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海外版圖之爭:歐洲或成小米獨角戲 OV引發東南亞市場混戰

2020-11-27 騰訊網

來源:思維次位面

作者:有魚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Q1華為佔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比重還為18.0%,但到了Q3就只剩14.0%。華為在手機行業中退潮給國內一眾廠商留出了寶貴的市場。周二,國產手機品牌小米公布了2020年Q3財報。

財報顯示,Q3小米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466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13.5%,其中歐洲市場出貨量首進前三,國內市場同比增長18.9%,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而這些份額大都來自友商——華為。

數據來源:Canalys

在5G換機潮、華為劇變的歷史時刻,小米重返世界前三可能會重新開啟國產手機行業權力的遊戲。

穩固國內基本盤,出海尋找新增量

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了。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在2016時,中國智慧型手機保有量就達到了96臺/百人,幾乎是人手一部。反應在數據上就是,到了2017年時,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了負增長(-4%),這一數據的變化,加之國內手機行業「OV華米」的市場格局的穩固,使得國內手機廠商把更多精力投向海外市場,國內穩住基本盤就好。

數據來源:Canalys

在出海這塊,國產手機三大勢力華為、小米與OV給出了不同答案。

學師IBM等國際化巨頭的華為選擇去歐洲。歐洲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高端」的代名詞,華為手機要想打入高端徵服歐洲市場必不可少。而早在20世紀末,華為的交換設備已經遍及五湖四海,其中在思科、阿爾斯通的老家西歐,華為更是有了一定名號。

而2015年前後,北美市場有眾多非市場壁壘、東南亞市場還不成熟,擁有品牌優勢與消費優勢的歐洲市場就成為了華為手機出海的首選地。2014年,華為在柏林發布了Mate 7,這是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也撬開了歐洲市場的大門。

而「友商」小米,出海則選擇了南亞次大陸——印度。在印度市場,小米實行本地化策略,不僅僅是在產品上做出改變,推出多款特供版產品,並且還大量僱傭本地工人,甚至是搬生產線。這使得印度成為小米的重要糧倉,到2017年Q4小米在印度出貨量已經超越三星,登頂印度手機市場top1。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主攻線下渠道的OV系則把目光投向了家門口的印度與東南亞。2015年,OPPO正式進軍印度,與國內的打法一樣,OPPO也是選擇走線下運營商渠道,用豐厚的分紅讓運輸商們幫他開拓市場,與此同時為了應對來自小米的威脅,OPPO還孵化出realme子品牌用性價比鞏固線上,這與華為當年用榮耀戰小米如出一轍。

後來,OV系又用這一打法打入了具有相似市場環境的東南亞市場。目前,OV系在印度已經穩居市場前五,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也進入前五,甚至在印度尼西亞OPPO還拿到了市場份額第一的佳績。

數據來源:CMR

歐洲,不值得

「利潤」一詞是國產手機的逆鱗,在全球手機行業中,除華為外一眾國產手機長期都是個打工人,豐厚的利潤與自己無關。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蘋果、三星與華為三家就佔據了全球手機利潤的9成,剩下不到1成利潤才有OPPO、vivo、小米和其它手機廠商們瓜分。

分析蘋果、三星和華為與其它國產手機廠商們,不難發現「高端」是它們最大的差異,而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一直被認為是通向高端市場的大門。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其實國產手機廠商們在歐洲都埋有暗線,小米此前有在西班牙和義大利開設小米之家,OPPO與vivo則瘋狂地贊助歐洲杯刷存在感,並且歐洲人民不知道的是一加也是OV系的。如今華為由於大棒敲打讓位了,歐洲的這塊空出來的鐵王座必定成為國產手機廠商們的新戰場。

誠然,歐洲有著令其它市場羨慕的消費能力,歐洲銀行的數據顯示,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人均月薪在1500-3000歐元之間,而即便是華為最新旗艦mate 40也才1100歐元,普通消費者是有足夠的能力購買高端手機的;並且還空出了一部分華為的市場份額。

2019年Q3華為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為22.22%,而2020年Q3就僅為14%,差不多給歐洲市場釋放了420萬臺,如果TrendForce預測華為明年市場份額會降至4%的話,那麼在歐洲華為一年將會空出2000-3500萬臺的市場空白,但是還是不值得。

