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2020-12-15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書法藝術的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秘法不可分的,五千年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書法的研究和創新一直就未停歇過。書法發展是一個循環操作步驟,臨帖+創作的過程。那麼想學書法就必須看真跡,臨真跡,有名師指點如何臨真跡,三者缺一不可。在古代,真跡的代名詞就是孤品。意味著全天下就這一份,就算是頂級的士人別說看真跡了,看到一份別人臨的好的作品都是可遇而不可得。書法有很強的技術性。我們在臨帖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鍛鍊手的肌肉記憶,到你創作時,能夠下意識寫出你想要的線條,結構。這點和很多運動相似。學習書法除了最基本的技法訓練外,還需要你的書法品位,需要你多了解古文字學,需要你思考書法史,形成自己的書法語言,只有到這個階段,書法才是藝術。只有有自己的書法語言的書法家才算書法家。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

書者介紹: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書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將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穿插,如"亂石鋪街",縱放中含著規矩。看似隨筆揮灑,整體觀之卻產生跳躍靈動的節奏感。板橋早年學書從歐陽詢入手。其字體工整秀勁,但略顯拘謹:這與當時書壇盛行勻整秀媚的館閣體,並以此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字體有關。對此,鄭板橋曾說:"蠅頭小楷太勻停,長恐工書損性靈。"在他40歲中進士以後就很少再寫了。鄭板橋書法最被稱道的是"六分半書",即以"漢八分"(隸書的一種)雜人楷、行、草而獨創一格的"板橋體"。

相關焦點

  • 清代太子太劉墉,11幅處世智慧對聯欣賞,字字遒勁句句珠璣,好字
    練字與其說書法的學習過程,不如說是參悟書法精髓的過程。從學「技」慢慢到追「藝」。越來越會最終指向書法的「真髓」。想用毛筆去寫印刷體,一定是違背生理和毛筆特性的。所以你心裡想要的是印刷體,手和毛筆不支持,就算你寫出來,字也會寫得很難受,或者長期練習,把手和工具訓練的「異化」來適應印刷體,就不能體會自然書寫的快感了。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以號名世,世人多稱之為鄭板橋,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和清代乾隆年間活動在揚州一帶金農、黃慎、高翔等人並稱為「揚州八怪」。
  • 清代軍機大臣董誥,10幅精品行書對聯欣賞,行雲流水,雅秀絕塵
    書法的創作出來書者本身的功力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書法的品質。我們知道宣紙分生宣、熟宣、半熟宣。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淨皮、單宣、棉連等。那麼行書創作應該如何選擇宣紙呢?行書創作要生宣用紙,要充分了解所使用生宣紙的溼染性特性和吸墨性能,蘸墨時要掌握好分寸,不宜太多,否則會變成墨黑一團。
  • 清代漢軍都統陳寶琛,傳世精品書法真跡欣賞,筆法酣暢,大氣巍然
    書法是一個集書者功力、文化、修養於一體的藝術表現,書法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流露著書者的心境。它的入門極低,但是它的藝術格韻卻高的得出奇。入門低是因為只要能寫字就能練書法,高的是幾百年都難出一個真正的大師。書法,是一個實踐性產品。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體會別人的作品是不是寫得好,那麼你一定要是一個書者。
  • 智永禪師精品行楷書法,集字18幅詩意對聯欣賞,筆格超逸沉厚飛動
    智永禪師是一個書法造詣非常高深的書法家,書法作品被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後來有專家點評說,智永禪師的書法造詣在其祖王羲之之上。關於智永禪師的介紹我們放在文末,現在我們主要是解釋一下什麼是書法學習當中的讀帖: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係。
  • 近代著名書法家高振霄,精美行書拓本欣賞,筆勢幽古,自成一體
    中國的近代的書法大家不計其數,其書法造詣的平均水平在今人之上,這一點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先生也曾談及過,所以說現代毛筆書法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了鋼筆書寫的影響。所以很多的書法家的毛筆書法中能夠看到鋼筆的影子,這和我們用筆的習慣有很大的原因,現代人最先接觸到的就硬筆,而毛筆是後期愛好的培養。
  • 「作品欣賞」守住規矩,書寫大美人生,書法家潘旭江作品欣賞
    今日讓我們一起走進書法家潘旭江先生的翰墨書海,在筆酣墨飽的書法之中,欣賞或勁健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筆筆鏗鏘有力、字字筆勢雄奇、姿態橫生,書法裡更是融入了做人的堅毅、果敢,也蘊涵了藝術家的沉靜與閒適,讓作品有樸實無華而兼納乾坤之感。
  • 著名書法家「梁炳倫」2019-2020書法精品欣賞
    在這一階段的臨創實踐中,挑選了一些作品(美其名曰「精品」),與大家分享,並誠意請教。在此感恩一年來支持我努力的您及所有人,特別感謝吳川淮兄的生花妙筆、錦繡文章!已在《書法報》2019年11月發表。書法感悟:書家的境界,便是達其一念,因「意」而生境,這不是「意境」嗎?
