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傳統的U盤都是USB接口,所以是分正反兩面,因而U盤平均要插1.5次才能插進去,這樣就會很麻煩,電腦的USB接口都是在側面,不好看插口,小編每次插U盤都要2、3次所以也是很麻煩的,雖然不在乎一點時間,但是比較麻煩,有一種接口就可以一次成功,再也不用擔心麻煩這種問題了,那就Thunderbolt是英特爾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種新的電腦接口,命名為「Thunderbolt(雷電)」,因為速度非常的快,而且能量大,所以冠名為雷電。
Thunderbolt現在已經經過三代的演變了,現在的Thunderbolt3,雙向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0Gbps,Thunderbolt這項技術是由英特爾在2009年設計完成的,然後命名為「Light Peak"是Thunderbolt的研發代號,那麼就有疑問了為什麼要創作這個接口呢?原因就是為了代替並統一目前電腦上數量繁多性能參差不齊的擴展接口,像SCSI,SATA,USB,FireWire,PCI Express等。
這是usb的傳輸速度和Thunderbolt的各個的對比,從圖中不難看出來Thunderbolt3的速度是真的快,Thunderbolt3帶寬達到最高40Gb/s,它是USB3.0的8倍,是USB3.1的4倍,因為帶寬的提升,Thunderbolt3可以支持兩臺4K,或者一臺5K的顯示器,用不上30s就能完成一部4K影片的傳輸,實在是太快了。
現在市場上大部分都還是USB接口,而且電腦上的接口都是USB接口,Thunderbolt接口很少,但是全新的Thunderbolt3接口無論在功能性上,還是在傳輸的速度和穩定性上,已經穩坐pc領域的頭把交椅,逐漸走入尋常百姓的的家裡。
其實Thunderbolt使用較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價格比USB昂貴一點,所以一般使用USB就能解決一些問題,都不會使用Thunderbolt,不管Thunderbolt怎麼發展usb的地位不會拉下神壇,你們的電腦上有這個插口嗎?你們想要用這種轉接口