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莊怡)「語言」是跨境買賣的頭號攔路虎。相關調研顯示,約96%的中小企業對小語種無能為力。此外速賣通數據顯示,其上中國商家有高達82%比例因為語言困難放棄跨境直播。
不過這一問題正在得到解決。近日,速賣通聯合阿里巴巴達摩院推出AI實時翻譯直播,可同時進行中文到英、俄、西三種語向的翻譯。據悉,這是全球首個啟用AI實時翻譯的電商直播,中國商家只需用中文一鍵開播,就能同時覆蓋全球英語、西班牙語、俄語區的逾十億人口。
觀察者網在現場看到,一位中國助力車賣家用中文進行直播,通過不同的伺服器選擇,消費者可以看到自己對應的語言翻譯,十分便捷。
不同於國內直播業務的蓬勃發展,國外直播帶貨還處於萌芽期。據介紹,速賣通當前情況相較國內僅為2017年左右水平,不過其業務發展較快。過去一年,速賣通平臺上的主播數量翻了7倍,直播總場次翻了兩番,由直播帶來的成交佔速賣通總GMV的份額增長了10倍。僅2019年,速賣通平臺上一共做了8000多場直播,是2017、2018年直播總量的兩倍。目前速賣通平臺直播生態已囊括百餘家MCN機構、上千位主播和數萬名網紅。
雖然和中國的規模與效應還無法相提並論,不過當前這一平臺不失為另一營銷渠道,可一鍵觸達全球消費者。據悉,背靠達摩院AI翻譯技術,速賣通目前支持18個語種的文本翻譯,幾乎可以覆蓋全球所有用戶。
但跨境直播也對翻譯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速賣通直播實時翻譯產品負責人趙文倩介紹,速賣通上有上億件商品、數百億個商品相關的專業名詞,對直播實時翻譯技術的要求極高,需要克服口音不標準、直播環境複雜、商品專業名詞多、新品新詞更迭快等問題。
而AI學習語言的速度遠遠快過人類。舉例而言,一個人從零基礎到英語專八水平,至少需要4-5年;但AI可以在10天之內達到英語專八水平。
阿里巴巴達摩院翻譯平臺負責人駱衛華舉例,速賣通上一億件商品就有600億個單詞,1人一天大約可以翻譯3000個單詞,全年無休是100萬個單詞,根據目前中國最大的翻譯公司規模不超過1000人來計算,一年可翻譯單詞10億個,如果速賣通上的商品信息由人工全部翻譯完,至少需要60年。
目前,這項能力將全面上線天貓雙11。「屆時,速賣通上1000個直播間能同時進行中文到英、俄、西三種語向的實時翻譯。『黑五』我們還將上線英文到俄、西、法三種語向的實時翻譯,以及實現直播評論區18種語言的實時翻譯,讓全球用戶越過語言障礙,深度參與直播互動。」趙文倩透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