  • 著名書法家楊再春,行書精華作品欣賞,龍蛇競走磨穿鐵硯,好書法
    之前有一個書友對我說,好的書法作品就像是一道美味佳餚。烹飪一道美味的佳餚必不可少的就是油鹽醬醋姜蒜這些基礎的調料,按照比例添加。就比如說鹽,多一點太鹹,少一點太淡(若果你是重口味請您忽略這段說辭,直接打碎鹽罐子)。書法也是一樣的,筆法、墨法、章法、調峰、紙張的運用都是至關重要的,都要運用自如才可成就好的作品。
  • 鄭板橋作品欣賞
    鄭板橋(鄭燮)取法於徐渭、石濤、八大諸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格勁峭。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並將書法用筆融於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後,不留一格」,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詩文真摯風趣,為人民大眾所喜誦。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鄭板橋全集》、《板橋先生印冊》等。
  • 對聯書法可以草書創作,掛在家裡可以淨化心靈(書法:張德進)
    #金寶齋德進書法#1 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煙蕩俗塵這副對聯,一般是用於茶館,白雪堆積在松枝上,雪在上,松枝在下,猶如用綠色的活力在烘熱,烹喚沉睡的雪,想像衝茶的畫面,綠茶葉子在沸水的衝擊下,泛起一點點白沫,茶葉顏色瞬間變得鮮綠,猶如喚醒了一個沉睡的精靈,吟詩作畫可好
  • 【1624期】中國當代最為著名的女書法家、蕭嫻書法作品欣賞
    蕭 嫻  中國當代最為著名的女書法家  蕭嫻(1902—1997),中國當代最為著名的女書法家,字稚秋,號蛻閣,署枕琴室主,貴州省貴陽市人,父親蕭鐵珊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員  蕭嫻書法作品 《壽》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作者:楊晨鄭板橋 (1693一1765) , 清代著名書畫家, 名燮, 字克柔, 號理庵, 又號板橋。清揚州府興化縣人, 是清代「揚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書畫家。他由官到民, 由士變商, 由文人畫家轉為職業畫家的經歷, 為世人所廣泛關注;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成就, 文藝理論上的獨到見解也被大家一致公認。
  • 金川書法家——荊立忠書法作品欣賞
    荊立忠書法作品欣賞荊立忠,畢業於天津工會學院藝術系書法專業,副研究館員。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金昌市康頤老年大學書畫室主任,金川區美術館特聘書法教師。書法作品獲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中國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銅獎,入展第二十屆中日自作詩書法展、全國第七、八、九屆書法篆刻展等全國書法展20多次。曾在《書法導報》「精英出場」、「隴軍書陣」,《甘肅書法》「隴上名家」欄目刊發專題介紹。有《對創造書法美的幾點認識》《沁園春 探月》《登岱六首》等百餘篇(首)書畫論文、評論、詩詞散見於各類報刊。
  • 鄭板橋去茶館喝茶,留下一副對聯,老闆立馬臉紅,此聯至今好用
    如果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的詩人,那鄭板橋就是畫中有詩的畫家,作為「揚州八怪」之一,他不僅畫好,在詩和書法上也很有造詣。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畫家,他出身書香門第,年少成才,也有過大好仕途,卻因在官時侵犯了鄉紳和其他官員的利益,而被害貶官,從此便靠賣畫生活,他的一生有過很多坎坷和困難,所以更能體會底層百姓生活的疾苦和為官作惡,難能可貴的是他敢於與惡鬥爭,並直白地將這些世態炎涼訴諸於他的作品中。鄭板橋雖心繫百姓,但對於趨炎附勢的小市民,依舊心生厭惡,並極盡其毒舌之功。接下來我們就來講個小故事。