一方面,疫情在歐洲肆虐導致大部分人消費能力顯著下降。在年初第一輪疫情期間,歐洲就出現了倒閉潮,麥肯錫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底,德國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會增長12%,法國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會增長21%,西班牙的企業破產數量更是會上漲22%。

目前西班牙的情況就最為嚴重,已經有8.5萬家企業倒下了,失業讓人們不敢消費。這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名暢銷機型中就得到了體現:前十除iPhone11外,均為該品牌中的廉價機型,這並不能讓中國手機品牌登上高端市場。

數據來源:canalys

另一方面,華為在歐洲並未放棄抵抗。就在華為在歐洲市場被小米擠出前三不久,就有消息稱華為正繼續購買相關組件重啟4G生產線,這就意味著其它國產手機還將繼續與華為在歐洲市場纏鬥。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市場的5G進程並不順利,特別是在疫情暴發後多地還出現了焚燒5G基站的事件,華為重啟4G生產線在歐洲市場應該還有一戰之力。

來源:英國衛報

不問西東,看看南北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歐洲不值得,廣大的第三世界市場會更香。

向北,可將目光投向北國俄羅斯。俄羅斯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截止2019年俄羅斯人口為1.46億,但是其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卻僅有37%,智慧型手機可以用剛需來形容。

表現在市場上就是,俄羅斯今年6月第一周俄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增長31%,銷售額增長33%。並且俄羅斯消費者不受歐美政治影響,對中國手機品牌的好感度也較高。

數據來源:谷歌The Consumer Barometer

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經有國產廠商在俄羅斯輕鬆吃到蛋糕了。你有在網上看到華為手機在俄羅斯做了什麼嗎?

你有看到小米和vivo在大肆宣傳在俄羅斯的成績嗎?都沒有吧!其實,他們在俄羅斯還真沒有什麼大動作,基本上就是普通運營,但國產手機卻佔據了俄羅斯手機市場近50%的市場份額。

俄羅斯網際網路貿易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華為、小米與vivo三家國產手機進入top5,其中華為以29%的市場份額奪得桂冠,而姍姍來遲的vivo銷量則同比增長了1190%,首進前5,它們都在俄羅斯悶聲發大財呢!

再來談談東南亞市場。東南亞自三國東吳時期就與中國大陸密切交流,與中國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紐帶,甚至到現在越南等地還有通過網際網路收看中國影視內容,中國手機品牌在東南亞天生具有優勢。

數據來源:eMarketer

再者,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的東南亞,市場增量空間遠遠高於歐洲市場。eMarketer的數據顯示,東南亞國家中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最高的馬來西亞為49.2%,而菲律賓的普及率也才僅有40%,而2016年時東南亞的人口為6.25億,2020年第二季度出貨量為2200萬臺,也就是說東南亞還將持續3-5年的智慧型手機爆發期,可以說當今的東南亞就是8年前的中國。

正是由於東南亞處於智慧型手機爆發期,國內手機廠商OPPO僅以短短3、4年時間以20.3%的市場份額力壓三星,奪得東南亞手機市場份額總體第一,東南亞值得。

隨著國產手機們在歐洲的開展,更為廣闊的俄羅斯市場與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將會得到進一步緩釋,這與曹魏因蜀漢和東吳爭奪荊州而喘息,最終一統天下何其相似。目前與其向西在歐洲打得頭破血流謀一線生機,還不如走南闖北,在競爭更小、市場更為廣闊的東南亞和俄羅斯悶聲發大財。

