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外湧現DocuSign這樣市值突破百億的行業巨頭,在國內被談了十多年的電子籤重回大眾視野,今年,在國家的高度關注下,相繼出臺的政策法規正式確認了電子籤章法律效力,國內市場迎來最佳爆發時刻,從目前形式來看,法大大、e籤寶和泛微坐鎮的契約鎖已經顯現出強大的碾壓力,電子籤「三國」初現。
▌三大廠商基本實力分析:
公司
平臺上線時間
地點
平臺定位
競爭優勢
法大大
2014
深圳
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
律師團隊創建,有專業的法律服務基礎
e籤寶
2014
杭州
專業的電子合同、電子籤名服務
有眾多專利,可以提供優質印章服務
契約鎖
2015
上海
專業的電子籤約及印章管理平臺
印控中心,統一管理電子章和物理章
(3大廠商整體特徵分析)
從上表不難看出,三大廠商均屬於14年前後首批入場企業,已經積累了不少客戶資源,競爭力明顯:
1、法大大:以SaaS模式電子合同、電子文件籤署及存證服務為主。創立初期趕上互金監管熱潮,客戶大多以網際網路平臺為主,目前正已完成C輪融資。
2、契約鎖:契約鎖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務來滿足大型組織的需求。通過印控中心幫助組織統一管理電子章和實體章。契約鎖目前已經獲得泛微OA的投資。
3、e籤寶:和前面兩家相比,e籤寶的身世要複雜的多,其前身是「天印籤章」,創業伊始從政務方向切入,應用在在政府內部公文交換、招投標領域、醫院電子病歷等幾個場景中。在企業發展的瓶頸期正好趕上電子籤熱潮,轉型為電子籤SaaS平臺。
這裡筆者要說一下:法大大獲得了騰訊投資,e籤寶的創始團隊出自阿里,並且目前和阿里體系的產品都有集成。雙方站隊的意味明顯,這並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契約鎖在2016年得到了移動辦公OA行業上市企業泛微的投資,雙方在產品上已經深度集成,藉助泛微優秀的服務實施能力,契約鎖可以靈活嵌入各類組織業務場景,相比於其它兩家應用更加靈活。
▌未來,電子籤市場到底「拼」什麼?
目前,隨著電子籤爆發,市場上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各大廠商都想成為國內的DocuSign,紛紛找資本、爭第一。但是筆者覺得,電子籤不是賺快錢的行業,電子籤在國內的熟悉度還遠遠不夠,組織對於電子籤的的認知還處於較低水平,出於對電子籤安全性的考量,未來,廠商想要突圍,還是得拼「綜合實力」。
拼公司品牌:電子籤名屬於商用密碼行業,準入門檻較高。行業資質,各種算法,對接第三方CA認證機構,一個都不能少。
拼產品技術:產品功能是否豐富、使用的安全性能否徹底解決、籤署的法律有效性如何保證,,必須有強大的技術來持續關注和解決。另外,紙質籤署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推翻,如何既能滿足用戶的電子籤需要,又能解決用戶當下對於實體印章管控的需求,需要對產品持續打磨。
拼集成能力:說到底,電子籤並非一個獨立應用,組織的電子籤章需求往往是伴隨著各類業務需求產生的,如何與管理軟體結合、優化業務管理成本,是未來信息化辦公過程中組織比較關心的問題。
目前三大主流廠商中,法大大、e籤寶主要依靠融資來發展,可能會被資本牽著走,過於追求速度和短期利益。相比之下,泛微加持契約鎖形成的「1+1﹥2」的發展模式,筆者更為看好。
首先,泛微作為OA行業龍頭,也是業務首家主板上市企業,十幾年的發展無論從資金還是團隊上都能給契約鎖提供最優質的支撐。藉助泛微在業內的影響力,龐大的客戶資源可以輕鬆幫助契約鎖打開市場,迅速提升品牌影響力。
其次,有數萬家企業辦公服務經驗的泛微,對企業內部流程、業務方面,理解更為深入,能夠實現契約鎖電子籤約平臺與組織業務、流程的深度集成,衍生出適合各個行業、各類業務的「人事、項目、物流、租賃、採購等」全程電子化場景,靈活的實施和應用,更符合組織使用需求一些。
總體來說,當前的電子籤市場幾家主流企業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無論誰勝誰負,市場最缺的還是踏踏實實做產品的企業,能不斷的解決組織在應用中的安全疑惑、提升辦公效率和服務滿意度才是熱潮下真正需要湧現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