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項目名稱
項目名稱:廣東省陽江市閘坡美麗漁港建設項目
建設地點:陽江市海陵島閘坡中心漁港
建設單位: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閘坡漁港管護中心
1.2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項目建設單位為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閘坡漁港管護中心,是隸屬於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的事業單位,主要負責閘坡中心漁港的規劃、建設、維護、綜合管理和服務。該中心承擔了閘坡國家中心漁港、閘坡現代示範性漁港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具備良好的項目管理經驗和建設水平,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把閘坡美麗漁港項目建設好、管理好,並儘早發揮效益和示範作用。
1.6.5 總平面布置及建設內容
1.6.5.1 水域工程
本期項目的水域平面布置主要包括港區岸線的布置、老碼頭改造、休閒漁船靠泊岸線前港池疏浚和港內礁石清除,分述如下:
1、岸線布置
本項目主要是結合現代漁港的規劃建設情況和漁港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碼頭岸線進行規劃梳理,使其符合現代漁港對岸線的規劃利用要求。綜合考慮本港規劃使用現狀、漁港功能布置(港區北側主要為生產功能、南側主要為休閒旅遊功能)和美麗漁港管理的需要,本港岸線使用分兩大部分,東側及北側岸線為漁業生產和綜合管理岸線1295m,南側為休閒漁業岸線508m。
以上方案滿足港區各類漁船進出、停泊、裝卸的需要,也同時滿足休閒漁船靠泊的需要。東側及北側岸線從北到南布置依次為:利用現代漁港項目在建重力式碼頭320m 布置 4 個 600Hp 卸魚泊位和 5 個 200HP 卸魚泊位,泊位緊靠擬建的閘坡水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利用現代漁港項目已建高樁碼頭 331m,依次布置 1 艘港務工作艇、2 艘漁政船泊位、4 個 600Hp 卸魚泊位,其中 3 個綜合管理泊位離擬建的位於閘坡水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北側的 2000 平方米漁港綜合管理中心較近,便於管理和使用;利用原有高樁碼頭 351m,布置 8 個 600Hp 卸魚泊位,泊位後面碼頭作業面較寬,也是閘坡漁港傳統的卸魚場地;利用原有重力式碼頭 293m 布置 5 個 600Hp 加冰泊位、2 個 200HP 加冰泊位,泊位沿線現有 5 座輸冰橋,後方緊靠閘坡漁港冷凍製冰廠。南側主要為休閒漁業岸線 508m,滿足休閒漁船靠泊需要。
2、老碼頭改造
原有高樁碼頭 310m、重力式碼頭 293m,碼頭面及護輪檻破損嚴重,汙水收集和消防設施配套不完善,既不美觀,又不滿足環保和安全的要求,本項目重點對碼頭面進行重新鋪設,設置護輪檻,增設汙水收集管線和消防管線。
3、舊 T 型碼頭拆除
港池中部原有 T 型碼頭,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破損嚴重,安全隱患突出,且影響港內漁船安全航行,本次把 T 型碼頭拆除。
4、休閒漁業碼頭前港池疏浚和港區礁石清除正在實施的現代漁港項目已對港內錨地和生產碼頭前進行了疏浚,休閒漁業碼頭前水深較淺,本次項目對休閒漁業碼頭前港池進行疏浚,疏浚土質為淤泥,疏浚底標高-1.30m,疏浚邊坡 1:5,疏浚量為 51990m3;本期擬建的疍家漁民文化風情園岸線前進行整治疏浚,疏浚底標高-1.30m,疏浚邊坡 1:5,疏浚量為9810m3。兩項疏浚量合計為 61800 m3。
港內存在 2 處礁石礙航,安全隱患突出,本次進行礁石清理,清理底標高與港池底標高保持一致取-3.50m,礁石清除量為1333m3。
1.6.5.2 陸域工程
本項目的陸域工程主要是沿環港大道進行,包括:
1、在港區內選擇最合理位置布置港區星級公廁,為全港區漁民提供如廁條件,改善落後衛浴現狀。
2、將環港大道的道路系統進行整治,並進行美化,包括調整路網走向、統籌路幅寬度、重新布局人行便道及沿途綠化景觀重塑等,強調濃鬱疍家文化特色;
3、在港區西南一隅構建疍家文化漁民風情園,將閘坡當地的民族特色——疍家文化發揚光大;
4、沿環港大道的臨街建築是構成港區風貌的最主要元素,該條街道上的建築由於修建的年代各不相同,其絕大部分的建築外立面已破敗不堪,此次對其進行整體改觀。
5、漁港標誌性雕塑:為彰顯本港特色,也為提升漁港形象,此次在港區北端新建的閘坡水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外策劃一組具有濃鬱疍家漁民文化特色的立體雕塑,雕塑與南端的疍家文化漁民風情園遙相呼應。使濃鬱的疍家文化氛圍充滿整個港區。
6、閘坡鎮文化公園改造:將位於鎮區內的文化公園加以改造,提升環境品質,豐富文化內涵,為當地漁民提供一處公共活動場所。
本項目投資估算為 12998.81 萬元,其中工程費用 11092.15 萬元,其他費用 1287.67 萬元,預備費 618.99 萬元。其建設資金主要採取申請省級漁港建設資金支持和市、區配套的辦法籌集。
來源:陽江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