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
——第三屆科學無神論論壇綜述
作者: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習五一;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張儉松
2015年11月1日,第三屆科學無神論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的主題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作領導小組主辦,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中國無神論學會聯合承辦。來自中國社科院、教育部、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反邪教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上海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5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全國政協民宗委朱維群主任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社科院馬研院院長鄧純東研究員致辭指出:實現「中國夢」,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無神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應有之義。要理直氣壯地把科學無神論推進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中去。堅持不懈地開展科學無神論研究,突出科學無神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研究中的應有位置,以科學無神論捍衛中國共產黨思想陣地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大眾化的工作中,大力普及宣傳科學無神論。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科學與無神論》雜誌主編杜繼文研究員指出,當今我們重提無神論,現實的原因有三:一是「特異功能」、「人體科學」的興起,導致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科教興國戰略」的衝擊;二是人體科學相應的神化氣功和邪教興起,導致「怪力亂神」風行,一直發展到法輪功包圍中南海。三是海外的宗教滲透,從佔領底層群眾的信仰領域到製造恐怖和分裂;從抓頭腦,抓脊骨到嚴重侵蝕國家教育和科研資源。這些都促使我們必須拿起法治的武器,貫徹依法治國,高舉宗教信仰自由的大旗,實施教育與宗教相分離,讓宗教從發揮社會作用的角色,回歸他的個人信仰本位。
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朱曉明研究員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不懈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和唯物論、無神論的宣傳教育活動,讓人民群眾掌握反分裂鬥爭的思想武器。這對我們加強和推進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田心銘研究員指出:「堅持無神論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如果像某些人所主張的那樣,否定黨中央關於「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的規定,允許黨員信教、教徒入黨,那就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又背離了中國的基本國情,勢必會侵蝕黨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基礎,使共產黨員喪失統一的政治靈魂、精神支柱,破壞黨在指導思想、理論基礎上的統一性、純潔性和全黨的團結,嚴重危害黨的生命和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上海師範大學李申教授指出:古代沒有徹底的無神論者。他們一面否定傳統的神祇觀念,又往往創立新的神祇觀念。從他們否定傳統神祇觀念或現存神祇觀念的某些部分來說,他們是無神論者;從他們創立新的神祇觀念一面來說,他們又是傳統神祇觀念的改革者,是有神論者。神祇觀念的變化和發展,是人類思想發展、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主任習五一研究員指出:「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抵禦宗教向大學校園滲透」。應當重視大學校園裡傳教活動日益增多的現象。如果在校園傳播宗教的趨勢繼續升溫,信教大學生的比例將會繼續增長。
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潤國研究員指出:「科學無神論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基石」。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充分認識科學無神論這塊基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支撐和維護作用。宗教有神論泛濫成災所造成的各種危害,嚴重影響黨的意識形態安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抑制宗教有神論的擴張態勢和嚴重危害,固然需要大力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和諧來逐步削弱其現實根源,但是通過加強科學無神論宣傳教育來消除其思想認識根源同樣重要,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加直接和有效。
與會學者圍繞著「科學無神論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係、「堅持科學無神論,反對宗教極端主義」、「拓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無神論研究的新領域」、「關於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的思考」」時代呼喚科學無神論「、「馬克思論宗教管理的法治原則」、「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的現實思考」等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會者百花齊放,暢所欲言。學者們相信,科學無神論論壇的持續舉辦,將推動科學無神論的研究、宣傳教育工作不斷發展,為實現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做出獨特的貢獻。
[責任編輯:康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