歡迎分享、點讚、在看,一鍵三連

相關焦點

  • ...量暴增背後國產手機海外版圖之爭:歐洲將成獨角戲 東南亞群雄割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蘋果、三星與華為三家就佔據了全球手機利潤的9成,剩下不到1成利潤才有OPPO、vivo、小米和其它手機廠商們瓜分。 分析蘋果、三星和華為與其它國產手機廠商們,不難發現「高端」是它們最大的差異,而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一直被認為是通向高端市場的大門。
  • 國產手機歐洲上演拉鋸戰:華為受傷,小米OV從亞太挺進歐洲大陸
    OPPO內部一直避諱提及爭奪華為海外份額的話題,華為的遭遇和苦難在國內人盡皆知,過度強調多少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其實,此前這些品牌在海外市場都有自己的規劃,全球化早已是應有之義,並不會因為華為而調整,但華為的境遇無疑在加快他們的出海進程。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收入佔總收入的50%,這是小米歷史上首次實現境外收入貢獻佔比達到一半。
  • 國產手機廠商搶佔歐洲高地,小米OV拿什麼接盤華為?
    而在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中,除了三星位居第二之外,其餘四家均為中國手機品牌——小米、OV、Realme,他們一舉拿下該地區超過70%的市場份額。 如果說出海印度和東南亞是國產手機廠商擺脫國內增長「天花板」的主要出路之一,那麼華為在歐洲失守留下的市場真空則成了小米和OV幾大廠商集體西進的「加速器」。
  • 小米與海外公司合作,狂砍歐洲市場份額,六成以上已被小米佔領
    說起國產手機,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華為,畢竟最近華為與歐美各國之間的糾紛鬧得轟轟烈烈,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另一個國產手機品牌悄無聲息的爬了上來,這個品牌就是小米。,小米手機已經佔據了歐洲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同比增長65%,在西歐市場的增速更是達到了151%,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在歐洲已經呈現了蘋果、三星、小米三家爭霸的局面,雖然小米距離前兩名的差距還有所明顯,但是它的進步一直沒有停下,不斷突破前景也讓人看好。
  • 華為撤退的海外市場,小米OV搶到了多少?
    之後,華為發力高端市場,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消費能力較高的歐洲,成功躋身手機銷量全球前三,又將蘋果擠下神壇,取代了其第二的位置,排名僅次於三星。這樣的成績曾讓業內外為之驚嘆。小米的海外「豪賭」 從2015年開始,雷軍開始親自管理印度市場,每個季度都會飛往加羅爾,每次至少待7天。 小米在海外市場越走越遠,版圖從印度、東南亞,擴展到歐洲、美國。耕耘海外市場已久、也曾不被看好的小米,最終拿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 東南亞手機市場Q2前五出爐!國產品牌成中流砥柱,TA最搶眼
    近日,市調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東南亞手機市場第二季度的銷量數據,國產手機齊齊發力,前五中佔據了四個席位,總市佔高達65%,表現相當亮眼。其中vivo、小米、realme分別以17.9%、14.0%、12.8%的份額分別名列三、四、五,成為了東南亞手機市場的中流砥柱。
  • 國產品牌成歐洲手機市場黑馬,排名第三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由於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最近幾年國產手機品牌紛紛出海,尋求更好的發展,歐洲市場就是重要的一站近日,Canalys發布二季度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根據榜單可以發現,歐洲手機市場誕生一匹黑馬。這一黑馬正是國產手機品牌小米,疫情讓歐洲手機市場受到較大衝擊,大多數手機品牌銷量下滑,但小米和蘋果卻實現逆勢增長。尤其是小米增幅達65%,超過蘋果(同比增長42%),以17%的市場份額風靡歐洲市場,排名第三。
  • 小米在歐洲市場逆勢暴增,繼續成為中國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領頭羊
    市調機構給出的數據指二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和印度兩大市場均出現暴跌,不過最終其整體出貨量的跌幅相對較小,應該是歐洲市場挽救了它,由於它在歐洲市場的出色表現,它的海外出貨量、海外出貨量佔比繼續居於國產手機第一名。
  • 小米OV拿什麼接盤華為?-小米,OPPO,vivo,華為 ——快科技(驅動之家...
    在經歷國內市場群雄混戰以及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的激烈廝殺之後,這一次,華米OV將戰火燒到8000公裡之外的歐洲大陸。上個月底,作為最後一家登陸歐洲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vivo正式宣布進入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和波蘭等六個國家。
  • 小米OV拿什麼接盤華為?
