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6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以「平臺化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為主題,介紹了該行服務民營經濟的情況。
作為一家以民營資本為主體、民營企業為客戶基礎的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從成立以來就始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監管部門的各項部署和要求,想方設法出實招求實效,持續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近年來,面對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和客戶價值創造新需求,浙商銀行以「兩最」總目標為引領,全面實施平臺化服務戰略,打造「科技+金融+行業+客戶」的綜合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線上化、平臺化、場景化、數位化金融服務能力,探索特色化、差異化的服務民營經濟之路。
從線下服務模式
向線上化無接觸式服務模式轉變
據徐仁豔在發布會上介紹,浙商銀行深入貫徹「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不斷創新科技應用、改變企銀連接方式,打造全流程在線服務模式,實現「一體化」「一站式」服務,提升民企獲得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同時通過線上化服務,實現了銀行服務的擴面提效。目前該行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已達 99.37%,基本實現「新客戶最多跑一次、老客戶一次不用跑」。
特別在疫情期間,浙商銀行的線上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線上即可獲得展期續貸、跨境支付、綠色通道等全天候和無接觸的便捷服務,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主營特種鋼化玻璃的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回款,又不便去銀行網點申辦貸款。浙商銀行為之定製了全線上化、隨借隨還的「至臻貸」,不僅幫企業足不出戶獲得融資,還能按天計息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提用至臻貸3億元用於日常經營周轉,綜合財務成本大幅降低。
從傳統信貸服務為主
向平臺化提供創新金融服務轉變
在徐仁豔看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金融創新「不接地氣」。浙商銀行創新區塊鏈技術應用,跳出傳統思維和信貸投放模式,從企業資產負債表左邊的資產著手,將企業的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等債權和物權轉化為電子金融工具。企業通過轉讓工具進行融資、採購和償還債務,盤活沉澱資源,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例如此前曾參建雷神山醫院等多個公共衛生項目的建築龍頭企業亞廈股份,受制於下遊工程項目回款慢,無法與上遊中小供應商及時結款。浙商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應收款鏈平臺,將上下遊間沉澱的應收帳款上鏈改造成為「區塊鏈應收款」,供應商收到亞廈股份在線籤發的區塊鏈應收款,當天就能向浙商銀行轉讓變現。目前,公司上遊累計已有300多家中小供應商通過這一平臺,融通了7.46億元應收帳款。
統計顯示,該行創新打造的池化融資、易企銀、應收款鏈等平臺化服務模式,已為4.4萬家企業合計提供融資餘額3300多億元。通過平臺化服務,幫助企業盤活沉澱資產,增強流動性,減少外部負債,節約利息支出,實現「降槓桿、降成本、增效益」。
從著眼單個企業
向場景化聯動產業鏈供應鏈服務轉變
企業的正常運轉有賴於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維繫。浙商銀行圍繞供應鏈上的生產經營活動,結合特定場景創新研發「訂單通」「分銷通」「銀租通」「倉單通」「池鏈通」等系列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和行業解決方案,滿足民營企業在採購、倉儲、銷售、分期還款等不同應用場景的個性化需求,打通產業鏈資金「堵點」。
以「公司+農戶」模式進行生豬養殖銷售的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下稱正邦養殖),此前主要面向農戶、養殖場銷售豬苗和飼料,但因農戶普遍缺乏資金,企業一直難以擴大銷售。浙商銀行搭建分銷通平臺,基於歷史交易數據,對下遊農戶進行徵信「畫像」和線上審批,小額分散地批量給予授信支持,定向用於向正邦養殖採購農資,待農戶將仔豬育肥後,正邦養殖再進行回購、鎖定還款來源。目前,已有近百戶正邦養殖的下遊農戶藉此獲得了2億多元的融資支持。類似的,超威能源、臥龍電驅、傑克股份等60多家核心民企,也通過分銷通平臺帶動了其下遊經銷商近千戶。
此外,浙商銀行還在醫藥、糧食、倉儲物流、汽車、金屬加工、養殖、租賃等20多個行業形成特色化、差異化解決方案,場景化創新服務中小企業,幫助核心企業擴大銷售,打造產業鏈生態圈,有效助力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復銷。
從提供標準產品
向數位化對外輸出技術和業務平臺服務轉變
調查顯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和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發展,許多民企尤其是大型民企對轉型升級和金融創新應用需求強烈。
浙商銀行充分利用銀行業務優勢,創新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以數位化對外輸出技術和業務平臺服務,創新設計各類應用場景,將銀行融資和服務嵌入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管理活動之中,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專業化服務。
比如,該行創新開發銀租通業務,與租賃公司合作,為民營企業提供智能製造金融服務,採取直租、回租方式,為製造業民企實施智能製造加快轉型升級賦能。浙江利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吉利汽車的核心供應商。疫情早期公司一度停工,為了在復工後儘快完成吉利汽車的訂單,公司通過銀租通方案,盤活存量設備資產,在6-8月間新獲了近8000萬元的流動性支持,有力促進了達產復銷。
同時,浙商銀行還首創了「區塊鏈+證券化」模式,合計發行150多億元區塊鏈應收款ABS產品,為數百家民企打通直融市場;免費提供區塊鏈技術平臺和相關軟體等數位化轉型服務,幫助民企集團搭建集團內部資金管理、供應鏈、自金融平臺,滿足其個性化定製需求。
截至2020年6月末,浙商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 6200多億元,較年初增長 10.42%,高於各項貸款增速,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63.5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00多億元,佔全部貸款的16.71%,佔比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性銀行首位;上半年為民企創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數量、規模均居銀行間市場第一,並實現債券發行掛鈎LPR定價,幫助發債民企降低融資成本超過1個百分點。
「下一步,浙商銀行將圍繞『六穩』『六保』要求,主動對接民營企業金融需求的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發揮平臺化服務優勢,持續推進科技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徐仁豔表示。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