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經驗總結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與分立器件相比,現代集成運算放大器(op amp)和儀表放大器(in-amp)為設計工程師帶來了許多好處。雖然提供了許多巧妙、有用並且吸引人的電路。往往都是這樣,由於倉促地組裝電路而會忽視了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從而導致電路不能實現預期功能 - 或者可能根本不工作。本文將討論一些最常見的應用問題,並給出實用的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1686.htm

  AC耦合時缺少DC偏置電流迴路

  最常遇到的一個應用問題是在交流(AC)耦合運算放大器或儀表放大器電路中沒有提供偏置電流的直流(DC)迴路。在圖1中,一隻電容器與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串聯以實現AC耦合,這是一種隔離輸入電壓(VIN)的DC分量的簡單方法。這在高增益應用中尤其有用,在那些應用中哪怕運算放大器輸入端很小的直流電壓都會限制動態範圍,甚至導致輸出飽和。然而,在高阻抗輸入端加電容耦合,而不為同相輸入端的電流提供DC通路,會出現問題。

  

 

  圖1.錯誤的運算放大器AC耦合輸入

  實際上,輸入偏置電流會流入耦合的電容器,並為它充電,直到超過放大器輸入電路的共模電壓的額定值或使輸出達到極限。根據輸入偏置電流的極性,電容器會充電到電源的正電壓或負電壓。放大器的閉環DC增益放大偏置電壓。

  這個過程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例如,一隻場效應管(FET)輸入放大器,當1 pA的偏置電流與一個0.1μF電容器耦合時,其充電速率I/C為10–12/10–7=10 μV/s,或每分鐘600μV。如果增益為100,那麼輸出漂移為每分鐘0.06 V。因此,一般實驗室測試(使用AC耦合示波器)無法檢測到這個問題,而電路在數小時之後才會出現問題。顯然,完全避免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圖2.正確的雙電源供電運算放大器AC耦合輸入方法

  圖2示出了對這常見問題的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案。這裡,在運算放大器輸入端和地之間接一隻電阻器,為輸入偏置電流提供一個對地迴路。為了使輸入偏置電流造成的失調電壓最小,當使用雙極性運算放大器時,應該使其兩個輸入端的偏置電流相等,所以通常應將R1的電阻值設置成等於R2和R3的並聯阻值。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該電阻器R1總會在電路中引入一些噪聲,因此要在電路輸入阻抗、輸入耦合電容器的尺寸和電阻器引起的Johnson噪聲之間進行折衷。典型的電阻器阻值一般在100,000Ω ~1 MΩ之間。

  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在儀表放大器電路中。圖3示出了使用兩隻電容器進行AC耦合的儀表放大器電路,沒有提供輸入偏置電流的返迴路徑。這個問題在使用雙電源(圖3a)和單電源(圖3b)供電的儀表放大器電路中很常見。

  

 

  圖3.不工作的AC耦合儀表放大器實例

  這類問題也會出現在變壓器耦合放大器電路中,如圖4所示,如果變壓器次級電路中沒有提供DC對地迴路,該問題就會出現。

  

 

  圖4.不工作的變壓器耦合儀表放大器電路

  圖5和圖6示出了這些電路的簡單解決方案。這裡,在每一個輸入端和地之間都接一個高阻值的電阻器(RA,BR)。這是一種適合雙電源儀表放大器電路的簡單而實用的解決方案。

  

 

  圖5.每個輸入端與地之間都接一個高阻值的電阻器以提供必需的偏置電流迴路。

  a.雙電源. b.單電源.

