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超跑的車頂會破其法嗎?如今正是曬到全身紅斑查明真相的好時機,沙灘我來也!
「你單身嗎?」詢問對象是正在努力培養出一份自比為封鎖令下「瑞典億萬富豪」風採的Rowan Horncastle。其他成員則認為他所說的其實是「七零年代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風採,然而此刻卻似乎發揮了雙倍威力招來正確對象的注意,豈不惱人。Charlie Turner和我比Rowan虛長十五年,前者蓄有一撮完全你情我願的墨西哥八字須,後者則有一個你情我不願的光禿頭頂。不過旁觀者清,此頂圓渾光亮,就連拜佔庭教堂亦為之妒忌不已。
「君可知……」正當大伙兒望著Rowan風騷姿態走過沙灘,有人吹毛求疵地說:「我曹老矣,再難用黃色法拉利誘惑人。」這番言論當然觸發了一場激辯,最終結論是這種搔首弄姿以三十五歲為限。如果選用海軍藍色,也許可以加把勁賣到不惑之年。同一道理亦適用於蘭博基尼,不過得額外附加一個條件——閣下必須生來矮又小,否則頭部會像打鼴鼠遊戲的鼴鼠一樣凸出於擋風窗上。至於邁凱倫,稍為成熟一點亦無妨,保時捷則是老到行將就木也相宜。
我剛才其實已經道出敞篷超跑的重點。這些都是超級跑車,與轎跑版的分別僅限於車頂可以打開,然而這些許分別卻令人對敞篷超跑另眼相看,不再把它們視作不屈不撓渾身是勁的駕駛利器,而是當作另一種與貴到天際的腕錶和赤腳穿懶漢鞋雙得益彰的炫富手段來看待(Rowan在赤腳懶漢鞋方面猶須努力)。
然而在車迷眼中,有失身份比有失車頂可是重要十倍。這是一個關乎觀感的問題,當你意識到周圍的人正在苦思是否在《Made in Chelsea》真人秀上見過你,便代表閣下已經輸了。不過這樣只說明了事實的一部分,撇開煞有介事的地中海港口和Mayfair酒店不談,以敞篷姿態在鳥語花香風光明媚的夏日郊區一邊遨遊,一邊領略大自然的聲色氣味,這些敞篷車的多層次風味確非硬頂版本所能媲美。
F8 Spider是法拉利的新出品,儘管車身內裡其實與488差別不大,488本身則與458多有相似之處,不過兩者都是很出色的作品。動力方面有所提升,因為這是一條不進則退的單程路。此外,整流效率改善了百分之十,體重方面即便裝上更先進的車架電氣控制系統和過去九年沿用的車頂開合機關,仍然輕微下降。這個車頂的開關動作比較簡單,一揭一翻一合便告完成,雖然開關噪音大於邁凱倫較為工整快捷又醒目的機械車頂,卻勝在佔用較少車尾空間。這兩位對手都使用硬式摺頂,蘭博基尼和保時捷則偏愛帆布。軟篷顯然是成本較低的辦法,事實上加添各式配件之前,兩位軟篷對手的價錢都沒有觸及二十萬鎊大關(這部Huracán是後驅入門版)。
可是十多萬鎊到底也是一個大數目,所以在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姑且就當價錢無關緊要吧。我們測試的這輛保時捷價值178,414鎊,誠然比邁凱倫和法拉利便宜十多萬鎊,裝備不在話下,速度亦不見得慢許多,所缺的只是唯我獨尊的派頭,以及一張敢就附加配件獅子開大口的厚臉皮。且讓我用Apple CarPlay作一例證,保時捷不另收費,法拉利卻要收取2,400鎊。再如911的Burmesterhi-fi,比起對手質素不高的音響系統便平了一半。但這樣並不是說敞篷Turbo S很便宜,畢竟付出稍多於Turbo S一半價錢,你就可以買到非Turbo版敞篷911(說是非Turbo版,其實仍然有渦輪增壓傍身)。所以這一切只是相對性的問題,而高檔汽車的價格往往高不可攀,也許亦不失貼題。因為給旁人留下深印象,以及反映價值或物有所值,對這類汽車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存在意義。
