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免費拿?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2020-12-15 海報新聞

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

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本報記者馮松齡、魏董華

「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信用購機」……近年來,一些電信營業廳裡出現了大量的「購機惠」政策,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就可以得到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優惠。

有這麼好的事兒嗎?記者在北京、杭州等地走訪多家電信營業廳發現,一些營業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私自為客戶辦理分期貸款業務的現象。

欠了話費卻被催貸

2019年9月,小薩收到一條催債簡訊,被告知「已經逾期四天,翼支付合約機欠款50.08元,近期將上傳逾期信息至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小薩對此一頭霧水,因為她從來沒辦理過這項業務。後經查詢得知,原來是她在去年1月,到電信櫃檯辦理「碎屏險退費」業務時,「被辦理」了這筆叫「橙分期」的業務。

無獨有偶,從未辦理過貸款業務的張女士也經歷了「被催貸」。2018年8月底,張女士到電信營業廳買手機。營業員稱,只要辦理每月99元話費的電信套餐(含三張無限流量卡),買手機就可以直降800元。

張女士沒有猶豫就辦理了業務,售價為999元的手機,她只花了199元。然而,接下來的日子,只要忘交話費,張女士就會經歷「爆炸催款」。催款電話和簡訊中屢次提到如不繳費將「影響徵信」。

張女士查詢發現,橙分期是某金融科技公司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分期消費模式,為電信用戶提供0元購機、話費還款的分期服務。

難道「熱情」的電信營業員辦理的直降800元手機優惠是一筆貸款嗎?

2019年6月,張女士到營業廳要求註銷帳號,卻被營業員告知,必須交滿當時優惠的800元,還有違約金1000多元。張女士無奈地交了近2000元後,才最終銷戶。

杭州市民陳女士也反映,除「送手機」外,在辦理電信業務時,營業員還以送電視、電動自行車、手錶、流量以及幫繳物業管理費等名義,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了分期貸款。

記者調查發現,「被辦理」橙分期業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自2019年1月到9月底,多名電信客戶發帖稱,自己在辦理電信業務時,遇到了此類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因不知道這筆分期貸款的存在,結果出現逾期記錄。

發展「人頭」還有獎勵

「優惠購機」到底是怎樣一種銷售套路?記者隨機選擇了數十家電信營業廳進行體驗。

——隱瞞貸款實質。「如果店員沒有向您推薦直降1000活動,您可撥打17718501310舉報獲得100元獎勵。」2019年9月25日,北京市西城區一家電信營業廳的宣傳海報十分醒目。

營業員為記者辦理這項業務期間,自始至終未提及消費貸。她只是承諾道,「原價1099元的手機,只要交99元就能拿到手,但每月必須交129元的話費。」

辦理期間,記者就收到了提示分期還款的簡訊。經過多次詢問,這位營業員答覆稱,「你不用管這些簡訊,你只要交你的話費就可以了。」

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電信營業廳,記者也遇到了相同情況。一名營業員表示,「橙分期」就是一個業務名稱,但閉口不提貸款實質。

——發展「人頭」有獎勵。記者調查發現,如果消費者對「分期」業務的安全性提出質疑,電信營業員便會「拋出」各種誘惑。作為「主打」業務,西城區這家營業廳強調,「不是人人都有這個額度,如推薦朋友來辦理,還能得到紅包獎勵。」

朝陽區這家營業廳的員工直接表示,如果今天辦理,不但不用補手機的差價,還送價值149元的無線耳機。為了表示這項業務很「靠譜」,這位營業員拿出辦理該業務的名單,上面標註許多消費者已領了耳機、茶具等不同贈品。

——用「優惠」包裝「貸款」。這項業務是電信業務嗎?記者向電信客服致電諮詢,對方首先肯定了該業務屬於電信。當記者詢問這項業務是否具有貸款性質,客服回答「是」。

那麼到底什麼是橙分期?對用戶有沒有影響?未告知客戶貸款性質便辦理業務,是否合規?電信客服表示,該業務不在客服處理範圍之內,需要記者撥打「翼支付」客服電話進行諮詢。

記者隨後致電「翼支付」人工客服,對方又為記者轉接到專業處理「橙分期」業務的客服人員。

該名客服起初與營業員回答的如出一轍:「繳納話費即可、對個人毫無影響。」

當記者追問「這項業務是不是消費貸款時?」這名客服承認了這項業務的實質:電信利用自己龐大的用戶基數,在用戶辦理橙分期業務對鏡頭眨眼的同時,實際是在授權電信以用戶名義,辦理一筆甜橙金融貸款。用戶交話費其實就是還本金,而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則由電信美其名曰「紅包返現」,由翼支付直接代扣。

