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作為長三角區域的幾何中心,依託區位交通優勢,立足錯位發展,正在走出一條區域融合創新發展之路。12月25日,無錫宜興市、新吳區、經開區等多區域重大工程集中開工。
在區域經濟競爭與合作日漸強化,相鄰的城市或地區一旦接近到產業對接、資源共享的地步,則意味著相互之間的支柱產業必將也必須進行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
宜興市今年再次聚焦生態旅遊。此次開工的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程·大拈花灣項目暨大拈花灣文化旅遊康養項目位於宜興市周鐵鎮竺山湖區域,規劃用地4500畝,建設用地3250畝,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周期6到8年,一期工程力爭於2023年底投入運營。大拈花灣項目貫穿馬山、周鐵兩岸,構築錫宜一體化的橋頭堡,推動文旅產業與新技術、新領域、新經濟的融合創新。未來,宜馬快速通道將串聯起兩個拈花灣項目,從馬山到宜興最快只要幾分鐘,從無錫市區出發約30分鐘即可到達。
集成電路產業是無錫產業強市的又一張王牌,無錫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作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無錫市新吳區發力集成電路產業,華進二期開工儀式暨封裝材料驗證實驗室合作今日(25日)正式籤約。
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於2020年4月獲批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創新中心作為《中國製造2025》五大重點工程之一,承擔關鍵製造領域的產業前沿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強化標準引領和保障作、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多層次人才隊伍、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等八項重要任務。
作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進二期「年封裝測試2500萬顆半導體產品的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升級改造項目」,致力於實現國產高性能專用集成電路晶片的自主可控封裝測試,以先進封裝/系統集成國家級研發平臺為基礎,開發三維系統集成封裝及相關先進封裝技術。先進封裝材料驗證實驗室建成後,將填補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的中國集成電路封測產業鏈中的關鍵先進封裝材料與工藝的耦合環節缺失環節。
科技發展,賦能工業,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作為無錫的「頭號工程」,無錫舉全市之力發展太湖灣科創帶。
與無錫市新吳區相鄰的經開區集中開工的項目,助力太湖灣科創帶「科產城人融合」發展,推動經開區「生態環保示範區、科技創新先導區、現代產業引領區、高端人才集聚區」的四區建設,共有國際會議中心、雪浪小鎮未來中心、新發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山姆會員店、基金Park等五大項目,總投資達85.58億元,均由無錫市太湖新城發展集團投資建設,計劃四年內相繼建成投用。據悉,近年來服務無錫發展,無錫市太湖新城發展集團承擔了無錫市民中心、太湖國際博覽中心、無錫大劇院、尚賢河、貢湖灣、梁塘河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任務,打造出無錫一個又一個地標。
雪浪小鎮未來效果圖
基金Park未來效果圖
本次開工的項目中,雪浪小鎮未來中心、新發大廈數字經濟創新中心等科創項目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服務國際高端創新機構、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國際科技合作組織,帶動無錫市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的發展。
備受關注的無錫國際會議中心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1億元。建成後,無錫國際會議中心將與現有的太湖國際博覽中心融合聯動、協同互補,進一步整合長三角周邊會展資源,推動無錫展會經濟全方位發展,將無錫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會展之都。同時,無錫國際會議中心還將成為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永久會址。
合理的區域分工格局形成後,就會使得生產要素流動在空間經濟方面所具有的各種「放大效應」得到更好的發揮。從生態旅遊到集成電路,再到科技創新和現代服務業,錯位發展已使無錫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工業、特色旅遊等區域經濟特色初現,特別是能促進技術創新在區域之間的傳播,逐步形成經濟聚集和經濟擴散。
(來源:江蘇廣電無錫中心站/徐愷言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