保時捷的驅動輪比對手多一倍,動力來自一副3.7公升雙渦輪增壓水平對置六汽缸引擎。邁凱倫和法拉利皆有動力超過700bhp的4公升雙渦輪增壓V8傍身,Huracán則配備聲浪可觀的自然吸氣5.2公升V10。我們此刻身處的切達峽谷停車區,地上散布著好些碎石,可想而知這裡會發生碎石崩塌。所以每當有人鑽進蘭博基尼翻開引擎點火保護蓋,我都會小心留神移動到較為開曠的地方。Huracán轎跑本來已經很吵鬧,Spyder版的音波功卻勁到直透你耳朵深處,儼如一個狂奏義大利國歌的雷霆喇叭手,轉速上升時好比瘋癲男中音,一旦收油又會發出悶雷一樣的重低音,每次一掠而過都會令峽谷為之震動。
一律靠渦輪增壓威震四方的三位對手,在蘭博基尼後面簡直被聲浪衝刷得氣喘籲籲,聲威相形之下弱似哮喘。令我大感意外的一個發現,是法拉利的唱腔居然最叫人失望,歌聲偏重婉轉低鳴,音量雖然有點模樣,音色卻類似Paxman法國號多於巴伐洛堤,既沒有保時捷的機械怒濤,又沒有邁凱倫響徹雲端的渦輪清嘯。不過它有一招在場對手所無的功夫,那就是反應非常敏捷。其他超跑生產商為何還不解剖這副引擎,仔細分析一番再抄襲其妙處呢?大家不難想像他們應該會這樣做,可是下過這番功夫的話,他們的引擎又為何仍然蒙受渦輪遲滯之苦呢?所以到頭來也許真的涉及一些獨門秘技。一先一後反覆開過法拉利和蘭博基尼後,我確信F8的油門反應最為精確。渦輪增壓居然擊敗呼吸自如的V10,豈不怪哉。
邁凱倫在4,500rpm以上的反應幾乎媲美F8,而且速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車手唯有在真心想用武時才會直搗這種轉速境界。在遍布交通燈限速時高時低車流鮮有插針空隙的現實世界,你最常用到的轉速其實是2,000rpm左右。換言之平日最需要運用瞬間爆發力的時候,就是在2,000rpm前後,法拉利正好讓你得其所哉。這樣說吧,它的歌聲也許有點柔弱,但我可以憑這副引擎在一息之間超前對手。
這四部車一律快到傻,0-96km/h加速唯有蘭博基尼多於三秒,直搗210km/h無不在十秒之內竟功。不過蘭博基尼有本事把短途衝刺化作一場盛事,每一方面都勝似一個廣播電臺,尤其擅長吸引人群看熱鬧,亦最有可能在發覺贏不了時中途收手集中精力賣弄風騷惹人注目,邁凱倫則喜歡專一練武。憑著錯綜複雜的擾流裝備和碳纖維車架(這裡唯有它動用碳纖維車架),四者中就以720S的動力重量比最厲害,加速其間彷彿化作小李飛刀,一把越飛越遠將目標鎖定於更遠處外的飛刀。它很清楚自己在比賽開始前已經穩操勝券,剩下來的功夫只是依計行事,完成任務。
緊隨其後的會是法拉利。F8基本上沿用488 Pista的現成引擎,所以馬力比GTB多了50bhp。Maranello在這件作品上又一次刻意遏抑較低擋位的扭力(手法是暗中容許離合器打滑),於是乎每次升檔的加速威力都好像節節上升,所得效果就是加速拼勁不屈不撓,根本沒有時間讓你喘息,無時無刻不是處身於動力曲線上最猛烈的激流中,簡直令人興奮得渾身發抖喘不過氣,經常忘記當前車速有多快。尤其是因為中間的黃色大儀表職能現已變成報告轉速和檔位信息,若非事先把兩旁屏幕畫面設定得當,車速只會淪為剩餘距離讀數旁邊不足掛齒的註腳。
保時捷加速好比打噴嚏,噴發之前有一段醞釀期,轉速到達2,000rpm時鼻孔開始發癢,令人覺得Turbo隨著吸氣動作徐徐擴張肺部,轉速指針掠過2,500rpm後有一段最初害得你心頭一跳,繼而連聲慨嘆虛驚一場的風暴前夕寧靜期,然後轉速一到3,000rpm便觸發一場口水鼻涕四濺的驚天爆炸。幸好這股爆炸力不像打噴嚏,不會令人出現閉起眼雙的自然反應,反而會逼使你把雙眼瞪得大又圓。這場爆炸其實更像火山大爆發,大可持續噴發到你膽怯為止。保時捷有四個坐位,體重又高於對手,然而作為刻骨銘心的一剎那,這種等待風暴來臨的滋味卻與從後而來的爆發力同樣叫人百試不厭。
