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本次的降價,我已經多次提及了,但是又不得不再次提一下[捂臉]。因為這次降價,讓大家 再一次重新認識了「磷酸鐵鋰」!據悉特斯拉降價後的車型將採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在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也提到經濟車型車要採用IRON BASED電池。只是沒想到,降價來得這麼快!
特斯拉電池策略
特斯拉的這次降價操作,除了給新勢力們帶來價格壓力,也給比亞迪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眾所周知,比亞迪在推出漢的同時,重點推出了自家的刀片電池。為了增強推廣效果,比亞迪甚至上演了胸口碎大石的戲碼——鋼針穿刺實驗。實驗結果讓所有競爭對手(主要是寧德時代)的三元鋰和磷酸鐵鋰無地自容。
圖片來自黑暗研究院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在安全性上不折不扣的取得了第一,看起來三元鋰的末日到了,其他家的磷酸鐵鋰更是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刀片電池宛如那屠龍寶刀,即將一統江湖,一刀斬下特斯拉的龍頭。然而,就這樣劇終了麼?特斯拉粉絲期待著特斯拉在電池日能夠拿出無敵黑科技,猶如那倚天長劍,與比亞迪來一場倚天屠龍之爭!
可是,特斯拉電池日沒有黑科技,只有圓柱形套娃電芯,馬斯克也只淡淡的宣布經濟型車採用含鐵的正極材料。然後,在十月一日用一次突然的降價來歡慶中國雙節,順便讓大家知道了磷酸鐵鋰真的能降成本。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猶如風清揚手中的那一截枯枝,一招制服比亞迪的屠龍寶刀!
而比亞迪呢,試圖用刀片電池衝擊高端的計劃被全盤打亂,巨大的研發投入在漢身上很難短期變現,用戶望著高高在上的漢,除了所謂的安全以外,感受不到一絲磷酸鐵鋰的成本優勢。特斯拉降價後的火爆訂單映襯了漢的尷尬。
那到底比亞迪做錯了什麼?或者說錯過了什麼?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刀片電池、三元鋰和普通磷酸鐵鋰電池的特點。本頭條號主要想分享作者在科技領域的觀察和思考。無意做太多科普。所以直接上三種電池的特徵雷達圖(純手工自製),想要了解磷酸鐵鋰和三元鋰技術的讀者請百度,謝謝!
從雷達圖可以看出,三元鋰特點突出,個性鮮明,主要表現在:1、能量密度高;2、放電平臺電壓高;3、低溫性能好。這三個特點決定了三元鋰更適合追求駕駛性能和續航性能的高端車型。
而刀片電池的特點主要是能力均衡:1、安全性顯著提高;2、生產成本更低,價格優勢突出;3、循環壽命更長。由於採用了刀片架構,取消了電芯到電池包的封裝,所以安全性大幅提高,低溫性能也要高於傳統磷酸鐵鋰,但是和三元鋰還是有一定差距(期待北方的漢用戶使用反饋)。但是這個架構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一旦碰撞變形,維修起來更困難,成本也更高。所以,本質上刀片電池是對傳統磷酸鐵鋰的技術升級,而且有取有舍,本質上仍然是磷酸鐵鋰。
所以,問題就來了!對於比亞迪而言,刀片電池的研發投入,本質上是在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道路之間進行了選擇。因為三元鋰的成本和安全性,而選擇了磷酸鐵鋰,最終研發投入的集中體現應該是產品的成本降低,安全性提高。可從首款裝備刀片電池的漢身上看不到絲毫成本降低!安全性目前也僅限於實驗室數據,由於交車時間短,數量少,在自燃率上還看不到明顯優勢。所以,比亞迪給了用戶一個無法品嘗味道的大餅。
從上面的分析看,比亞迪錯在了如下兩個方面:
一、戰略上,比亞迪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路上選錯了方向
選對發展方向在科技史上是很困難的,英特爾在移動處理器上就輸給了ARM,諾基亞黑莓在智慧型手機上也輸給了蘋果。
比亞迪的問題就是在三元鋰成本和安全性的巨大困難面前,選擇了磷酸鐵鋰這個保守策略。忽視了三元鋰的優點,正是動力電池的最大優勢——那就是高能量密度和高放電平臺電壓,這是動力電池的終極目標。而其他問題,都是追求這個終極目標的道路上需要搬走的絆腳石。
