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分鐘,一小學家長群8人中招!這些詐騙套路一定得防

2020-11-22 騰訊網

「收了我的200元紅包,就把我踢了!」

最近,杭州某小學一個班級的家長群中

「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

之後短短幾分鐘

8名家長中招!

1

「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交資料費

8名家長發完紅包就被踢出群

10月27日晚上快10點,杭州市下城區潮鳴派出所接到轄區陳女士報警,稱自己被家長群裡的家委會主管騙了200元。

民警了解到,當天晚9時20分左右,陳女士女兒家長群裡的「家委會主管」發出了一個二維碼,讓家長掃碼進群,繳納孩子們試卷資料等學習費用,每人200元。

「家委會主管」發出的二維碼

陳女士看到頭像的名字是「家委會主管」,而自己平時也都是這麼發通知,沒有多想也沒有提防,更沒有驗證消息的真實性,只想著抓緊交掉孩子的學習費。

於是,她掃碼進了群。

「我當時很快就進群了,看到好幾位家長都交了,我也趕緊交了吧,可不能讓我的小孩落後呀!」陳女士回憶說。

「可誰知道,這位『家委會主管』收了我的200元紅包後就把我踢出了群,」陳女士當時就懵了。

之後看到家長們一個個在家長群發聲,她就點開了發通知人的頭像。直到這時,陳女士才發現,剛剛那位「家委會主管」是個騙子!

從騙子發收費通知到收紅包後踢群,前前後後才幾分鐘。過了一會兒,真正的家委會主管才意識到自己被人冒充了頭像和暱稱,趕忙在群裡發布防範通知,避免更多家長上當受騙。

當天晚上,家長群裡共有8位家長上當。大家一溝通,陳女士立即向警方報了案。

據家委會主管反映,這個騙子是27日上午通過掃群碼進群的,掃的是一位學生外婆的微信,可這位外婆對此已經沒有印象了。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2

家長群「老師」發通知要收錢

十餘名家長被騙

無獨有偶,11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了解到,近日,永興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偵破一起詐騙案。

10月19日,城關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裡收費詐騙。接警後,民警調查發現:10月11日晚8點半左右,某小學一班級家長群,「老師」突然發通知稱要交資料費 298 元,收到信息後,家長紛紛轉帳,沒想到,發通知的「老師」是「李鬼」。

當真正的老師發現情況並在群裡發出詐騙警告時,已經有10多位家長被騙。

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查明原來是該班級的一名學生玩手機時添加了一個陌生網友的微信,聊天過程中,對方誘騙該學生將班級家長群的二維碼發送出來,得到二維碼之後嫌疑人進入該學生所在班級的家長群,隨後將自己的微信暱稱及頭像改成班級一老師的暱稱和頭像,並在家長群發布收費信息。

目前,犯罪嫌疑人被永興縣公安局依法處置。

11月3日,永興縣公安局民警將被騙財物及時返還給家長。

3

民警分析詐騙手法

步驟一:騙子在學校門口逗留,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與其他家長套近乎,並向年長的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

由於一些班級微信群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步驟二:騙子進群後一般會先潛水,觀察誰是班主任和家委會成員的活動規律,下載班主任、家委會成員的頭像照片備用。

步驟三:在班主任上課的時候,騙子會冒充家委會幫助班主任在群裡發送收取學費、資料費的信息和收費方式(例如群收款、微信收款二維碼)。

步驟四:等班主任和真正的「家委會成員」看到這些信息後,騙子直接踢群拉黑,或解散微信群,或退群走人,而他們騙取的錢已經迅速洗白。

4

小心!這「五大」陷阱請繞行

面對家校群這種最常用、最實用的家校溝通手段,社交網絡上的隱患、漏洞必須引起各位家長的高度重視。

中教君幫你總結了最易中招的危險套路必須了解。

地毯式網羅各種群信息:「騙子」大多是規模化撒網式搜索「班級群」「年級」等關鍵詞,特別是在開學季,新生家長和班主任剛建群,彼此不熟悉時,化名「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渾水摸魚獲取進群二維碼:有些騙子蹲守校園門口,通過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的方式,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或者混進新生家長會,趁機掃描張貼的二維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就此進群。

通過私聊進行針對性詐騙:有的騙子會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兩人可發起臨時會話這一功能實施詐騙。騙子在家長同意後,就會發來收款二維碼。有的家長覺得不好意思,也沒有追根究底去打聽收費詳情,就草草付了錢。

抓住時間差,發布詐騙信息:通常情況下,老師上課會開啟消息免打擾甚至關機,此時騙子會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更換頭像,藉機下手:騙子進群後,會將備註設置為「xxx學生父親/母親」,成功添加班主任QQ/微信,默默觀察班主任的活動規律,然後趁機將自己頭像換成下載好的班主任頭像,並隨即更改成班主任的備註名。然後在群裡發送相關通知。

