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將賦予CMOS圖像傳感器更多的智慧

2020-11-06 電子工程世界

視覺傳感器正在日益成為數據採集的重要邊緣設備。最初用於攝影應用的簡單圖像傳感器,今天也將服務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系統的高質量輸入。這些系統利用新的和創新的處理器架構已經成為複雜的決策實體。

邊緣數據採集

雖然邊緣數據採集設備在本質上主要是模擬的,圖像傳感器的獨特住處在於:

輸出通過連續的動態光輸入進行時間多路復用;

需要有能力維持轉換光輸入的完整性,同時處理,以交付圖像輸出;

輸出的圖像質量最佳,可進行有意義的處理;

這些需求和隨後的結果可能會對視覺系統所做決策的準確性產生重大影響,而視覺系統的決策結果決定了整個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盈利能力;

基於機器學習的視覺系統

機器學習的出現推動了圖像傳感器的創新,並提高了性能水平,這是為了支持各種應用程式。你所看到輸入到系統中的數據是通過視覺輸入的高保真度數據。如今,人工智慧算法能夠檢測、識別和分類這些輸入,並生成準確的決策輸出。這些輸出的可靠性取決於輸入的質量,也取決於它們的算法的準確性,以及用於處理這些算法的神經網絡。

基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視覺系統主要使用卷積神經網絡(CNN)算法來創建一個強大的自動識別的專用系統。增加CNN的深度層可以提高推理精度, 但更多的層也會對這些網絡在訓練階段的學習時間以及系統中完成推斷的延遲產生不利影響。同樣,高質量的圖像輸出使視覺系統能夠攜帶最小的CNN層集,同時產生高度準確的推斷。這在獲得一個快速部署的智能系統方面帶來了顯著的好處,同時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

CNN如何看懂圖像

圖像分類是對輸入圖像的操作,最終輸出一組最好地描述了圖像內容的分類(如貓、狗等)或分類的概率。對人類來說,識別是打出生便開始學習的技能之一,對成人來說更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我們只需一眼便能快速識別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環繞在我們身邊的物體。當我們看到一張圖片或是環看四周的時候,無需刻意觀察,多數時候也能立即描述出場景特徵並標記出每一個對象。快速識別不同模式、根據早前知識進行歸納、以及適應不同的圖像環境一直都是人類的專屬技能,機器尚未享有。

當計算機看到一張圖像(輸入一張圖像)時,它看的是一大堆像素值。根據圖片的解析度和尺寸,它將看到一個 32 x 32 x 3 的數組(3 指代的是 RGB 值)。為了講清楚這一點,假設我們有一張 JPG 格式的 480 x 480 大小的彩色圖片,那麼它對應的數組就有 480 x 480 x 3 個元素。其中每個數字的值從 0 到 255 不等,其描述了對應那一點的像素灰度。當我們人類對圖像進行分類時,這些數字毫無用處,可它們卻是計算機可獲得的唯一輸入。其中的思想是:當你提供給計算機這一數組後,它將輸出描述該圖像屬於某一特定分類的概率的數字(比如:80% 是貓、15% 是狗、5% 是鳥)。

我們想要計算機做什麼

現在我們知道了問題所在以及輸入與輸出,就該考慮如何處理了。我們想要計算機能夠區分開所有提供給它的圖片,以及搞清楚貓貓狗狗各自的特徵。這也是我們人類的大腦中不自覺進行著的過程。當我們看到一幅狗的圖片時,如果有諸如爪子或四條腿之類的明顯特徵,我們便能將它歸類為狗。同樣地,計算機也可以通過尋找諸如邊緣和曲線之類的低級特點來分類圖片,繼而通過一系列卷積層級建構出更為抽象的概念。這是 CNN(卷積神經網絡)工作方式的大體概述。

典型的卷積神經網絡

像CNN這種深度學習算法是極其耗費資源的。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處理引擎,有CPU、GPU、FPGA、專用加速器和最近的微控制器。設計一個基於CNN的視覺系統還需要強大的優化庫的支持。這可以從專有的(如MVTec的HALCON & MERLIC, MATLAB的深度學習工具箱或Cognex ViDi)到標準工具(OpenCV)和軟硬體的集成能力。這些選擇直接關係到產品的上市時間。

源密集型處理器通常需要更大的形式因素、散熱附加組件(如散熱器),或者只是大的空體積空間來通過對流散熱。提供高質量輸出的圖像傳感器可以消除對昂貴處理器、第三方庫或創建新庫的需求,以及優化軟硬體資源所需的昂貴工具。換句話說,這些傳感器極大地降低了總擁有成本(TCO),並增加了廣泛應用程式和市場的採用。

