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秋思》——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譯文: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裡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鬚髮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賞析:「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人為何不能成寐?將軍已經白髮蒼蒼為何還在服役?年輕的兵士為國守邊為何還要落淚?這裡有悲的成分,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憂,是怨,是憤憤不平。他們憂慮國家的安全,抱怨朝廷無人整頓武備,更為當局沒有一個正確的方針政策而憤懣,以致邊防軍人久住「塞下」,將老,卻不能退休家園,兵少,卻不能與妻子團圓。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雲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回天庭,天帝傳話善相邀。殷勤問:歸宿何處請相告。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日暮時不早。學做詩,枉有妙句人稱道。長空九萬裡,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島去。
賞析: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雲、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儼然。「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湧的波濤、瀰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 」,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採奠定了基調。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譯文: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在這銀色的世界裡,一樹寒梅點綴其間。那覆雪懸冰的梅枝,晶瑩剔透,別在枝頭的梅花,豐潤姣潔。就是從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們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綻,嬌美可憐,芳氣襲人,就像庭院裡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大自然可能也有偏愛,她憐愛這嬌豔的梅花,作為陪襯,才讓月光這樣皎潔清澈,玲瓏剔透,灑滿大地。讓我們舉杯開懷暢飲吧,值此花好月圓雪白的良宵,品酒賞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競豔,誰也遜色於梅花呀。
賞析:這首詞,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寫得如夢如幻,空靈優美。與前人的詠梅詩詞相比,此詞藝術上有所創新。詞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徵,用比喻、擬人、想像等多種手法,從正面刻畫梅花形象。在對寒梅作了總體勾勒之後,又以生花妙筆點染其形象美和神態美。同時,此時做到了移情於物,以景傳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譯文:峰巒疊嶂,環抱著小橋流水;河水青碧,縈繞著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幾間茅舍靜立其中。和煦的春風時時吹拂,使得房屋清潔,纖塵皆無。午睡醒來,滿耳都是婉轉的鳥鳴。斜倚枕頭,想起當年做官時,聽早朝的雞鳴,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貪戀閒適,已忘卻了從政建功的美夢。
賞析:起首二句寫得極為娟秀,為人所稱譽,乃融化他人詩句而來。吳聿《觀林詩話》記王安石「嘗於江上人家壁間見一絕,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藍』,為躊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詞,有『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之句。蓋追用其詞。」此見詞人善於熔煉詩句,渾然天成。他用「一水」來概括「一江春水」,添「縈花草」三字烘託春光爛漫,豐富了原句的內容,提取原詩精華,調合得巧妙自然。「柔藍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輕盈貼切,形象生動,使詞的畫面呈現出一種美麗、清新、寧靜的色彩美。「茅屋數間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著的竹林裡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寫的《竹裡》詩可與此參讀:「竹裡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閒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此即詞中「茅屋數間」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裡》詩的全部情景,但情韻連續,融成一片,更見精嚴。「午枕覺來聞語鳥」一句,見出詞人那種與花鳥共憂喜、與山水通性情的悠閒的情致與恬淡的心境。「欹眠」句,從睡醒聞鳥聲,聯想到當年從政早朝時「騎馬聽朝雞」,恍如隔世。這並非久靜思動,卻是絢爛歸於平淡後常有的心理反應。
《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朱服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裡。戀樹溼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譯文:綿綿的細雨微微的風,千家萬戶掩映在楊柳密蔭青煙綠霧中。淋溼的花瓣貼在樹枝上不再飛。心中愁無窮,連同春色都付與江水流向東。九十天的光陰能夠留多久?解盡金龜換酒也無法將春光挽留。告訴那東陽城裡賣酒人,而今只求拼個一醉方休,不管今日樂事成為他年熱淚流。
賞析:開頭兩句「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裡」,寫暮春時節,好風吹,細雨潤,滿城楊柳,鬱鬱蔥蔥,萬家屋舍,掩映楊柳的青煙綠霧之中。正是「綠暗紅稀」,春天快要悄然歸去了。次三句:「戀樹溼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借溼花戀樹寄寓人的戀春之情。「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感嘆春來春去,雖然是自然界的常態,然而美人有遲暮之思,志士有未遇之感,這九十日的春光,也極短暫,說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盡金龜換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這首詞襲用傳統作詞法:上片寫景,下片寫情。結句「而今樂事他年淚」,一意化兩,示遣愁不盡,無限感傷。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譯文:五月是石榴花開得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溼,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裡,送給閨中女子。這一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寧靜,打破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賞析:上片寫端午節的風俗。用「榴花」「楊柳」「角粽」等端午節的標誌性景象,表明了人們在端午節的喜悅之情。下片寫端午節人們的沐浴更衣,飲下雄黃酒驅邪的風俗。後面緊接著抒情,抒發了一種離愁別緒的青絲。歐陽修《漁家傲》寫的閨中女子,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享用粽子後,未出閣的姑娘,在家休息,夢醒後想出外踏青而去。抒發了閨中女子的情思。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晏殊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淺歡風日好。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綠水悠悠天杳杳。浮生豈得長年少。莫惜醉來開口笑。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
譯文:在一片動聽響亮的畫鼓聲中,人們不知已經過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時間,只會讓人漸漸地老去。能享受短暫的歡樂時光,及時發現風光的無限美好。一齊放聲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動人的《漁歌子》。碧綠清澈的湖水悠遠無盡,澄澈的天空縹緲綿長。人生又怎會一直停留在少年時代。不要惋惜那醉後的開懷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間的萬事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賞析:前闋首句「畫鼓聲中昏又曉」,人們在一片畫鼓聲中,由黃昏而達旦,真有點兒快樂不知時間過。「昏又曉」,黑夜與白天的更迭,形象表達時間的消逝。然而,「時光只解催人老」,時光不管你快樂與憂愁,只懂得催促人走向衰老 所以要「求得淺飲風曰好」,及時地行樂,莫負光陰。後闋的「浮生豈得長年少」、「莫營醉來開口笑」再一次反覆強調,抒發時光易逝、行樂須及時的感慨。
《漁家傲·暖日遲遲花嫋嫋》——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嫋嫋。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漏聲衢鼓報。催昏曉。長安城裡人先老。
譯文: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花兒綻放了。踏青的青年帶著姑娘春遊賞花,而姑娘的美麗堪與花爭豔。其實花兒美,人兒也美,只是「花不能言」。金壺斟酒,暢飲開懷,享受著人生的快樂。京城雖然車水馬龍,往來客商,紛紛擾擾,但行人不要羨慕京城此般繁華熱鬧。禁城傳來擊鼓報時的鐘聲和銅壺滴漏聲,這「催」著日出日落,但京城的人們會先衰老的。
賞析:此詞上片以輕快的筆調寫青年男女暖日遊春的快樂與浪漫。「暖日」寫春天來了,白天更長了,花兒綻放了。在這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季節,踏青的青年帶著姑娘春遊賞花,而姑娘的美麗堪與花爭豔。其實花兒美,人兒也美,只是「花不能言」,只好任憑人們品評,只能綻開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靨。此時遊春的人們正值青春少年,面對春花綻放的大好時光,金壺斟酒,暢飲開懷,享受著人生的快樂。「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句,既是詞人對當時春遊暢飲場面的描寫,也是詞人的人生感懷。人生當珍惜美好時光,不要辜負了花開年少,不要辜負了似錦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