  這兩隻電阻器為輸入偏置電流提供了一個放電迴路。在圖5所示的雙電源例子中,兩個輸入端的參考端都接地。在圖5b所示的單電源例子中,兩個輸入端的參考端或者接地(VCM接地)或者接一個偏置電壓,通常為最大輸入電壓的一半。

  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到變壓器耦合輸入電路(見圖6),除非變壓器的次級有中間抽頭,它可以接地或接VCM。

  在該電路中,由於兩隻輸入電阻器之間的失配和(或)兩端輸入偏置電流的失配會產生一個小的失調電壓誤差。為了使失調誤差最小,在儀表放大器的兩個輸入端之間可以再接一隻電阻器(即橋接在兩隻電阻器之間),其阻值大約為前兩隻電阻器的1/10(但與差分源阻抗相比仍然很大)。

  

 

  圖6.正確的儀表放大器變壓器輸入耦合方法

  為儀表放大器、運算放大器和ADC提供參考電壓

  圖7示出一個儀表放大器驅動一個單端輸入的模數轉換器(ADC)的單電源電路。該放大器的參考電壓提供一個對應零差分輸入時的偏置電壓,而ADC的參考電壓則提供比例因子。在儀表放大器的輸出端和ADC的輸入端之間通常接一個簡單的RC低通抗混疊濾波器以減少帶外噪聲。設計工程師通常總想採用簡單的方法,例如電阻分壓器,為儀表放大器和ADC提供參考電壓。因此在使用某些儀表放大器時,會產生誤差。

  

 

  圖7.儀表放大器驅動ADC的典型單電源電路

  正確地提供儀表放大器的參考電壓

  一般假設儀表放大器的參考輸入端為高阻抗,因為它是一個輸入端。所以使設計工程師一般總想在儀表放大器的參考端引腳接入一個高阻抗源,例如一隻電阻分壓器。這在某些類型儀表放大器的使用中會產生嚴重誤差(見圖8)。

  

 

  圖8.錯誤地使用一個簡單的電阻分壓器直接驅動3運放儀表放大器的參考電壓引腳

  例如,流行的儀表放大器設計配置使用上圖所示的三運放結構。其信號總增益為

  

 

  參考電壓輸入端的增益為1(如果從低阻抗電壓源輸入)。但是,在上圖所示的電路中,儀表放大器的參考輸入端引腳直接與一個簡單的分壓器相連。這會改變減法器電路的對稱性和分壓器的分壓比。這還會降低儀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及其增益精度。然而,如果接入R4,那麼該電阻的等效電阻會變小,減小的電阻值等於從分壓器的兩個並聯支路看過去的阻值(50 kΩ),該電路表現為一個大小為電源電壓一半的低阻抗電壓源被加在原值R4上,減法器電路的精度保持不變。

  如果儀表放大器採用封閉的單封裝形式(一個IC),則不能使用這種方法。此外,還要考慮分壓電阻器的溫度係數應該與R4和減法器中的電阻器保持一致。最終,參考電壓將不可調。另一方面,如果嘗試減小分壓電阻器的阻值使增加的電阻大小可忽略,這樣會增大電源電流的消耗和電路的功耗。在任何情況下,這種笨拙的方法都不是好的設計方案。

  圖9示出了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在分壓器和儀表放大器參考電壓輸入端之間加一個低功耗運算放大器緩衝器。這會消除阻抗匹配和溫度係數匹配的問題,而且很容易對參考電壓進行調節。

  

 

  圖9.利用低輸出阻抗運算放大器驅動儀表放大器的參考電壓輸入端

  當從電源電壓利用分壓器為放大器提供參考電壓時應保證PSR性能

  一個經常忽視的問題是電源電壓VS的任何噪聲、瞬變或漂移都會通過參考輸入按照分壓比經過衰減後直接加在輸出端。實際的解決方案包括旁路濾波以及甚至使用精密參考電壓IC產生的參考電壓,例如ADR121,代替VS分壓。

  當設計帶有儀表放大器和運算放大器的電路時,這方面的考慮很重要。電源電壓抑制技術用來隔離放大器免受其電源電壓中的交流聲、噪聲和任何瞬態電壓變化的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許多實際電路都包含、連接著或存在於只能提供非理想的電源電壓的環境之中。另外電力線中的交流信號會反饋到電路中被放大,而且在適當的條件下會引起寄生振蕩。