圖像傳感器輸入到機器學習系統

對於發送到CNN層級的圖像傳感器輸出有相當多的要求,包括:

一個全局快門,能夠捕捉場景,並保持最小化運動偽影

較高全局快門效率,確保每個像素中保留的場景不會被該像素光路以外的光輸入損壞

足夠的像素大小,以支持良好的圖像質量,即使在挑戰性的光照條件

低總噪聲的圖像輸出,確保高完整性的輸入

在運行和待機期間低功率,以滿足對流換熱是標準的相機系統的典型挑戰。

這些特性依賴於像素結構和相關電子路徑的設計。CMOS圖像傳感器(如AR0234CS)的結構和設計滿足了這些需求,使其成為基於CNN的視覺系統的理想選擇。

高速接口可實現快速系統

一個像素可能具有優秀的質量和完美的設計來生成高質量的圖像,但是由於帶寬限制,整個視覺系統可能仍然會受到性能差的影響。今天的傳感器都配備了SerDes接口[1],但是這些接口流量數據的速度決定了整個系統的質量。

高幀速率要求這些接口以快速的速度傳輸圖像數據。此外,傳感器必須為每幀輸出消耗低功率(fps/mW)。這些特性允許系統定時和電力預算轉移到他們最需要的地方——處理引擎,並允許最先進的神經網絡和複雜的算法進行合併。這使圖像處理器能夠提取圖像數據中的細微差別,這些細微差別對於應用程式來說可能很重要。因此,視覺系統開發商可以區分他們的系統解決方案明顯的競爭。

AR0234CS 2.3 Mp CMOS圖像傳感器

AR0234CS 230萬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專為各種應用而設計,包括機器視覺攝像機、增強實境(AR)/虛擬實境(VR)/混合實境(MR)頭顯、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和條碼讀取器。

AR0234CS捕獲1080p視頻和單幀圖像,最高可以每秒120幀(fps)的速度運行。該230萬像素傳感器憑藉其領先行業的快門效率,最小化高速場景中的幀與幀之間的失真,並減少其他圖像傳感器所遇到的運動偽像,從而生成清晰的圖像。



[1]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簡稱。它是一種主流的時分多路復用(TDM)、點對點(P2P)的串行通信技術。即在發送端多路低速並行信號被轉換成高速串行信號,經過傳輸媒體(光纜或銅線),最後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號重新轉換成低速並行信號。這種點對點的串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傳輸媒體的信道容量,減少所需的傳輸信道和器件引腳數目,提升信號的傳輸速度,從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相關焦點