    國內市場的增長放緩促使中國手機廠商在幾年前開始向外尋找機會,而在地理位置和文化觀念等方面佔據優勢的印度和東南亞則成了小米和OV出海的首選市場。而在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中,除了三星位居第二之外,其餘四家均為中國手機品牌——小米、OV、Realme,他們一舉拿下該地區超過70%的市場份額。如果說出海印度和東南亞是國產手機廠商擺脫國內增長「天花板」的主要出路之一,那麼華為在歐洲失守留下的市場真空則成了小米和OV幾大廠商集體西進的「加速器」。
  • 深網|中國手機徵戰海外:OV稱霸東南亞 華為準備猛攻非洲
    2004年,TCL與法國電信運營商阿爾卡特成立合資公司T&A,開啟了其全球化之旅;2009年,OPPO以泰國市場為橋頭堡,進入東南亞市場;2013年,看準國際手機市場「洗牌」的機會,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等紛紛將目標對準歐美市場;2014年,小米進軍印度市場點燃了中國手機品牌在南亞市場的「中場戰事」;2018年開始,已經佔領印度和東南亞市場「半壁江山」中國手機廠商進入了歐美手機市場的攻堅戰
  • OPPO海外版圖再下一城,攜手德國電信,歐洲市場前景可期
    最近幾年,中國手機品牌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越來越多的海外市場正被國產手機「佔據」:小米在印度從銷量到口碑,都成為當之無愧的「印度之米」;傳音手機佔據了將近50%的非洲市場份額,被外界稱為「非洲之王」;而華為、OPPO手機則引歐美消費者排隊熱潮
  • 華為海外市場份額的大幅下滑,小米OV搶到了多少份額
    小米OV最早的海外競爭發生在印度。當OPPO、vivo的高管紛紛抵達印度調研時,雷軍也立下目標,「會把印度市場當作本土市場一樣去做。」 之後,華為發力高端市場,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消費能力較高的歐洲,成功躋身手機銷量全球前三,又將蘋果擠下神壇,取代了其第二的位置,排名僅次於三星。這樣的成績曾讓業內外為之驚嘆。
  • 東南亞市場國產手機佔比過半!OPPO趕超三星站穩第一
    著名數據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最近發布了關於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國產手機獲得了超過一半的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其中 OPPO 以 20.3%的市場份額力壓三星,成為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手機廠商。
  • 小米已成國產手機標杆,海外出貨量碾壓華為OV
    綜合多家市調機構的數據,2020年國產手機四強華為、小米、OPPO、vivo的海外出貨量分別為6410萬、1.088億、5410萬、5420萬;海外出貨量佔比分別為33.9%、73.6%、48.8%、48.5%,可見小米的海外出貨量、海外出貨量佔比均高居國產手機第一名。
  • 東南亞出貨超三星,歐洲市場翻三番,OPPO追加訂單底氣十足
    近日,來自《科創板日報》報導顯示,供應鏈消息稱OPPO智慧型手機正在加單至8500萬-1億部,預計OPPO大概率在加大歐洲市場的拓展力度。這一消息傳出後迅速引發各路網友熱議,畢竟此前消息顯示,強如蘋果也不過要求供應商今年生產7500萬-8000萬部5G手機。不過如果你了解OPPO上半年的表現,恐怕就會覺得OPPO這一步走得恰到好處。
  • 國產手機在東南亞成合圍之勢,5G時代優勢或更大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遇冷"的情況下,東南亞卻開始"回暖"。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3070萬部,同比增長2%,其中OPPO、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出貨量共計達到1900萬部,佔據了62%的份額。
  • OPPO力壓三星成東南亞銷量冠軍,再度夯實海外市場
    近年來,手機技術飛速發展,很多國產品牌手機也走出國門,布局海外市場,並取得了斐然的銷售成績。像華為、小米和OPPO等一線手機廠商,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市場佔比。據韓聯社報導,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OPPO以20.3%的市場份額再次超過三星,成為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市場最大廠商。
  • 國產手機品牌成東南亞市場主導,三星都被它搶了頭名
    前不久,權威數據統計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了今年二季度東南亞手機市場各品牌份額排行,其中出海的國產手機品牌迎來真正高光時刻。東南亞手機市場TOP5中除了亞軍三星外,其他4席都讓中國品牌佔據。OPPO以22.3%的市場份額斬獲冠軍,除此之外還有vivo、小米和realme,國產品牌的出海布局再一次獲得成功。
  • 華為在海外手機市場受挫,小米或成主要受益者
    ,尤其是在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筆者(李民民,獨立撰稿人)此前在查閱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相關數據報表時就發現了小米在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驚人表現。17%,實現65%的同比增長,超越華為成為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大手機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