  現代的運算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都提供頻率相當低的電源電壓抑制(PSR)能力作為其設計的一部分。這在大多數工程師看來是理所當然的。許多現代的運算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的PSR指標在80~100dB以上,可以將電源電壓的變化影響衰減到1/10,000~1/100,000。甚至最適度的40 dB PSR的放大器隔離對電源也可以起到1/100的抑制作用。不過,總是需要高頻旁路電容(正如圖1~7所示)並且經常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當設計工程師採用簡單的電源電壓電阻分壓器並且用一隻運算放大器緩衝器為儀表放大器提供參考電壓時,電源電壓中的任何變化都會通過該電路不經衰減直接進入儀表放大器的輸出級。因此,除非提供低通濾波器,否則IC通常優良的PSR性能會丟失。

  在圖10中,在分壓器的輸出端增加一個大電容器以濾除電源電壓的變化並且保證PSR性能。濾波器的-3 dB極點由電阻器R1/R2並聯和電容器C1決定。-3 dB極點應當設置在最低有用頻率的1/10處。

  

 

  圖10.保證PSR性能的參考端退耦電路

  上面示出的CF試用值能夠提供大約0.03 Hz的–3 dB極點頻率。接在R3兩端的小電容器(0.01 μF)可使電阻器噪聲最小。

  該濾波器充電需要時間。按照試用值,參考輸入的上升時間應是時間常數的幾倍(這裡T=R3Cf= 5 s),或10~15s。

  圖11中的電路做了進一步改進。這裡,運算放大器緩衝器起到一個有源濾波器的作用,它允許使用電容值小很多的電容器對同樣大的電源退耦。此外,有源濾波器可以用來提高Q值從而加快導通時間。

  

 

  圖11.將運算放大器緩衝器接成有源濾波器驅動儀表放大器的參考輸入引腳

  測試結果:利用上圖所示的元件值,施加12 V電源電壓,對儀表放大器的6 V參考電壓提供濾波。將儀表放大器的增益設置為1,採用頻率變化的1 VP-P正弦信號調製12 V電源。在這樣的條件下,隨著頻率的減小,一直減到大約8 Hz時,我們在示波器上看不到AC信號。當對儀表放大器施加低幅度輸入信號時,該電路的測試電源電壓範圍是4 V到25 V以上。電路的導通時間大約為2 s。

  單電源運算放大器電路的退耦

  最後,單電源運算放大器電路需要偏置共模輸入電壓幅度以控制AC信號的正向擺幅和負向擺幅。當從電源電壓利用分壓器提供偏置電壓時,為了保證PSR的性能就需要合適的退耦。

  一種常用但不正確的方法是利用100 kΩ/100 kΩ電阻分壓器(加0.1μF旁路電容)提供VS/2給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使用這樣小的電容值對電源退耦通常是不夠的,因為極點僅為32 Hz。電路出現不穩定(「低頻振蕩」),特別是在驅動感性負載時。

  圖12(反相輸入)和圖13(同相輸入)示出了達到最佳退耦結果的VS/2偏置電路。在兩種情況中,偏置電壓加在同相輸入端,反饋到反向輸入端以保證相同的偏置電壓,並且單位DC增益也要偏置相同的輸出電壓。耦合電容器C1使低頻增益從BW3降到單位增益。

  

 

  圖12.單電源同相輸入放大器電路正確的電源退耦方案。中頻增益=1+R2/R1

  如上圖所示,當採用100 kΩ/100 kΩ電阻分壓器時一個好的經驗是,為獲得0.3 Hz的–3 dB截止頻率,應當選用的C2最小為10 ΩF,。而100 μF(0.03 Hz)實際上對所有電路都足夠了。

  

 