  • 思特威的CMOS圖像傳感器低照度環境的300萬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
    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技術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思特威科技(SmartSens)近日為網絡攝像機及安防監控應用重磅推出了兩款適用於低照度環境的300萬像素CMOS圖像傳感器——SC3235與SC3320。這兩款產品的問世意味著網絡攝像機將開啟「全高清Pro時代(即1080P+時代)」!-更清晰,更細緻,更寬廣的圖像獲取能力!
  • CMOS圖像傳感器,路在何方?
    配置雙攝像頭和多攝像頭的智慧型手機已是司空見慣,每個攝像頭均需要集成一顆CMOS圖像傳感器將光轉換為電信號以創建圖像。CMOS圖像傳感器外觀示意圖智慧型手機搭載的CMOS圖像傳感器數量還將增加,為攝像頭賦予高解析度和豐富的功能。
  •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的深入闡述
    根據日本調研公司 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發布的2019年圖像傳感器市場報告,到2023年,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172億美元增長到270億美元,市場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手機市場佔比約63.9%,是CMOS圖像傳感器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
  • 對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了深入闡述
    根據日本調研公司 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發布的2019年圖像傳感器市場報告,到2023年,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172億美元增長到270億美元,市場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手機市場佔比約63.9%,是CMOS圖像傳感器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
  • 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分析
    本報告分析的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 本報告對來自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七款旗艦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中的28款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物理分析和成本對比,讓讀者充分了解OEM手機廠商選擇的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路線。
  • CMOS圖像傳感器逐漸取代傳統CCD傳感器
    思特威(SmartSens)非常看好圖像傳感器領域,在該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取代傳統CCD傳感器技術是最主要的技術發展趨勢。
  • 相比CMOS圖像傳感器 先進的CCD圖像傳感器變得日益關鍵
    相比CMOS圖像傳感器 先進的CCD圖像傳感器變得日益關鍵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8-09-17 15:19:15 作者:安森美半導體圖像傳感器事業部工業解決方案部門產品營銷經理
  • 深度解讀CMOS圖像傳感器
    CMOS圖像傳感器概述CMOS圖像傳感器是一種典型的固體成像傳感器,與CCD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CMOS圖像傳感器通常由像敏單元陣列、行驅動器、列驅動器、時序控制邏輯、AD轉換器、數據總線輸出接口、控制接口等幾部分組成這幾部分通常都被集成在同一塊矽片上。其工作過程一般可分為復位、光電轉換、積分、讀出幾部分。
  • 思特威CMOS圖像傳感器賦能智能車載攝像頭
    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連續多年在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安防領域全球市場佔有率上保持領先,並已成為消費類機器視覺領域Global Shutter 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企業。今後亦將在人工智慧、手機影像、車載電子等新興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創新。
  • 談談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在韋爾股份日前的一份報告中,他們對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了深入闡述,現在我們摘錄如下:根據Yole Development 的研究報告,2016-2018年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規模分別為116億美元、139億美元、155億美元。
  • CMOS圖像傳感器將應用於各個領域,成為未來信息傳感器的關鍵組件
    CMOS圖像傳感器開始有了一系列新的用途,例如,從製造缺陷篩查到黑暗環境中的物體檢測等。        隨著行動裝置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該領域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並且,人們期待這項技術的持續改進,以進一步推動創新。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到2023年,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將以6.2%的速度增長至232億美元。
  • CMOS圖像傳感器的簡介和市場分析
    為增進大家對CMOS的了解,本文將基於兩點介紹CMOS:1.什麼是CMOS圖像傳感器,2.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分析。如果你對CMOS相關內容具有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一、CMOS圖像傳感器   CMOS圖像傳感器和CCD傳感器,工作原理類似。
  • 智能門鈴相機與低功耗AI圖像傳感器
    大話成像讀者QQ 交流群 :237427716 大話成像技術論壇:www.dahuachengxiang.com本站教學視頻《成像系統圖像質量調試(新上線)》《成像算法基礎(python版)》 《成像系統鏡頭光學》《新版圖像質量測試測量與國際標準》《新版cmos sensor測試測量與國際標準》《新版數字成像系統40講》已上線大話成像淘寶官方網店 https://shop322456667
  • CMOS圖像傳感器的市場規模逐年增加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19年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出貨量為63.6億顆,市場規模達到165.4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出貨量達到91.1億顆,市場規模將達到238.4億美元。 目前來看,CMOS圖像傳感器的主要應用領域還是手機,其他的還有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其他電子消費終端,以及汽車電子、安防監控設備、醫療影像等領域。
  • 索尼CMOS圖像傳感器十年奮鬥史
    原標題:索尼CMOS圖像傳感器十年奮鬥史 過去十年是CIS(CMOS Image Sensor,CMOS圖像傳感器)飛速發展的十年,索尼的半導體部門正是藉此崛起,根據Yole的報告,索尼坐穩了全球第一大CIS供應商位置——即使不算剛剛收購的東芝,銷售額也達到了35%、
  • CCD與CMOS圖像傳感器對比
    成像器的應用範圍也發生了變化,需要滿足更多不同的需求。有一些應用是CMOS成像器的強項,另一些則是CCD的優勢。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兩種成像器在不同領域的優劣勢,並向大家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技術和成本因素。
  • CMOS圖像傳感器在安防攝像機中的應用
    隨著各式消費性電子的興起,圖像傳感器已成為半導體業中最耀眼的明星產品之一,而在圖像傳感器中,CCD傳感器與新興成長的CMOS Sensor也逐漸找到自己的應用市場,希望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技術。CMOS圖像傳感器與CCD傳感器相比具有感光度低、信噪比高的缺點,但是其仍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等優點。
  • 傳感器|CMOS圖像傳感器的產業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
    導語:11月1日,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超高速5G網絡也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5G手機銷量爆發式增長,三攝成為新近手機發布的標配,這直接帶動了市場對圖像傳感器零部件的需求。近日,佔據圖像傳感器半壁江山的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索尼宣布將投資9億美元在長崎縣投資建設新工廠,以擴大CMOS圖像傳感器產能,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也在持續擴大投資和產能。
  • 思特威CMOS圖像傳感器 圖像信噪比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從2011年成立至今,思特威科技已成為全球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設計公司,應用領域遍及安防監控、機器視覺、車載影像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依靠著優異的產品性能,多年來位列CIS安防領域出貨量龍頭地位;同時憑藉其前沿的創新技術,成為了AI人工智慧視頻領域市場的引領者。
  • CMOS圖像傳感器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浪潮
    總體來看,CMOS圖像傳感器已藉由「消費級機器視覺」的紐帶與我們的生活完美契合在了一起。 CMOS傳感器的新崛起 CMOS是當今主流的圖像傳感器技術之一,與之對應的是曾經的霸主CCD圖像傳感器。 1970年,CCD圖像傳感器在Bell實驗室發明,CMOS圖像傳感器在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製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