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企業在射頻濾波器方面有不少動作,比如左藍微電子研發的溫度補償型聲表面波(TC-SAW)濾波器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產品已具備量產條件;雲塔科技聯合中科大微電子學院,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 5G 毫米波濾波器;華為在半年內兩次投資入股射頻濾波器賽道……
在5G浪潮推動下,未來全球無線連接數量將成倍的增長,射頻濾波器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5G驅動 射頻濾波器發展迅猛
作為射頻前端的重要器件,射頻濾波器主要應用在無線通信終端的基站市場和手機市場,並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手機為例,若手機沒有濾波器,則意味著通信設備喪失抗幹擾能力,無法保障通信的暢通。簡言之,手機信號好不好,關鍵要看濾波器,沒有濾波器的智慧型手機可以說是一塊磚頭。
隨著5G商用進程加快,5G手機出貨量將迎來高速增長。由於5G智慧型手機單機所需的射頻濾波器數量高於非5G手機,所以說,5G手機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攀升將加速射頻濾波器市場需求的增長。此外,5G基站的大規模建設同樣增加對濾波器的需求。
據Resonant統計,2016-2020年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從50億美元增長至150億美元,平均複合增長率為31.6%,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80億美元。
濾波器本土企業迎來機遇
目前,我國國內濾波器市場嚴重供小於求,國產量與需求量相差甚遠,加之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濾波器國產替代勢在必行。而在5G技術日趨成熟的推進下,國產濾波器發展的條件已經逐漸開始成熟,國內廠商也在加速突圍,著力於實現濾波器國產化並高端化。目前,國內濾波器市場可謂群雄並起。
主要業務方向為以射頻濾波器為代表的射頻前端晶片及模組產品的研發和銷售的安徽雲塔電子,目前的微型化毫米波濾波器產品,不僅可以應用於各種 5G 終端和基站中,還可為下一代 6G 低軌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提供經濟有效的濾波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雲塔科技聯合中科大微電子學院,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 5G 毫米波濾波器,使用了獨特的超高性能集成無源器件(SPD)技術,這也標誌著國內毫米波技術在商業化進程走出了關鍵一步。
而日前,行業領先企業晶訊聚震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及B40濾波器,不僅支持高功率,同時還可以縮小封裝尺寸,擁有行業最薄的WLP封裝、大帶寬、高帶外抑制以及低插損等優異性能,打破美日等國外壟斷,為推動國內射頻晶片廠商發展奠定良好契機。
一直以來,濾波器是我國典型的「短板」困境所在,高端市場更是一片空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5G驅動下,國內在射頻濾波器領域迎來曙光,雖然起步較晚,但打破國外壟斷不是沒有可能。只有聯手合力在高端領域不斷探索,才有機會超越國際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