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在面對蘇聯海軍時候發現,以美軍當時的作戰系統、火力和反應能力都無法應該蘇聯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攻擊,尤其是在戈爾什科夫提出「飽和攻擊」的戰術之後美軍更是如坐針氈。所以,美國海軍開始了先進地面飛彈系統的研發計劃結果,由於該系統的英文縮寫ASMS與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盾英文重合,最終美國海軍於1969年12月更名為「宙斯盾」 ,洛馬公司成為主要承包商。宙斯盾武器系統是一個集中的,自動化的,指揮與控制和武器控制系統,其核心是AN/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同時執行搜索,跟蹤和制導,最大處理目標的能力超過100個。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1983年成為全球第一批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水面艦艇,在測試結果達到美軍作戰要求之後,阿利伯克級級驅逐艦就成為了宙斯盾系統搭載數量最多的海軍艦艇,服役數量最終將要達到82艘,將成為美國海軍核心作戰裝備。而在2020年這一年的時間,全球神盾艦數量也呈現了一個大增漲的趨勢:超過5個國家已經下水或者正在建造超過12艘各類型神盾艦。特別是美國海軍在今年將會下水3艘新型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如果加上正在服役的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67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1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美軍在今年將會擁有至少93艘神盾艦,這個數量足以傲視群雄。
日本海自是除美國海軍以外,全球第一個裝備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和利用該系統掌握海基中段反導計劃的海上作戰力量,出於戰略考慮和對宙斯盾系統的親睞,日本防衛省在2月份宣布還將繼續建造2-3艘愛宕級飛彈驅逐艦,用於提升日本海自的防禦能力。加上已經在海自服役的的4艘金剛級驅逐艦、2艘愛宕級驅逐艦以及1艘才下水的摩耶級驅逐艦,日本海自在20230年之前有望實現10艘神盾級同時服役。除了在數量上不及中國海軍以外,質量和反導技術上依然還是中國海軍需要追趕的目標,畢竟日本海自已經裝備了快30年神盾艦,在使用和設計上都擁有豐富的經驗。同時海自在未來也將會成為美國海軍反導體系中關鍵的一環,其戰術地位不容小覷。
中國海軍起步時間較晚,一直在21世紀初期服役了第一款神盾艦052C級飛彈驅逐艦,該艦外形設計和武器裝備布局很明顯是借鑑了伯克級的設計風格。但是因為技術和其他原因,該艦當時僅僅只建造了兩艘,海軍開始建造第二款神盾艦051C級飛彈驅逐艦。該艦屬於一款中俄合作的產物,艦載防空飛彈和有源相控陣是從俄羅斯採購,而船體和其他武器裝備則是國產。雖然在外形上不及伯克級驅逐艦,但是該艦的遠程區域防空能力並不差到哪裡去。而從2014年開始,052C的升級型號052D驅逐機首艦下水服役,截至到目前該艦一共了14艘。在052D批量建造期間,055型驅逐艦橫空出世,一舉成為亞洲最強戰艦,其整體作戰性能基本上與第三批伯克級驅逐艦相差無幾。
目前中國海軍一共服役的神盾艦數量只有6艘052C+2艘051C+14艘052D+1艘055型共23艘神盾艦。從數量上來看僅為美國1/4,巨大的差距也無需過度計較,畢竟美國海軍裝備的10艘核動力航母就需要40-50艘神盾艦來進行護航,這一點是我們無法比擬的。而非常值得驕傲的是,在質量上已經縮小了與美國海軍之間的差距,055型飛彈驅逐艦的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還存在美軍圖紙上,這個超越是非常難得的。同時,在海基反導和航母戰鬥群防禦中仍然還是需要向美國和日本學習,這兩步是未來中國海軍發展的所必須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