正常情況下,只要電信按照約定返還紅包,就不會出現逾期。但只要手機欠費,就會暫停發放紅包。這也就是為什麼辦理該項業務後,用戶不交話費,會「上傳徵信」或者「被催貸」。

——如不按期繳費,將影響徵信。用「購機惠」進行包裝的橙分期,到底是不是網貸?辦理之後會對用戶產生什麼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分析稱,橙分期從穿透性監管來看,凍結24個月花唄額度,且是翼支付分期,逾期違約金較高,這些都符合網貸特徵。

「即使電信按期自動扣款,如消費者帳戶資金短缺,無論金額大小,都很容易對其徵信造成影響。」他還表示,橙分期的違約懲罰措施,分為違約金和滯納金兩部分,違約金是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很明顯,這項業務並不像營業員所描述的那樣「萬無一失」。

——營業廳還有「兩張面孔」,消費者維權難。記者調查時還發現一奇怪現象,有的營業廳熱情推銷橙分期業務,有的營業廳則表現「淡定」。

記者致電中國電信客服得知,其營業廳分為官方營業廳與合作代理營業廳。客服承認,合作代理營業廳有些並不是電信「正式員工」。而向記者推銷橙分期業務的,正是合作代理營業廳的工作人員。

消費者該如何自保

「優惠購機」活動到底存在哪些法律風險?消費者又該如何做好自我保護?

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這種「誘導式辦理流程」,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

「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消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陳音江表示,因此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橙分期經營者,都應事先告知消費者安全注意事項、限制權利條款等,然後再讓消費者自主決定是否購買。

他認為,運營商在開展業務時,要在顯著位置公示公布所有收費業務及標準,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有關收費標準、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等,確保每筆收費業務都真正做到全面、準確告知,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對於已辦理該項業務的消費者,雖然通過「對著鏡頭眨眨眼」授權,但這並不意味著運營商可以不擔責。如果消費者不知情,那麼根據合同法有關規定,該協議條款無效。如果有證據證明,運營商存在故意隱瞞或欺騙,消費者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

陳音江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一旦發現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僅要責成經營者退還費用和賠償損失,還要依法對其進行處罰。此外,消費者也要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參與採寫:宋美彤)