  圖13.單電源反相輸入放大器正確的退耦電路,中頻增益= – R2/R1

相關焦點

  • 模擬電路設計中使用運算放大器的引腳匯總
    任何在其模擬電路設計中使用現代單通道運算放大器的人都熟悉 5 個有源器件引腳:2 個輸入、2 個電源引腳和 1 個輸出。這 5 個引腳適用於眾多使用運算放大器的應用。圖中給出了使用單個 Vs+ 電源時 OPA320S 的關斷/啟用電壓等級。 用戶所遇到的關斷功能麻煩是假定該放大器除了降低功耗外還應該能做別的事。或許最常見的假設是放大器在輸入輸出上變成了高阻抗模塊,沒有內部傳導路徑。
  • 儀表放大器電路原理、構成及電路設計
    根據現有元器件,分別以單運放LM741和OP07,集成四運放LM324和單片集成晶片AD620為核心,設計出四種儀表放大器電路方案。               方案1 由3個通用型運放LM741組成三運放儀表放大器電路形式,輔以相關的電阻外圍電路,加上A1,A2同相輸入端的橋式信號輸入電路,如圖2所示。
  • 電子電路設計中最常用的運算放大器應用及典型設計
    我將在實際工作中我經常運用到的運放放大器電路推薦給大家;其應用領域已經延伸到汽車電子、通信、消費等各個領域,並將在未來技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運算放大器其按參數可分為如下幾種:通用型運算放大器:主要特點是價格低廉、產品量大面廣,其性能指標能適合於一般性使用。
  • 運算放大器中如何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
    運算放大器中如何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28 14:08:15 運算放大器(簡稱「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
  • D類功率放大器電路設計與調試
    D類功率放大器電路設計與調試 佚名 發表於 2015-09-14 14:28:01   D類放大器是一種將輸入模擬音頻信號或PCM數字信息變換成PWM或PDM的脈衝信號
  • 簡析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
    是一款 20W,高效,數字音頻立體聲功率放大器。此篇主要介紹了TAS5731特性、應用範圍、參考設計電路以及電路分析,幫助大家縮短設計時間。TAS5731特性:此放大器用於驅動立體聲橋接式揚聲器。 一個串行數據輸入可處理最多兩個離散音頻通道並能與大多數數字音頻處理器和 MPEG 解碼器無縫整合。 此器件可接受寬範圍的輸入數據和數據傳輸速率。 一個完全可編程數據路徑將這些通道路由至內部揚聲器驅動器。
  • 一種音頻小信號功率放大器信號放大電路設計淺析
    音頻功率放大器應用最廣的是音響技術領域,用於揚聲器的發聲,是音響設計與製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設計根據這種原理對比較小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後輸出。前級放大主要完成對小信號的放大,使用一個由電阻和電容組成的電路對輸入的音頻小信號的電壓進行放大,得到後一級所需的輸入。後一級主要是對音頻進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夠驅動電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頻。
  • 放大器電路設計方案集錦
    模擬設計是電路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文匯集了一些放大器、數字模擬轉換器等模擬設計實例,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目前所有市售的三運放儀表放大器僅提供了單端輸出,而差分輸出的儀表放大器可使許多應用從中受益。
  • 話筒放大器電路圖大全(六款話筒放大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話筒放大器電路圖設計(一) 原理圖如下圖所示,採用MC2830形成語音電路。傳統的語音電路無法區分語音和噪聲的輸入信號。在嘈雜的環境,往往是開關引起的噪音,為了克服這一弱點。語音電路一級以上的噪聲,這樣做是利用不同的語音和噪聲波形。語音波形通常有廣泛的變化幅度,而噪音波形更穩定。語音激活取決於R6。
  • 採用業界最小的運算放大器設計麥克風電路
    語音指令是許多應用中的一種流行功能,也是讓產品具備差異化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之一。麥克風是任何基於語音或語音的系統不可缺少的主要組成部分,而駐極體麥克風憑藉體積小、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點成為了此類應用的常見選擇。
  • 這麼酷,採用極致小巧的運算放大器設計麥克風電路!