5

警方提醒:一定要核實真假

千萬不要把此類騙術當做是「小兒科」,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務必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 1.家長要有防範意識,首先要明白學校的收費一般不會通過網上進行,也不會要求單獨轉進某個私人帳號,如果收到在線轉帳支付費用之類的消息,應該立馬與班主任或學校老師電話聯繫、發簡訊、微信核實真假,不要隨意進行支付。

■ 2.建議老師(或小組管理員)將QQ群設置為「審核通過後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設置為「需要身份認證」,關閉「允許被搜索」。不要使用「掃二維碼」入群方式,此方式無需驗證即可入群。

同時實施實名制以審核每個群裡的家長身份,以防止陌生人隨意加入家長群。

■ 3.老師應該不時關注群裡的人員情況,清除可疑人員。家長也要隨時核查群裡是否有兩個班主任頭像,不給騙子行騙的機會。

■ 4.學校和老師應注意保護家長的聯繫信息,家長朋友也不要隨意在網上發布班級群的相關信息,不要給陌生人分享二維碼進群。

■ 5.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最後溫馨提醒各位

無論什麼人什麼事

凡是涉及匯款轉帳

一定要先確認

有沒有可能遇到詐騙

多留個心眼,不會有錯

-end-

喜歡今天的文章,請點【在看】。

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防詐騙丨別掃!分分鐘讓你血本無歸!已有多人中招
    防詐騙丨別掃!分分鐘讓你血本無歸!進群後,阿美通過掃描群內的二維碼下載了一個叫「xTET」投資APP。阿美並沒有馬上在APP投資,隨後微信群裡一個叫季某的人要求添加阿美為好友。季某和阿美聊了很多關於投資APP的相關信息,加上群裡的人都在討論投資APP有多賺錢,這讓阿美心動不已,想立刻投資,大賺一筆。同樣,這個平臺也不能直接充值投資,而是要按平臺客服提供的銀行帳戶進行轉帳充值。
  • 【防詐騙】這份防騙指南請收好 任憑套路再深也不中招
    【防詐騙】這份防騙指南請收好 任憑套路再深也不中招 2020-06-24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元旦防詐騙 | 務必警惕這些詐騙套路!
    元旦防詐騙 | 務必警惕這些詐騙套路!所以,蜀黍特意給大家帶來2021年元旦防詐騙知識,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學習喲~節日期間不法分子慣用的詐騙手段有以下幾種1虛假紅包詐騙行騙方式: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形式,為促銷預熱
  • 【防詐騙】這些詐騙不得不防!
    【防詐騙】這些詐騙不得不防!同時,為提升群眾對詐騙的防範意識小編找來以下的經典案例幫助大家熟知詐騙分子的套路NO.1信貸類詐騙 警方提醒:貸款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找正規、專業的平臺。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財產安全,貸款時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擦亮自己的眼睛,不佔小便宜,否則要吃大虧的。
  • 騙子冒充班主任混入班級群收費 30多名家長「中招」
    9月2日,山西太原市迎澤區朝陽街小學班級微信群發布這樣的一條信息:「本學期需要收取一筆資料費188元,請所有家長現在掃碼繳費,付款後把截圖發到群裡,我將統一登記(支持支付寶和微信付款),感謝每位家長的配合!」消息由「班主任」發布,並附上了收款二維碼。
  • 這些電信詐騙套路你得get!
    這些電信詐騙套路你得get!不法分子以銀行網銀系統升級等為由,誘騙持卡人登陸假冒的銀行網站和網銀實施詐騙行為,所以在登錄銀行等重要網站時,一定要養成核實網站域名、網址的習慣。
  • 騙子混入家長微信群行騙
    家長群是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梁。近日,有騙子混入陽春某小學家長微信群冒充老師收班費。所幸,沒有家長上當受騙。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民警提醒,學生家長不要輕易對外公布班級群或拉陌生人入群,看到要轉帳的信息時要多方核實。
  • 防網絡刷單、貸款類詐騙|認清網絡貸款、網絡刷單詐騙「套路...
    防網絡刷單、貸款類詐騙|認清網絡貸款、網絡刷單詐騙「套路」,謹防被騙! 任何貸款先要求繳納費用的都是詐騙!網絡貸款風險大,貸款一定要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網絡貸款詐騙網絡貸款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開設虛假網站、發送手機簡訊等途徑發布「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等貸款信息,廣泛獵取對象。
  • 省內多人中招!
