影響的周期會更長,所以貓眼在票務等方面的業務也肯定會持續受影響。

儘管疫情爆發後,貓眼立刻發布公告稱,將與行業上下遊合作夥伴並肩同行、共克時艱,在業務合作、資金等方面盡力提供幫助和支持。

近日,貓眼在其公告中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全文娛戰略,並會在票務平臺、產品平臺、數據平臺、營銷平臺等主營業務領域繼續發力,實現多元式發展與縱深式發展的協作。

有關疫情對文娛市場造成的負面影響,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在公告中也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疫情終會過去,全文娛行業、中國經濟都將迎來更好的發展,貓眼和眾多夥伴們都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推動行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但這並沒有給資本市場帶來多大的信心,股價依舊是應聲下跌。可以肯定的是,受疫情影響 ,貓眼娛樂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業績預計要受到很大影響,這在股價上已經有充分體現。

2019年的貓眼,動作漂亮地完成了盈利的驚險一躍。但貓眼的幸運能否重複上演,未來能否實現持續盈利,在動蕩的文娛產業中,很難給予樂觀估計。

相關焦點

  • 貓眼娛樂:出沒風波裡 可主沉浮否?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張詩琳 2019的佳績對貓眼來說是何其珍貴和振奮人心,但今年盈利腳步可能被羈絆疫情下影視行業基本停擺,作為背靠電影產業鏈的貓眼娛樂(以下簡稱貓眼,1896.HK)自然也是深受衝擊,這意味著好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有可能再次陷入虧損泥潭。
  • 貓眼娛樂成功實現首次盈利 經調整淨利3.8億元
    中新網8月15日電 15日,貓眼娛樂(HKEx:1896)今日發布財報,2019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成功實現首次盈利;公司整體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全文娛戰略初見成效。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貓眼經調整淨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2.574億元人民幣,成功實現首次盈利。
  • 貓眼首次實現盈利,擴展業務從票務平臺轉向全娛樂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8月15日,貓眼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總收入19.846億元,淨利潤2.574億元,經調整淨利為3.804億元,貓眼首次實現盈利。上半年,貓眼除傳統的票務收入外,娛樂內容和廣告收入有了明顯增長。
  • 貓眼娛樂戴維斯雙擊降臨 估值提升成焦點
    既然已經進入了盈利的通道,我們認為,從這個時刻開始,應該要轉為關注貓眼的估值問題。(數據來源:公開信息)在2019年上半年,貓眼的多元業務發展強勁,各業務板塊多點開花。公司在線票務市佔率持續保持第一,穩居60%以上且仍有提升,同時現場娛樂在線票務的GMV增長高達40.5%;在娛樂內容服務方面,由貓眼主控發行/出品的影片票房達到41億人民幣,其中包括《來電狂響》、《白蛇:緣起》、《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老師.好》等多部口碑及票房雙優的好片。此外,在上半年其還聯合發行了《熊出沒.原始時代》、《最好的我們》,並參與投資了《流浪地球》。
  • 票補力度減弱 貓眼娛樂如何對抗「影視寒冬」?
    此外,隨著票補力度減弱,如何保住前期培育起來的觀眾和市場,也是公司需要直面的難題。營收渠道單一難敵「影視寒冬」貓眼娛樂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實現約達2.03億元,上年同期約19.84億元;淨利潤虧損4.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2.57億元。公司表示,致使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衝擊。
  • 貓眼娛樂2018年營收漲47%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胡曉鈺)3月25日下午,貓眼娛樂公布了2018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8年,貓眼娛樂實現收入人民幣37.55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47%。同時,貓眼娛樂2018年實現經調整溢利淨額2.90億元,同比增長34%。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廣告及其他服務等多元業務為貓眼目前主要收入來源。財報顯示,2018年貓眼在線娛樂票務業務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53%。
  • 貓眼娛樂發布2018年業績報告:多元化業務增長強勁,平臺價值凸顯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貓眼總營收由2017年的人民幣25.48億元增長至人民幣37.55億元,同比增長47%;2018年度經調整淨利為2.90億元人民幣,2017年為人民幣2.16億元,同比增長34%。  這意味著貓眼在保持高市佔、高增長的同時,已經實現盈利。  貓眼CEO鄭志昊表示:「我們認為中國的文化娛樂產業前景非常廣闊。
  • 票補力度減弱進軍影視起步晚 貓眼娛樂如何對抗影視寒冬?
    此外,隨著票補力度減弱,如何保住前期培育起來的觀眾和市場,也是公司需要直面的難題。營收渠道單一 難敵「影視寒冬」貓眼娛樂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實現約達2.03億元,上年同期約19.84億元;淨利潤虧損4.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2.57億元。公司表示,致使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衝擊。