  • 臺灣著名歌手鄭智化,17幅精品書法作品展,網友:可以當書法家
    鄭智化的書法功力很深,每一筆筆鋒都處理得非常到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也處理得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太過於追求連筆,有時候反而影響整體觀感。在小編看來鄭智化的書法已經達到了「半隨筆半隨心」的境界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我的理解,隨筆是臨摹名家筆法有成,隨心所欲是自己的發揮。名家當然可以全部隨心所欲,下筆即成書法。後來者法大家之法而成自己的風格,謂之半隨筆半隨心。
  • 著名音樂家蔣大為,16幅書法作品鑑賞,網友:他的書法能當書法家
    蔣大為蔣大為老師不但歌唱得好,書法筆墨功夫也是可圈可點的,有十分的功力,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的書法多藝氣,可以說是美的享受,張弛有度,一看的感覺肅然起敬,可用於亭臺廟閣。在網上對於蔣大為的書法褒貶不一,有人說他的字屬於江湖體,也有人說蔣大為的書法是傳統書法的延續。對於蔣大為的書法的好和不好,有時候真的很難斷言。小編認為現在書法好壞,關鍵有標準答案,沒有尺度,如果都寫顏體或柳體式規定範例一種碑帖,那大家一看都知道。蔣大為作為一個跨界的書法愛好者,能把字寫成這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不必要那麼嚴格的要求,畢竟人家不是專業的書法家。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書法創作的形式當中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書法家都偏向於書法的立軸創作,立軸書法的創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字數的布局和掌控,而立軸書法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是因為行書草書的書寫是上下呼應,筆勢虛實相連,能夠更好地掌握立軸書法創作的脾性。橫幅多為字數少的書作,布局要求更為簡單,連筆的運用較少。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的就是著名書法家亢銀中先生的立軸行書作品,喜歡您能喜歡。
  • 鄭板橋的字歪歪扭扭,如亂石鋪街,好在哪裡呢?
    因此也只能寄託與書畫之間,而心中的那份鬱氣自然也會流露在書畫之間,因此他成為了清代最具個性和真情的書法家之一。鄭板橋的書法被稱作「六分半書」,但是後人也很難說清到底是哪裡來的六分半,猜測是取漢隸(八分書)大部分,再輔以篆、草、楷體。反正很難說清楚,鄭板橋對自己的書法這樣評價的:「板橋即無涪翁之勁拔,又鄙松雪之滑俗,徒矜奇異,創為真、隸相參之法,而雜以行、草。」
  • 鄭板橋的書法,如「亂石鋪街」,放到現在,算是醜書嗎?
    鄭板橋不光畫竹厲害,在書法方面也有獨特的表現。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在書寫隸書的時候,大量使用了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的用筆,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有一種隸書叫「漢八分」,鄭板橋呢,給自己的這種書法也起了一個名字,叫「六分半書」。意思就是說,有點像隸書,卻又不完全是隸書,屬於自己加工整理後的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