    省內多人中招!2020年11月10日,曹某報警稱,有人在孩子班級群冒充班主任,在群裡發布收取疫情防控費的通知,並稱會在三個工作日內返還1300元疫情補貼,曹某向嫌疑人轉帳1780元,後發現被騙。2020年10月14日,一家長報警稱,有人冒充學校老師在家長群收取新冠疫苗費用,一人1599元,有3個家長被騙。
  • 【反詐課堂】廣大學生和家長請注意,這些詐騙方式一定要防範!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我們的反詐工作不能鬆勁,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更不能鬆勁。3、部分學生購買手機等物品超前消費,網絡貸款時被犯罪嫌疑人以收取解凍費、驗資費等被詐騙。或者遭遇「裸貸」(拍裸照作抵押)或「套路貸」(貸一寫二)。4、參與販賣自己實名認證的微信號、微信公眾號、QQ號、二手物品交易網站帳號謀利,而這些出賣的微信號、帳號被收購後,多用於網絡賭博、電信網絡詐騙。
  • 家長們,請注意!有騙子潛入微信群冒充老師進行詐騙!
    近期,鹿泉區轄區內有中小學家長群內發現冒充班主任、冒充老師名義,向學生家長實施詐騙,請大家擦亮眼睛,遇到此類情況,不輕信、不轉帳,共同防範。套路詳解一、騙子是如何混進班級群的?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 被這道小學數學題套路到哭!這些「逆天」題目,家長們已被虐千百遍…
    ▲ 圖片來源:遼瀋晚報家長們開動腦筋都來一試身手,卻算出了四種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前三種都是錯的。問題就出在家長們大多沒留意題幹中的多處「陷阱」。有網友吐槽: 給小學生出題弄這麼多小心機和套路有必要嗎?現在孩子可真累!
  • 不到10分鐘,浙江7名家長中招!班主任馬上群裡@所有人
    網絡騙子真是無孔不入,日前東陽發生一起先以「發福利」從學生處騙取家長群二維碼潛入群中,再假冒「班主任」轉發學校通知,以購學習資料行騙的網絡詐騙案,僅僅10分鐘不到,就有7名家長被騙。看到微信頭像、暱稱及群備註名和平時班主任的微信無異,家長們毫不懷疑,紛紛選擇群裡發紅包交款,家長群頓時成了紅包群,有人發紅包,有人收紅包,甚是熱鬧。家長們並不清楚,自己遇上了騙子,發學校通知的「班主任陳老師」是假冒的,10分鐘後,真正的班主任陳老師發現情況不妙,馬上@了所有人,但還是有人被騙。
  • 警惕疫情詐騙新套路
    為了榨取大家的錢財,衍生出了很多新式騙局,這些騙局往往利用大家的盲從和恐懼心理施騙,讓大家防不勝防。今天璨哥就為大家列舉一下最近涉疫情的最新詐騙案例,請大家時刻提高防範意識,謹防被騙!一、防疫用品新型騙局當今年鍾南山院士呼籲病毒有人傳人的信息之後,口罩一夜之間成為硬通貨。
  • 春運火車票開搶,這些詐騙套路一定要知道!
    下面就來說說那些有關春運的詐騙套路!山寨12306網站不法分子製作出高仿真的山寨12306網站,以網絡釣魚的方式進行詐騙。當用戶「成功購票」後,款項打給了不法分子設定好的帳戶,用戶的個人信息也會被盜取。
  • 電信詐騙,這些套路請小心!!
    電信詐騙,這些套路請小心!!在當前這一資訊時代,如何防範堪稱「無孔不入」電信詐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難題,尤其許多剛步入社會的青少年特別容易中招。提醒青少年防騙,小心電話信詐騙,遇到以下幾類情況,要三思而後行,別輕易相信對方。
  • 這樣的微信群趕緊刪掉!浙江已經有人中招!
    詐騙的套路不斷在更新我們也是一刻不停地防著看看浙江公安發布的這幾起口罩騙局提醒大家:一定要前往正規的門店購買有廉價出售物資或可疑的微信群據其交代,為了騙錢花,他在各個微信群裡發布賣口罩的信息,已詐騙8人。目前,該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 |詐騙新套路,已有多人中招
    此時若掉以輕心按下同意按鈕一個新的詐騙套路就在前方等待著你……接連多個陌生好友申請都準確報出自己名字近日,網友小朱反映,她收到一條微信好友申請,對方稱:「XX,你好,我姐姐要我加你有事請教,請通過下!」
  • 微信這個功能成詐騙利器,已有多人中招!
    詐騙分子盯上了這個微信功能已經有不少人中招!1什麼是微信「親屬卡」?微信「親屬卡」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父母付款更簡單,享受網絡支付帶來的極大便利,同時,家長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更直接地掌握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微信「親屬卡」跟綁定銀行卡的權限不一樣,它只能用於日常消費,不能用於紅包和轉帳。
  • 【防詐騙】免費的東西?掙快錢的套路?防詐騙,這些你需要知道
    前幾天,人民日報為大家詳細分析了近期誆騙了很多人的微信群免費學畫畫的套路事件,提醒大家隨時保持警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小心被人收了智商稅。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我們需要時刻甄別,免費的東西少信,掙快錢的套路也要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