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時間9月3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舉行了「建證幸福」雲開放日活動。駐埃CRI記者王馨和埃及員工瓦利德用直播鏡頭帶領觀眾,近距離走進這片沙漠中的新城,多角度立體展示項目建設生產情況。
中國建築進入埃及已有36年,承建了開羅國際會議中心、蘇伊士投資服務大樓、埃及自由語言學校等一大批標誌性建築。2016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建築與埃及住房部籤署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總承包合同。該項目佔地面積50.5萬平方米,共20棟單體建築,包括12棟高層商業辦公樓、5棟高層公寓、2棟高檔酒店,以及被稱為埃及「新時代的金字塔」的385.8米「非洲第一高」標誌塔。
技術工程師瓦利德介紹,在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建築第一時間採取了有效防疫措施,比如車輛消毒、人員測量體溫、來訪人員辦理通行證、進場員工隔離14天等,不僅保障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也有效保護了項目人員的健康安全。
共80層的埃及新首都標誌塔現在已建設推進至第40層。建造過程中,中國建築創下多個在埃施工記錄:使用自主研發的「造樓機」,最快施工速度可以達到五天一層;配置3臺動力塔吊,成功吊裝標誌塔重達28噸外框鋼結構;單次澆築最大體量筏板18500m³,單小時混凝土澆築量785m³等。土建工程師穆哈邁德介紹,這些記錄在現代埃及建築史上也是首次實現。
在項目部的模型沙盤前,項目監理班納說:「埃及新首都項目由總統塞西提出,旨在通過遷移首都有效緩解開羅擁擠問題,並將政府服務機構轉移到交通便利的區域。」
埃及新首都CBD項目上2000多名員工中,有許多埃及職業女性的身影。哈南是最早在中國建築工作的埃及人,她說:「我從22歲加入中建,在這裡工作已30多年了。這是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將成為我人生中的最後一份工作。」設計部的瑪麗與中國的緣分要從她母親開始算起。40年前,瑪麗的母親成為埃及最早一批學習漢語的大學生;40年後,瑪麗入職中建埃及分公司。工作後,瑪麗不僅參與建設工作,還和她的母親一樣成為了中埃文化交流使者,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保護紅海行動、慰問孤兒院和「唱響埃及」中國電影周等社會責任和文化交流活動。「能參與建設家鄉最大的項目,我十分的自豪!」瑪麗說。
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曾表示,要將埃及新首都CBD項目建設成為和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偉大工程。無數中埃建設者正為建設埃及壯美的未來城市畫卷不懈奮鬥,在「一帶一路」上築牢中埃友誼豐碑。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