而特斯拉的老祖宗特斯拉本人,在一百多年前就贏得了這樣一場戰爭,那就是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具體的時代背景我就不介紹了,主要就是當時電燈發明以後,最大的應用問題就是電力的輸送。而特斯拉提出的交流電和愛迪生提出的直流電就這樣碰撞了。交流電的特點是電壓高、傳輸距離遠,但是不安全。而直流電的特點是安全,但是傳輸距離近。可大家想想,當時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電力傳輸啊,所以抱著安全性大旗的直流電再怎麼努力,最終也敗給了不安全的交流電。當然交流電在安全性上面也始終在努力,各種漏電保護技術的研發也沒有停歇。可不管怎樣,這場交直流之爭告訴了大家,面對科技高峰,勇攀並解決問題是唯一的選擇。
相似的技術發展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再舉最後一個。飛機剛發明的時候,也是不安全的,但是優勢是快速、長距離運輸。而輪船安全,也能長距離運輸,但是太慢。隨著全球開放交流程度越來越高,時間效率就成了跨洋運輸的終極目標,所以飛機不安全沒問題,我們就從安全性上面去解決,只要能滿足我們時間效率的終極目標。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航空領域的適航條款是所有行業裡面最嚴苛的。
當我們選擇一個科技道路的時候,始終要堅定的是我們最初的目標。對於這次新能源革命來說,電池能量密度、電池電壓和電流性能,始終是我們根本的追求。歷史終將證明,就算三元鋰,甚至純鎳都無法達到新能源革命的要求,重任也不會落到換了個馬甲的磷酸鐵鋰身上!
二、戰術上,比亞迪在技術應用上選錯了落腳點
上面說了,科技發展選錯方向也是正常的,就連英特爾也會出錯。可像比亞迪這樣錯上加錯就不夠明智了。
實話實話,比亞迪在刀片電池研發上投入了重兵,而且也看到了效果。畢竟三元鋰的發展也是磕磕絆絆,刀片電池在某種程度上取得優勢也是實至名歸。但問題是,比亞迪好不容易在刀片電池上面取得的優勢,卻在首發車型漢上面絲毫不見蹤影,刀片電池的成本優勢,絲毫沒有提現。安全性高固然是優勢,但用戶更在意的是價格優勢。這就像費好大勁磨好了一把刀,卻用刀背去砍東西,你說急人不急人[捂臉]。哪怕就在秦pro上面使用刀片電池,然後車價立降2萬,也會有大把用戶搶著買單啊!
相反,比亞迪抱著刀片電池當寶貝,試圖用它衝擊高端,不要忘了,高端對應的是高性能,而不是高安全,燃油車時代的沃爾沃已經給了同行們很好的教訓。
那刀片電池怎麼樣使用才叫好鋼用在刀刃上呢?刀片電池的優勢是安全性高、成本低、壽命長。我在上一篇文章 中就說了,刀片電池最適合電池租賃市場,在車電分離後,能夠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費用,使得新能源車價和使用費用雙雙低於燃油汽車。幹掉燃油車才是新能源的使命,而不是同特斯拉競爭,比亞迪找錯了競爭對手。
總結:
上面分析了比亞迪在電池技術研發和應用上面所犯的戰略和戰術問題。而同時,特斯拉在電池研發上面的穩紮穩打則給比亞迪很好的上了一課。從創立特斯拉伊始,馬斯克就堅持著能源革命的夢想,特斯拉在電池領域的研發也是沿著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在演進,電動飛機的能量密度也是馬斯克經常提到的目標,高鎳高能量密度也是特斯拉電池日的一個主題。磷酸鐵鋰只是長壽命經濟型的選擇,所以特斯拉才能在使用磷酸鐵鋰後立刻降價,這也秉承了特斯拉讓所有人開電動車的夢想。
特斯拉採用磷酸鐵鋰後的降價,給比亞迪上了很好的一課。對比亞迪如醍醐灌頂,比亞迪應該意識到自己在電池研發路線上面犯了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試圖利用落後的磷酸鐵鋰進行彎道超車,在和寧德時代的爭奪戰中取得主動權,這是一個錯誤的路線。如果比亞迪在刀片電池的應用上面不能及時糾錯的話,結果不會出現彎道超車,只能是彎道翻車。
最後,祝比亞迪能夠找準方向,將刀片電池帶來的安全性、成本和壽命優勢,用到實處。即使不能短期應用在動力電池租賃領域,也要儘快覆蓋中低端車型,讓廣大用戶真正體驗到刀片電池的成本和安全優勢。當大量裝備刀片電池的比亞迪E2、秦pro、宋ev、唐ev、漢行駛在全國的道路上而不自燃的時候,刀片電池的安全性自然深入人心,就不再需要胸口碎大石的表演來宣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