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晶片創新中心揭牌成立、9個IC新產品發布、一批重點企業入駐……8月14日,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以「助力新基建、開創芯動能」為主題,圍繞疫情後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變局與應對,供應鏈調整與產業安全,以及「新基建」帶來的新應用與集成電路新機遇,邀請行業資深專家、高校教授、著名企業家深入探討當前形勢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如何應對挑戰,共繪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藍圖。
開啟IC產業新篇章見證中國「芯」時刻
工業應用作為集成電路的重要應用領域,是新工業革命和新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支撐,更是我國工業安全和工業網際網路推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為進一步促進央地合作發展,「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及其運營公司「中關村芯海擇優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論壇上揭牌成立。
這是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致力於提升工業晶片技術創新能力和國產化率,帶動與培育一批優秀的工業晶片設計企業邁出的重要一步,也將進一步鞏固北京市在國內工業晶片領域的領軍地位。
工業晶片創新中心,是集聚產業發展全要素的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將圍繞開放應用測試場景、建立工業晶片標準體系、開展工業領域各類晶片研發、加速工業晶片的國產化替代等方面發力。同時,積極帶動各專業領域的晶片設計企業,集聚多方技術優勢,圍繞工業晶片領域關鍵技術難題以及重點產品,全面開展聯合研發,在工業控制領域實現重點突破,打造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雙循環的發展生態,全面支撐工業晶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牽頭單位智芯公司執行董事趙東豔說:「工業晶片中心掛牌成立是推進以市場應用引領晶片產業發展的重大創新實踐,智芯公司將以創新中心為載體,全面推動工業晶片自主創新,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國芯之路
即將邁進21世紀第三個10年,隨著數字「新基建」的大力推進,集成電路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以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業態正在催生集成電路產業新一輪快速增長。
在中國從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向自主創新深化改革的發展進程中,北京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重要創新基地起到越來越多的示範及推動作用。
在國際貿易態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如何在集成電路產業變局中加快產業鏈布局,打破貿易壁壘,構建自主創新的集成電路生態,是中國芯面臨的最大挑戰。以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為引領的北京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在穩步前行中緊抓機遇,正在探索出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國芯之路。
在新產品發布環節,智芯公司發布了一款低功耗人工智慧晶片獵鷹A101,該晶片具備高算力、低功耗的特點,能效比是同類晶片的2倍以上;昂瑞微公司發布了藍牙智能系統級SoC物聯網晶片,填補了國內高解析度可穿戴設備專業主控晶片領域的空白;海博思創的物聯網處理器、憶芯科技的存儲主控晶片、探境科技的AI晶片……9家科技公司的創新產品通過視頻展示方式依次亮相活動現場。
這不僅是中關村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展示,更體現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將在自主研發創新的道路上乘風而上,持續蓬勃發展,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在過去的2019年,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平穩繁榮、繼續著高歌猛進的態勢;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園區穩步加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腳步,積極迎戰克服重重困難,推出服務管家等一系列企業賦能舉措,搭建健康完善的產業生態及多元優質配套服務,逆勢而上,上半年吸引了10餘家集成電路優秀企業入駐。
其中,華瀾微電子、豪威集團、地平線、康拓紅外、綠晶半導體、思比科微電子、核芯達科技、廣利核、海博思創、至臻信遠10家企業代表在活動現場領到了園區入駐「鑰匙」。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累計已入駐60餘家相關領域企業,2019年實現年產值248億元,產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據悉,「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為諸多中國IC企業在技術、市場、產品協同發展搭建交流平臺,為主推中國半導體產業交流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