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蓬溪縣白塔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示範項目已經完成可研、初設、立項、圖審等前期工作,有著610戶居民的老舊小區將迎來「新生」。根據改造方案,白塔小區將進行小區道路整治黑化、完善公共設施照明、配建停車設施、整治臨街市容市貌等改造工程,預計在2020年第4季度實現「路平、燈亮、草綠、水暢、衛生、安全」的目標。在蓬溪縣城,像白塔小區這樣亟待改造的老舊小區還有170個,三年內,蓬溪縣將對這171個老舊小區開展改造工作,涉及樓棟數847幢、戶數19446戶、建築面積187.93萬平方米。
為讓舊貌換新顏,蓬溪縣結合本地實際,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確定改造項目和內容,多措並舉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白塔街片區)立面風貌整治前全面摸排 分類制定改造目標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大致分為基礎類、改善類、提升類共3類25項,而蓬溪縣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基礎類10類、景觀風貌10類、公共服務3類,涉及情況複雜給改造工作帶來了難度。2019年8月,蓬溪縣對縣城區老舊小區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並建立了臺帳。通過充分徵求群眾意見、認真分析實施需求、組織開展可研報告審查,按照「先易後難、連片推進、示範帶動、群眾自願優先」原則,在優先解決直接影響居住安全和居民生活質量問題的基礎上,將縣城區老舊小區分年度、分區域、分重點、分批次制定了改造目標:——2020年計劃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87個,涉及棟數486幢、戶數9210戶、建築面積87.05萬平方米。 ——2021年計劃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66個,涉及棟數249幢、戶數6179戶、建築面積63.2萬平方米。——2022年計劃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個,涉及棟數112幢、戶數4057戶、建築面積37.68萬平方米。
突出特色 因地施策制定改造方案中國革命老區、中國書法之鄉、全國衛生城市是蓬溪縣的三張名片,在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制定上,蓬溪縣不僅結合這三張名片,在全縣層面著力體現革命老區歷史底蘊、書法文化、符合全國文明城市的特點,還根據小區自身特點和居民習慣,因地制宜制定了「一院一策「改造方案。
效果圖「白塔小區位於蓬溪縣赤城鎮白塔街,該小區與蓬溪縣白塔公園、桃花山公園、城河景觀帶相相鄰,」蓬溪縣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胡騰介紹:「在制定白塔小區改造方案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對白塔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古蹟的保護,伴隨白塔公園項目的推進,改造後的白塔小區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景觀風貌上將更符合中心公園城市的建設理念。」
效果圖徵求民意 群策群力協商改造內容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工程,蓬溪縣始終把居民群眾最關注、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優先推進。在項目實施前,採用「社區黨支部+居委會+部門單位+企業+群眾代表」共同發力模式,在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改造工作的重大意義,動員群眾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效果圖改造前,蓬溪縣召集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到現場對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狀況和周邊環境進行核查,並由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組織召開業主大會,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初步確定改造內容。在改造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與小區居民代表溝通,進一步收集居民意見,完善改造效果,確保改造一個小區,方便一片群眾。「通過三年改造目標的實施,我們將努力打造有安全保障、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文化特色、有長效管理『六有』幸福宜居小區,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蓬溪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馮昭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