    本文圍繞高性能、成本敏感型電路的主題,為大家介紹體積極小、成本優化的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前置放大器的設計。該設計採用TLV9061,這是一枚極致小巧的運算放大器(op amp),採用0.8mm×0.8mm超小外形無引線(X2SON)封裝技術。
  • 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運算放大器①
    音頻同相麥克風前置放大器電路TIA 麥克風放大器電路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放大器(第二版)編輯者的話: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放大器可提供放大器子電路設計理念,便於您快速借鑑這些理念來滿足特定系統需求。
  • 功率放大器常見問題及簡單的處理方法
    打開APP 功率放大器常見問題及簡單的處理方法 安泰測試維修 發表於 2020-11-17 15:48:31 功率放大器相比較其他電子測量儀器體積較大,因此如果出了故障比較棘手。
  • 模擬工程—電路設計指導手冊:運算放大器②
    (√)緩衝器(跟隨器)電路反相放大器電路同相放大器電路反相求和電路差分放大器(減法器)電路①兩級運算放大器儀表放大器電路②三級運算放大器儀表放大器電路③積分器電路④TIA 麥克風放大器電路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放大器編輯者的話: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
  • 寬頻帶放大器,寬頻帶放大器電路原理是什麼
    寬頻帶放大器,寬頻帶放大器電路原理是什麼?寬頻帶放大器在儀表與通信系統中有著極廣泛的應用,其信號可以是模擬或者數字形式的.這种放大器要求從零頻或者接近於零頻的極低頻率開始的較大頻帶內提供均勻的放大.在設計一個滿足需要特性的放大器時,應將有源器件的高頻特性與無源網路元件結合考慮.最常見的寬頻帶高頻功率放大器是利用寬領帶變壓器做輸入、輸出或級間福合電路,並實現阻抗匹配。寬領帶變壓器有兩種形式。
  • 「看似簡單的電路:跨阻放大器」之近似運算放大器
    一個看似簡單的電路只有兩個器件,一個運算放大器和一個反饋電阻,通常用於將電流轉換為電壓。我們熟悉的光探測器或阻抗計電流檢測放大器就是這樣的電路。電路如圖1所示,其中運算放大器的輸入電容Ci顯示在外面以方便分析。運算放大器的輸入容抗通常約為Ci = 10pF。
  • 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圖大全(九款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九款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圖(四) 在本設計中,前置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採用直流音量控制方式,其具體實現如圖1所示。第一級採用PMOS輸人的摺疊式共源共柵放大器提供大增益,同時增加輸人共模範圍,減小閃爍噪聲,摺疊輸人管的負載採用帶源極反饋結構的電流源負載,增加輸出阻抗,減小噪聲。第二級採用共源放大器提供大擺幅。為保持閉環的穩定性,加人密勒補償電容,同時,為了抵消右半平面零點的影響,在補償電容的前饋通路中插人與補償電容串聯的調零電阻。在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中,採用有電阻分配器和放大器的共模反饋結構。
  • 【電路賞析】音頻放大器電路
    放大器的結構拓撲 在一個放大器的鏈式系統中,功放用於負載前的最後一級。一般來說,音頻放大器系統的拓撲結構如下。 如上圖可見,功率放大器是與負載相連的最後一級。一般情況下,在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使用前置放大器和電壓控制放大器來修正信號。
  • 視頻信號放大器電路圖設計
    一個設計適當的印刷電路板的使用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它的速度建設大幅度上升,減少了決策失誤的可能性。智能套件板也有預鑽孔的部件和組件一側印上他們的身份,使建築更容易的輪廓。為了保護存儲在被氧化的董事會,並保證它得到完好的銅是罐頭在生產過程中,覆蓋著一個特殊的光油,防止氧化,也使焊接更容易。焊接到電路板上的元件是唯一的方法來建立你的電路,它從你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成功或失敗。
  • 模擬電路設計經驗總結
    模擬電路的設計是工程師們最頭疼、但也是最致命的設計部分,儘管目前數字電路、大規模集 成電路的發展非常迅猛,但是模擬電路的設計仍是不可避免的,有時也是數字電路無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