不過要好好發揮911的渦輪增壓器,確實需要一些技巧。保時捷顯然認定要發揚Turbo與眾不同的大號渦輪本色(即是增壓威力更澎湃),應該強調渦輪遲滯的羶味,而非設法消除遲滯反應。所以通過切達峽谷迂迴曲折的道路時,車手應該儘量使用低一級檔位以維持引擎鬥志,以便殺出彎角時發揮Turbo S的十成功力。如此一來便會發覺這是一件威力驚人的利器,尤其是在老天無可避免跟你作對,下起傾盤大雨時,這種維持衝勁的玩法更是妙到極。
像這樣在斷斷續續的驟雨中跑了幾個小時,最大發現是邁凱倫的車頂開關最快捷寧靜(十秒完成全部動作,車頂只需七秒便搭到你頭上),車廂採光亦因為7,500鎊的電致變色車頂鑲板而勝過三位對手。我原本打算對這部車的內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無法對這身白色車漆視若無睹。一片灰的車廂亦不如意,單調程度勝似Ron Dennis的獨白。你必須仔細咀嚼方能領會邁凱倫下了多大功夫賦予720S活力感,譬如把玩一下那個伸縮儀錶盤、大小形狀和位置無可挑剔的方向盤、一邊升高一邊向外翻開的車門,或者那條用來安放變速箱按鈕的橋箱。
見識過這手設計功夫後,難免覺得法拉利車廂好像舊調重彈,沒有什麼變化。誠然,你如今可以在乘客前面安裝一個顯示屏好讓對方大聲報讀車速,省得自己在儀錶盤上找來找去。CarPlay亦終於有份出場,但所用屏幕不比你的手機大,而且要用中控上的旋鈕操作,情況與巡航控制功能一樣。所以無所事事四處兜風的話,這部法拉利其實並非那麼稱手。它渴望你用力鞭策,所以轉速表才會在儀錶盤上獨大,方向盤才會設有好些拇指一伸便碰得著的按鈕。保時捷的車廂近似奧迪一派多於三位對手,按鈕編排和操縱方法是同樣清晰易用吶,卻未能給人一種與別不同或非常獨到的感覺,只是用合乎邏輯的手法把開關編排得妥妥噹噹。蘭博基尼雖然在奧迪旗下,卻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很容易融入這個車廂環境,直到打開車頂發覺面向天的中控臺屏幕反光反到你要用手遮擋雙眼。
更大問題是Huracán的駕駛位置。邁凱倫、保時捷和法拉利會把你向下塞,蘭博基尼卻好像大爺坐轎,結果四者中以Huracán車廂亂風最厲害。身材高大的話,眼眉恐與檔風窗頂看齊。由於擋風窗深入大前方,你應該不會一頭撞上玻璃,車廂開揚感也肯定因此有所提升。可是一合上車頂,車廂便顯得幽暗狹窄。安放行李則有賴車頭的小小行李艙,座椅後邊免問。另外兩部雙座開篷車亦未有跟這套成規唱反調,前面的行李空間卻比蘭博基尼好得用多。
多隻風箏、一枝板球棒、羽毛球套裝、大小球類、飛盤和水桶全部塞進法拉利,因為我們馬上就要出發去沙灘。按原定計劃,沙灘之行本該在同一天的下午成行。無奈天公不造美,我們唯有提前回家,相約翌日在Brean Sands重新集合。事出偶然,第二天Rowan、Ollie Kew和我居然在某個Membury公路服務區不期而遇。當我從後偷偷靠近Ollie一按喇叭時,吃了一驚的他當場嚇了一跳。一行人離開服務區直搗M4時,720S沉聲一吼便挾著嘯聲絕塵而去。蘭博基尼所花的氣力顯然比邁凱倫多兩倍,而且憑肉眼就看得出它比較慢。911上的我輕撥換擋撥片,轉瞬之間便升到五擋,其間911一次又一次鼻腔發癢大打噴嚏。
不過來到M4公路另一端時,保時捷猶能錄得9.3L/100km,邁凱倫是10.9,蘭博基尼是12.3,耗油量與法拉利用2,500rpm以上轉速作112km/h巡航時差不多,反觀英國和德國代表卻可以用1,700rpm左右維持高速巡航。話說從後面看著Kew的頭髮隨風亂舞,原來是十分有趣的事。老實說,傾聽蘭博基尼V10歌聲的最佳位置,其實是待在它後邊二百碼外,如此一來閣下便不會遭人責難。從後面看過去,蘭博基尼好像一個頭部縮進肩膀下的駝子。保時捷的背駝得更厲害,視覺重心大模大樣放在後軸上方,不過兩者的坐姿視野同樣會對車手構成挑戰。
