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為了打壓華為的5G技術,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美國多次公開宣揚「華為5G威脅論」,在這個過程中,高通、谷歌等美國企業率先終止合作,隨後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倒戈相向,給華為的海外市場製造了不小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半導體行業過得並不好。國際半導體協會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美國升級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令之後,包括高通在內的美國半導體行業損失慘重,預計損失高達11137億人民幣!
以大家熟知的美國晶片巨頭賽靈思為例,一直以來,華為都是該美企的主力客戶,為賽靈思創造了不少經濟收入,而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讓賽靈思不得不放棄與華為的合作。蝴蝶效應隨之而來:收入下滑大量裁員被另一個美國晶片巨頭AMD收購。
本想著舉一國之力,給華為點顏色瞧瞧,沒想到任正非運籌帷幄見招拆招,美國企業先倒下了。一時間,美國半導體行業怨聲載道,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從上個月開始,美國政府相繼給高通、英特爾等半導體企業下發了許可證,只要與華為的合作是非5G領域的,政府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拿到許可之後,高通第一時間恢復對華為的晶片供應,並宣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在5G上錯失先機之後,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而近日,又有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來中國投資,它就是美國知名的高性能模擬技術巨頭德諾半導體公司。據悉,該公司已於上周四正式籤約,後續將進一步加碼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
果不其然,離開了中國市場,美國企業還是玩不轉。其實,早在9月15日美國宣布升級制裁令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做出預判:美國政府這一決定相當不明智!這不僅斷送了本土晶片企業的財路,還將把中國科技企業逼上造芯之路,無論怎麼看,吃虧的還是美國半導體行業。
比爾蓋茨又一次預言成真,實際上,中國半導體領域已經開始反擊了。以華為為例,最近在晶片布局上動作頻頻。就在幾周前,一則華為在上海投資建設晶片製造廠的消息刷爆全網。知情人士稱,該工廠預計2021年實現晶片量產。另外,近日華為斥資3.39億在廣州白雲區拿下了一塊地皮,用來建設晶片研究中心。
美國用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來證明美國企業離不開中國,不過比爾蓋茨的警告正在應驗。正如任正非所說:當困難來臨時,往往伴隨著機遇!一旦華為造芯成功,美國芯將直接在中國市場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