相關焦點

  • 眨個眼就算授權 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原題 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  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
  • 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  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 手機免費拿?眨眼就算授權 小心「購機惠」成分期貸
    【投訴,就上黑貓】原標題: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本報記者馮松齡、魏董華
  • 眨個眼就算授權,一不小心「購機惠」就成為分期貸款
    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馮松齡、魏董華
  • 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
    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營業員熱情推銷業務,卻閉口不提貸款實質;消費者眨個眼就「被辦理」分期貸款,只要忘繳話費就會經歷「爆炸催款」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只強調優惠,不提風險,誘導其購買存在較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 手機免費拿?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電信「購機惠」變成分期貸
    IT之家1月13日消息為提升手機銷量,各大運營商往往會對意向購機的客戶進行諸如分期購機等多項優惠政策。不過有新華社記者發現,部分電信營業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私自為客戶辦理分期貸款業務的現象。新華社舉出的三個電信的所謂優惠購機案例:1.有用戶曾收到催債簡訊,其被告知現有的手機號碼已逾期四天,翼支付合約機欠款50.08元,同時對方還表示如果不在期限內繳納完成欠款屆時相關記錄將被上傳逾期至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 手機免費拿?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電信 「購機惠」變成分期貸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為提升手機銷量,各大運營商往往會對意向購機的客戶進行諸如分期購機等多項優惠政策。不過有新華社記者發現,部分電信營業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私自為客戶辦理分期貸款業務的現象。
  • 眨個眼就被辦理了分期貸款,忘繳話費還會經歷「爆炸催款」
    眨個眼完成了身份認證,也被辦理了分期貸款,電信營業廳優惠購機暗含套路,需小心提防。撰文 | 王別鬧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只需要配合一下對著手機眨個眼就能完成身份認證啦,認證之後能享受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優惠呢」。
  • 「優惠購機」變分期貸?小心電信營業廳的這種銷售套路...
    「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信用購機」……近年來一些電信營業廳推出大量的「購機惠」政策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記者在北京、杭州等地走訪多家電信營業廳發現一些營業員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私自為客戶辦理分期貸款業務的現象欠了話費卻被催貸2019年9月,小薩收到一條催債簡訊,被告知「已經逾期四天
  • 「橙分期」引來隱瞞金融屬性質疑,運營商購機惠為何費力不討好?
    (記者 杜峰)1月13日,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眨個眼就算授權,小心「購機惠」成為分期貸》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文章稱,電信營業廳裡出現了大量的「購機惠」政策,消費者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就可得到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的優惠。當「餡餅」以優惠促銷的名義出現,很多人很容易掉入「陷阱」。
  • 「優惠購機」變分期貸?小心電信營業廳的這種銷售套路……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信用購機」……近年來一些電信營業廳推出大量的「購機惠」政策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張女士查詢發現,橙分期是某金融科技公司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分期消費模式,為電信用戶提供0元購機、話費還款的分期服務。難道「熱情」的電信營業員辦理的「直降800元」手機優惠是一筆貸款嗎?
  • 新華社怒批中國電信「橙分期貸」秒變「套路貸」
    「手機免費拿」「手機1元購」「信用購機」……近年來,一些電信營業廳裡出現了大量的「購機惠」政策,買手機時只要對著營業員的手機眨個眼進行身份認證,
  • 微粒貸「走出」騰訊!聯手中國移動搞分期,300萬門檻招地推
    中移金科與微粒貸合作的消費分期業務,便是信用購機服務。實際上,這不僅是微粒貸一次「脫離」騰訊獲客的大動作,也是第一次以公開招募地推合作方的方式展業。招募公告顯示,此合作方需具備微眾銀行指定授權參與此項目的地推合作方,合作範圍為拓展、地推、運維,要求公司成立一年以上。
  • 購機直降1170元!小心變貸款,電信用戶被「分期」
    「買5G手機,試試電信橙分期,最高可節省3512元」「幸虧用橙分期早早買了5G手機」「現在置辦,用電信橙分期最高節省3512元」……進入到活動頁面,電信宣稱「熱銷手機低價夠,分期電信幫您還。」「誘人」活動之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新聞中心發現,以低價購得手機「優惠購機」背後存在很多貓膩。
  • 借唄推出新玩法「惠分期」,低費率也求高變現
    近期,借唄針對部分用戶推出「借唄.惠分期」服務,與借唄相比,「借唄.惠分期」費用更低,月費率低至0.65%。雖然「借唄.惠分期」更加優惠,但固定分期的形式能讓借唄鎖住更多利潤。根據用戶使用情況,「借唄·惠分期」是借唄的一種創新借款模式,同一用戶在相同借款時長和借款金額的條件下,使用惠分期普遍會更優惠一些。
  • 購機直降1170元!小心變貸款,電信用戶被割成分期「韭菜」
    進入到活動頁面,電信宣稱「熱銷手機低價購,分期電信幫您還。」「誘人」活動之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發現,以低價購得手機「優惠購機」背後存在很多貓膩。 這看似僅用「白菜價」即可獲得一部近5000元手機,但申請這項業務的消費者每個月必須交599元話費,且合約期24個月。
  • 借唄推出新玩法「惠分期」,月費率低至0.65%
    近期,借唄針對部分用戶推出「借唄.惠分期」服務,與借唄相比,「借唄.惠分期」費用更低,月費率低至0.65%。雖然「借唄.惠分期」更加優惠,但固定分期的形式能讓借唄鎖住更多利潤。    「借唄·惠分期」也是採用聯合貸款模式,資金由商誠小貸和銀行提供。在借款流程方面,與常規的借唄並無太大區別,也支持3、6、9、12期還款。值得注意的是,「借唄·惠分期」僅支持按月等額還款,不支持先息後本還款。  此外,常規借唄支持隨借隨還、提前還款,而「借唄·惠分期」不能無條件提前還款,提前還款必須要一次性結清,同時將收取剩餘本金的3%作為手續費。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趣花分期(手機貸):手機貸收取不合理會員費
    2019年11月13日 13:55,尚女士發起對趣花分期(手機貸)的投訴。截止發稿前,趣花分期(手機貸)有效投訴5486次。
  • 分期樂、安逸花等分期商城測評,買iPhone12其實不難
    現在買東西更流行分期購物,因此,想要體驗新手機,只需要提前做好功課,對比一些主流的分期商城哪一家更便宜就行了。 我們都知道,分期消費屬於金融行業的一個場景,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安全靠譜是首要的,所以在選擇過程中一定要從平臺的背景上來看看這些業務之後的硬實力。 現在,就拿分期樂、招聯金融APP、360、安逸花、有錢花這幾家主流的分期商城做一下對比。
  • 淮安移動推出分期購機服務
    分期購機、選擇多多隨著網絡更新換代、智慧型手機普及,用戶換機周期越來越短。市面上廣受歡迎的OPPO、vivo、華為等品牌機型,動輒兩三千元的價格讓部分存款不多或者月光族人員望而卻步。為降低用戶購機門檻、切實用戶謀福利,淮安移動結合現有優惠活動、聯合品牌廠家讓利,推出分期付款買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