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VCM標電石消耗1.323,與行業同等企業持平,達到公司歷史最好水平」。
這是在聚隆化工日前生產經營分析會上的電石消耗通報結果。這一結果的出爐,標誌著制約聚隆化工生產成本的關鍵——大宗原料電石消耗瓶頸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對於PVC生產企業來說,電石消耗是最重要的成本要素。由於聚隆化工23萬噸PVC裝置投產時間長,後期改造少,多年來,設備硬體原因導致電石消耗居高不下,成為公司和同行企業競爭的短板。
2019年,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支持聚隆化工實施23萬噸PVC裝置技改復產,明確「科技出實招,創新出實效,用技術降本提效」的技改原則。聚隆化工把握機會,依靠技術升級贏得管理上的突破,針對電石消耗的五大技改項目浮出水面。
改造電石除塵系統,淘汰落後的旋風加布袋除塵工藝,回收的電石粉塵直接進入發生器使用;增加次氯酸鈉復配工藝,回收廢次氯酸鈉溶液內的乙炔,廢次氯酸鈉回用率達到85%以上;改造精餾尾氣變壓吸附,回收尾氣中的乙炔和VCM;增加鹽酸深度解析,實現轉化鹽酸零外排,減少溶解VCM的損失;對精餾含VCM廢水採用密閉回收,減少外排水溶解的VCM損失。
這5項技改,確保電石消耗環節實現了循環利用,「吃幹榨淨」。
再好的技術、設備都離不開精細的管理。要把電石消耗做到極致,不僅需要用好技改挖潛這把「金勺子」,更需要挎住精細管理這個「菜籃子」。
聚隆化工的做法就是,從採購到使用全過程控制,把肉從骨頭縫裡剔出來。
成立電石管理領導小組,從行政主要領導到一線職工,從管理部室到採購、保衛、化驗等職能單位,再到生產車間、班組,層層有職責,人人有任務;
在採購環節, 進一步嚴格電石質量標準要求,合理安排採購到廠數量,對電石裝車現場、碼放情況進行視頻監測, 保證電石源頭質量可控;
在進廠過磅環節,嚴查苫布苫蓋標準,逐項落實隨貨通知單內容,建立一車一檔,加大車內夾帶、中途停車等情況的懲罰力度,保證運輸環節不出問題;
在扣面環節,成立扣面小組,明確扣面基準,背對背出具扣面結果,加權平均確定最終數值,整個過程拍照存檔,確保公平合理;
在卸車、粉碎上料及倉儲存放環節,進入料倉電石車輛,保證車輪乾淨,無溼物帶入,散落各處的小塊電石必須全部進入破碎系統上料,做到先進先用,電石存量每天報告,保持最佳;
在取樣、制樣、編號、送樣、化驗環節,嚴格取樣標準,制樣實行編號、監督、上鎖、化驗結果留樣、日報管理;
在工藝控制環節,定期對裝置緊固及維修,保證設備長周期運行,減少乙炔和VCM損失;制定定修計劃,避免裝置降量、停車情況發生;
在現場管理環節,拆除原有閒置設備、管道,保證現場整潔,更利於及時、徹底回收電石灰及散落電石塊……
一系列管理措施出臺實施,真正做到了「斤斤計較」、「顆粒歸倉」,標電石消耗較2014年裝置停車前降低了100公斤左右,按照現在的電石價格,每噸PVC生產成本減少近300元。
「以前跟兄弟單位對標,老覺得抬不起頭來,現在好了,大家在一個水平上,拼的是管理,咱不怕!」——打破了電石消耗居高不下的「魔咒」,該公司幹部職工對進一步穩定電石消耗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充滿信心。(楊春梅)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