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媽媽從懷孕起就希望寶寶可以健康聰明,等孩子呱呱墜地,我們著重教育培養,希望孩子可以有出息,孩子健康成長,出人頭地是我們最大目標。
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金錢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但是如果時機和方法選錯了,就算投入再多都沒有效果,家長反而會恨鐵不成鋼,與孩子矛盾增多加深。
哈佛大學針對人類大腦發育進行了很多研究與實驗,最終得出結論:孩子的大腦有很強的「可塑性」,蘊含著大量的潛能,而這些潛能的是否可以被開發,開發的程度有多深,取決於孩子的早期教育與生活環境。
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
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曾帶隊進行過關於孩子的大腦發育方面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孩子一生中大腦的發育有三次高峰期,如果家長能根據大腦的發育規律,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就能提高大腦的發育水平。
也就是說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如果家長能夠抓住這三次機會,孩子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但是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覺得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是在初中階段,因為這時候孩子更加懂事,並且學習的難度加大,壓力各方面都有所增加,而實際上,等到初中再培養已經晚了。
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二歲定終生。
1.0-3歲是第一次大腦發育高峰期
腦容量發育的變化是最為明顯的,孩子出生時大腦重量約為390克,而到3歲的時候發展到1000克,也就是出生時大腦只有成人的1/4,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發育,三歲時已經接近成人85%,孩子在這個階段學會非常多的東西。
這個階段是腦神經元聯結最多的階段,聯結越多,孩子越聰明,經科學實驗證明:嬰兒時期具有比成人更多的神經元以及神經元聯結。
這是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元被已經形成聯結的神經元「擊退」,所以說0-3歲是第一次大腦發育高峰期。
孩子在此時學會了基本的生存技能,認識人,表達訴求,吃飯,說話,走路等等,並且會環境優良認知,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環境刺激,感官刺激。
分享給大家一套繪本,有早教專家編纂的《腦力總動員》,針對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通過躲貓貓,找不同,大搜索三類經典遊戲,訓練孩子的想像力,記憶力,專注力等,並且有初步的生活認知,衣服, 動物,水果等。
2.3-7歲第二次大腦發育高峰期
在孩子這個時期,大腦發育速度相對減緩趨於平穩,但是右腦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所以專注力,語文數學的啟蒙都可以開始進行,並且性格進入「潮溼的水泥期」,意思是可塑性此時非常強,
關注科學育兒的家長都了解左右腦平衡,協調的重要性,所以在這個階段,針對孩子的右腦開發非常重要。
分享給大家這套《蒙特梭利教育》早教遊戲書,針對孩子的左腦開發,右腦開發,包含了數學能力左右腦協調工作能力,分析能力,藝術能力等培養孩子。
3.8-12歲第三次大腦發育高峰期
8到12歲是孩子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大腦在10歲發育速度減緩,12歲完成,也就是說小學之前就完成了三次大腦發育的高峰期。
過了這個時期再培養,效果與12歲之前是無法相比的。8-12歲是孩子最後一次變聰明的機會,對孩子未來學習有非常大的影響。這時候的孩子有個特點,就是接收到的命令指令要求越多,表現反而越差,所以這時的關鍵不是命令,而是正確的引導。
所以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激發孩子運用自控力,讓孩子從心裡主動學習,並且有興趣學習才能發揮孩子最大的潛能。
在這分享給大家《歪歪兔學會管自己》系列圖書,糾正孩子馬虎粗心,磨磨蹭蹭,專注力不集中等問題,因為大人講道理孩子通常聽不進去,並且會逆反,所以通過繪本人物的代入對孩子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