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力正在強大。老美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勁在手裡:又打又壓。記住,人家有不如自己有。
免費是不可能免費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免費的,只有收錢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應該是我們國家各個行業的現狀了吧。
我國北鬥系統的組網成功,為後續應用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將會帶來諸多領域自主創新發展,其附加帶來的價值無可估量,相信也會採取與GPS一樣的商業運作模式,對終端客戶而言不一定收費,但終端設備製造商因使用北鬥系統晶片需要支付相應許可費用吧。
從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來講!也總有一天美國會對中國關閉GBS的!不如早用"北鬥導航「! 美國也總有一天會關閉"網際網路"中國那條專用「根「!
早在幾年前,國產的定位晶片就已經支持格洛納斯,北鬥和gps,三合一,單北鬥工作定位也是很準的,大概能搜到6 7顆星,這就已經足夠強了。 尤其最近火熱的去A化,雖然上頭沒有指示,但我們潛意識裡都在去A,維護項目就那樣了,先保持不變,新項目軟硬兩方面都在儘量去A。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縮寫,北鬥也屬於此範疇。目前大部分手機融合了北鬥和gps系統,這個可以通過軟體看到你頭頂有什麼衛星。擺脫美國的gps,就民用來說應該也快了,期待吧!
從衛星功能開始,北鬥星要強於gps,但是衛星定位需要地面基站進行坐標實時修正,老美全球盟友多到處是地面基站,而我國只在俄羅斯有三個地面基站,所以從精度老說還是比不上gps。
從官方的使用狀況就知道北鬥比GPS更加先進,而且我們現在國內的地圖導航也大部分使用北鬥導航,而之所以顯示的還是GPS是因為習慣了,反正也是免費用,叫什麼名字不重要,安全可控最重要!
北鬥導航系統分北鬥一號實驗衛星,共四顆,北鬥二號三號組網衛星共五十五顆,今天發射的是第五十五顆,也就是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最後一顆,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這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又一勝利,是我國航天科技發展的一座豐碑!
我現在在想中國的北鬥系統已經完全組網成功。衛星定位功能也比較強大,但是GPS雖然是免費的,是否對我國個人和其他服務功能是不是有情報收集功能?如果有一天即便是停止運行,我們必須用GPS,北鬥運行成本還是有的,適當收取一些費用,我們還是很樂意的。
GPS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英文縮寫,世界四大定位系統與幾年前籤訂了民用信息共享的協議,即四大系統共同為全球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早在幾年前就已用上北鬥了,我們手機接收衛星信號時,四大系統中哪顆衛星信號最強就接收哪顆衛星。由於美國的定位系統也取名為GPS,所以很多人看到GPS就以為是美國的,錯了,四大系統統稱GPS,美國的也叫GPS,不要混淆了。
2015年之後推出的手機都能接收北鬥信號的,而且我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接收北鬥信號,這個不需要你設置的,因為這取決於手機的硬體。目前四大系統中北鬥最先進,因為建得最晚,用了很多最新的技術。比如說,美國系統,各衛星之間的信號傳遞是串聯的,只要其中有一顆衛星壞了整個系統就受影響了。北鬥衛星之間傳遞信號是並聯的,衛星有幾顆壞了也不影響運行的。
我不知道這個「北鬥導航」軟體有什麼功能,但是我認為要發揮出北鬥比GPS精度更高的優勢,必須要有專門的、與之相應導航軟體。現在的百度、高德等都沒有更高精度的地圖數據,北鬥再好如果還是用百度、高德也只能與GPS相同。除非百度、高德針對北鬥另建一套更高精度的資料庫。
怎麼這麼多人認為北鬥是,一款軟體啊。他應該算是服務提供商一樣。你看到gps有軟體嗎?地圖和定位是二碼事,地圖是載體,需要人工測繪的,和北鬥系統有啥關係,北鬥是提供定位服務的,他會給地圖以數據,讓地圖軟體去獲取你現在的位置,然後作用於軟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