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何穎
四川稅務部門給力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支持疫情防控幫扶企業紓困解難,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為支持外經貿企業應對疫情穩定外貿發展發揮了積極的稅收力量。據統計,2020年前2個月四川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78億元,較去年同期逆勢上揚8.3%。
助力「一帶一路」企業擴大朋友圈
2019年11月,「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多邊磋商在北京舉行,為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增長友好型的稅收環境。今年稅務總局出臺的《關於開展2020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意見》,要求各級稅務部門要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塞爾維亞的項目馬上要結算了,居民身份證明還沒開,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部還沒完全復工,免稅備案資料還沒辦理,這樣就無法準期辦理項目結算,這可如何是好啊?」一想到疫情對企業涉外項目的影響,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財務部副主任章女士心急如焚。
作為具有對外承包經營權的國有大型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近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在歐洲、非洲多個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今年2月初,公司位於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繞城公路工程項目即將進入結算階段,需要儘快出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完成跨境應稅行為免稅備案,否則不僅將推遲結算時間,也會增加企業負擔。但受疫情影響,海外項目部尚未完全復工復產,直接影響了相關事宜的及時辦理。
成都市雙流區稅務局抗疫納稅服務團隊在詳細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後,分政策解答和操作指導兩條線,全程為企業進行一對一解答和服務。在稅務部門幫助下,納稅人第一時間完成居民企業身份證明開具,對跨境應稅行為進行免稅備案,維護了我國的稅收管轄權,防止稅源流失58.85萬元,企業通過跨境技術諮詢服務免稅備案,享受稅收優惠27.5萬元,為公司在塞爾維亞工程項目的順利竣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降低了企業資金壓力。
「疫情期間稅務部門提供全程非接觸式服務,我們足不出戶就辦理了全部境外項目的業務,稅務部門提供的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務讓我們更有信心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中國力量!」章女士不由地為稅務部門的「非接觸」辦、「容缺」辦和「快速」辦點讚。
此外,成都簡陽市稅務局還編制《疫情期間外向型企業稅收服務指南》,「點對點」向外向型企業進行出口退(免)稅輔導,開通線上直播平臺進行政策講解,幫助外貿企業進行出口退稅網上申報,減少企業申報的差錯率,同時,後臺辦稅人員對電子稅務局信息實行「不過夜」審核,提速出口退稅事項辦理。
四川凱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輪胎等橡膠製品生產企業,中美貿易摩擦後,在減稅降費政策的扶持引導下,企業開闢了緬甸、奈及利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銷售市場。3月10日,該企業通過無紙化方式申報出口退稅356萬元。「參與國外競爭分秒必爭,受疫情影響,企業產能下降40%,感謝『稅務速度』,300多萬元的退稅當天到帳,緩解了生產中的資金流困難。」企業財務總監李靜說到。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四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進出口額318.4億元,增長35.5%,佔總進出口額比重為32.6%。
促進「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貿易便利化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於2017年3月,分為成都、瀘州兩個部分,涵蓋三個片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總面積119.99平方公裡。四川自貿區主要任務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
在成都,新源聯勝公司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一家外貿企業,主營業務為將機電設備配件出口到哥倫比亞、厄瓜多等國,疫情以前,該公司申報退稅需要向稅務局遞交紙質資料,現在則實現了全程電子化辦理。
「感謝稅務部門為我們提供了『非接觸式』申報服務,讓我們通過QQ、郵件傳遞影象資料就可以申請退稅,對於在申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會進行遠程輔導。」 新源聯公司負責人張沙沙說,「出口退稅款的快速到帳,為減輕我們企業壓力送來了及時雨。」
不僅如此,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稅務局還對該企業短期內多次退稅申請進行了審批,2020年以來共受理新源聯勝公司出口退稅申報5次,辦理出口退稅490多萬元。目前,該局已實現自貿區所有註冊企業出口退稅備案和申報「非接觸式」辦理。
「稅務部門主動聯繫我們,問是否需要申報退稅,了解了具體出口情況和退稅金額。2月我們公司申報了28餘萬元退稅款,2月14號提交的退稅申請,之後就是周末,但沒想到18號就收到了退稅款。特別是疫情關鍵時期,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四川華富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唐雅文說到。
四川華富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戶智能終端出口企業,受疫情影響,公司面臨原料採購、產能下降、物流受阻、工人返崗等困難,很多出口訂單無法按時交付,導致回款困難、資金鍊緊張。在了解情況後,瀘州市龍馬潭區稅務局在企業通過無紙化方式申報退稅後,發揮其在全國創新推廣的「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方式,迅速為企業辦理退稅,緩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據悉,今年1-2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672.7億元,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增長19.7%。1-2月,成都高新區稅務局為保稅區6戶企業快速辦理了出口退稅527萬元。
增強「中國製造」企業走出去信心
四川德陽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作為基地的代表性企業,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普通機械、成臺套設備加工製造,機械設備、零配件進出口業務,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沒想到昨天提交,今天退稅款就到帳了。174.98萬元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能緩解疫情期間資金壓力,既讓我們感受到稅務的速度,又感受到政策的溫度,真的很感動。」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關卓女士向稅務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在疫情防控期間,德陽市旌陽區稅務局利用涉稅系統提取符合增量留抵退稅政策條件的企業數據,結合納稅信用等級信息,進行了詳細數據篩選、測算驗證和案頭分析。在和公司財務進行政策輔導溝通後,為公司開通綠色通道,進行「一對一」輔導和審批全程服務。在謹慎確認退稅條件、準確計算退稅金額、規範退稅審批的前提下,實現了「1天內完結文書流程、2天內退稅金額到企業帳」。
在廣安高新區城南工業園,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以摩託車及汽車配件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摩託車、汽車配件為全出口,業務遍及柬埔寨、緬甸、非洲、南美、中亞等國際市場。受疫情影響,本應在崗130餘人的車間僅到崗40人,大部分核心技術工人因為在外地無法及時返崗。加上公司業務主要是出口,貨物出口受限,資金周轉目前很困難。
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廣安市鄰水縣稅務局發現該公司的關聯企業嘉逸志友有206萬出口退稅可以享受,立即提速為其辦理,幫助緩解資金壓力。不僅如此,鄰水縣稅務局還根據當地政府文件規定,及時向政府部門溝通匯報,協助企業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依法獲得政府補貼10萬元。
「太好了,這200多萬的退稅到帳,訂單慢慢多了,工人陸續到崗,挺過這個艱難時期,我們還要繼續拓展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用實際行動回饋黨和政府的關懷。」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友信心滿滿地說道。
數據顯示,四川機電產品佔進出口主導地位,2020年1-2月共出口機電產品428.9億元,增長6.5%,佔同期四川出口值的86.6%。
【此文章為金融投資報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