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國家電網公司2020科技創新大會提出,要以技術攻關行動為依託,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到2025年要達到160億元,著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勇闖技術「無人區」,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奮進號角激勵人心,公司系統廣大科研人員認真學習貫徹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紛紛表示深受振奮鼓舞,今後將立足攻關項目,爭做創新尖兵,勇闖技術「無人區」,啃下關鍵領域「硬骨頭」,著力解決各類「卡脖子」瓶頸技術難題,為公司科技跨越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浙江舟山供電公司海洋輸電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鄭新龍參加完公司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後回到了舟山,立即投入535千伏直流電纜試驗後的數據分析等工作。他說,此次大會充分體現了公司黨組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總體戰略布局,對於舟山海洋輸電技術研究中心是一次重要機遇。「後續,實驗室將持續加強基礎前瞻性研究的試驗能力建設,圍繞超高壓交直流海底電纜試驗平臺、海底電纜線路環境模擬試驗平臺和海底電纜線路水下探測試驗平臺,重點實現電纜高海況施工、高性能製造、高精度監測等領域的技術突破。」
近年來,國網上海電力圍繞電網「卡脖子」技術,布局智能配用電、韌性電網、虛擬電廠、電網機器人等技術,做好核心技術專利布局,強化新興領域技術儲備。上海電科院科技部副主任方陳說,作為從事科技研發攻關的基層科研工作者,近年來主要參與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配電網微型同步相量測量應用技術》項目。項目研發的微型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及相關系統,將極大提高對電網的感知精度、頻度和同步性,為公司加快推進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中國電科院科研人員在特高壓試驗大廳開展試驗準備工作。
中國電科院開關試驗團隊活躍在配電網新型開關設備技術研究領域,2018年以來,團隊先後研發出ZNZ8智能斷路器及其開關櫃、ZW68一二次融合柱上斷路器等技術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成果轉化方式轉讓60餘家國內外主流製造企業,為先進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技術支撐。「公司科技創新大會對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提出了要求,我們團隊將進一步結合自身成果及多學科研究優勢,立足電網實際,做好智能先進配電開關研發攻關工作,圍繞先進配電開關綜保裝置內置、溫升、分合閘線圈電流監測監測技術重點開展攻關,為公司戰略目標貢獻科研力量。」開關試驗團隊負責人王承玉表示。
國網冀北電力虛擬電廠攻關團隊勇闖技術「無人區」,建成全國首個經國家能源局批覆以市場化方式運營的虛擬電廠示範工程,初步形成能源網際網路示範樣板。國網冀北電力虛擬電廠攻關團隊將認真貫徹公司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挑戰虛擬電廠核心技術,全力打造虛擬電廠二期示範工程,提供能源網際網路建設落地應用解決方案,促進新能源發電就地消納,全力助推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建設。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安徽電科院六氟化硫氣體實驗室是公司首批八個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六氟化硫氣體特性分析、回收、回充和淨化處理裝置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實驗室主任趙躍表示,收看公司科技創新大會後,感到電網科技工作的春天已經來臨。「當前,我們正在參與的國家重點項目《環保型低壓開關設備研發與示範應用》研究,不斷提高六氟化硫氣體循環利用率,拓展在役電氣設備智能檢測領域中高精尖技術應用研究,研發新型環保型絕緣氣體檢測與運維關鍵技術,為新型絕緣介質的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變壓器故障早期確診是世界性難題。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電科院油氣檢測專職張曉琴主要從事電氣設備「健康」體檢工作。張曉琴表示,她所在的團隊將通過開展狀態監測方法、特徵因子檢測技術、智能化診斷方法等全過程體系化創新,攻堅設備「故障因子」篩查技術,實現在業界「0」的突破,力爭在非停電狀態下超前確診設備「病灶」,全面提升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
國網重慶電科院開展重慶500千伏張家壩變電站設備科技攻關。
湖北電科院能源網際網路技術中心長期開展能源網際網路配電多主體柔性互聯互通和安全可控關鍵技術研究。該中心主任沈煜表示,中心將圍繞制約能源網際網路發展的「雙高」重點領域開展攻關,培養一流團隊,創作原創成果,研究多主體柔性互聯技術,研發新型柔性可控裝備,促進多主體互聯互通;研究功率精準控制、協調優化和智能調控技術,實現多主體智能匹配和高效運行;研究新型通信技術應用和信息安全技術,確保能源網際網路安全運行。
今年,福建電科院積極探索數位化智能臺區建設新技術,自主研發並建成了國內首個基於「高集成全層級電氣拓撲自動識別」技術的智慧配變臺區。福建電科院網際網路中心感知技術研究室主管範元亮說:「今後,我們將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究,以配電臺區精細拓撲為基礎,開發分段線損分析、三相不平衡與配變重過載監測、漏電監測與研判等功能應用,推動主動精細化供電服務,助力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爭做央企創新標兵
毛偉明董事長在公司科技創新大會中提出「需要電網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南瑞集團電網調控技術分公司高級應用研發部業務專家羅玉春說,這為產業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電網調控自動化領域一線的科研工作者,我將充分發揮調控自動化專業特長,加速推進『大雲物移智鏈』等數位技術與電網調控技術的融合,積極參與建設『共享、智能、開放、安全』為特徵的新一代調度控制系統,提升電網在線安全分析軟體的實用化水平,為大電網安全運行、清潔能源消納和電力市場化運作提供有效支撐,為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國網天津電力科技創新中心通過遴選科技創新優秀人才,組建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安全與大數據等六支柔性團隊,集中力量開展課題研究與科技攻關,建成了世界首個混合自勵型220千伏/30兆伏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示範工程。當前,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區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重大科技工作進入攻堅關鍵時期,國網天津電力科技創新中心團隊將堅持弘揚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及工匠精神,在核心技術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為公司戰略在津落地貢獻科技智慧與力量。
國網江蘇電科院科研人員開展電力物聯網傳感器典型布點方案研究。
遼寧電科院新能源技術攻關團隊聚焦新能源發電的高效消納與利用,致力於攻關氫電綜合利用消納新能源技術。半年來,他們重點開展氫電綜合模擬實驗室建設及電制氫建模仿真研究,預計再用半年時間形成一套完整的氫電綜合利用研究體系。團隊負責人戈陽陽說,公司科技創新大會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這讓團隊更加堅定了打破氫電耦合運行技術瓶頸、開展氫電綜合利用技術攻關的信心。團隊計劃用3年時間「啃」下這塊「硬骨頭」,實現電制氫方面成本及技術突破,為發展以清潔能源製取「綠氫」的氫能產業、打破行業壁壘貢獻力量。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技術專家李溫靜致力於物聯管理體系及邊緣計算技術的研究。李溫靜表示,通過學習公司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一方面看到了公司科技創新的巨大成果,另一方面也看到了部分核心技術存在的差距。「後續工作中,我們團隊將進一步落實大會精神,持續開展核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及高速採集算法的掌握和自主優化,助力能源網際網路建設。」
國網智能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以電力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運維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掌握了電力系統智能運維等領域的38項核心技術。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學習毛偉明董事長的講話深受鼓舞,提振了國網智能公司建設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信心。「我們將牢牢堅持『產品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企業強』的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產品的自主決策和智能分析能力,做大做強電力機器人、無人機等核心業務,以智能運維為核心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爭做創新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