  • 票補力度減弱進軍影視製作起步晚 貓眼娛樂如何對抗「影視寒冬」
    此外,隨著票補力度減弱,如何保住前期培育起來的觀眾和市場,也是公司需要直面的難題。營收渠道單一 難敵「影視寒冬」貓眼娛樂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實現約達2.03億元,上年同期約19.84億元;淨利潤虧損4.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2.57億元。公司表示,致使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衝擊。
  • 貓眼現隱憂:盈利後股價不升反降 疫情正衝擊在線票務
    一、首次盈利含金量不高企業盈利秘訣無非是開源節流,貓眼走向盈利主要靠節流。去年上半年,貓眼營收為19.84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4.7%,而銷售及營銷開支減少近5億元,由2018年上半年的11.46億元變為6.11億元,同比減少46.7%,貓眼官方說法是「因用戶激勵減少所致」。
  • 貓眼娛樂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達成合作 將向後者授權音樂作品版權
    貓眼娛樂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達成合作 將向後者授權音樂作品版權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7日 消息:今日,貓眼娛樂發布公告稱,將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 資本市場為什麼看好貓眼?平臺優勢與縱深空間
    金梅、劉學輝 | 文1最近幾年,中國去海外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多數股價表現不佳,持續低於發行價,而貓眼娛樂是一個例外。貓眼娛樂(01896.HK)於2019年2月4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4.80港元,而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的股價為16.80港元,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上漲13.5%。
  • 貓眼娛樂今起公開招股,獨家對話高管團隊
    據「獨角獸早知道」消息,貓眼娛樂今日起公開招股至1月24日,預計將於1月31日正式掛牌上市。貓眼娛樂已經確定了2家基石投資者,分別是IMAX和Welight Capital,貓眼的主要股東騰訊也表達了積極認購意願。
  • 細數貓眼娛樂的「七宗罪」
    上周,貓眼娛樂發布招股書,確定將赴港IPO,有望在年底前正式上市。這家成立6年,連續虧損20多億元,上市預期估值超過300億元的公司卻存在著七個巨大的隱憂。隱憂一:資本催肥下依舊連續虧損貓眼娛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過去的三年半中,貓眼娛樂巨虧20多億元。
  • 鄭志昊「全文娛」布局受阻:貓眼娛樂線下停擺、口碑下滑、連遭處罰
    受疫情影響,電影院等封閉式娛樂場所幾乎停擺,而背靠電影產業鏈的貓眼娛樂同樣陷入了「寒冬」。雖然2019年貓眼娛樂實現扭虧為盈,但在此之下,仍有用戶口碑、競爭壓力、市值縮水等問題待解。全文娛布局遇阻 貓眼娛樂難買用戶口碑近日,網劇《報告王爺,王妃是只貓》(第一季)播出,貓眼娛樂也從下遊走到了幕後,以聯合出品方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 上半年貓眼娛樂由盈轉虧 「騰貓」合作轉向平臺能力的整合打通
    ,在2019年實現首次盈利後,今年上半年貓眼娛樂由盈轉虧。   疫情「黑天鵝」阻斷了貓眼娛樂盈利的步伐,在2019年實現首次盈利後,今年上半年貓眼娛樂由盈轉虧。  8月17日,貓眼娛樂發布中期業績。上半年,貓眼娛樂實現營收2.03億,去年同期為19.85億,同比下降89.8%,期內虧損4.3億,去年同期為盈利2.57億,同比下降267.32%。
  • 寒冬年步履不停,貓眼劇集持續加碼
    目前來看,貓眼參與的劇集項目大多能夠順利播出,這些已播劇中無論是臺播收視數據,抑或網絡平臺的播放數據和關注度、討論度,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行業內的一個普遍認知是,一部劇集的順利播出即能理解為回款。貓眼劇集項目的高播出率,意味著貓眼同樣具備高超的回款能力和穩定的盈利能力。恐怕也正因如此,貓眼才得以在劇集市場迅速成長。
  • 背靠阿里大樹的阿里影業為何久久不能盈利
    所以,從市場戰略來看,阿里影業明顯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營銷上,而不在堅持所謂的「主控主投」了,但這一戰略的收效如何,目前而言還是待檢驗,因為畢竟在影業營銷市場上還有一個以買電影票而起家的貓眼娛樂。去年貓眼娛樂在經過戰略調整後,實現了成立以來的首次年盈利,這就對仍舊處在虧損狀態的阿里影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壓力。
  • 貓眼娛樂跑贏行業
    中金近期組織了貓眼娛樂(01896)的非交易路演,維持對其「跑贏行業」評級及目標價15.5港元。貓眼娛管理層分享了目前的最新情況和看法。基於行業於6月起恢復常態的假設,維持2020年至2021年盈利預測不變,但仍需警惕行業復甦時點進一步延後的風險,公司當前股價對應2021年調整後市盈率8.5倍。花旗發布報告稱,由於萬洲國際(00288)的業務性質為日常必需品,隨著內地生豬價格與美國生豬價格的差距擴大,預期公司在今年會加速美國對內地的豬肉出口,這意味著美國及內地的新鮮豬肉業務的盈利能力都會有所提升。
  • 貓眼娛樂中報:強化布局、助力行業,短期影響未改長期邏輯
    8月17日,貓眼娛樂(01896.HK)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貓眼娛樂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益2.03億元;期內虧損淨額為人民幣4.3億元,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2.8億元,在國內電影市場、現場娛樂市場受到疫情衝擊的情況下,體現出了較好的風險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