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15日,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成功完成西海岸新區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首例植入的落地,標誌著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內先進水平。
患者情況
01
該患者為64歲男性,因「頭暈半天」入院。心電圖提示心動過緩,心率31次/分,符合起搏器植入適應證。
手術流程
02
在特聘專家蔡尚郎教授帶領下,心內科專家團隊經過術前縝密診療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後,選擇了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放置脈衝發生器(起搏器),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而且Micra無導線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Micra無導線起搏器的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通過股靜脈穿刺,將起搏器通過導管植入到心腔內部,患者術後反應良好,兩天後即可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無導線起搏器的由來
03
由於傳統起搏器存在電極導線脫位、囊袋感染等相關的併發症,影響起搏器安裝患者的健康。隨著科學的發展,掙脫導線和囊袋束縛的無導線起搏器便順勢而生,開啟了起搏器的「無線」時代。
什麼是無導線起搏器?
根據對傳統起搏器的認識,無導線起搏器就是沒有電極導線,沒有囊袋,無切口、無傷疤、無束縛全新的改善心臟節律的系統,它包括了使用超聲波作為能量的EBR系統和微型無導線起搏器。
微型無導線起搏器PK傳統起搏器
與傳統起搏器相比,微型無導線起搏器將傳統脈衝發生器、電極導線集成可全部植入心腔的微型「膠囊」,沒有導線牽絆,體積比傳統起搏器小93%,僅一枚硬幣大小,重量僅有2克,直接採用電刺激的方法,無需通過脈衝發生器及電極導線能量轉換來改善心臟工作,有患者曾發出感慨:「雖然我知道它在那兒,卻一點都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其使用的微型電池不僅可以降低能量消耗,使用時間延長,且可以直接關閉系統,不用取出,既保持了患者的外在美觀,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微型無導線起搏器既保持了傳統起搏器的作用,又大大降低傳統起搏器併發症的發生率,且植入成功率高達97%,所以其更優於傳統起搏器。
心內科叢培玲主任介紹:
Micra無導線起搏器是國際新進的技術,也是首屆進博會的明星產品,它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體驗。這次西海岸新區首例植入開啟了無導線起搏的新紀元,希望這項創新技術和療法可以快速推廣和普及,讓更多患者獲益。
往期推薦
醫案分享 | 壯漢胸痛獲新生 轉危「認母」生柔情
作者:陳京海(心內科)
編輯:Suzy
審核:叢培玲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原創出品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
地址:青島西海岸新區黃浦江路9號
電話:0532-86895767
原標題:《醫訊 | 創新技術率先臨床應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成功完成西海岸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