Brean Sands的沙灘幾乎長達七英裡。我們在最初一英裡互相追逐嬉戲,但求避開沙灘蓆、狗狗和沙雕城堡維持大約25公裡的醉人時速。醉人,因為這一程並非為了見識這些敞篷車的本領,而是為了觀察其他人對它們有何反應。就現場所見,觀眾的反應相當熱烈,知道售價後又會倒抽一口涼氣。根據非正式投票結果,蘭博基尼最得人心,原因正如灘上某位老兄所言:「我年輕時有一幅比基尼女郎坐在Countach上的海報,那幅圖令人終生難忘。」
當天稍晚時間,我們又找了一些好場地用武,一些凹凹凸凸的好場地,總之就是對roadster不大友善的道路。邁凱倫卻好不厲害,完全不把崎嶇起伏放在眼內,亦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害它偏離軌跡或者失去控制。總而言之就是不可思議,雙腳深入車鼻的車手好比坐在戲院前座第一行觀看車頭擺來擺去的體感動作片。它的轉向功夫火候上乘,速度快到令人髮指,觸感之豐富毫不遜於轎跑版,是個非常高明的溝通能手。撇開剎車認真發威前的踏板行程流於冗長一事不談,這部車開起來確是兇猛刺激兼而有之,出招堅定果斷,下手絕不兒戲,而且在車架晃動問題上毫不留情斬草除根。
其他對手卻或多或少有一些車架晃動跡象。蘭博基尼完全沒有車架發抖的情況,十分值得讚賞。可是當你直搗彎角,便會發覺它的反應不是那麼積極和直接,敏銳度也理應更高。究其原因就是車架某程度上發生變形,下盤傳達的信息難免受到拖延,結果無法重現轎跑版那種前輪信息絲絲入扣的聯繫感。後軸那邊是沒有失色吶,但車頭反應確實失去了一些光芒。
敞篷911的車頭反應同樣不如轎跑版拳拳到肉,可是就開蓬面積這麼大的汽車來說,911的車架震動已經非常小,幅度之小根本談上不抖動或抽筋,車架只是略為一扭便馬上修正過來。令人驚訝的是法拉利居然比較難於把持不定,每當下盤受到路脊橫向衝擊,力量都會直透車架大梁,甚至連方向盤也為之震動,不過這些震動並不足以幹擾溝通連貫性。撇開引擎聲浪偏柔和稍為玷汙駕駛感受的車架晃動跡象不談,F8開起來絕對稱得上光芒四射,一方面比邁凱倫和保時捷更加活潑迷人,另一方面又比蘭博基尼機警敏捷。無論速度高或低,在任何道路都可以儀態萬千翩翩起舞。邁凱倫比之專一,甚至更加堅定不移,不過說到輕描淡寫的大俠風範便有所不如了。
上述兩部車與保時捷一樣知乎張弛之道,興奮過後懂得冷靜下來輕鬆巡航。蘭博基尼卻捉錯了用神,定力在這裡敬陪末座,引擎聲浪盡蓋一切,喜怒哀樂盡形於色,但這種真情流露只會令人覺得它的深度和器量未如對手。想經常用這類敞篷車代步嗎?最好懶理他人笑它開篷選擇保時捷,因為他日封銷令一旦解除,你四人同行搶先去酒吧的開篷姿態只會令那些嘲笑過你的人恨得牙痒痒。
個人以為F8恐怕有點像個臨時方案,彷彿說明法拉利尚未趕上邁凱倫在720S上的技術修為。不過把這份印象擱在一旁的話,你大概會愛上法拉利,因為它是這裡最刺激的作品。可是整體而言,邁凱倫處理工作時還是做得更好,前提是你覺得這些工作有多重要。想聽取一些建議嗎?總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敞篷超跑就好。所以我們很輕易便達成結論,一致認為邁凱倫最適合我們心目中的瑞典億萬富豪。至哪一部適合七零年代電視節目主持人則未有定論,儘管我覺得這種人如今不大可能開著roadster招搖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