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5日,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充電設施分會在重慶舉辦「一屆三次理事會暨公交新能源場站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會議主題探討公交場站新能源創新發展。滴滴出行旗下小桔充電作為副會長單位受邀出席。
國家能源局《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徵求意見稿等文件均指出,要加強充電樁等新基建建設,未來十年,我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預計將形成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1個基礎5個優勢
小桔充電公交事業部總經理韓延剛在研修班上分享了「公交充電1+N商業模式探索」。他表示,公交充電是物理連接的基礎。結合滴滴平臺的大數據和小桔車服的汽車後市場資源,小桔充電集合了平臺、流量、成本、安全和發展五方面優勢。「小桔充電可以整合海量的站外新能源車量需求,協助公交站錯峰引流增值,為公交行業帶來更可靠、好用、開放、智能的公交專屬SaaS充電管理平臺」。韓延剛介紹。
今年9月,成都汽車發布「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8月就有超過10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發生,也就是說平均每三天就會有一輛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
為了最大限度的管控安全風險,小桔充電通過對硬體因素、軟體因素、現場管理和用戶管理等方面經驗進行總結,沉澱了「四重體驗建設體系」。韓延剛解釋稱,「充電異常率是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是需要常態化去面對、探索和攻克的難題。經過2年多的打磨,小桔充電平臺的充電樁異常率從超過30%降低至4%,甚至在個別時段低至2%,極大地提升了車主充電的確定性。」
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用能定製服務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背景下,充電設施作為連接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關鍵核心設備。其技術及業務發展規劃,需站在研究未來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應用需求上,要充分理解未來多場景多業態的業務需求。
作為公共充電領域領先的能源服務商,小桔充電不僅為滴滴平臺現存的100萬輛純電動車提供基於網約車場景的高頻充電服務,而且為廣大企業級、規模化電動車隊提供集採式充電服務,為汽車租賃公司提供車+電的打包優惠方案,最大程度為各類場景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用能定製服務。
韓延剛表示,「我們有意向發展成為社會化業務的公交人提供基於供需大數據的熱力定位和投產評估,協助公交客戶打破業務便捷,做大端外業務。」
經過近3年的發展,小桔充電已發展成為連結用戶、車企、樁企以及眾多中小型商戶的數位化智能充電服務平臺。累計合作超過500家合作夥伴,覆蓋國內近60座核心城市的2萬多臺快充樁,平均一年為用戶提供超過2500萬次充電服務。
撰稿:萬裡
編輯:張亞
總值班:丁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