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糖媽接到一位孕媽的私信,這位孕媽告訴我,她最近經常半夜抽筋,起初她以為是自己缺鈣了,於是每天早晚各喝一盒牛奶。
其實好像真的好使了,但好兩天抽筋就又開始復發了,她對此非常不解,不是說抽筋就是缺鈣嗎?怎麼補鈣之後依舊會半夜抽筋呢?
孕媽抽筋就是缺鈣?
其實很多孕媽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孕期抽筋就是自己缺鈣了。
鈣質缺失的確會讓孕媽抽筋,尤其是孕4個月後,胎兒骨骼開始發育,這時的胎寶需要更多的鈣質來完成發育。
正常情況下寶寶會從寶媽的食物中獲取這些鈣質的,但如果媽媽攝入的鈣質不足,寶寶只能從媽媽的骨骼肌肉裡抽取了。
而夜間的血鈣水平要低於白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孕媽都會在半夜被抽筋疼醒。
所以無論是為了寶寶的發育,還是為了自己少受點罪,孕媽都應該在孕期補充足量的鈣質,每天1200-1500毫克為最佳。
孕媽抽筋也可能是這3個原因
但前面的孕媽已經補充了鈣質,那她為什麼還會抽筋呢?多半是這3個原因導致,孕媽別不重視。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孕媽都在堅持上班,這就可能導致孕媽身體,尤其是腿部長期處於一個疲勞的狀態。
要知道女性懷孕之後,身體負擔本就加重,下肢所要承受的重量也在每日劇增,而上班就避免不了來回走動。
這會對腿部造成壓力,導致腿部局部酸性代謝物增多,也更容易引起肌肉痙攣,也就是抽筋。
建議孕媽一定不要久站,尤其是孕後期一定不要做劇烈運動,如跑、跳等,出行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現在氣溫一天比一天冷了,北方的孕媽尚且有暖氣、地熱,而南方的孕媽們就要遭罪了。
沒錯,溫度也會影響孕媽的抽筋頻率,一些睡姿不好的孕媽,經常會睡一睡就把被子「睡丟」,這就很容易讓小腿受涼,導致夜裡抽筋。
建議孕媽在睡前用溫水泡一泡腳,順便按摩一下腿部,起到一個舒緩肌肉、增強血液循環的作用。
最後,不正確的睡姿也會導致孕媽腿抽筋,糖媽屬於睡覺特別死的人,懷孕前就經常會睡到「手腳」發麻。
懷孕早期,糖媽是仰睡的,被子壓到了腳面,而且我睡覺又總是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所以也常常半夜抽筋疼醒。
如果你和糖媽一樣,睡覺不愛亂動,那麼可以有意識的提醒自己多翻翻身,或者直接左側位,增強血液循環,減少抽筋的可能。
如何預防孕期抽筋?
孕期抽筋的滋味可真是不太好受,要想完美避免孕期抽筋,孕媽就要在孕期做到以下3點。
首先在飲食上,孕媽應該注意營養補充,尤其是鈣質一定要攝入足量,有需要的孕媽應該找到醫生開一些適合孕婦服用的鈣片。
平時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蔬菜,還可以多去曬曬太陽,促進鈣質的吸收,建議每天10分鐘左右。
其次孕媽在孕期還要經常運動,增強肌肉耐酸程度,當然孕媽還是要以自身情況為主,千萬不要逞強。
建議每天戶外散步30-60分鐘,可以逐步增加運動量。
最後,孕媽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在夜裡,喜歡踢被子的孕媽可以在睡前調好室內的溫度,避免著涼。
抽筋後應該如何做:
一般來說,抽筋可持續1-15分鐘,並且可能短時間重複發作,所以置之不理顯然是不現實的。
當孕媽抽筋後,孕媽可以叫醒老公或家人,幫助按摩抽筋的部位,並適當舒展抽筋處的肌肉,讓它保持在一個伸展的狀態。
當抽筋停止後,寶爸還可以用熱毛巾給孕媽敷一會,防止再次抽筋。
其實不止是腿抽筋的問題,還有孕吐、便秘、噁心……懷個娃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每一道關卡都不簡單。
在給這位粉絲講解了如何緩解腿抽筋後,我還向她推薦了這本《孕產婦全程保健全書》,從備孕到寶寶1歲,你想知道的所有知識點都在裡面了。
正版書籍,優惠價35元,也就是給孕婦買一斤牛肉的錢。粉絲收到後感到非常實用,後悔沒有從一開始就買,自己到網上查了一對亂七八糟的知識,有的說的還不一樣。
眼睛看得生疼,還不得其法,每次去問醫生時間又非常有限,有需要的親現在就可以入手了,提前學習,不要等到出問題再研究,點擊連結即可擁有。
你孕期會抽筋嗎?你有什麼防止抽筋的小妙招嗎?歡迎分享給大家~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